登陆注册
2362500000020

第20章 真实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1)

两次婚姻和两次鲜为人知的“黄昏恋”

爱因斯坦不太关心衣着,他悠闲的态度,一头蓬乱的黑发,加上他对音乐和哲学的热爱,使他更像一位诗人,而不是科学家。从外观上看,他对女人们很有吸引力。他的漫不经心的方式、他演奏小提琴时非常明显的热情,以及他后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智力,都极大地加深他的吸引力。但当他的追求有可能变成一种严肃的关系时,爱因斯坦就会赶紧回到他的“小天地”。

爱因斯坦简介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这是爱因斯坦下葬那天,教堂里朗诵歌德悼念席勒的诗,来表达对他的哀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年),基督徒,犹太人,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和思想巨匠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次年加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发表多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文章(包括著名的公式E=MC?,即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曾任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19年其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称他是自牛顿以来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1922年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赴日本,途中得知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赴哥德堡接受诺贝尔奖。192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29年获普朗克奖章。1933年纳粹上台,受到法西斯政权迫害,不得不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1950年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死后,邀请他担任第二任总统,遭拒绝。1955年在美国溘然而逝,虽遗嘱低调,仍引起举世哀恸。

两度婚姻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中,主要有过两次婚姻;此外,他还有不少情人,大多难以统计。而他晚年在美国的两次“黄昏恋”,更是鲜为世人所了解,直到近几年才披露。

《爱因斯坦·毕加索》的作者阿瑟·米勒说:“爱因斯坦对女人的态度,是他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对他来说,科学上的追求永远是第一位,至于婚姻是否美满,或许他并没有考虑太多。不可否认,他喜欢女性,也喜欢活在女人堆里,但也仅止于此,他的首要目标还是科学。一旦这些事情影响了他对科学的追求,他就会立即停止。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他喜欢科学的初衷。

爱因斯坦不太关心衣着,他悠闲的态度,一头蓬乱的黑发,加上他对音乐和哲学的热爱,使他更像一位诗人,而不是科学家。从外观上看,他对女人们很有吸引力。他的漫不经心的方式、他演奏小提琴时非常明显的热情,以及他后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智力,都极大地加深他的吸引力。但当他的追求有可能变成一种严肃的关系时,爱因斯坦就会赶紧回到他的“小天地”。

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时候,“外表英俊”的他就很受女孩子们喜欢。他也喜欢与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还写上几行调情的“打油诗”。1899年夏天,20岁的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州梅特门斯特坦附近一个名叫“天堂”的旅馆度假时,结识了这家旅馆主人的小姨子安娜·施密德,应邀在她的照片簿上写道:“姑娘你小巧又美貌,我为你题点什么好?我会想到好多事,也包括一个小亲亲,落在你那小秀唇。你若因此而生气,可别立即就哭泣,惩罚我的最佳法,就是还给我一个吻。”当然,这并不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向女性表达自己调皮诙谐的一面。

在上大学前,爱因斯坦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对象是他在阿劳上补习班的老师温特勒的女儿玛丽。他们的关系,在他上大学后并没有维持下来。爱因斯坦开始控制自己的情感。他的处理方式很明显地服务于理性目的。

爱因斯坦在1897年写给温特勒妈妈(“亲爱的妈咪”)的信中写到:“我写信给您,是为了减轻我内心斗争的痛苦。事实上,这种斗争的结果已经坚定地驻扎在我心中……勤奋的智力工作和对上帝性质的沉思,将会是引导我经受生活中所有烦恼的天使,她们安抚我、激励我,却又严酷无情……每个人为自己创造了一片小天地。”事实上,他在他的整个一生中都将这样做。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1875~1948),出生于塞尔维亚。她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了对数学和物理的天赋和热爱,总是得到最高分。父亲于是让她到瑞士和德国学习。米列娃最初在海德堡学习,后来转到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学物理。正是在这里,她结识了爱因斯坦,并和他一起探讨物理问题。

米列娃长得较为俊俏,心气很高,感情丰富而脆弱;但因患小儿麻痹,有点跛脚,又比爱因斯坦大4岁,因此,他们之间的友情遭到了爱因斯坦父母的强烈反对。尤其他的母亲保利娜,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他们的结合。但友谊还是发展成了恋爱,有了男女关系。

1902年,米列娃未婚生下女儿莉莎。由于爱因斯坦的工作没有着落,他们将女儿托人收养。1903年,被爱情冲昏了头的爱因斯坦,在搞到伯尔尼专利局的饭碗后,仍旧义无反顾地娶了她。他们婚后又生了两个儿子。

但由于性格不合,而且经济拮据,没过几年,米列娃就被爱因斯坦称为“我的十字架”。到了1909年,他俩之间卿卿我我的日子已经结束,从此开始长达4年的分居生活。1913年爱因斯坦写信给表姐爱尔莎说:“我对待妻子就像对待一个不能解雇的雇员。我有自己的卧室,避免和她单独呆在一起。对于这种方式的‘同居’,我颇能忍受。”1914年,米列娃负气带着两个孩子离开柏林回到苏黎世,夫妇二人的关系彻底崩溃。1919年他们正式离婚。

尽管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离婚了,但仍关心她的安全。纳粹上台后,爱因斯坦希望米列娃离开瑞士,回到她的出生地塞尔维亚。米列娃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幸运的是,塞尔维亚后来被德军占领,而瑞士却没受打扰。此后,米列娃直到去世都生活在苏黎世。她的晚年饱受病痛折磨,生活颇为凄惨。

爱尔莎(1876~1936)是爱因斯坦的表姐,比他大3岁,从小就与他相熟。1896年,她嫁给了一个纺织业主,生下了两个女儿,1908年离婚。1912年,她与爱因斯坦取得联系,不久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为恋爱关系。爱因斯坦1913年返回德国,其实很大原因是与她有关。1916年到1917年间爱因斯坦胃痛齐发,卧病在床,差点了账时,得到了爱尔莎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才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那时爱尔莎还是情人,所以她经常能收到爱因斯坦这样的文字:“如果允许我在您身旁散步,即使只有几次,我也会感到幸福;或者只要我能靠近您,我也会感到欢乐。我很痛苦,因为不允许我真正地爱。爱一个女人而我对她只能看看。我甚至比您更痛苦,因为您的痛苦只在于无法拥有。”

据传记作家的说法,爱因斯坦对女人“最大的奖赏”,就是“收用”她们为情人;但是,女人一旦被他收用,便立刻贬值万丈,成为他发号施令的对象、不屑一顾的累赘。但是,一生对红颜无情寡信的爱因斯坦,竟独向爱尔莎低头。他们1919年结婚,1933年移居美国,直到1936年爱尔莎死于循环系统和肾方面的疾病。在她临终前的那些日子里,爱因斯坦对饱受病痛折磨的爱妻关爱备至。

与米列娃不一样,爱尔莎在学识上与爱因斯坦并不般配,可她仰慕他的名气,保护他不受外界的打扰。虽然爱因斯坦不一定是最忠实、称职的丈夫,对她却关爱有加,喜欢她在家里营造的温馨氛围。

可是,爱因斯坦对爱尔莎也不是十分用心。论到对待爱人,爱因斯坦比席勒可差远了,很少有感恩之心。嫁给爱因斯坦之后,单是为教他习惯使用牙刷、梳子和肥皂,爱尔莎就奋斗了整整一生,而其收获是爱因斯坦的火冒三丈。在柏林,有一次爱因斯坦给爱尔莎写了个纸条:“如果我让你如此倒胃口的话,那就去找个合你胃口的男朋友吧!”落款是:“你的邋遢鬼阿尔伯特”。

不过,纵观爱因斯坦的所有女人,爱尔莎肯定最适合做他的太太。卓别林曾这样描述她:“这是个身宽体胖的女人,生气勃勃,非常乐于做身边这个伟人的妻子,并且丝毫不隐藏这一事实。

爱尔莎陪爱因斯坦从柏林浪迹世界,包括中国上海、日本,直到普林斯顿。她比米列娃高明的是:她从头到尾都给了丈夫无限的“婚姻自由”,即他俩婚姻之中爱因斯坦沾花惹草的自由。这自由甚至开始于他们结婚之前。在他俩结婚前一周,爱因斯坦还在为到底是娶爱尔莎还是娶她的长女伊尔莎而伤脑筋。当时爱尔莎不仅知道爱因斯坦为难,甚至还主动让他任意在自己和女儿之间选择。

婚姻自由的另一个例子是,婚后爱因斯坦又爱上了一个朋友的侄女、已婚少妇倪贝蒂。爱尔莎发现之后,干脆“特批”丈夫每周去见她两次,“省得他总是偷偷摸摸”。这段罗曼史的结局,与绝大多数婚外恋一样:一旦情人获得自由,她就失去了吸引力。1924年倪贝蒂离婚,爱因斯坦赶紧给她写了一封信,语气跟所有相同处境的情夫一样:“如果我不是身陷泥潭的话,你就不用再找了……找一个比我年轻10岁、并像我一样爱你的人吧。”此后,他们的联系戛然而止。

爱因斯坦对穷人、弱者和被压迫阶级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不仅长久感动着整个世界,而且远超一般科学家所为。但他作为普通丈夫和父亲,却实在有些差劲。他有两个私生女,第一个即莉莎,系与米列娃婚前所生,后来据说被送回了塞尔维亚,而且就此不知所终。爱因斯坦在名满全球、叱咤风云的30多年之间,从未做过任何努力去寻找她的下落,也许她早已死于猩红热。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热门推荐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
  • 文艺人生

    文艺人生

    带着整个世界的璀璨文明,穿梭到岳飞先生使完性子后一千年的平行世界,顾阳不曾停留,继续追逐着瑰丽的梦。他是华国最为知名的巅峰才子,诗词小说,无所不通,千万人成为了他最为忠诚的读者。他是全世界无数人所热爱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纽约时报赞称为:“上帝的音乐天使”。他是华夏炙手可热的音乐人,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手歌星,打造的《黄金十二曲》,销量无人能破。他所编制的电影剧本创造了华夏的电影票房纪录,甚至于冲击那远在他国的奥斯卡金冠。但是,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只是还在为中考而烦恼的初三学生而已,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月后的中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阑珊

    阑珊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 大主宰

    大主宰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位位来自下位面的天之至尊,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主宰之路。无尽火域,炎帝执掌,万火焚苍穹。武境之内,武祖之威,震慑乾坤。西天之殿,百战之皇,战威无可敌。北荒之丘,万墓之地,不死之主镇天地。......少年自北灵境而出,骑九幽冥雀,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主宰之路,谁主沉浮?大千世界,万道争锋,吾为大主宰。
  •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我,凝语柔,31岁又两个月,白骨精一族,转眼步入了剩女的行列,面对背叛自己的前男友,见过几次面的大帅哥,还有同居一室的小男生,一直暗恋自己的同学,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如何选择,爱情,原来一直都在,只是我自己不愿意去接受罢了!爱情来了,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问为什么!-3.23完结
  • 网游之最强酱油哥

    网游之最强酱油哥

    什么?BOSS被我打死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有着天然呆的阵图师时八带着有暴力倾向的时七,在游戏《天外游神》中游荡,打酱油,不知不觉竟成了游戏中的最强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老婆结婚吧

    老婆结婚吧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每每想起,爱到极至,恨入骨血!苏禾,H市首富之女,聪明豁达,对爱执着。谭家的步步紧逼,她忍,她认,因为坚信,还有爱情。谭少山,J市名门之后,冷静睿智,以爱之名,织下一张大网,将苏禾困入其中。在爱情与亲情之间,近乎残酷地维持平衡点。苏禾以为,只要坚持,她总是那个能陪谭少山直到最后的人,她总是这场名门之战的最后胜利者。岂料,七年,未婚先痒。一场意外,爱情再也不能来日方长。*****“谭少山,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我?”“苏禾,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你说过要跟我结婚。”“不,苏禾,婚礼不会再有了。”苏禾曾经以为,自己既使是死了,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可如今,她不过才来这里六个月,她都快要记不起那个叫谭少山的人的模样了。所以,关于自己曾经逼婚这件事,苏禾打死也不承认!坚决不承认!不就是一名门吗?有啥了不起!*****“苏禾,你剃光头的样子,真是难看。”苏禾忍住,默念阿弥托佛一万遍!弯腰,点头,双掌合十。“施主,嘲笑出家人会遭雷劈。”“苏禾,你这么恶毒,佛主怎么会肯要你?”老祖说了,莫装逼,装逼者遭雷劈,苏禾忍不住地在心里冲着眼前的人比了个中指。“施主,请不要在庙堂之上对佛主不敬。”*****“苏禾,你那是扫地还是画圈?地都不会扫,师太很快就会把你扫地出门了,你还是趁早长出头发,下山跟我结婚去吧。”是,老子是在画圈,诅咒你!诅咒你全家!!“施主,莫开玩笑,师太会生气的,师太一生气,庵里就不开伙了。”“苏禾,你就算是入了佛门,我谭少山也要你穿着袈裟跟我结婚入洞房!你要真舍不得师太,我倒是可以考虑请她观礼。”苏禾抬头望天,一口老血硬生生地逆流成大姨妈。“施主如此污秽,小心贫尼写篇加长防侧漏型微博给你曝光!*****师太:“苏施主,生病就要好生养着,不要剃了个光头就来冒充佛家子弟,庵里饭菜不够分。”苏禾:“师太,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看我都剃得这么干净了,收了我吧,我把心献给佛主。”师太:“哦,那你身后之人又是什么?”苏禾:“年纪轻时不懂事,喜欢狗就养了条,后来被咬得狠了咬得痛了,就不喜欢了。”师太…某咬人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