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8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评点先秦诸子著作(7)

最后,从探索真理的思想方法和历史观的角度看,毛泽东最欣赏的,是屈原的作品高度赞扬了人的主体价值、人定胜天的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传统观念、现存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大胆挑战和怀疑,从而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迷信文化氛围中解放出来。

如果说,在《九歌》这一组祭神歌曲中,表达了人对神的礼赞及其泛神论观念,但也有希望获得神的保祜这种超自然的实用功利目的的话,那么,《离骚》中那些人格化的自然神:日神羲和、月神望舒、风神飞廉、雷师等等,则成为诗人随意命令驱使的对像,人的形像比神高大了,神成为人的奴隶,颠倒的历史被重新“颠倒”过来了。

更为重要的是,屈原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借神话境界,对以楚王为首的腐朽集团毫不留情地给以揭露和批判,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清明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构想和追求,最终达到革除弊端,振兴楚国的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58年8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陆定一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篇文章加的一段话中,特意把“屈原的批判丑恶”,同“荀子的人定胜天,……司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等列在一起,看成是中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具有进步的“人民性”的代表,可见毛泽东对屈原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是给以高度肯定的。

尤其使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屈原的作品不仅对当时楚国的政治社会现实,而且对楚国的历史及楚国由盛而衰的发展变化等,都有全面的反映。毛泽东就看到了这一点,他在1951年7月7日于中南海会见周世钊等人,当有人提到屈原与屈瑕的世系关系时,毛泽东说:“《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

颇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读《离骚》等《楚辞》中的作品最勤、时间最集中的是在1958年前后。1958年1月12日他在写给江青的一封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虽然他没有说所“领悟”、所“喜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离骚》中那主观个性的强烈抒发,那不拘成规的对现实的超越,那奇诡的想像世界与毛泽东的精神品貌几乎完全可以相互印证,直接勾通。毛泽东不仅自己乐读屈原作品,还推荐给其他领导干部阅读,恐怕不单单是文学欣赏方面的问题。

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楚辞》,特别是前期作品皆产于楚地,而楚又是一个巫风盛行的国度,尤其是在祭祀活动中,充满了原始宗教气氛,故在楚辞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想像力,浪漫不羁,情感炽烈,这些都成为屈原及其他楚辞作品中浪漫因素的重要来源。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楚辞的创作才更加开放而少约束,才能表现出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像,形成汪洋恣肆的气势、自由灵活的句式、奇丽幻想的境界、雄奇诡谲的图画。

毛泽东不仅欣赏楚辞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像编织幻想境界的作品,而且,毛泽东的创作,也是借“游仙”之路,铺成为瑰丽的华章。他的诗作,吸收了浪漫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作方法,借助大胆的想像,神话般的夸张、采用豪迈的、像征的、富于激情和鼓动性的语言抒发自己伟大的抱负、深刻的思想和奔放的热情。典型者如《蝶恋花·答李淑一》,除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一句外,其余描写的都是虚幻的境界。诗中的吴刚、嫦娥这两个神话中的形像,一个苦恼,一个寂寞,但诗人想像驰骋,对两个形像进行了再创造。当杨、柳二烈士忠魂升入九霄之后,这两个神话中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大不同前,一个捧酒,一个献舞,洋溢出一片敬爱欣赏之情。再比如《念奴娇·昆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想像非常奇特,抒发了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这类作品很多,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作。毛泽东非常喜读《楚辞》作品,于此可见其中的奥妙了。

六、庄子思想更加倒退,但其中也有真理

《庄子》是一部集中反映道家风范的古典要籍。它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的中国所起的作用是复杂的。毛泽东非常爱读,常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来勉励自己。这也体现了一代伟人虚怀苦若谷的美德。

【简介】

《庄子》一书,和其他先秦诸子著作一样,是庄周学派的著作总集,其中有的是庄周自己写的,有的是经弟子整理的庄周的讲话记录,有的是庄周后学的作品,还有的甚至是与庄周学派无关的其他学派的著作。《庄子》现存三十三篇。汉以后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古代内、外篇划分不十分固定,但现在的《庄子》内篇,倒是经过整理,把一些唯心主义观点十分明确的文章集中起来,编为“内篇”。

传统看法,认为“内篇”是庄周的自作,或代表庄周的思想。本文介绍《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主要依据内篇。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战国时蒙人(现河南、安徽交界处),他和孟子同时而稍晚一些。他的朋友不多,门徒有限。当时学术界的名人只有惠施同他经常往来,进行辩论。他在家乡曾一度当过漆园吏。但是,大概没过多久就归隐了。

庄周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在各诸侯国已普通确立,奴隶制已彻底瓦解。奴隶主贵族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痛苦至极,又无力扭转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就采取了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现实世界,寻求所谓的精神解脱,幻想出一个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庄子》一书的哲学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世沉浮,玩世不恭的消极颓废和没落绝望的情绪,维妙维肖地表达了这一没落阶级的内心世界。庄子哲学把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把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并以此为认识论基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成为战国时道家的一个重要流派。

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把“道”作为它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所不同的是,庄子把“道”主观主义化了,由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庄子和老子的看法一样,庄子认为是“道”。“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道自为本,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在天地万物未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这个时候,宇宙是一大空无,“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空间有了,但其中没有东西。“有长而无本剽(标)者,宙也。”时间有了,但其中没有有始有终的事物。这个空无所有的东西是万物的总根源。“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天地虽大,也不过是有形之物,生天生地的却不是有形之物。所以说:‘:物物者非物”,使物成为物的东西,其本身不是物。这个东西“懵然若亡(无)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知北游》)。“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这个东西就是“道”,这个“道”是可以体会得到的,但它又是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被具体接受。因此,这样神秘的“道”即不能用感性来感知它,也无法用理性来认识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它的存在。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因此它说:“古人之,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意思是说,只有把世界看成从来就没有物质的“道”,才可以说是对世界最高的最完善的认识。《庄子》把“道”也称为“真宰”。由于它是绝对的精神本体,因此,它是没有内在矛盾,清除了对他物依赖的东西。

所以说,“道”是“无待”的。而“道”又是虚无的,因而也是“无己”的。人之所以有痛苦,不“自由”,就是因为他们把世界看作物质的,“有待”的,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有所依赖,有所期待,有所追求而造成的。大鹏奋飞“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谓“自由”了,但它必须借助大风才能飞行。如果“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算不得真正自由。

再如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比一般人走路“自由”多了,但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因为列子还不能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变),以游无穷”。(《逍遥游》)就是讲,要乘着“道”(天地之正),驾着“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获得真正绝对的自由。只要“有所待”,就不能绝对的自由。那么什么人才能得到这种自由呢?

那就是“无己”的至人,“无名”的圣人,“无功”的神人。做到这“三无”,就达到“无所待”的境界,可以作逍遥游了。这里《庄子》割裂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完全否认客观必然性的“自由”。脱离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讲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不受某种客观条件和内在规律的制约和支配,不可能“无待”,因而也不可能有什么绝对的自由。因之,庄子只好运用精神的魔术,在幻想中否定现实世界,在冥想中消除“有待”,达到“无待”,完全泯灭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把世界融为精神的领域,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路线。

庄子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取消客观事物的一切是非差别,排斥人的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从而陷入极端怀疑和相对主义诡辩论。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这是说从“道”的观点看问题,物是没有贵与贱的,然而从“物”的观点看问题,那总是以为自己贵而别物贱。所以庄子写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你从事物大的方面去看它的大,那么万物没有不是大的;你从事物小的方面去看它的小,那么万物没有不是小的。同样,事物的有和无,是和非,也都决定于从哪上角度去观察它。于是庄子结论道:最小的东西,像兔子身上的毫毛,也可以说天下再没有比它大的东西了,而泰山可以说是小的了。历来传说中最短命的殇子,也可以说是最长命的人,而传说中活了七、八百岁的彭祖反而可以说是命短的。这就是说,“是”或“非”是依认识主体的感觉经验如何而定,而感觉经济各不相同,从而是非标准也各各相异。“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这就完全否认了是非的客观标准。于是究竟谁是谁非永远也搞不清楚。是非无法判断,因此,他的结论是不可知的。《齐物论》中论证说:

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怎么能肯定你说的一定对,而我说的一定错呢?同样,又怎么能肯定我说的一定对,而你说的一定错呢?我与你是无法判定的,即使请出第三者来,也无法判定。因此如果他的意见相同于你我任何一方,他就没法判定谁是谁非;而如果他的意见与你我都不相同,或者都相同,那他也无法判定谁是谁非;所以说,无论谁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是非永远也搞不清楚。

庄子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不可靠的,真理是不可知的,因此完全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

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必然要失败。所以,你如果一定要去追求知识,搞清是非,那就是“道”的亏损,结果会使自己陷入无穷的喜怒哀乐的烦恼中去。既然追求认识是不可能的,不必要的,因此庄子进一步提出:“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宗师》)。”即毁弃自己的肢体,抛掉自己的聪明,离开自己的本性,忘掉知识,这样便能和大道融为一。知识不要了,聪明不要了,连自己的肢体也要毁弃,极端的不可知论,走向了彻底的虚无主义。可见庄子哲学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的起点,割裂相对与绝对的关系,不承认相对中有绝对,从而陷入不可知论,作出了许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结论。

庄子写道,天道是无为的,人道也是无为的。老子所描写的“小国寡民”的蓝图是宏伟的,但是还不壮观,更为壮观的是“至德之世”。“至德之世”是个什么蓝图呢?是个“同与禽兽居,族与百物并”,“同乎无知”,“同乎无欲”(《马蹄》),即人类和禽兽同住在一起,与万物同聚在一起,成为人兽不分,人物无别,大家都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的毁灭社会制度的浑沌世界。这个浑沌的“至德之世”,是庄子竭尽心力向往的理想世界。

庄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比老子的“小国寡民”更加倒退。他否认一切文化知识,反对生产技术的进步。他认为“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掊(pǒu)斗折衡,而民不争”(《胠箧》)。在《庄子》看来,社会上的人有了文化知识,才会引起互相争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所以社会上要做到没有圣贤才智之人,大盗才能肃清。要把计量容量的升斗砍破,把计量重量的秤杆折断,这样计量标准没有了,人们就不会去争多论少了。

表面上看来,这是防止社会争端的方法,其实这是老子愚民政策的继续。它要人民“愚而朴”(《山木》)来保持所谓“真性”,就是要让人民以及新兴的地主阶级无知不欲,经缓和迅速灭亡的没落阶级的命运。庄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本质在这里充分暴露出来。

《庄子》一书是一部中国古典要籍。它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的中国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他的唯心主义体系,主要反映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情绪,所以经常成为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寻求精神上自我安慰的思想资料。封建统治者也常利用庄子思想来标榜自己清高和“无为”、“无治”,以麻痹劳动人民。

另一方面,庄子思想中某些对封建道德制度的批判和天道自然无为等思想资料,也经常为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农民起义军所利用,但这个利用是批判的利用。另外,也有些知识分子利用庄子的“绝对自由”来作为对抗封建专制的精神武器。虽然。这些对抗是消极的,但是,毕竟是不利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庄子哲学的这些作用,大概是他本人无法估计到的。

【毛泽东评点】

由分散的游击战逐渐转变到正规的运动战,由游击战为主逐渐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在抗战初期,……靠打麻雀战,打游击战。麻雀满天飞,哪里有东西吃,就飞到哪里去。……客观事实完全证明了,我们这个麻雀与别的麻雀不同,可以长大变成鹏鸟。从前中国神话中说:有一个大鹏鸟,从北方的大海飞到南方的大海,翅膀一扫,就把中国扫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准备那样,准备发展到三百万、五百万,这个过程就要从小麻雀变成大麻雀,变成一个翅膀可以扫尽全中国的大鹏鸟。

——摘自毛泽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口头政治报告(见《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34—135页)。

同类推荐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热门推荐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为龙之道

    为龙之道

    (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当洪荒早已破碎,封神已经完结;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一条拥有龙族血脉的灵蛇的身上,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揭开怎样的秘密呢?他,又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呢?为什么灵脉又叫龙脉,人皇又叫真龙天子,为什么龙会成为后世的图腾,真正的龙,到底是什么?一切的一切,精彩尽在《为龙之道》本书的书友群:111341449(欢迎加入)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傲雪倾天下

    傲雪倾天下

    她是21世纪仅剩的魔法师。爱人的背叛,她以一人之力毁灭一座城。因此重生到异时空。天恒大陆,以武为尊的世界,召唤师,药师,战士。她是全能女王。魔兽,灵兽,神兽,统统征服。她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要狂,你能耐我何?
  •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狐狸“弟弟”不好惹

    狐狸“弟弟”不好惹

    ◆【已完结】女主从弱小到强大,从平凡到惊艳,一身男装行遍天下。前世她诡计多端,卑鄙至极,啸傲妖界。今生她韬光养晦,聪慧睿智,俯瞰异世。本书群号:141216520。◆上官影,狐狸一族的霸主。一朝得意,遭受仇人陷害,死后重生为人。明明是直系后代,天之骄子,身负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却被人当做废物来对待。这叫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能忍!从此,废物不再,绝世天才强横出世!且看她在这异世里,如何化险为夷,傲视天下!
  •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凌晨三点,孙叶躲在医院的洗手间内默默垂泪。她来例假了,可是他支走了舍友,赶走了护士,她一个手臂骨折的病人,无力的看着眼前的卫生巾……不就是小时候说过他“别以为自己长的好看就可以欺负人!男大十八变,你肯定越变越难看”嘛!不就是在他说他是处男的时候,趁机要挟了一句“我可以不说出去你不举的秘密,但是我的毕业论文就交给你了”嘛!他至于怀恨在心嘛!王辰皓守在门外,奸笑腹语,亲爱的小怪兽,我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