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100000006

第6章 从乱到治——宁夏行政建置的雏形(1)

(魏晋南北朝)

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政权,各地豪强并起,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220年,曹丕自称魏帝,建都许昌,基本统一黄河流域,其建置包括原东汉54郡。以后增多省少,至魏少帝时共68郡。魏国的行政建置仅及宁夏南部;其余地区均为鲜卑、匈奴、羌族驻牧之地。

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并统一全国,史称“西晋”。西晋分全国为19州、173郡,其建置仍然仅及宁夏南部。316年后,晋迁都建康,史称“东晋”,其势力范围在南方;而北方出现20多个割据政权,较大的有16个,而其统治者多数是少数民族,故称“五胡十六国”,其中的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在宁夏南部有建置。赫连夏一度据有宁夏全境,但建置不详。

420年,刘裕灭东晋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北方历经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北魏、西魏、北周据有宁夏全境,除北魏初期实行军政合一的镇一级建置外,其余时期都有完整的州、郡、县行政建置。

(第一节)曹魏、西晋时宁夏南部的建置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魏政权一度合并14州为雍州,管辖从关中至新疆的西部地区。魏文帝即位,将其中的河西走廊分出置凉州,陇右置秦州,三辅为司隶部,其余仍属雍州。因此,曹魏时宁夏南部山区属雍州的安定郡。因陈寿《三国志》缺地理志,只能从其他史籍中考证当时宁夏南部的行政建置;而北部系北方少数民族牧地,没有行政建置。西晋时,宁夏建置无大的变化。

魏国的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汉始置。东汉后期,避战乱郡治南徙扶风后,一直为羌族居地。建安十六年(211年)十月,魏武帝率兵收复,归治临泾,属雍州,领临泾、朝那、乌氏、阴密、西川5县,辖境约当今宁夏固原市大部、同心县东部及甘肃平凉市。其中在宁夏境内有朝那、乌氏、西川3县。西晋增设都卢县后,全郡共5500户,在宁夏境内共4县。曹魏户口不详。

朝那县治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秦始置,东汉因之。永和六年(141年)后陷于羌。建安十六年(211年)十月,魏武帝率兵收复,仍以县隶安定郡。西晋因之。辖境约当今宁夏彭阳县全境、固原县大部、甘肃镇原县西北部。

乌枝县治所疑在今宁甘省界东南侧平凉市安国镇,战国秦始置乌氏县,东汉更名乌枝县,永和六年(141年)后陷于羌。建安十六年(211年)十月,魏武帝率兵收复,仍以县隶安定郡。西晋因之。辖今宁夏泾源县东部、平凉市北部。境内有瓦亭。

西川县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北境红城水古城,西汉始置三水县。东汉因之。永和六年(141年)后陷于羌。曹魏正始元年(240年),休屠胡两千余家降附,郭淮奏请迁居安定郡原三水县内,置西川都尉,后改西川县。西晋因之。今红城水有古城遗址。辖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部、盐池县西部、甘肃环县西北部、固原市原州区北部。

都卢县治地待考,西晋初年始置,隶安郡。因境内有都卢山而名。都卢山即今瓦亭、和尚铺西侧之六盘山,故此县似应在今隆德县境内。

(第二节)十六国战乱中的宁夏南部建置

317~420年,黄河流域战乱不休,政权更迭频繁,其中控制过宁夏南部的政权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407年,匈奴族酋长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定都统万(陕西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据有宁夏全境。史籍对这一时期宁夏的行政建置记载极少,从《晋书·载纪》中仅能查到部分州郡,其中包括:前赵在宁夏南部置朔州,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关);后赵废朔州,仍以安定郡隶雍州,后又在故泾阳县置陇东郡;前秦沿袭后赵建置;后秦改陇东郡为平凉郡。至于大夏的行政建置,仅知在南部山区置有梁州、雍州,北部川区筑有饮汗城、皇家园林丽子园,其余全无资料可考。

雍州晋初治长安,其所属安定郡(治今甘肃镇原县)辖有宁夏南部地区。前赵废。后赵石勒于329年攻克长安后复置雍州,所隶安定、陇东2郡辖有宁夏南部地区。后秦姚兴攻克洛阳后,另在安定郡置雍州,辖子午岭以北5郡,故名“北雍州”。416年,赫连勃勃攻克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50里),于其地另置雍州,以其子赫连昌为刺史。

梁州治安定(临泾),赫连勃勃称帝建大夏国后,在安定郡置梁州,辖平凉郡、陇东郡,其余辖郡及属县建置均不详。

朔州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关),前赵光初二年(319年)始置朔州牧,镇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辖西晋时雍州之陇山以东各郡,包括宁夏的南部山区。所领郡县不详。后赵石勒攻克长安后废,所领郡县复属雍州。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汉始置,西晋因之,隶雍州刺史。前赵仍治临泾,改属朔州。后赵复属雍州,并析置陇东郡。后秦姚兴克洛阳(399年)后,又设雍州镇安定郡。前赵辖有7县,后赵之后辖县不详,其在宁夏境者有乌氏、朝那、高平等县。西晋时之西川县,十六国史籍中已无,疑废。都卢县在后赵时划归陇东郡。

朝那县治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秦始置。西晋、十六国因之,隶安定郡。《晋书·载纪》符登“进据胡谷堡。戎夏归之者十有万余……登率众下陇入朝那”即此。辖境约当今宁夏彭阳县、原州区大部、甘肃镇原县西北部。

乌氏县治所疑在今宁甘省界东南侧平凉市安国镇。战国秦始置。东汉更名乌枝县。西晋仍名乌氏县。十六国因之。辖今宁夏泾源县东部、甘肃平凉市北部。境内有瓦亭。

瓦亭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40公里之瓦亭,十六国属乌氏县,为军事要地,今属宁夏泾源县。《晋书·载纪》尚书令姚珉谏姚苌“符登近在瓦亭,陛下未宜轻举”即此。

高平县治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关),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始置,西晋废,前赵复置县,为朔州牧驻地、安定郡治所。前秦又为北部都尉、牧官都尉驻地。辖境约为今宁夏固原县全部、西吉县和海原县大部。陇山(今六盘山脉)、高平川水(今清水河)贯穿全境。有他楼城。

他楼城具体位置待考,疑在今宁夏固原县北清水河侧二营附近。《水经注》官本作“土楼城”,戴氏本作“太楼城”。《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太元十六年八月“乾归率骑一万讨没弈干,没弈干奔他楼城,乾归射之中目”即此。

陇东郡治泾阳县,后赵分安定郡始置陇东郡,领泾阳、祖厉、抚夷、都卢等县。后秦改平凉郡。其中泾阳、都卢县在宁夏境内。

泾阳县治甘肃平凉市西40里泾阳古城,秦始置。十六国时先属安定郡,后赵改属陇东郡并为治。县境包括今泾源县全部。

都卢县治地待考,西晋始置。十六国时先属安定郡,后赵改属陇东郡,后秦改属平凉郡,辖境包括今隆德县全部。

平凉郡治平凉城(今甘肃平凉市),后秦改陇东郡为平凉郡,移治平凉城,辖泾阳、祖厉、抚夷、都卢等县,其中泾阳、都卢县在宁夏境内。

(第三节)从南北两镇到州郡林立

399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跬在平城(山西省大同市)称帝,建立北魏政权。北魏于431年灭赫连夏,占领宁夏全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493年迁都雒阳。而长江流域于420年由刘裕灭东晋建宋,形成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

北魏初期在其北部鲜卑族故地设置军政合一的镇,不领郡县。宁夏全境都是鲜卑族旧地,故设薄骨律、高平两个军镇,朝廷派武官(称“镇将”)管理。后期则同内地一样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建置,而且郡县大量增加,所谓“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宁夏后来1500多年的州、县建置名称,如原州、灵州、盐州……多数是北魏后期形成的。因史料毁于战火,这些郡县的始置时间多数很难考定。

535年,割据关西的宇文泰杀魏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都长安,因为尚有关东的东魏政权存在,所以史称“西魏”。西魏据有宁夏全境,其建置多沿袭北魏。

西魏自建立以来,鲜卑族的宇文氏集团就实际掌控着政权。557年,宇文觉登天王位,建立北周政权,并于577年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北周亦据有宁夏全境,仍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建置,而且郡、县的增移、改名更多。

因骏马而得名的薄骨律镇西汉在黄河洲岛上设置的灵洲县,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都被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控制,一直没有行政建置。407年,赫连勃勃在这里建成果园,称“果园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赫连夏后,于太延二年(436年)设置薄骨律镇,其位置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他访问当地老人得知,原来是果城放养过一匹著名的战马,嘴唇为白色,称“白口骝”,所以民间就以“白口骝”作城名。叫来叫去,就变成了谐音的“薄骨律”。这个军镇属军政合一的建置,下面不领郡县,辖今宁夏的中部、北部。朝廷派武将管理,称“镇将”。诸多镇将都庸庸碌碌,唯有一位叫刁雍的,为当地百姓办了几件富国利民的大事,乃至名垂青史。刁雍于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初到任。当年四月,他就奏请朝廷批准修建艾山渠,浇灌屯田及民田4万顷,使银川平原的河西成为富足的粮仓,到处“平地积谷”,刁雍不得不又在河西建仓城储粮,称“刁公城”,其位置在今宁夏永宁县望洪镇南。第三年,朝廷下令将50万石存粮用牛车调至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西)供军需。刁雍改作水运,一冬造船200艘。原需5000辆牛车、上万头耕牛、上万劳力历时三年才能完成的任务,改用水运后,仅用2000多人半年即告完成,使百姓免受军运之苦,使全镇不致“大废生民耕垦之业”。更重要的是,刁雍开艾山渠,使宁夏平原的河西世代有自流灌溉之利;他首创黄河大规模长途水运,后人“永以为式”,使河套地区水运事业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因“神兽”震惊全国的高平镇北魏在宁夏境内的另一个军镇称“高平镇”,设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辖今宁夏南部山区及甘肃的平凉市大部。这里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汉族居少数,鲜卑、敕勒、匈奴等少数民族占多数。北魏立国的前50多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大家和睦相处,相安无事。但到了后期,朝野上下腐败滋生,民众苦不堪言。524年,高平匈奴族农民赫连恩发动各族民众起义,共推敕勒族人胡琛为首领,号“高平王”。起义坚持3年后,胡琛被另一支义军领袖派人暗杀,内部人心涣散,外有官军追剿,形势十分严峻,起义转入低谷。匈奴族将领万俟丑奴接过义旗,继续与官兵浴血奋战。当时高平是“丝路”重镇。528年,波斯国王派使节将一头狮子赠送给北魏皇帝,长途跋涉两万里抵达高平。为了振奋军心、激励士气,万俟丑奴下令扣留狮子,取其吉祥之意,改元“神兽”元年,自称天子,任命百官。至此,起义声势波澜壮阔,神兽信息震惊全国。北魏朝廷调集重兵,历经两年才镇压下去。万俟丑奴与那头波斯狮子同被“槛送”洛阳,人被腰斩于市,兽被豢养于御用动物园中供皇帝观赏。起义虽然失败,毕竟动摇了北魏政权。不到五年,北魏拓跋政权便崩溃灭亡。

同类推荐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分为三篇十六章讲解了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第一篇读懂心理提问,本篇介绍了销售时提问的心理、惯性思维、好奇心、防备心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篇掌握消费原理提问,本篇介绍了短缺原理、对比原理、让步原理、负债感原理、言行一致原理五方面的内容;第三篇利用买卖效应提高,本篇重点介绍了买卖中权威效应、关联效应、牧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绝色世子逆天妻

    绝色世子逆天妻

    她是现代NO1的顶级杀手,腹黑邪恶。她是南云国面如恶鬼的丑女,废物怯弱。当她成为她,素手一扬,血丝妖冶,天下为之色变。废物?天才级的全系召唤师,无底洞般精神力,神兽送上门成了她的小弟。怯弱?嚣张冷酷,人若犯我,万倍奉还。恶鬼?当胎记褪去,那无限的风华,不知灼伤了多少人的眼。他是凤亲王府的废物世子,邪魅妖娆,对她纠缠不休,笑道:“然然,求负责!”【喜欢本文可以支持最妖精男主的《纨绔邪医狂妃》还有最忠犬男主的《狂医邪妃之魔帝太精分》】
  • 无上魔神

    无上魔神

    一个心中藏怨,一个腹中匿恨,因为怨恨他们走到一起。一个是五运天人,扰动人间界的血雨腥风,一个是上古兵主,妖气震动天地二界。八十一柄神兵带起浩荡妖气。炎黄二帝携带众仙神绝地反击,三界将再次陷入为炼狱。神魔起,天地动。浩劫至,枭雄现。九天十地风起云涌……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乱世仙侠

    乱世仙侠

    张山峰是川北民间一个广为流传的仙侠,《乱世仙侠》就是刻画一个以张山峰为首的仙侠集团。通过对张山峰为首仙侠集团的生动细腻,而又情节离奇曲折的描写,真是达到写人写妖写鬼写出人间苦乐辛酸,刺官刺贪刺恶刺尽官场污浊黑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