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进兑出都要冒险,也就都要事先想好退路。向在兵荒马乱年月贩运粮食的米商放款,胡雪岩自然也做,但他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先弄清楚,他的米要运到什么地方去。运到官军占领的地方,可以放款给他,但要是运到有太平军的地方去,就不能放款给他。这就是为自己留下退路。
因为放款让对方运米到官军占领的地方,万一放倒,别人可以原谅,自己不至于名利两失,还留有重新来过的余地;而如果放款让对方将米运到有太平军的地方,万一放倒,别人会说你帮“长毛”,吃“倒账”活该,那也就一点儿退路都没有了。
胡雪岩也做了从太平军逃亡兵将“兑进”的生意,做这生意时,他也想好了退路,那就是万一官府追查,自己也有话可以对付:“他来存款时隐匿了身份,头上又没有‘我是太平军’的标志,我哪里知道他是逃亡兵将?”这样至少可以开脱自己,不至于走上连坐治罪的绝路。
变通做事,懂得为自己留条后路,不论遇到什么风险,总会化险为夷,而不运用此策略的人,最终只会失败。
8.做事要有务实的态度
做事的态度决定着做事的顺序及做事的效率。做事的态度一定要务实,做现成的事情回报快,条件没成熟的事少做。做事不务实的人以为真能“空手套白狼”,结果只能是自己被狼吃了。同样地,狂妄的人张牙舞爪,最后必无大成,因为他把精力耗在那些外在的东西上了,人只有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务实不虚,才能从低飞高。总之,做事拥有务实的态度是成功最好的选择。
隋炀帝是一个喜欢夸耀,讲排场的人。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隋炀帝率甲士50万人,北巡塞外。公元609年,又西巡张掖。隋炀帝的西巡队伍到达燕支山的时候,他命令西域27国遏于道,还要欢迎的人群身佩金玉,焚香奏乐,载歌载舞。隋炀帝又命令武威、张掖的男男女女,穿上华丽的服装,头戴金玉饰物,坐上最好的马车,列队迎接。真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公元610年,西域各族使团和商旅,仰慕中原的富庶,纷纷来到东都洛阳。隋炀帝为了夸耀自己,于2月13日(大业六年正月十五日),下令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在皇城端门外大街,圈围戏场5000步,搭起了百座戏楼,招来18万名乐师,日夜演戏,歌声乐声,声闻几十里。夜幕降临后,张灯结彩,继续演唱。这次耗资巨大的百场戏,整整演了半个月方才收场。
在这期间,各族商旅要到丰都市进行贸易。隋炀帝下令整顿市容,各店肆都要粉刷墙垣,彩绘门窗,陈列新货,店员要穿锦衣丽服,连卖蔬菜的小商贩也要用精美的龙须席铺地。西域各族商人路经酒食店,店主要热情招待,吃喝免费,醉饱出门,以显示隋朝的富庶。但客人们看出这是假象,有的人指着街市间树木上缠的彩绢质问说:“中土有的穷人没有衣服穿,为什么不把这些彩绢给他们,缠在树上干什么呢?”
为了使异族畏服,隋炀帝不断向他们耀武扬威,并对其酋长慷慨赏赐。公元607年隋炀帝到榆林巡幸,令宇文恺做遮天大帐,帐下能坐几千人,还摆满了各种珍贵的器皿,设盛大宴会招待突厥、契丹、奚等部落的酋长,看到游牧民族头目们又惊又喜的表情,隋炀帝心满意足,并赠给突厥启民可汗锦缎2000万段。在榆林塞外,隋炀帝命令宇文恺制作观风行殿和行军城,一夜之间平地竖起了一座宫殿与一座新城,游牧人以为是神宫,望而生畏,10里之外即跪伏叩头。隋炀帝利用未开化民族经济技术不发达的弱点,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谓不惜工本。
隋炀帝的虚荣浮夸非但不能赢得各族的信任,反而招致了战争。公元615年秋,当他再次出巡塞外时,突然遭到几十万突厥骑兵的袭击,雁门一带的41座城池,竟然丢了39座。隋炀帝逃之不及,被围困在雁门城里。突厥急攻雁门,弓箭射到隋炀帝脚下,这位不可一世的暴君被吓得六神无主,抱着小儿子号啕大哭,眼睛都哭肿了。幸亏将士们奋力固守,后来才转危为安。
隋炀帝的愚蠢在于他以为那些豪华的铺排仪式,既能显示出自己统治的国家殷实富强,又能让宾客们感到莫大的满足,但在实际上却收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他所表现出的一切,既华而不实,又盛气凌人,难免会让人从内心里感到不快和厌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值得后人警醒。
大凡成功者都很务实,他们做事都是先从眼前的事情做起,尽管眼前的事情很平凡,也要认真地把它做好,这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他们还都善于把握机会,在最能实现其价值、最能做得更好的事上把握机会,认真去做,最终获得好运。
虽然用心良苦的事可能没有好的结果,但人们能见到其中的势。事情有巨大效果,其中必有主事者的心血。不要认为别人一朝成功全凭运气,做大事固然要机会来促成,但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得最好,多半你还是得付出心血。
与其表面上做文章,不如踏踏实实干实事。少搞形式主义,多做实事,这是立世的百胜法则。最没有理由自豪的人往往最自豪,他们把什么都说得神乎其神,实际上是想求得别人的喝彩,结果只会遭到有识者的轻视,徒令有修养的人捧腹大笑。这是一种虚荣心,总是令人讨厌。
有的人像乞丐讨饭一样讨取功名,或像蚂蚁储食一样攒积荣誉。你纵有天大的才华,也应尽量避免虚荣。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吧。功劳尽可抛弃,万不可待价而沽。不要夸诞虚浮,违反常情,惹人耻笑。
与其做表面文章,不如踏踏实实干实事。
9.放长线,钓大鱼
做人是做事的一种特殊方式,做事体现做人之道,“人情”是做人做事的首要之道,善于做“人情”需要我们“放长线”,感情投资越早,投资的线放得越长,撒“网”撒得越广,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越大。选择做正确的事,就能为以后事情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个已经退休的老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相交30多年,至今仍是最要好的伙伴。原来,他们是同一年进入同一个部队工作的,他当时是个军校毕业的大学生,而对方只是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士兵。后来两个人都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和才干,被提拔到同一级岗位上。再后来,机关需要提拔一个干部,他们两个都成为最有可能的候选人,当然也就成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许多人都认为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对手,关系肯定非常糟糕。也曾经有过好多心怀别样目的的人,在两人中间说些挑拨两人关系的话。但是,他们两个却依然是最要好的朋友,从来不为名利争权夺势。后来,他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并且当上了领导,最初他还以为完全是因为自己才能出众。原来,这一切都是对方为他安排的,那位朋友凭借自己的人际关系,把他引荐给上级,才使得他走得那么顺利。直到晚年,两个人都功成名退,老人更觉得当年真心诚意培育的良好的朋友关系,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回报和安宁。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和你同期进入公司的职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切不可视作竞争对手,而应该尽力去建立和维持朋友关系。这样不但会活得省心,而且会获得想不到的帮助和回报。这番话对想成功的人来说一定有意义。
有一家小企业进行招聘。这家企业很小而且刚刚成立不久,但由于从事的行业是很有前途的通信业,而且公司的创立者掌握着领先同行的关键技术,总经理本身在商界颇有实力,从而助长了这家企业的人气。应聘者共有100位,但是最终进入企业工作的却只能有3个人。大部分应聘者落选了。就在这些人要离开的时候,总经理留住众人:“诸位辛苦了,虽然我们这次没有足够的职位满足大家,但是我们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具有很大潜力的年轻人,现在我们把自己掌握的其他企业空缺的职位信息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也衷心祝愿你们能如愿以偿。”大家都觉得很震惊,一个小小企业的经理,居然有如此长远的眼光!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其余的97人肯定将分别进入各种行业各类公司就职。如果能够与这些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轻易造就本公司与97家公司的人际关系,而有了这张广阔深厚的人际关系网还怕公司不能做大吗?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久这家小公司就迈入了大公司的行列。原因就是因为该公司的总经理颇会行事,善于放长线钓大鱼,打造人际关系网。
商界名言说:“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又说:“擦肩而过也有前世姻缘。”因此商界中最重人际关系。“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其实这句话的反面应该说:“最注重人缘的人,才能成为一流人才。”确实,人缘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在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所接触的大人物或小人物都很可能变成决定日后成败的因素。而世间密密麻麻地结着人缘网,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的关系网之中,攀缘着网丝可以和许多人拉上关系。假如你能和这么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在事业上帮助你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顾你的顾客,这样一来,相信你的事业也一定非常成功。
由此可见,结的网越多、越坚固,等于你有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财产。不用说,以此做资本,成功必会容易得多。人脉亦即人缘,要努力加以扩大,加以活用,使得自己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当你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只要运用组织力量,扩大、运用公司的人脉就可以使业务得以进展。公司有公司整体的信用和实力,领导有领导之间的人脉,职员有职员之间的人脉。因此,人脉是自立事业最重要的课题和首要的任务,事业能否成功,人脉的好坏很可能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之所在。
结识的人越多,人缘越好,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