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需要的是耐磨的裤子,而莱维手头只有做帐篷的帆布。如果莱维的头脑不灵活,他就只会后悔自己带错了商品,而失去这次绝好的赚钱机会。这正表明了犹太人经商方面的精明果然是名不虚传。
机会总是和有准备、有头脑的人相遇。
所以说,你平时要留心周围的小事,有敏锐的洞察力。牛顿不放过苹果落地、伽利略不忽视吊灯摆动、瓦特研究烧开水后的壶盖跳动这些似乎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因此而有所发明或发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使人感到惊奇,引起多数人的注意;有些事则平淡无奇,许多人漠然视之,但这并不排除它可能包含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就要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奇之奇。19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瑞利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看到端茶时,茶杯会在碟子里滑动和倾斜,有时茶杯里的水也会洒出一些,但当茶水稍洒出一点儿弄湿了茶碟时,茶杯会突然变得不易在碟上滑动了。他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做了许多相类似的实验,结果求得一种求算摩擦的方法——倾斜法,他因此获得了意外惊喜。
富尔顿10岁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划船钓鱼。富尔顿坐在船舷上,他的两只脚不经意地在水里来回踢着。不知什么时候,船缆松了扣,小船漂走了。富尔顿没有忽视这种生活中的小事,他发现自己的两只脚起了船桨的作用。富尔顿长大以后,经过刻苦地学习和研究,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轮船。
在弗莱明以前,就有其他科学家见过青霉素菌能抑制住葡萄球菌的现象;在伦琴以前,已经有物理学家注意到X射线的存在;琴纳家乡的不少人都知道感染过牛痘的人能免生天花,特别是那些挤奶工。但是,由于他们不以为然,而坐失良机。
可见,头脑灵活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更容易捕捉灵感,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每个人各个时机应该做什么需要我们去发现,这就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
5.在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选择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塔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方案。格罗塔斯心里十分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地中海海滨。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看守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拍了一份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
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了许多条小道,这些踩出来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塔斯让人按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有什么样的环境,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因地制宜,你的学习才是最适合于你自己的,也是最成功的。
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一个人更是如此,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要一味追求完美,否则会弄巧成拙。
不懂的就要学,只有学了才会懂,也只有懂了才会用,用过后,你才会适应。
格罗塔斯的这一杰作,颇与我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暗合。世上万事万物,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顺其自然。所以说,做什么事情总有它自身的规律,师法自然,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来,而不要人为地去勉强、去破坏。同时,格罗塔斯的设计又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能生搬硬套。
做事应该客观,万事万物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有你因自然界及整个社会而改变才能探索出一条人生的成功之路
6.面临民族利益,放弃个人喜好
事情大小,有轻有重,是放弃西瓜拣芝麻,还是丢掉芝麻拣西瓜,这既可能涉及自身的利益,又涉及他人及整体大局的利益。所以在这样取舍两难的选择之间,就应该掂量一下事情的分量,尽量采用舍小取大、弃轻取重的处理原则。这样,虽然丢掉了小利,但所换取的可能就是大利或大义。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后来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却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和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演出了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蔺相如之所以能千古流芳,就在于他能忍小辱而顾全国家大义,对事情的分量把握得好。赵国之所以不被他国欺负,就是因为有将相二人的威势。
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分量,不仅利于个人关系,对集体、对国家也是幸莫大焉。
7.喜欢不一定先做
这是成熟与理智的选择喜欢不一定拥有,喜欢做的事也并不一定先做!
爱是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爱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当你面对所喜欢的人,一定要认真叩问自己的心灵,是否要把喜欢转化为拥有。
有则电器广告,广告语是“我喜欢,我拥有”。
喜欢进而拥有,该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吧。然而,喜欢就一定拥有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喜欢。然而,并不是每一种喜欢都必须和能够变为拥有。这正如你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或许它的价格超出了你的经济能力,或许你只是喜欢它的某一方面而非全部,又或许它真的是很好,但穿在你身上却未必合适……
在爱的世界里,喜欢而不去拥有,有三种含义:
一种是喜欢而不能拥有。喜欢一个人,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拥有。当你确信你的这一判断时,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去试图达到拥有的地步。那样做不但会带来不能拥有的痛苦,而且会失去喜欢所带给你的快乐。
第二种是喜欢而不想拥有。喜欢一个人,许多时候会是一种瞬间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并不实际,或者你喜欢的仅仅是他(她)的某一方面而非全部。若是这样,就不要迈向拥有,因为这样的拥有不是幸福而是负担。
第三种是喜欢而不应拥有。喜欢一个人,你却不能给予他(她)最需要的东西,例如你生性是个喜欢漂泊的人,不能给对方长久的稳定感,而稳定感又恰是对方所希望得到的,那么就不要去拥有这份爱。你应在心灵深处珍藏起你的喜欢,期待着那个能给对方一生一世幸福的人出现,并默默为他们祝福,这是高尚的爱的境界。
在许多时候,我们选择喜欢而不拥有。喜欢而不拥有,你可以收获体会你“喜欢”的愉悦,而省却许多烦恼与痛苦,可以升华你的心灵,你会拥有一份灿烂而明朗的心情。
爱是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爱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当你面对所喜欢的人,一定要认真叩问自己的心灵,是否要把喜欢转化为拥有。做事何尝不是如此?你喜欢做的事并不一定要去做或放在首要位置,面对各种无奈,也许喜欢也只能克制。在很多时候,喜欢而不拥有,才是成熟与明智的选择,才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
喜欢做的事不去做,面对现实,选择该做的事是一种成熟的美!
8.别让偏激成为做事障碍
偏激、执拗会阻碍人的视听,影响人的判断,容易使人走向极端,从而酿成大错,做事无功而败。成功者往往有主见、有头脑,遇到问题时,不随人俯仰,不固执己见,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分析与判断,这也是高调做事的风格。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事过程中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如果有了这种毛病,却不加以克制与改正,不仅会把自己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也会错过一些成功做事的良机。
三国时代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刘备委重托与他,让他留守荆州,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时,关羽愤然回绝:“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他仅凭一己之见,粉碎了这个吴蜀强化关系的好机会,结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双方刀兵相见,关羽败走麦城,被俘身亡。
其实,孙权前来求婚,关羽可以直接说明是否同意,没有必要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和偏激来处理关系全局的大事。假若关羽少一点偏激,不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大约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三国历史也有改写的可能。
关羽不但蔑视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至于当他陷入绝境时,无人救援。
关羽之败,虽不仅仅在于偏执,但是他的这一性格使他在做出一些决策时,被遮住了双眼,而且,在面临困难时也失去了大家的支持。
由于偏激,有些人在做事过程中,既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也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目空一切、骄傲自大、顽固不化,甚至千方百计地诋毁、贬损别人,或者对人冷嘲热讽,借压他人来抬高自己。
高调做事,最忌意气用事,但是偏激的人却往往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由于偏激,所以行动起来往往会我行我素,主观武断。这样的人干事业、搞工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日常生活中恐怕也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偏激的人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一些善意的规劝和合理的商讨一概不听不理。这种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却不去努力争取,结果总是在错过机会后叹息不已。根据性子,做了不该做的事而一败涂地!
偏激是一个人做事的致命伤,不仅会阻碍人们的视听,也会影响其判断。做事的艺术在于,能够不受外界困扰,正确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以最为明智的决断来指导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