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900000005

第5章 诚信可以治国治人,失信则亡国亡身(1)

“言必信,行必果。”治国的保障,是依靠诚信;为人的根本,全在于诚信。古人说:“无信,则不立。”意思就是说人没有了诚信,将会一事无成。诚信的人从不因为自己诚信而感到后悔,因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艳丽的花朵。

1.无信,则不立

贞观十年魏征上书说:“臣听说,治国的根本,是依靠德礼;君主帝位的保障,全在于诚信。坚守诚信,臣下对君主就没有二心;实行德礼,远邦异族也会前来归顺。

“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之大纲,对于君臣、父子之道来说,是片刻也不能分离的。因此,孔子说:‘君要以礼的要求对待臣,臣要对君事以忠心。’又说:‘自古以来,人皆有死。若百姓对国家不信任,国家就无法确立对百姓的统治。’文子说:‘说话要讲信用,信用是讲话的前提。法令要有诚意,令下之后要诚意执行。’

“话讲出来却不实行,是言而无信。法令制定了却不能遵从执行,是制定法令时就没有诚意。没有信用的言语,没有诚意的法令,对国君来说,会败坏的道德名声,下臣百姓来说,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即使在世道混乱的时候,君子也不会那样做。

“自从陛下实行王道之治,十多年来,威及海内,万国来朝,国库日益充实,国土日益广大。但是道德仁义却没有随之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对待臣下和百姓还不够诚信。所以,虽然勤于善始,却没有坚持善终。

“在贞观初年,陛下听说谁有善德就大加赞叹。到贞观八、九年间,还很乐意听取谏言,但自此之后,就渐渐讨厌直言规谏,即便是勉强接纳,也没有以前那样大度了。那些诚直之辈,都有所忌讳,不怎么敢进谏了,而那些奸邪巧佞之徒,便乘机拨弄是非,逞其巧辩。忠诚的人与国君同心治理,却让愚蠢的人评论其对错;让高洁的人去办事,却又让卑鄙的人去怀疑他。这样,要想事情成功,可能吗?

“中智之人怎能没有一点小聪明?但其才不足以经国济世,又不能高瞻远瞩,长图远虑。就是竭尽全力和诚意,也不能避免国家的倾颓。更何况心怀奸诈和私利的小人,他们阿谀奉承,曲言惑主,所制造出来的祸患不更深吗?竖立直木,却怀疑它的影子不直,就是劳思伤神也不可能看到斜影,这是很明白的事。

“国君能对臣下尽礼,臣下才会为国君竭尽忠心。国君能够内外无私,君臣才能上下互相信任。君上不信任臣下,就无法指挥臣下;臣下不信任君上,就不能服君上。‘信’做为一种道德品质,其作用是很大的。

“从前齐桓公问管仲说:‘我要是使酒在杯中变酸,使肉在桌上腐烂,对霸业有影响吗?’管仲说:‘这当然不是好事,但对霸业起不了多大危害。’桓公问:‘那么怎样才会影响霸业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将有损于霸业;能识贤而不能用贤,有损于霸业;能任人而不能信人,有损于霸业;就是能信任却又使小人从中捣乱,也有损于霸业。’

“晋国派穆伯攻打鼓城,攻了一年多,没有攻下。馈间伦说:‘鼓国的啬夫我认识。请不用劳累将士,鼓城就唾手可得。’穆伯没有答应他。左右的人问道:‘不折一枪,不伤一卒,鼓城就可以到手,您为什么不干?’穆伯说:‘馈间伦这个人,是个奸佞不仁的小人。若让他攻下鼓城,我可以不奖赏他吗?如果赏他,就是赏奸佞小人。奸佞小人得志,就是使晋国之士都舍仁义而为奸佞,就是攻下了鼓城,又于晋国何补呢? ’”

“穆伯,是列国的一个大夫;管仲,是霸主的辅佐,他们尚且能够看重信用,远避佞人,更何况是富有四海,德冠千古的圣明之君,怎能让巍巍盛德有所间断呢?

“若想使君子小人是非分明,必须对他们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才能好善而厌恶,赏罚分明。这样,小人才能弃绝其奸,君子才能自强不息。如此一来,无为而治的大好局面还会远吗?如果好善而不能启用善人,厌恶而又不能斥退恶人;有罪不罚,有功不赏;长此以往,国家存亡,尚不可保,还如何希望帝业长存呢?”

点评:

对于个人,诚信是人生的命脉;对于国家,诚信是治国的根基。人若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一切;国家要是失去了诚信,那么亡国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

2.言不宿诺,千里赴约

何为诚信?就是要说真话,道实情,守信用,说到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这种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精神流传后代,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骨随之中。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诚信二字的份量可谓沉甸甸的。

卓公行,三国时期浙江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为人笃信,言不宿诺”,这就是后人对这位坚守诚信,从不食言的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急雨,雷电冰雪,从来都是如期到达。

卓公行曾客居建业(今江苏南京),因思乡心切,便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吴国名臣诸葛瑾长子,与卓公行关系密切。诸葛恪问他什么时候能返回,卓公行说:“某日一定回来亲自拜见您!”

到了约定的日子,诸葛恪以主人的身份大宴宾客,等着为卓公行洗尘接风。时间到了,赴会的宾客觉得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路途上“道阻江湖,风波难必”,很难说不会遇到什么风险,不一定能按期到达,没必要再等了。只有诸葛恪面含微笑,默然不语。不一会儿,卓公行风尘仆仆地按时来到了,所有的宾客都很诧异,不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千里如期的信士。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卓公行千里赴约,路途上肯定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唯其历艰难险阻而千里如期,才体现了卓公行言而有信的高贵品质。史书说卓公行“为人笃信,言不宿诺”,看来,也只有他才配得上这样的称谓。

点评:

“为人笃信,言不宿诺。”这是世人对卓公行的高度评价。可见,诚信才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正所谓“一诺千金”莫过于此。

3.成大事者必重一字——“信”

诚信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肯定得不到人的信任,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乃至自己的亲人都不会相信你,最终你将成为孤家寡人,一事无成。相反,如果人们彼此讲求诚信,它所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诚信就像一辆直通车,选择的是沟通心灵的最佳路径,唤起的是一种彼此发自肺腑的认同感。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这种神奇力量产生的结果。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曹魏的名将。

张辽有一个时期和他的护军武周有隔阂。后来,他通过刺史温恹想和胡质交好,胡质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了。张辽在外边见到胡质,问:末将一心一意想同您交好,为什么您对我如此冷漠呢?胡质说:“古人之交也,多取知其不贪,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辍于口,今以睚眦之恨,反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张辽听了胡质的话,很有感悟,于是又和武周复交,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张辽闻过改过,不计前嫌,主动承担责任和武周重归于好,是很难得的。朋友之交,贵在知心,如果仅以睚眦之恨,即反成嫌隙,就不是道义之交。以实而论,朋友之间,也不会事事相合,也会发生龃龉和矛盾,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胡质说得好:“古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这里主要是一个“信”字——信任。如果对朋友有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因睚眦之怨而产生嫌隙。即便是发生嫌隙,也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互相谅解,这样才能更增进友谊,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帮助。

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和诚意。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诚信才是我们生命永久的伴侣。

4.莫做奸商害人——害人胜于害自己

从古至今,人格信誉一直是每个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肯定会取得成功,肯定会被世人所敬仰。一个人如果经常食言,欺骗别人,久而久之他肯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与信任。诚信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离开诚信二字,就没资格谈情感,气节和教养。

孟信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小商人,除了经商之外,也兼务农,由于收入有限,日子过得十分窘迫。有一天,孟信出远门去做小生意。在他出门这几天,家中断了粮,妻子和孩子围着锅台转来转去,都没有什么好主意。真是祸不单行。这时,家中惟一的一头耕牛也病了,看样子很快就会死的。孟信的儿子和他的母亲商量说:“既然牛已经有病,不如趁它还没死,牵到集市上把它卖掉,好换点钱买粮度日。”孟信的妻子想了想说:“如今也只好这么办了。”孟信的儿子把牛牵到了集市上,由于这头牛几天没有耕地了,外表一看与好牛一样,竟以不错的价钱卖给了一位邻村的农民。孟信的儿子在集市上用卖牛的钱买了些粮食回家里,母子俩都很高兴。孟信在外地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匆匆忙忙往家里赶,一路上还盘算着,用做生意赚来的钱置办些家什。孟信回到家里,与妻儿团聚,十分高兴。但当儿子把卖牛的事对他说了以后,孟信当即训斥道:“你怎么能将一头快要病死的牛卖给别人呢?”儿子被父亲训斥得不敢抬头。孟信接着说道:“你卖掉的不仅仅是一头快要病死的牛,而是卖掉了自家的名声和信誉。”儿子听后也深感内疚。孟信主张把钱退还给买牛的人,把病牛牵回来,找兽医抓紧医治。他的妻子说:“卖牛的钱已经用了一部分买粮充饥了。”孟信说:“那就把我做生意赚的钱补进去,把牛牵回来吧!”于是父子俩便到邻村去找买牛的农民。找到了买牛的农民,孟信父子俩说明缘由,把卖牛得的钱并加上这几天喂牛的草料钱,一并交给了买牛的农民,而且一再向买牛的农民赔礼道歉,然后把牛牵了回来。买牛的农民感激不尽,见人便说孟信诚实无欺。孟信的美名很快传遍了乡里,深受人们称赞。孟信在乡里之间建立起来了信誉。使他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最后也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点评:

信誉是经营之本,在某种意义上说,信誉又是企业和经营者的无形资产。因此,从古至今,凡是真正的经营者都把信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孟信不以病牛充好牛,因此树立起了很高的信誉,生意日益兴旺,那也就是情礼之中的事情了。

5.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孔子说:“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孔子还说:“遵从的诺言若是符合道义,就可以履行。”孟子也讲,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意思是说为了成就大的事业,一些小的方面可以不必计较。正如司马迁所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由此看来,应当看重的是是否合乎道义,至于诺言,则不一定非要履行。

齐国攻打燕国,夺得了十座城池。燕王派苏秦出使游说齐王,齐国把十座城池又归还给燕国。苏秦回到燕国后,国内有人在燕王面前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卖国贼,一向翻云覆雨,恐怕将来他会作乱。”燕王内心也有意疏远他,不想再重用他了。苏秦恐怕被加罪,入见燕王说:“我原本只是东周王城郊外的一个粗人,没有一点功劳,而大王却在宗庙之内隆重地授予了我官职,在朝廷内给予我很高的礼遇。而今,我为大王退去齐国的军队,收回了十城的国土,建立了大功,本应加深大王对我的信任才对。可我如今归来,大王却并不加官晋爵给我,看来有人用不守信用的罪名在您面前诬蔑过我。我的不守信用,却正是大王的福分啊!要是我像古代的尾生、伯夷、曾参那样讲求信义,身兼三人的高洁品行来侍奉大王,您觉得怎样?”燕王说:“那当然好啦!”苏秦说:“要是有这样品行的臣子,就不会来侍奉您了。若我像曾参一样孝敬父母,不离父母身边,连在外面过夜都不肯,又怎会不远千里来侍奉弱小的燕国,效忠地位并不稳固的国王呢?若我如伯夷—样清廉,为了道义之名而不愿做孤竹国国君的继承人,也不去当周武王的臣子,而甘心饿死在首阳山,您又怎能让我步行千里到齐国游说,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呢?若像尾生一样守信用,宁愿淹死在桥梁柱子上,也决不失约。这样的人,他怎肯极力吹捧燕国、秦国的声威而吓退齐国强大的军队呢?”

同类推荐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要成就卓越人生,杰出的能力是不可或缺。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正是挖掘自我潜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本书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通过经典故事,总结出19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最基本而又最突出的能力,帮助青少年自觉培养好各种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获取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 蒙圈小七追爱记

    蒙圈小七追爱记

    “哟,七七,你和郭子还穿情侣内裤啊?”白菡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让蒙七七没心没肺的大笑后,霎时间僵硬风化了…男友出轨了,闺蜜撬墙了,自己失恋了。这年头,难道有了魔鬼身材,还非得配个天使脸蛋?感情没有了,工作也丢了,祸就真的不能单行吗?蒙七七仰天长叹,捶胸顿足欲哭无泪里,彪悍的老娘发号施令兼指点迷津:只要勇于解放被束缚的自己,男人就会如狼似虎蜂拥而至。工作会有的,男人会来的,第二春就在不远处…
  • 忙里偷闲的生活指南

    忙里偷闲的生活指南

    本书是一本指导女性如何生活的图书,读完这本书,你不会再有任何心虚或不适的感觉,相反却能更好地安排和改善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信心百倍地开始你的新生活,并享受这种改变给你的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快乐,有自信的女人才最有魅力,所以相信自己可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
  • 僵尸修神记

    僵尸修神记

    万年尸祖,都市觉醒。都市的血雨腥风,都市的儿女情长。面对现代修真界追杀,他选择誓灭修真界。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揭开记忆的神秘面纱。修僵尸道,成就让众神汗颜的存在,僵尸成神万古枯,一路杀戮成就巅峰的存在。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