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900000016

第1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

后来,马援成为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押送犯人到司命府,罪犯一路上反复哀求,马援觉得怪可怜的,便私自放跑了罪囚,他自己为了躲避官府追捕也亡命于北地郡。后来,王莽大赦天下,马援仍留居当地从事畜牧,当时有很多宾客来归附他。马援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有雄心壮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几年后,马援因放牧而富裕起来,他拥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但是他却叹息道:“人生积蓄财产,须要赈济亲朋好友,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而已!”说罢,他便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兄弟故旧,自己只是穿了身羊裘皮裤。

王莽末年,四方兵起。正好碰上割据陇西的隗嚣收揽人才,招收马援入幕,拜为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当时,公孙述称帝于蜀郡,隗嚣满怀疑虑,联结汉军还是联结蜀军一时不能决定,便派遣与公孙述素来相识的马援先去蜀郡,观察虚实。马援来到蜀郡,以为与公孙述会一见如旧,欢语平生。谁知公孙述却设置了豪华的仪仗队,见马援到来,先彼此作揖后,便送马援到客馆居住,一面又给马援制作了华丽的衣冠,授马援为封侯大将军。马援忙起座说道:“天下久乱,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共图成败,反而修饰边幅,如木偶一样,这样怎么能久留天下义士呢?”回去后,马援便对隗嚣说:“子阳(公孙述字)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妄自尊大,不知远谋,不如专意东方才是!”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再叫马援奉书去洛阳城。到达京都洛阳,马援由中黄门引见宣德殿。刘秀笑迎道:“卿遨游于二帝之间,今天见卿,真是令人惭愧啊!”马援忙顿首称谢说:“当今时代,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啊!臣与公孙述是同县人,从小友善相处,上次臣去蜀中,相见时,公孙述所备礼仪极盛。今臣远来到宫,陛下难道不怀疑我是刺客奸人,礼仪为何如此简易呢?”刘秀笑道:“卿非刺客,只是一个说客呢!”马援答道:“天下反复,盗窃声名的人不可胜数。今日见到陛下如此恢弘大度,如同见到高祖,才知帝王自有真的哩!”刘秀便挽留马援住在洛阳京都,常常一起出游。过了几个月,刘秀才派大中大夫来歙,持符节送马援西归陇右。

马援回来后,隗嚣常与马援同起同睡,详细询问东方流言与京师得失。马援因此进言道:“前次到洛阳,引见了十多次,每次与光武帝谈话都是从早到晚。光武帝确实雄才大略,与众不同,而且心怀坦诚,毫无隐蔽,豁达大度,与高帝智识相同。光武帝还博览经学,文辩无比真是古今罕见!”隗嚣反复说:“光武帝到底比高帝如何?”马援说:“略有不如,高帝无可无不可;今汉光武帝颇好政治事务,动必如法,又不喜欢饮酒。”说到此,隗嚣不满意地说:“依卿所言,比高帝还胜一筹!怎么说是不如高帝呢!”然而,隗嚣还是相信马援的话,派长子隗恂到洛阳去当人质。马援也携家眷一起到了洛阳。数月之中,马援并未得到要职。马援自以为三辅(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地区地广土沃,便上书请求屯田上林苑。刘秀自然准许。

后来,马援帮助刘秀击败了隗嚣。建武十一年夏,马援被拜为陇西郡太守,先后讨平陇西羌人、皖城李广。建武十八年,刘秀写玺书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刘秀常说:“伏波将军谈论用兵之道,与我不谋而合。”每有谋略,刘秀都重用马援。建武二十四年,六十二岁的矍铄老翁马援再次出征,在阵中病亡。刘秀听信了虎贲中郎将梁松的谗言,追夺马援的新息侯印绶。马援的棺柩运回来,妻子也不敢报丧。经前云阳县令朱勃上书讼冤,刘秀才允许马援归葬旧墓。

到了永平初年,马援的女儿被汉明帝立为皇后。汉明帝画中兴名臣像于云台。东平王刘苍观看了中兴名臣的画像后,对汉明帝说:“为什么不画伏波将军像呢?”明帝笑而不答。待到永平十七年,马援的夫人去世,才为马援夫妇起造祠堂。

点评:

要想取得成功,让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我们就要学会“识时务”。只有全面深刻的对形势进行分析,有了准确的判断,我们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奸佞小人的“三变”

阿谀奉承、背信弃义是那些奸佞小人所谓的“识时务”。有利可图,他就对你阿谀奉承;无利可图,他就会对你背信弃义。宋朝的杨畏就一个这样非常“识时务”的“俊杰”。

宋神宗熙宁二年(1609)后的三十多年,是北宋王朝动荡不安的时期。随着王安石改革运动的兴起及其深入,宋朝统治集团公然分裂为变法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他们之间的斗争,使得北宋政局变化不定,异常混乱。与此同时,两派内部又不断产生分裂,内讧不止,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愈发错综复杂。这种情况,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而那些心术不正的奸佞小人则乘机大行混水摸鱼之事,杨畏即是其中之一。

杨畏,字子安,洛阳(今市)人。初以孝行闻名。宋神宗元丰年间,杨畏见王安石深得宋神宗的支持,变法运动进展顺利,便极力拥附王安石支持变法。他“刻志经术,以所著书谒王安石、吕惠卿”,由此获得了变法派的好感,被任命为郓州教授。在这一阶段,杨畏极力“尊安石之学”,盛赞王安石的学说是“得圣人之意”,俨然以王安石的忠实门徒自居。

元丰八年(1805)三月,宋神宗病死,太皇太后高氏执掌朝政,以司马光为相。疾行废罢新法,恢复旧制,史称“元祜更化”。杨畏一看政局大变,也赶紧变换面孔。元祜初年,他从夔州回到了家乡,当时司马光恰好也在洛阳,他生怕司马光因为他曾鼓吹王学而贬逐自己,就用极其肉麻的语言吹捧司马光说:“畏官夔峡,虽深山群獠,闻用司马光,皆相贺。其盛德如此!”此后,杨畏便升官为侍御史。

到了元祜元年,(1086)司马光为相一年零八个月就去世了,吕公著独掌朝政,仍如司马光之意。两年后吕公著退休,由81岁的文彦博执政,这时的文彦博已是不能做事的人了。此时,反变法派群龙无首,于是洛党的首领程颐、蜀党的首领苏轼、朔党的首领刘挚等,便互相争斗起来。此时的杨畏,一方面积极参与废罢新法的活动,一方面又在元佑臣僚内部的党争之中出谋划策、煽风点火。短短几年当中,就以“倾危反覆”的臭名而成为“百官莫不侧目”,人人提防三分的无耻小人。

元祜八年(1093)九月太皇太后高氏病死,反变法派一时又失去靠山,宋哲宗亲政之后,改年号为“绍圣”,以示继承神宗的遗志,恢复变法之意。惯于察看风向的杨畏敏锐地意识到政局又将一变,于是,便抢先出手,于这一年的十二月上疏,请求宋哲宗“成继述之道”,推行变法新政。当哲宗召见他时,杨畏又请召回章悼、吕惠卿等变法派首脑,还盛赞宋神宗变法图强的功德及王安石变法的成就。绍圣元年(1094)三月,哲宗利用考进士策论的机会,让赴考之人就行新法与行旧法的利弊发表意见。主考官把赞成行旧法的试卷列为上等,哲宗对此极为不快,又让杨畏主持覆考,结果,他把拥护行新法的试卷列为上等,把赞成行旧法的列为下等,“自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遂变矣”。四月,章悼被起用为宰相,他还没有上任,杨畏就派人到苏州与他暗中联络,诡称他前些年依附反变法派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他们的矛盾,挑动他们自相残杀以削弱其力量。为变法派复兴预作铺垫。他还厚颜无耻地自称是“迹在元祜,心在熙宁”,并以“首为相公开路”之功,向章悼邀赏。结果,当大量反变法人士被贬官、遭流放、受到残酷的政治报复时,杨畏却迁职吏部侍郎,不下朝堂。如果不是因为得罪了章悼,他也许还要打着最先倡导恢复新法的招牌,继续做他升官晋职的美梦。绍圣三年(1096)正月,右正言孙谔上章弹劾杨畏,其文说:“杨畏在元丰时,其议论皆与朝廷合;及元祜之末,吕大防、苏辙等用事,则尽变其趋而从之;绍圣之初,陛下躬亲总揽,则又欲变其趋而偷合苟容;天下谓之‘杨三变’”。此章一出,杨畏的政治生命便在众人的笑骂之中宣告结束。

同类推荐
  • 明朝第一国师

    明朝第一国师

    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爱好。杀鞑子,踩倭寇,白龙鱼服,无限荣光,尽属第一国师。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相亲记

    相亲记

    哪个男人不极品?这是腹黑与极品横飞的时代。她要踩扁极品男,踹飞小三,圈个精品腹黑男回家。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桃花倾君心:大侠等等我

    桃花倾君心:大侠等等我

    姚小桃在山间抓鱼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江湖有一天会因为她而变了个样儿。她的能耐,确实是欠火候的。不过,加上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就得另说了。原来,这江湖不仅有美男可以看,可以快意恩仇,还挺罗曼蒂克的。
  • 宁做王妃不为后

    宁做王妃不为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文文慢热,耐心看文哦)石妍情在现世中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岂料,居然穿越到了东西南北四国之首的东国。身为丞相的父亲为了保全三个美貌的姐姐狠心将自己嫁给一个半死不活的丑王爷。石妍情以慕容雪菲的身份来到了王府,却发现康王相貌俊美异常,只是,却包含了一颗争权夺位之心,想要当上东国之主,而与太子产生了斗争。而当自己爱上他后,康王楚砜诀却将她伤透,她只得逃离王府,前往北国狼族之地,想寻得一地清净。在北国,救下了一八岁孩子,却身怀功夫,聪慧过人。遇见了北国的皇子,将军。而为了救楚砜玦,她甘受心头滴血之苦,却不想楚砜玦回了他的江山弃她而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狐狸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极具价值,人类的贪婪使之濒临灭绝。由于生存受到威胁,狐狸不断地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母狐产下小狐狸不久便狠心地把它赶走,让它在风雨中自己成长。于是狐狸一代比一代聪明。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最初“六度人脉”是政治圈与财经圈里高端人士必用的成功法则。后来,它以强大的趋势流行到到美、加、英、法、德、意、葡、日、韩、丹麦、荷兰、巴西等160多个国家,并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