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100000006

第6章 “长长长长长长长”

——概念与语词

在著名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里,巴尔尼巴比的学者们认为,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会侵蚀肺部,因而提倡废除语词。他们出门随身携带各种实物,见面时各自打开包袱,指点实物进行交际。指点完毕,各自收拾包袱,相互帮助背上,挥手告别。

小说毕竟是小说,如果把它搬到实际生活中来,那有多荒唐啊!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完全取代语词的交际作用。交流思想离不开概念,所谓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的细胞,要靠语词来表达。

概念无臭无味,无轻无重,我们可以理解它,描述它,却无法感知它。我们不能直接看到或摸到概念。要把头脑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

语词是表示事物的声音或笔画,这些声音和笔画之所以能表示事物,就是由于人们头脑中有相应的概念。概念与语词相互依存。

有人不理解,说交通警用红绿灯来指挥交通,海上船只用旗语来联络,人们在交际时,点头表示赞成,摇头表示反对,这不说明概念也可以感知吗?

其实,红绿灯、旗语以及点头、摇头所表达的意义还是要通过语词来解释,人们才能够理解。

美国人在公共场合演讲,举起双手与头并排,掌心向着听众,成投降式,是要求听众保持安静;但是在希腊,这是最侮辱人的手势。印度人的习惯,点头是反对,摇头是赞成。可见,用手势表达思想还得用语词来解释。

鼓掌、吹口哨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可有时候会带来误会。20世纪50年代初,京剧大师程砚秋到抚顺、鞍山演出。在第一场演出当中,台下掌声不断。戏演完后,虽然谢幕10多次,观众仍连连鼓掌,不肯退场。剧场经理赶到后台,对程砚秋说:“事先忘了跟您说了,我们东北时兴便装谢幕。您卸装,换便装吧!”

这位京剧大师没有思想准备,一再说:“我卸装慢,您跟观众解释一下吧!”剧场经理转达后,无奈观众不接受,仍然鼓掌,有人甚至吹起了口哨。

程砚秋误认为让他便装上台,是拿他寻开心,便匆匆卸装,从后台悄然离去。热心的观众认为程砚秋看不起他们,第二天观众骤减,有人买了票也没来。第三天人更少。本来要演10场,却只演了3场,京剧大师郁郁不乐地离去。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镇演讲,附近许多农民慕名而来。会场里挤满了听众,但马克·吐温发现听众的反应远不如他想象中那般热烈,于是提前结束演讲,从后台快步绕到会场大门外,了解气氛不热烈的原因。

出乎意外,他发现人们在模仿他的话,笑着,议论着。一对远道而来的老夫妇在登上马车启程时,丈夫对妻子说:“他讲得真好笑,我费尽力气,才忍住没笑出声来。”妻子说:“要是忍不住,可就失礼了,人家可是个名人呢!”

大作家长舒一口气,以后他每每谈及此事,总是悔不当初,对不起那些远道而来的乡间听众。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而语词是概念的表达方式,但它们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

古时候,不同的人家贴不同的春联,似有不成文之规矩。人们从门联就大致可猜出户主的身份。“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一定是书香门第;“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倒歪之乎”,猜酒家不会错。

有一家的门联很奇特,左右两联都是七个“长”字。过路人围着看热闹,猜不出其中奥妙。这时有个乡下人进城,边看边念,说这一家是卖豆芽的。一问,果然不错。

“长”字,既可读作“生长”的“长”,又可读作“长短”的“长”。“长”还与“常”谐音。这样,上联是“常长,常长,常常长”,下联是“长(zhǎng)得长(cháng)点,长(zhǎng)得长(cháng)点,再长(zhǎng)得长(cháng)点”。这不是发豆芽的又会是什么人家呢?

这副对联的构思利用了一词多义的情况,即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外交用语”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称外交家们在交谈或行文时实际使用的某种民族语言;也可以用来指称外交界常用的词汇、专门的术语;还有第三种也是最普通的意义,是指被用来表示那种经过谨慎考虑的措辞,这种措辞委婉曲折,对方领会,第三者也懂得,使外交家们能互相谈论尖锐的问题而又不致激怒对方或失礼。

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某个语词的多义性而发生误解的情形常有发生。《尹文子》记载,古时郑国人把未经雕琢的玉石称为“璞”,周人把未腌制的鼠肉称为“璞”。由于同名异实,在一次买卖中闹了笑话。周人怀里揣着璞问郑国的商人:“要买璞吗?”郑国的商人说:“要呀!”当周人拿出璞来,郑人一看竟是鼠肉,“因谢不取”,颇有风度地拒绝了对方。

鲁迅先生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曾这样写道:

譬如“妈的”一句话罢,乡下是有许多意义的,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先驱者的任务,是在给他们许多话,可以发表更明确的意思,同时也可以明白更精确的意义。如果也照样的写着“这妈的天气真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要妈的了。”那予大众语有什么益处呢?

鲁迅先生在这里提到的一词多义的情况,是文化落后的一种表现。我们从中也可悟出一个道理:不同的概念究竟是用同一个语词来表达好呢,还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好呢?这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决定。

一个多义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语义又是确定的,表达确定的概念。

在清朝时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要填相貌册,以防止冒名顶替。有位考官对每位考生都要亲自过过目。有些考生在相貌册上填“微须”,意思是有少量胡须。哪里知道,考官大人把“微”当作“无”解,许多考生因此倒了霉,被当作冒名顶替者被撵出了考场。

有个常熟考生填了“微须”后感到事情很不妙,急忙找文书修改,偏又找不着,到了半夜,只好到剃头铺把胡子刮光。天一亮赶到考场听点。谁知那考官一拍惊堂木:“又来了一个顶替者,册上填明有须,而你却是无须的!”原来他的老相识考场文书已代他将“微须”改作了“有须”。多年苦读,毁于一旦。

另有一位微须的考生不服,与考官争了起来。考官训斥他:“读书人怎么连朱老夫子(朱熹)以‘微’训‘无’都不知道呢?”在明朝,应试者非读朱熹注解的《四书》不可,清袭明规,朱注《四书》成为考试制度中评判高下、决定取舍的标准本。哪想到考生笑着回答:“照你这么说,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脱得赤膊精光了?”

这一驳,直驳得考官哑口无言。“孔子微服而过宋”,是孟子书上的话。这里的“微”是微贱的意思。“微服”指便服或平民服。古时皇帝微服私访,就是穿了老百姓的衣服暗中访察。由于孟子比朱子更有权威,考官只好吃瘪。

“微”是个多义词,一共有13种用法。词义不同,表达的概念便不同。

概念与语词并非完全一一对应还有第二种情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同义词中的等义词,由于其意义完全相同,就是说,其含义与适用对象都完全相同,因而表达同一个概念。等义词往往是借用外语词和方言词的结果。

“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耽误了很多青少年,有人问:“赛先生和德先生这两位先生是何许人?”其实,“赛先生”和“德先生”这两个词分别是“科学”与“民主”的代名词。“科学”与“民主”是外来词,根据英语音译过来是“赛因斯”与“德谟克拉西”。“五四”运动前,经梁启超一趣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就风行全国了。

我们现在叫惯了的“青霉素”,这种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一时的新药叫做“盘尼西林”或“配尼西林”(英语音译)。鲁迅早期杂文里提到过的“虎力拉”,即是现在大家熟知的“霍乱”。“维他命”在当代汉语里早已改为“维生素”。维生素保留了原来音译借词中的第一个汉字“维”,而创造了音义相关的“维生”加上表意的“素”,就构成了这样一个意译和音译结合的新词。

在方言中,以不同的方言词表达同一个概念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向日葵”这个概念的方言词就很多。河北唐山叫“口头转”,承德叫“朝阳转”,任丘叫“望天葵”,山东济南叫“朝阳花”,昌乐叫“向阳花”,莒县叫“转日葵”,栖霞叫“转日莲”,湖南邵阳叫“盘头瓜子”,等等。

在同义词中,有一部分具有不同的形象色彩、风格色彩或感情色彩。“母亲”、“妈妈”、“娘”,这三个词的含义及适用对象都完全相同,但是在风格色彩和感情色彩上是有不同的。“母亲”很庄重,多用于书面语。“妈妈”很亲切,是口头语。“娘”则富于地方色彩,也很亲切,常用于口头称呼。这三个词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只在主观运用上有所区别,因此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如果能选用不同的语词去表达同一个概念,那么说话或行文就会更加生动贴切。

在文学语言中,有不少看起来是相反的语词,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概念。例如,“好神气”与“好不神气”;“好快活”与“好不快活”;“好伤心”与“好不伤心”,等等。每一组都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达。每一组中的后一语词中都有“不”,按本义是表达否定的意思,但是“不”在这里却失去了它的本义,而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好不神气”就是“好神气”。

大家知道,“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是一种奇谈怪论。照这种逻辑,工人偷产品不算偷,售货员偷商品也不算偷。可有人不这么看,鲁迅小说中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孔乙己就说,“窃书”不能算“偷”。他自以为用一个书面语“窃”就能改变问题的实质,真是可悲又可笑。

同类推荐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热门推荐
  •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一个死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两百年后,继续死宅的故事。小白、狗血、万能、玛丽苏、圣母、白莲花等等等等大概是应有尽有啊!
  • 嫁错郎君入错房

    嫁错郎君入错房

    简介:半夜三更抬花轿,入错了洞房,上错了床。她把一个冷冰冰的男人弄得神魂颠倒,把一个狂野不羁的男人弄得要死不活,让一群的女人在身后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女人的虚荣心飘飘而来,原来这就是飞的感觉。从小妾升级到王妃,她甩都不甩男人一眼。于是,自立门户,开妓院,开赌坊,最后还开了当铺。这当铺一开可不得了,把原配都给当了回来不说,还实行买一送一制度,让她有些无福消受。美男两个不少,但也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草丛里鬼混的女人,选谁呢?有点为难,不知道这个国度有没有一妻两夫制的,一三六,二四七,周五休生养息补充体力,分倒是挺好分的,就是不知道两个男人愿意否?特别推荐:烂番茄《素手遮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替妃洞房

    替妃洞房

    “我中了春药,你为何急的躲开,你难道忘记我们已有夫妻之实么?你的身子给我那时起,你就已经是我的人,你,知道么?”不像昔日沉着霸气的韩王,虽然此时话中仍旧独断,可异常温柔,这样的韩王,刀绝尘还是头一次遇见。“还记得洞房花烛夜那晚么?”他笑意朦胧,几分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模样,俯视刀绝尘:“几乎一样的容貌,为何我不曾将你们认错呢?”——————————————以一具身躯,换得一场交易以一场交易,换得一生自由一个微不足道的丫鬟,与主子三分相似,便以自由之名,以身为代价,新婚之夜,她,替妃洞房!这,引起的究竟是,这样的祸端?怎样的命运?她虽身份低微,却一身贵气典雅她虽面容苍白,却清秀智慧过人她虽看似羸弱,却手腕雷霆万钧弹指一笑,百媚生,她一介丫鬟,牵惹的是一场怎样的丫鬟人生?为求自由,后宫煞,她一介丫鬟,引乱的是一场怎样的帝王爱情?…红鸾罩中,他们形如陌路!…十月怀胎,她已走入绝境!…一次巧遇,他们再次相遇!…一场风波,他们…!————————前世,她只为一个人活着,十年的追求换来如今的结局!不爱,不痴,一刀绝红尘————刀绝尘!今世,她为一张卖身契,替妃洞房!依旧无爱,为了怀中娇儿,为护他一生周全,她倾尽所有!本以为已经成为定局!岂料意外的人,闯入——熟悉的面容,熟悉的气息,她笑!前世今世,她的命运果然坎坷!结局是美满——片段,没有,全是内容!强推《赖上前妻》———清和《禽兽太子妃》——游紫怜《傲世紫瞳》——晴依悠然《得意风流》——风恋音
  • 小农女种田记

    小农女种田记

    整日粗茶淡饭的日子苦啊苦,好在有爹有娘有空间。可为啥心烦的事一堆又一堆?极品奶奶、无良伯父、泼辣伯母、外加一个抢她未来夫婿的堂姐,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穿越人士岂能任人欺凌?咱带着空间养爹养娘养老公,她是小白领,发家致富奔小康。穿越成有爹有娘的古代小农女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重生之娇妻要翻身

    重生之娇妻要翻身

    亦南辰——大司令的孙子,军长的儿子,市委书记的外孙,少校军衔,副团长之职,首都城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京城一霸;宁错错——某镇长之女,清纯娇媚,有自己的亲密爱人;娃娃亲?未婚夫妻?和这一脸痞相的军人?不不不,我有男朋友。阴差阳错的情事,难以解开的爱恨纠缠,蛮横霸道的掠夺。直至,她带着解脱的微笑终结生命,却为他独留一子那天,到底,谁在还谁的债?眨眼间——四年已过,不想她却意外重生,高官之女,性格放浪,流连众美男之间母子意外相见,情难割舍;千般用计,百般费力;直到他一步步揭开她重生的秘密,父子俩狼狈为奸,联合制定下一系列搞笑追妻(母)的天罗地网……本文强娶豪夺,先虐后甜,先抢后宠,重生前大虐,重生后大宠,一次满足喜欢虐恋和宠文滴亲亲!!包养偶吧!!!片段一(重生前)男子膝盖霸道地挤进她双腿间,单手撑地,面色阴冷,眸光暴扈“好妹妹,真想死么?可没有我的同意,你连死,都不能!但哥哥有千百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片段二(重生后)某天,女子在商场卫生间门口偶遇某男,鉴于上次的严重警告,她连忙扬起谄媚的笑容晃过去“哎哟,您这么忙还亲自上厕所呀……”某男吐血片段三(重生后)某男在忍着怒气喝完第十八杯咖啡之后“你找我什么事?”“这就是你的服务质量。”女子呵欠:“你可以不来。”男子磨牙:“你不知道顾客是上帝么?”女子扬唇:“不好意思,我信佛……”片段四(重生后)男子在宴会上不小心让一美女的红唇蹭到衣领,回家后,某女手拿球拍,大怒:“从今天开始,罚你一星期不准牵我手,两星期不准吻我唇,三星期不准摸我胸,四星期不准……”某男双手抱头,委屈:“老婆,你直接告诉我到底几星期可以上你床就可以了?”片段五(小包子)四岁的小包子和女子逛商场,看中一架飞机,于是从口袋里掏出没用完的游戏币买玩具。店员:“小朋友,这不是真钱。”小包子大眼眨巴:“阿姨,不能欺骗小朋友哦,你这飞机也不是真的呀。”
  • 跟着皇妃学美容:十大皇妃美人计

    跟着皇妃学美容:十大皇妃美人计

    人在妆点上标新立异,有人想尽方法保护青春容颜,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中国的美容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美容方法也别出新裁,从材料上看有贵重的麝香、珍珠、燕窝,也有简单易得的鸡蛋、黑豆、皂角;从制作方法上看有要煮沸的,有要发酵的,有要烹炒的;从使用方法上看有内服的、有外敷的、有涂抹的、有洗浴的。有的皇妃使用的美容方法是经过了历代的传承和验证,有的皇妃为了美貌却不惜甘冒风险,将水银、轻粉、密陀僧、草乌等带有毒性的物质抹在脸上。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