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思想也如同章鱼,遇到苦恼、烦闷、失意、诱惑的瓶子,都喜欢往里钻。其实在广阔的海洋里,有更多值得争取的东西。一味向瓶子里挤,我们的思想也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失去光亮。
20.消气
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师傅,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生气?生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愚蠢行为。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看开些吧!
21.摆脱习惯的束缚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明星马匹。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便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地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训练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便甘受那条铁链的限制,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大火随着草料、帐篷等物,迅速蔓延到了动物的休息区。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猛烈的火势渐渐接近大象,只见一头大象即将被火烧着,它灼痛之余,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的铁链挣断,迅速奔逃至安全的地方。
其他的大象,有一两只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模仿它的动作,也用力挣断铁链逃生了。但其他的大象却不肯去尝试,不断地焦急转圈跺脚,最终无一幸存。
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的一场大火,逼得你非得选择挣断铁链或甘心遭大火烧身,或许你幸运地选择了前者,在挣脱困境之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人,人必须经过苦难磨练方能得以成长。
除了这些习以为常的方式之外,您还有一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当机立断,拿得起放得下,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立即摆脱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积极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您在静待生命中的大火,甚至甘心遭它席卷,而低头认命,抑或立即在心境上挣脱环境的束缚,获得追求成功的自由?
人生中的选择需要我们摆脱习惯的束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不能低头认命,而应该去寻求成功的快乐。
22.永褒青春
一次,小李去参加一位来自香港的美容师的美容讲座,小李非常喜欢那位说话清纯、满脸笑容的陈女士。
在讲座中陈女士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在座的各位猜一下我的年龄?”
室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32岁”,有的猜“28岁”。结果,统统被陈女士微笑着摇头否认。
“现在,我来告诉大家,我只有18岁零几个月。”
室内哗然,继而,发出一片不信任的惊诧声。
“至于这零几个月是多少,请大家自己去衡量吧,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十个月,或者更多,但是,我的心情只有18岁!”陈女士接着说。
原来这是她永葆青春的秘诀!
如果,一个人的心情是蓝色的忧郁的,再昂贵的化妆品也掩饰不住她满脸的愁云,再高超的美容师也无法抚平她紧揪的眉头,反之,心情是快乐的流畅的,即使素面朝天也会显示出女性的柔美。
故事中的陈女士因为永远都保有18岁的心情,所以她容颜不老。
一份好心情,不仅可以改变自己,同时会感染他人。如果你想青春永存,快乐永驻,那么,你一定要保持18岁的心情。
23.何必庸人自扰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在。
年轻人便上前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吹一吹笛子,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只好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老翁正在专注地钓鱼,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便上前问道:“您能如此投入地钓鱼,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翁笑着说:“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年轻人试了试,却总是放不下心中的烦恼,静不下心来。
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见一位面带笑容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长者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
年轻人答道:“没有啊?”
长者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年轻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很多时候,烦恼都是自找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心无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杂念。由此想到了萧伯纳的那句话:“痛苦的秘诀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
有首歌这样唱道:“一生得几回年少,又何必庸人自扰……”你要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只要能放下心中的不快,失去的就会变成一种美丽,失去就不会带来那么多烦恼。
24.假想的敌人
有一个人夜里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头戴白帽,脚穿白鞋,腰佩黑剑的壮士,向他大声斥责,并向他的脸上吐口水……于是,他从梦中惊醒过来。
第二天,他闷闷不乐地对他的朋友说:“我自小到大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但昨夜梦里却被人骂并吐了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否则我将一死了之。”
于是,他每天一起来便站在人潮往来的十字路口寻找那个梦中的敌人。几个星期过去了,他仍然找不到那个人。
人常常会假想一些敌人,然后在内心累积许多仇恨,使自己产生许多毒素,结果把自己活活毒死。
你是不是心中也还怀着一股怒气呢?要知道这样受伤害最大的是你自己,何不看开点,放自己一马呢?别忘了,莎士比亚曾告诫我们:“使心地清净,是青年人最大的使命。”
25.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
一个病入膏盲、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为死亡而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日子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着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便能在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死后只能进入地狱。
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不论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心往好处想,天堂和地狱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没有名利、金钱,但必须拥有美好心情。
心往好处想,会让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
26.不为生气而活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云游各地讲经。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非常殷勤地侍弄兰花。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现实生活中,无限制增长的欲望、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诸多数不清的烦恼与磨难,常常使人患得患失。因此,很多人抱怨命运,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人生多“苦”。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只要你严肃冷静地分析人生,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造物主让你来到人世,不是让你为生气而来。不过人生的悲苦也是一种必然。因为,没有这些,你又怎么能体会人生的苦乐甘甜。既然你能够愉快地享受人生,为什么不能快乐地接受生活赐予的苦难呢?况且,苦难已降临,生气烦恼又有何用?
27.囚禁雷凡莎的“魔咒”
有个长发公主叫雷凡莎,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看一眼他心目中美丽的公主。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进而发现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出来。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不就像这个长发公主吗?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就像长发公主,对老巫婆的话信以为真,认为自己长得很丑,因此把自己囚禁起来。
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别人怎么想,别人的想法深深套在自己的心头,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自己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煞,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告诉自己,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解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就犹如一只游动的鱼,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们遇到了珊瑚礁,然后自己就不愿再动弹了,并且呐喊着说自己陷入绝境。这,想想不可笑吗?自己给自己营造了心灵的监狱,然后钻进去,坐以待毙。
其实,任何一个凡人都会不自觉地像雷凡莎一样,将自己囚禁于心造的牢笼中,痛苦得不能自拔。其实,拯救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正像卡夫卡所说:“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牢笼中。”
28.快乐总在放弃之后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在某个事物上。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小子偷的,于是,出来进去,怎么看都像那小子偷了斧子。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凝结在斧子上了,斧子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宇宙。后来,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被驱散,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个小子偷的。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有一把“丢失的斧子”,这“斧子”就是我们热衷而现在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她的感情上了,她的一举手、一投足,衣裙细碎的声响,都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想去强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的努力,却换来不断的挫折,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实现的,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我们只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
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
29.人生何处不相逢
有一句俗话说,人生何处不相逢。有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大,人与人之间的聚合是靠着难得的运气或机缘。没有缘的,一生一世也未必见得到一次面。可是,也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小,碰来碰去都是熟人。本来彼此不认识的,谈了一阵之后,可能会发现——啊!原来你和某某人认识啊!或者还会发现,彼此竟然是亲戚。于是,大家会又感叹又欣慰地说:这个世界太小了!
不管这个世界是大还是小,人与人的遇合总是很难预料的。有时,朝思暮想希望见见面的人,偏偏总是阴错阳差碰不到一起;又有时,惟恐碰在一块的人,偏偏冤家路窄越躲越会碰上。
曾经有一位先生,去报考某大公司。他抱着很大的希望和信心去参加了考试,一切都很顺利。本来被录取的希望很大,可是,没想到负责命题和阅卷评分的人是他以前得罪过的一位先生。于是,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当初,他得罪这位先生的时候,两个人原来是同事。不久之后,两人都另外找到工作,辞职离去。那时,本来想,从今以后,大家分道扬镳,谁也不会再碍谁的事了。没想到,几年之后,会在这种微妙的机会下碰在一起。只因为当初一时地闹意气,而影响到日后自己的前途,真是有苦说不出。
人生何处不相逢!不要以为世界大,道路多,得罪了的人,可以永远不再见面。我们常常会发现,人们总是在那几条路上挤来挤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又碰到一起。想到这里,我们也许会醒悟,忍一时的气,让人一步,并不算是吃亏。
30.调整看问题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