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9600000005

第5章 在心地中发现智慧(4)

语意: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都盼望的,但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接受。穷困与下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就不去摆脱。

语出《论语·里仁篇》。有人会说:谁没有私心?难道大人物一心为公,一点儿私心杂念也没有吗?当然不是,他们是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绝非只顾他人不顾自己,更不是只办公事不讲私利,连自己该得的那一份也不要。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还是铁骨铮铮的海瑞,他们都没有拒绝当得之利。毕竟每个人都要生活,而且要吃饱、吃好,营养充足才有精力去办公事。完全轻视私利怎么能行呢?

无论私心或公心,每个人都会有,但有层次之分,就像读书有年级之分、下棋有段位之分一样。同样是读书,小学生怎么能跟大学生相提并论呢?同样的道理,人人有私心,但境界却大不一样。

有的人在私利与公利明显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私利,这似乎可以理解。而有的人品质就低一等,马路上的井盖要搬去卖钱,电杆上的电缆要割去卖钱,为了一点点儿私利,竟不惜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有的人,为了私利去杀人越货、坑蒙拐骗,境界更低了一层。这些人看似满足了一时的私欲,却不晓得,私心越重的人,所失越大。事实也是如此,那些自私自利,“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必然很糟糕,朋友厌弃他,同事冷落他,甚至亲人也背离他。不管他在利益方面的收获多大,却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人际环境中,必然感到孤独、压抑,这已经是一大损失。至于那些为了私利违法乱纪的人,时时受到法律的威胁,甚至因此丧失自由和生命,损失就更大了。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完全抛弃私心,但应该把握一个原则:用正当手段实现私利,不取非分之得。

德不孤,必有邻。

语意: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人来做他的伙伴。

语出《论语·里仁篇》。固守礼,追求德,这些多少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东西,说他们特立独行,恐怕也不为过。所以,有德者,往往是少数派。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又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实能聚在一起的朋友,他们之间肯定有相似相同之处。

人,都是需要朋友的。一般人总是希望和大多数人表现出一致性来,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作为少数派的有德者,比如孔子的弟子们,可能时常会有孤立感、孤独感。放眼四周,肯定常常会感到郁闷。

今天,坚持理想者,一时不为别人理解也是常有的。如果,这是正道,那么这时千万不要灰心失望或自暴自弃,因为要在人生中留下坚实的足迹,走进“柳暗花明”的境界,靠的是意志和奋发。事业之舟常遇风险,很少有舒适、悠闲,能不惧惊涛骇浪,敢于在沧海横流中一试身手的人,凭的是顽强的拼搏。人生有时像个赌局,谁都不可能总是赢家,谁也不可能总是输家。归根究底,有道德的人必定不会孤单,总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你走在一起。只要我们跳出了个人的狭隘,时时处处心向阳光,力所能及地做点好事,本本分分地做个好人,总会有那些被你的善意所鼓舞的人,被你的美德所打动的人与你同行。如此,丑恶将无处立足,邪恶将迅速枯萎,你将生活得安定而从容。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语意: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懂得了仁义却不能去做,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最忧虑的事啊!

语出《论语·述而篇》。一个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毛病缺点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因为,认识错误只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认识了错误,却不及时改正,或者一再重复类似的错误,也是徒劳无功的。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我们才能在觉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一步步摆脱烦恼。

从时间效应上讲,发现错误要立即改正。立即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就一般人而言,发现错误后往往会产生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能通过某种“幸运”使自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有惊无险。确切地说,这种侥幸心理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别无二致。正是因为抱着这样一种侥幸心理,才使得他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而改正错误就等于为自己赢得了又一次机会,如果事情的变化已经不如你所料,而现实又给了你改正错误的机会时,一定要抓住它。一旦发现错误便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应变措施,以防止“创口”的进一步扩大。要尽全力治愈它于一点上,如果贻误时机,等“创口”由点扩散到面,那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语意: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语出(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谁相处,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把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身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众人皆知,可是人们并不是都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同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甚至冲突。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语意:读书人有三个不争:不和品德高尚的人攀比名望,不和猥琐的小人争夺利益,不和天地自然比较技巧。

语出《曾国藩家书》。世人多攀比,因而觉得苦闷。今人常谈幸福,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自己并不幸福。其实幸福是一个本来就存在于内心的东西,而很多人要求的是要比别人幸福,这一比、一争,原有的幸福也不见了。

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不争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智慧。真正聪明的人是不轻易和人攀比的,而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品德高尚的人比名望只会显出自己的卑微,显出自己气量之小,而且还有附庸风雅之嫌;和委琐的小人争利益,失败的也只能是自己,小人的胜利往往在于他们不按约定的道德规则办事,而与这样的人争夺利益只能显得自己更委琐;天地造化万物,人若不能对自然抱一分敬畏之心,而偏执于自己的“巧夺天工”,必定会感到失意和茫然。“士”的三不斗,看似有消极避世之嫌,但三个不斗并不是强调与世无争,顺其自然,而是暗藏着为人处事的大智慧,这三个不斗,是对德行的景仰,是对委琐的不屑,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人才能不在攀比中寻找幸福,而在自己的内心去体悟幸福。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语意:忧愁的时候切忌纵酒,愤怒的时候不要写信。

语出(唐)张锡《幽梦续影》。人总有喜、怒、哀、乐。喜乐是人之幸事,喜乐之时,手舞足蹈,只要不波及别人便无大碍,而忧愁和愤怒则容易让人做出过激的事情,比如有人会在忧愁的时候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喝酒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变得更严重了,纵酒所得仅仅是一时的放纵,而对于问题本身的解决则没有任何作用。同样,人在愤怒的时候也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古人说:愤怒的时候不要写信。这是因为愤怒不能让人心平气和地面对某件事情,这个时候写信会夹杂很多个人感情,而这种感情往往是不理智的。这个时候写出的信经常充满偏激,不能起到正常交流的作用。而寄出的信如说出的话“覆水难收”,当我们平静下来再后悔当时的举动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人应该保持理智,特别在情绪急剧波动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些事情,不要因忧虑而纵酒,更不要因愤怒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当我们平静下来再去看让我们忧愁或者愤怒的事情时,我们就能以平常心去剖析它,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它,以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语意:能吃粗茶淡饭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山珍野味,能忍受市井喧嚣的人才能享受名山大川,能经受磨炼的人才能享受功名。

语出《曾国藩家书》。经历过磨难,才懂得享受幸福。宋代有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从小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每日纵酒作乐,蹉跎光阴。金兵南下,他们举家南迁,路上又遇强盗骚扰,与家人走散,落难乡间。在乡下,当他躲在一户百姓人家,每日在田间劳动,每次只能吃粗茶淡饭时,他忽然想到原来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他在那么幸福的环境中却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他很后悔。后来民间招募壮士抗金,他马上跑去报了名,后因英勇作战,被朝廷看重,当上了将军。荣华富贵又来之时,他没有了昔日的放纵,只是勤恳地做些分内之事。

磨难能让一个人珍惜幸福,能够吃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甜;磨难也能让我们体会一种心境,能够忍受市井喧哗的人在游历名山大川时才能感觉到山水之美;磨难也让人成熟,让人有一种吃苦的心态。考察一个人也是这样,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可担重任,行大事。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语意:善于观察别人的人经常观察自己,善于观察自己的人经常反思内心。

语出明朝祝允明《读书笔记》。我们每天都在观察着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事,有的人观察是为了看热闹,有的人观察是为了有谈资,这都算不上真正的会观察,真正会观察的人是那些通过观察别人来反观自己的人。在很多时候,别人都是自己的影子,当看到别人有成就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别人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反过来思考一下自己能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看到别人失败的时候,考虑一下这个人为什么会失败,然后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有句俗语说,真正会走路的人不是那些看见别人摔跤而哈哈大笑的人,而是看见别人摔跤而检查自己鞋子的人。看到别人摔跤就哈哈大笑,仅仅是把对别人的观察当成了一个无关于我的事情。其实应该仔细想想,同样的问题会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生,比如别人因为没系好鞋带而摔跤,这时候就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别人因为路滑而摔跤,这时候自己走路的时候就要小心;别人因为分神而摔跤,这个时候就要提醒自己集中精力。如果不想到这些,而一味地笑话别人,很可能下一个摔跤的就是自己。观察别人最大的收获就是总结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语意:诚实做事就不会有灾祸,懂得宽恕就不会结怨,与别人和谐相处便不会结仇,懂得忍让便不会受到羞辱。

语出《曾国藩家书》。为人处世有四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诚、恕、和、忍。诚,应该是为人处世的第一标准。人只有在摘掉虚伪面具,展示真实灵魂时,才能看清对方,增进了解,从而达成某些思想上的共识。事实上,很多友谊与爱情都是在真诚中走近而得以发展的。诚,又如强力防腐剂,抑制一切外来不良因素对坚贞爱情与友谊的侵蚀。恕,是要懂得宽恕别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懂得宽恕的人只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懂得宽恕才不会让别人怨恨自己。和,是与人维持一种和谐的状态,有的人处处是敌人,就是因为他不能和别人和谐相处。忍,就是要学会忍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得一时之气,解得百日之忧。的确,很多时候,只要一点微微的退让便能将矛盾充分化小,甚至化无。事情总会在一笑而过中迎刃而解。

一味追求胜利的人,其实他在得到所谓的胜利的时候也失去了很多,譬如,形象、口碑等等。退让不是怕人,更不是懦弱,它是一种爱心的充分体现。善于退让的人一定是个有爱心且智力聪慧的人。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语意:处心积虑积累家产的人,留给子孙的可能就是祸患;沉溺于声色的人,就是在残害自己的性命。

语出《曾国藩家书》。西汉宣帝时有一位大官叫疏广,他告老回到家乡,每日让家人提供酒食,请宗族亲属、过去的老朋友和宾客一起娱乐。多次问家里剩钱还有多少,赶快拿出来供应酒食。这样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自跟宗族老人中与疏广关系最好的人说:“我们希望趁疏广在时稍微建立一点产业的基础。现在饮食娱乐已快把财产消费完了。应该劝说疏广买一些田地与住宅了。”老人就在闲暇时给疏广提出这种建议。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想子孙的事了?我想已经有了旧的田地与住宅,子孙在那里辛勤劳作,足够供给衣食,与普通百姓差不多。现在再给他们增加什么都是多余的,有了多余的就会使子孙养成惰性。如果是贤材,财富多了,就会损害他的志向;如果是蠢材,财富多了,就会增加他的罪过。而且,富人容易招来群众的埋怨。我既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教育子孙,也不想增加他们的罪过而又被很多人埋怨。”

的确,给后世子孙留财产倒不如给他们留下得到财产的方法,否则只留下财产反而成了子孙的祸患。而不管给子孙留不留财产,人总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能沉迷于声色犬马,有钱财可以去做些周济别人的好事,沉溺声色就好比残害自己的性命。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语意:事情因为匆忙不假思索而失败,思想因为有足够时间去想而有收获。

语出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傅斯年在台湾大学当校长的时候,台大有二十一响钟,意思是人每天能够利用的时间不是二十四个小时,而是二十一个小时,剩下的三个小时是用来思考的。人的生活学习需要思考,做事情也需要思考,匆匆忙忙不假思索地去做事往往是要失败的。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热门推荐
  • 幸运的三叶草(原创经典作品)

    幸运的三叶草(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驯狼为妃

    驯狼为妃

    云中郡,汉家边城,地处边关,再往北就是茫茫大漠了。前些年,云中常常遭受匈奴的袭击甚至是屠城,直到这些年,汉家与匈奴联姻修好,两国间才有好些年不打战了。云中龙蛇混杂,汉人与胡人聚居散居于此地,来往的商队也多会在这里歇脚,汉人不齿这些蛮荒子,凡是汉人居多的地方,就免不了对这些蛮荒子的事评头论足。“听说匈奴发生政变了,嘻,我说什么来着,这些蛮荒子就是一刻也不能消停。”……
  • 我是女兽医

    我是女兽医

    女兽医?少见,少见,真少见,还会现在最流行的穿越,还被穿越到兽兽世界,真的不淡定了,这是怎么一个世界,看我一名女兽医怎么混的风生水起,逍遥一世。桌边喝着茶的狐步桂见我醒来,放下手里的茶,走到床边,色咪咪的打量着我的全身,说道:“小美人儿,你终于落到我手里了吧!你还是乖乖跟了我的好!”看着他那两只不安分的爪子就要摸上我的脸,我把脸撇向一边,挣扎了起来。“没用的!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到底想怎么样?”我朝它吼道。“怎么样?我狐步桂想要的人,还没有得不到的。”说着就向我扑过来,“滚开!滚开!”我大声嘶吼着。在他压到我身上的那一瞬,我真的很恨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这里?为什么总是好心去救那些本该有他们自己命运的兽?为什么我没有内力?没有法术?没有自保能力?
  • 欢喜冤家:单纯相公无良妻

    欢喜冤家:单纯相公无良妻

    她被困数年,重生的第一个愿望不再是复仇,不再是挣扎于内院宅斗,而是走出那四四方方,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下。不料飞来横祸,她这才明白原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有多么危险,她决定,从今天开始,她赖定这位英雄救美的大侠了!可没想到,这位大侠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唯一的异性王爷,这下,她是寻找自己的自己还是继续回去宅斗?伤透脑筋……
  • 美女专案组:车模谜案

    美女专案组:车模谜案

    生前生性轻浮,男人无数,嫌犯遍布全国,凶手是谁?是初恋情人A,清纯车模被人杀害,还是图谋不诡的B,是疯狂追求她的C,还是那个神秘的干爹D?深入追踪,发现所有人都有作案动机,所有人都在说谎,美女专案组被人戏称为搞笑六人组,真的能抓到凶手吗?(作者群:182547533)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最强战神

    最强战神

    圣武大陆这是一个修炼元力、以武为尊的界面,陆奇出生在圣武大陆的大家族——陆家。偶的灵书为陆奇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修炼的巅峰,最强的战神……
  • 纵宠傲世狂妃

    纵宠傲世狂妃

    【正版简介】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亦是妙手毒医。清冷傲然,我行我素。他,是嗜血狂妄的名门将相,亦是紫眸鬼王。冷血狂妄,蔑视天下。当现代杀手,穿越时空,成为懦弱无能的相府嫡女。她将如何翻云覆雨,在异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歪版简介】新婚之夜,她骑在他身上:“想上我!先打赢我再说!”他妖艳的嘴唇轻笑:“本王只会疼女人,不会打女人!”而后来她掐住他的脖子:“你要是敢喜欢别的女人,我就…”“什么?”他无声笑。“先奸后阉!”她恶狠狠的说他立刻脱光了衣服,“奸吧,奸完了你一定舍不得阉,更何况…”一个翻身压倒在她身上。“本王的身心都是你一个人的,只给你一个人奸!”【P:宠文+女强+男强+爽文+1VS1!】*【伪装篇】“废物,如果说你跪下来的话,我可以纳你为妾。”孤傲的太子俯身看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女人。凤知雅低下头,唇边冷笑。“那——多谢太子。”抬头的那一瞬间,手腕处的匕首顿出,猛的刺出。“凤知雅,你好大的胆子!”太子面色惊恐。凤知雅手上的刀子却越加飞快的滑动,太子身上的衣衫顿时化为破布,零落在地上。一记冷刀猛的抵住了太子脖间。“太子若是跪下来,或许我会考虑纳你为夫。”阳光之下凤知雅冷眸轻动,光彩耀人,哪有半点废物的模样。*【占有篇】狂妄的沙场之上,金戈铁马。风起尘埃,血肉飞溅。城楼之上,轩辕渊孤傲的迎风站立。无视身上的伤痕,目光紧锁那狂沙中一抹白色的身影朝着自己狂奔而来。看着那张朝思梦想的面孔出现在眼前,眸子却带着莫名的血腥,顿时大吼一声。“凤知雅,谁允许你来的!”凤知雅抬起头来,憔悴的面孔带着清爽的笑意,爽朗的声音回荡空中。“轩辕渊,你说过我的命是你的。”所以,我生死随你!*【恶搞篇】“报——王爷不好了,王妃又带着三位大人出去打牌了!”某王微微挑眉:“随她去!”“可是…”某侍卫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说…”“可是王妃说了,今晚哪位大人赢的次数多,就让那人给王爷侍寝。”某侍卫汗流浃背。某王脸色剧变,一拳砸在桌子上面:“该死的,马上把那个女人给本王绑过来!”
  • 老娘不是阴阳师!

    老娘不是阴阳师!

    阴阳师世家的女儿又怎么样?我就是不要做阴阳师啊!这是一个阴阳师世家的姑娘,虽然拼死不想继承阴阳师,但还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牵扯进了一场百鬼夜宴之中的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来自冥界的公主

    来自冥界的公主

    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才,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身亡,带着黑白无常的奇怪暗示,转生到了古代,却因身为女子,转生之时就被狸猫换太子,并弃于崖底,幸运的是她被一只狼叼走了,并被其抚养长大。在狼窝里,她寻得一件密室,并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一直到了她15岁之时,才下了山,开始了她的今生旅程。绝色的容颜,潇洒不拘的行事风格,超凡的武艺,精湛的琴艺,她的江湖名声鹊起。她的命中缺了三魂,为了寻找着三魂,她与那些命定的男子周旋,看似没用的书生,酷似前男友的萧帝,温文尔雅的隶国皇帝……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阴谋、利用!当这个时空出现了危机,天地已经趋于毁灭,她到底是谁,难道仅仅是一个过客?殊不知,她的到来就是为了结束千百年前的遗留下来的债!三神创世,这个世间,谁也无法逃脱天命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