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7900000008

第8章 美学家和蝙蝠的苦恼

古往今来,美学家的苦恼是找不到一个公认的关于美的定义;《伊索寓言》里的蝙蝠的苦恼是无家可归,无法归类。本文要谈一谈明确概念的两种方法:定义与划分。

樊莘生、高若海著《美与审美》这本美学读物告诉我们: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往往对它知道得很少。美就是这种现象之一。

两千多年来,有多少哲学家、美学家都曾试图作出完满的回答,众说纷纭,结局仍不免莫衷一是。

古希腊的柏拉图试图找到美的本质,当他把“美在恰当”、“美在有用”、“美是有益”、“美是视觉听觉的快感”等一系列流行说法都否定以后,仍然找不到一个简明的定义,他不得不叹息说:“美是难的。”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多少博学的思想家写了堆积如山的讨论美的书,‘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却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每一部新的美学著作中都有一种新的说法。”

美的定义之所以会层出不穷,原因在于下定义的着眼点不同。黑格尔说:“乍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不久我们就会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往往对它知道得很少。人们谈论中医,敢说真正知道“中医是什么”的人比知道美的人更少。

据中新社报道,著名《周易》专家、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为“中医”正名。他说:“中医不是中国医学的简称,而是以《周易》‘中’的概念医疗、平衡人体以恢复健康。将中医理解成中国医学是一大误解。”刘教授认为,“中医”两字的本义,是一个“易”、医结合的概念,是对中医理论最高度最简洁的概括。他还指出这一误解的原因,是由于近人将西方医学称为“西医”,与西医对应,人们由此播下将中国之医简称为“中医”的种子。日本学者还将中医称为“汉医”、“汉方”,并编写了《汉方大全》,更是推波助澜、错上加错。

确定美和中医的本质是给美和中医下定义的关键。形式逻辑无法越俎代庖,没有能力为你找出美和中医的本质,因而仅仅依靠形式逻辑是无法为你下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来的,但是形式逻辑可以为任何概念包括美和中医提供一个下定义的方法。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内涵就是明确事物的本质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方法对任何科学都是适用的。

定义的特点是言简意赅,使用精炼的语句揭示出对象的本质。因此,定义的作用是以压缩的形式把对事物的认识加以总结。通过定义,可以把握一个概念或语词的内涵,明确官们的区别,确定各自的适用范围,以使交际顺利进行。例如:

宪法就是国家的根本法。

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所谓有公民权,在政治方面,就是说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以上是用得最多的属加种差定义。“宪法”称为被定义项,“国家的根本法”称为定义项,“就是”是定义联项。一个完整的定义由这三部分组成。“法”是属概念,“国家的根本的”这一性质就是种差,种差把宪法与其他法区别开来。

被定义项的外延与定义项的外延相等是定义的一条规则。

古今中外,“人”的定义很多:

人是会走路的动物。

人是会哈哈大笑的动物。

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柏拉图)。

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荀子)。

柏拉图的一个学生跟老师开玩笑,他把一只鸡拔光了毛,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这一嘲讽,暴露出柏拉图的定义过宽。类人猿就能二脚直立且没有羽毛。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许多动物都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有辩),但与万物之灵的人仍有天壤之别。

“人”的正确定义应为: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的辩题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正方认为:和平共处是与战争相对而言的。按照联合国的文件,所谓人类的和平共处是指国家、民族、集团之间不使用武力地平安相处。其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外延相应相称,非常恰当。

反方却认为: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与暴力相对而言的。参考美国社会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所谓人类的和平共处,从积极面来说,人类应该放弃用一切暴力的手段来解决彼此的冲突;而从消极面来说,人类应该免除暴力的威胁。

针对反方主张“放弃一切暴力的手段”这一种差使得定义项外延过大的错误,正方讥讽说:“如果两个小孩为了一块糖果而打了一架,这也是对人类和平共处的一种威胁吗?”

什么是新闻?一位美国记者说:“新闻嘛,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预料的事情的报道”,他举例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由于很多新而不奇的事情也是报道的内容,因而这个定义太窄了。

有人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信仰某一种宗教的自由。”这个定义也太窄了。宗教信仰自由既包括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循环定义是常见的错误。有人说:“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在定义项“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麻醉”,自然什么也没说明。

“欲望就是为了欢愉的欲求。”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欲望都是为了欢愉的,因此,为了欢愉与欲望就是同语反复。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中说:“怎样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成为趣味的主体。”这一循环定义究竟告诉人们什么呢?

有本台历,把下面这些对爱情的不同理解称为“较著名的定义”:

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别林斯基)。

爱情,不是两人相对而看,而是朝着一个方向看(圣·埃格祖佩里)。

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伊萨柯夫斯基)。

爱情是一根魔杖,能把最无聊的生活点化成黄金(西班牙谚语)。

爱情是一位甜蜜的暴君,恋人都心甘情愿地忍受它的折磨(德国谚语)。

可惜的是,凡定义都不能用比喻,这些“较著名的定义”都是比喻,虽然对爱情作了直观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但不能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在各种定义中,语词定义的使用率很高,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的定义。“炊饼者,馒头也。”就是一个说明的语词定义。

1942年,剧作家曹禺的《日出》在延安上演获得成功,他收到一份从延安拍来的贺电,引来了一群全副武装的警察、特务。搜查者从一本油印小册子上发现四个奇怪的字——“第四堵墙”。“啥事叫‘第四堵墙’,这是你们的什么暗语?说!”曹禺听了,啼笑皆非,说道:“这个?请你们听我的一年级戏剧概论课就懂了。”最后,这些人扫兴而回。“第四堵墙”是戏剧术语,指挂幕帘的这一层空间。

北京距渤海约150公里,然而有不少“海”,如中南海、北海、什刹海都在城内。有人解释说,“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即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

1958年,著名进步诗人柳亚子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民主斗士,周恩来总理指示,应将柳老的书稿、遗物作为革命文物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清点其家属捐献的遗物时发现有两枚印章很特殊。有一枚的印文是:“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另一枚印文是:“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保管人员对印文含义大惑不解,以为用这样的词加之领袖大不敬。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则说:“话出有典,未必是不恭之辞。”印章就登记入藏了。

可是“文革”一开始,“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批示:“反动之极,二印立即销毁……有关人员必须追查。”史树青等五六人被关进了牛棚,一再挨批斗。

其实,祢正平就是三国时赤身击鼓骂曹的祢衡,他性格傲岸,没有媚骨。王尔德,是19世纪著名的英国文学家。柳亚子以二人自比,是自我欣赏。“大儿”、“小儿”则典出《后汉书·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此处的“儿”,是男儿、男子汉之意,相当于现代的“健儿”美称。诗人柳亚子是以古喻今大大称颂了斯大林和毛泽东。他比斯大林小,比毛泽东大,于是他说像对兄长一样看待斯大林:像对小弟一样对待毛泽东。

以上对“第四堵墙”、“海”和“大儿”、“小儿”以及“兄事”、“弟畜”等语词的意义的解释,都是属于说明的语词定义。说明了一个语词的意义,也就同时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内涵。

作出一个科学的定义,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具备科学的知识,其次是要掌握下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如果说概念的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那么概念的划分则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

在古今中外的寓言里,有不少是以蝙蝠为主人公的。在中国的民俗中,蝙蝠之蝠与福谐音,蝙蝠是吉祥物。但在西方的著述中,它每次出场,名声都不大好听,是个反面角色。

伊索的一则寓言说到,鸟兽各开大会,蝙蝠奔于禽以四足被逐,归于兽又以双翅见排。从这则寓言可以看到,蝙蝠被孤立于集体生活之外,日子是不好过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叫它长成个“四不像”呢?

其实,从生物学的知识来看,蝙蝠是哺乳动物,理应划分到“兽”类里去,“兽”类不纳是没有道理的。但寓言毕竟是寓言,我们总不能去责怪兽类既不懂生物学,也不懂逻辑学吧。

还有鸭嘴兽,它的归属也曾引起人们的误会。19世纪中叶,当英国博物馆展出澳洲的哺乳动物鸭嘴兽所生的蛋时,有的生物学家提出抗议,要求取消这一图谋赢利而不惜哗众取宠的展览。那时的常识是,它是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年轻的恩格斯也把这一展览视为愚蠢之举。在生物学家到澳洲实地考察了鸭嘴兽的卵生、哺乳过程之后,在哺乳纲动物中增设了单孔目鸭嘴兽科。面对科学的结论,恩格斯在给朋友的信中,郑重地向鸭嘴兽请求原谅。

把事物分门别类,在逻辑上表现为概念的划分。概念的划分,就是把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的逻辑方法。通过对概念的划分,我们就明确了该概念的外延包含哪些对象。

要明确一个单独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指出这个对象。对某些有限的普遍概念如“人造卫星”的外延,也还有可能把它包含的对象一一列举,但天下的树有多少,就无法也没有必要一一列举。我们可以说树有两种:针叶树和阔叶树。把树分成这样两个小类,“树”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较明确了。

划分有三个要素:母项、子项与划分的标准。母项就是被划分的属概念,子项是划分所得的种概念。每次划分必须以一一定属性作根据,这作根据的一定属性就是划分的标准。

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标准是语气;把战争分为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标准是战争的性质;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是生产方式。

划分的标准可以是本质属性,也可以是非本质属性。划分包括分类。科学分类的标准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分类的结果可使人们对某些对象的知识系统化,并固定在每门科学之中。

划分以什么为标准,这要从实际出发。处理一批古旧书,你送到废品收购站去,值不了几个钱,因为那里是以纸张的形式——大小规格以及纸质来归类和论价的;倘若送到古旧书店就不同了。这里是以书的内容或版本等作为取舍和定价的标准。不同的标准,体现了不同的实用价值。鲁迅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

每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所划得的子项不得兼容。下面一个例子编得实在好:有人跟一个小朋友开玩笑,要他来分四个苹果,挑一个最大的给爸爸,最好的给妈妈,最红的给姐姐,最圆的留自己。这可难为了他,因为有一个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还是最红的,而且是最圆的。给谁好呢?在一次划分中提出了“大”、“好”、“红”、“圆”四个标准,可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所分对象兼容,无法操作。这种在一次划分中用两个以上标准的做法,在语言文字表达上便会造成层次不清,子项势必交叉重叠。

同类推荐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当指领导者,劳力者就是指被管理者了。人大都想当领导,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崛起就是明证;领导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倒下也是明证。很多人都想管人,可并非人人都会管人。管人靠权威:熟练地运用权力,让手下心甘情愿地服从你,供你调遣,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上司。管人靠攻心:成功的上司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当下属将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征服了人心就征服了一切。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
  • 遇到女魔头

    遇到女魔头

    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如果你不甘离去,就只有自己坚强走下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烹饪制作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烹饪制作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烹饪制作小窍门》介绍了在从事烹调过程中所用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常见的专业术语、烹制法,以及味型等,让读者在操作时能加深理解。书中主要介绍了常见菜品的制作,介绍的原料以常见的海鲱、鸡、鸭、鱼、肉、时令蔬菜等为主,介绍了传统的川菜、粤菜、创新的重庆菜、江湖菜以及返璞归真的农家菜,满足消费者追求奇、新、异的消费心理。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密道追踪

    密道追踪

    自杀前发誓,如果能拿到援兵虎符,就将复活。耶律乞努的坟冢被另外一个盗墓门派卸岭压制千年。但是卸岭的一个叛徒,正在试图将耶律乞努复活。随着老沙和大拿进入地下,发现,复活一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钢厂地下实际上是一个通往平时空间的途径。要复活的并非耶律乞努和他的阴兵,而是来自于另一个镜像空间的军队!而连接镜像世界两边的,竟然是一条活在地下几千年的大鲤鱼,这条鲤鱼的巨大,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鲤鱼一旦惊动,就会引起灾难。事态进一步复杂,现在不仅要把耶律乞努送回镜像世界,而且老沙的大拿,要也要跟随进入到镜像世界里,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