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5800000003

第3章 郭鹤年的财富传奇(2)

郭鹤年并不仅仅满足米粮业及食糖业的发展,他将糖业收入作为资本多线投资,开辟了新的战场。创建马来西亚胶合板厂、联邦面粉厂、拉曼锡矿公司;受马来西亚政界与财经界之托,与他的知交共同组建国际船务公司。同时,郭鹤年敏锐地看到新加坡旅游业的前景,酒店成了他倾心的“新宠”。不久他就建立起梦想中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在创业期间,他也曾遇到过盛衰枯荣的危机,但他沉着应战,巧施“金蝉脱壳”,终于迎来光明大道。

郭鹤年在甜蜜事业中建立起他人生的第一块里程碑。但是,他同前辈不同的是,不仅仅局限在这一行当里打转转,就像钦字辈那样终其一生还是销售米粮、食糖。

郭鹤年在90年代接受记者采访时袒露其生意经:生意没有什么秘密,经济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用到、所需要的。经济学是最简单的事情。

如果说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便是郭鹤年自己所说的“我是拼命做”。

拼命做的结果便是,他把大部分资金投到糖业,喘过气来,便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态势,转向其他可望获得回报的领域。

1960年,郭鹤年在柔佛州建立了马来亚胶合板厂,生产三合板和胶合板。1965年,他又在MANGKIBOL设厂,扩大再生产。郭氏集团在板材方面的产品通过新加坡贸易商出口到欧洲、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仅1976年,他就从4000公顷木材中获利350万马元。

米粮,是郭家经营的老本行。1962年,郭鹤年创建了联邦面粉厂,其总部设在首都吉隆坡。1966年,设在巴生的面粉厂投产。在70年代,郭氏兄弟集团在巴生和柔佛州拥有6个面粉厂。这些面粉厂的年产量约22万吨,占当时马来西亚面粉市场的40%。

1982年,联邦面粉厂的股票在马来西亚上市。过了5年,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收购了联邦面粉厂。

要做就做最好的,也许郭鹤年从事哪一项事业都坚持这一理念。眼下,联邦面粉厂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面粉厂,其产品以各种不同品牌供应给众多的消费者,为面食、面包和饼干制造业提供原料。

同时,联邦面粉厂还是马来半岛最大的饲料制造商,在北赖、哥打京那鲁、巴生港、古晋等地拥有6家饲料厂。此外,它也拥有两家大豆碾碎厂,以确保饲料的原料供应充裕。

锡矿业,是马来西亚传统支柱产业。郭鹤年在采矿业方面拥有拉曼锡矿公司。该公司除了在霹雳州的仁丹采锡以外,在吉打州还拥有3571英亩的橡胶园。

庞大的产业,自然同资金息息相关。郭鹤年自然不会放过金融、保险业务。

1965年,马来西亚政府成立了土著(裕民)银行。郭鹤年受邀充任创办董事之一。这家银行是马来西亚第二大银行,其董事成员均为大马政经两界天皇巨星。

如执行董事为东古·拉沙里,还有此后的达因。他们两人先后成为马来西亚的财政部长,执掌金库的钥匙。

郭鹤年曾与达因合作收购马来西亚的法国银行,并译名为马法银行。

在保险业方面,郭鹤年与商业伙伴曹文锦于1971年联手创立了澄心保险(Jerneh)有限公司。其中股权分配以郭鹤年家族为主体,占50%,曹文锦15%,东京海洋及火险占25%,以及伦敦的汤姆士米勒占7.5%。

这家以吉隆坡为基地的保险公司,处理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大部分的保险投保业务。

1969年8月,郭鹤年同时受到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政府的委托,出任马新航空公司董事部主席。

在新马的历史上,一位私人企业界人士能够获得两个国家的器重,并在一个几近国家机构的大集团充当掌门人,如非本身的良好形象和面面俱圆的为人、大刀阔斧的处事方式,简直难以想像。

在马新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部主席的虎皮椅上,郭鹤年并没有盯在一些所谓高贵客人的身上,而关注到本身并没有豪华的航机和酒店的普通旅客。尽管他们属于未受关注的一群,但在整个旅游业扮演着“盐和胡椒”的角色,毕竟不可或缺。

郭鹤年从管理马新航空有限公司中发现,旅游业是环球性以及超越国界的,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从中受惠。

他进而认识到,现代商业社会同农业社会最大不同的是,以前人们只是耕种自己的田地,没有云游四方的梦想;而商业社会的节奏加快,几乎每一个人,包括乡下人家都会梦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出外旅游,看看外面世界的无奈与精彩。

而这种发展趋势,特别当世界稳定和工商业飞速发展的时候,旅游业必定继续繁荣。航空公司便是这种大气候的直接受益者。

由于航空公司本身的垄断性质,其盈利是必然。郭鹤年认为,其实航空公司经营者不必做很多东西,以讨好旅客,只要随时随地付出一点诚意便足够了。

在郭鹤年精心调教下,马新航空有限公司的服务水准大为提高,效益也比以前可观。到了1971年3月,郭鹤年考虑到马新航空公司已走上正轨,而且由于马新航空分家势在必行,他大功告成,请准辞去主席职位。

当郭鹤年接掌马新航空有限公司帅位之际,马来西亚政界和财经界又酝酿把一个重任托付给这位被称为大马的“松下幸之助”和“亚科卡”了。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位于世界最大群岛的马来群岛间。它的国土四周,便是浩浩波涛,渺渺云雾。

独立之后的马来西亚第一个五年计划,便致力于发展新兴工业。它的经济属于出口型,许多货物都需要海上运输,而60、70年代之交,偌大的马来西亚却没有自己的船队,远东航线一直被别的国家所垄断。

当此之际,财富的代表不是酒店大王便是船王。拥有船队或酒店便成了人们艳羡的对象。

对于雄心勃勃迈向工业化国家的马来西亚,没有自己的旗舰,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

然而,组建一支具有国家性质的船队,既需要雄厚的资金,也需要一个指挥若定的掌舵人——船务公司的老板。

沙场秋点兵,问谁来把舵?

马来西亚首任财政部长、华人领袖陈修信是提出建立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构想的第一人。他向大马政府权力推荐:非郭鹤年莫属。

算去算来,充当这一要职,郭鹤年无疑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早在40年代末,郭鹤年在新加坡经营利克务公司时,除经营米粮等杂货外,船务以及与此有关的配套设备也在其业务范畴之内。

而在当时,船务生意就像航行在宽阔无垠的海面上,装载的是货物、阳光、希望和滚滚的财源。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争分大饼的时代。在行内人看来,眼下正是航运业发展的黄金岁月,所有先行一步的船东无不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从事任何行当,既要争取未来尽可能多的收益,也要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何况航运业的风险远比其他行业高得多。比如,它受到战争、经济荣衰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预测。

但是,权衡利弊,郭鹤年认为,无论前面风波蕴藏着多少险恶,但驶往胜利的彼岸毕竟可以预期。

因为组建大马船务国际有限公司是大马朝野的共识,“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有一个资料来源说,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草创之际,缴足资本后只有3马元,直到1969年末,在大马政府、朝圣基金局及私人认股后,资本才增至700万马元。

郭鹤年敢于应承组建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还在于他找到一个绝佳的拍档。

此人便是熟悉船务的曹文锦。后来,此君也成为雄霸一方的航运界巨子。

郭鹤年在若干年后回忆这次合作时感慨万千。他承认寻求策略性合伙人是他经商的成功要素之一。

他更举例说,当他要进军航运业时,连船头和船尾都分不清,但是他知道丹斯里曹文锦拥有丰富的航运业知识,因此就选择他为合作伙伴。

论从事船务生涯,曹文锦同董浩云、包玉刚难分轩轾。早在40年代末,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不久的曹文锦便南下香港,并选择了航运业。他挖掘的第一桶金,是在朝鲜战争期间靠一艘旧船运载大批化学物品、日用品、木材往大陆,并兼做进出口生意。

1953年,曹文锦就到马来亚进行投资。初时,大马政府以曹氏的生意同中国关系密切,拒绝了曹氏的申请。幸亏得到朋友的引荐,获得大马内政部长做担保人,曹氏终于成功地在马来亚设了第一家织布厂。

引荐的朋友是否为郭鹤年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大马政府要他组建国际船务公司时,曹氏已是他的知交。

有一天,郭鹤年与曹文锦在一家高雅清幽的茶馆里不期而遇。郭鹤年眼睛一亮,组建大马国际船务于今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曹君的出现不也是一股东风吗?

“来,来,曹君,饮茶饮茶。”郭鹤年热情地招呼。

曹文锦难得在此碰到老友,便凑了过去。当郭鹤年端出筹建公司的计划时,曹文锦猛一击掌:“好!咱们合伙干!”

于是,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便从构想走向实施阶段。

郭鹤年以其惊人的魄力,招股筹资。由于郭氏事业有成,办事牢靠,振臂一呼,顿时应者如云,更兼大马政府“银弹支持”有言在先,资金问题当即敲定。在总共700万马元资本中,政府占了61%,郭鹤年家族占10%,曹文锦和日本公司各占若干份额,其他资金则由私人筹集。

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成立,郭鹤年即出任董事主席,曹文锦则充任副主席。一文一武,如影相随。一个在决策和人事上担当主角,一个在船上全权处理。

大马国际船务就像一艘开足马力的巨轮,全速前进,乘风破浪。

郭鹤年和曹文锦联手的马来西亚国际船务有限公司开局也不错,从刚开始时的62247吨船位,发展到拥有30多条船,经营航运和租船业务。

在发展马来西亚国际船务有限公司业务的同时,郭鹤年仍采取“水银泻地、无孔不人”的策略,对航运以及相关生意做多线投资。

1970年,他在新加坡成立了Leo船务有限公司,其中日本MitsuiOSK航线占50%股权,他与曹文锦则各占25%。这家公司成立的本意,在于辅助郭氏兄弟集团国际商品贸易业务。

Leo的主要顾客是日本的Mitsui OSK航线和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但当大马国际船务加盟另一个国际船务联盟机构后,自然抢去Mitsui的一杯羹。Leo看到自己昔日的伙伴,投入对手的怀抱,一怒之下与郭鹤年分道扬镳。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永远的敌人。面面俱圆的郭鹤年在这种关头,当然利字当头了。

1971年,郭鹤年即与曹文锦创立了Jerneh保险公司,主要处理大马国际船务公司的投保生意。其中郭鹤年家族占一半股权,曹文锦占15%。据称,70年代末,它一年1000多万马元的业务约70%出自郭氏兄弟集团。

1973年,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阿卜杜勒·拉扎克力邀郭鹤年创办马来西亚船坞工程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同样由郭鹤年和曹文锦联手,大股东是马来西亚政府,占51%,郭鹤年和曹文锦占四分之一,各占总额的12.25%,日本的Sumitomo占4.5%。该公司设在郭鹤年出生之地新山,占地约200英亩,耗资高达1.7亿元马币。它既为新山老家的百姓带来了就业机会,更响应了政府发展重工业的倡议。由于形成了航运、租赁船舶,以及处理船只维修及其他工程和船务保险一条龙的机制,再加上马来西亚在70年代新兴工业发展迅速,为郭鹤年领衔的大马国际船务提供了充足的业务。他和曹文锦可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到了1976年,大马国际船务公司税后盈利达1850万元马币。其中郭鹤年家族约占一成。

当马来西亚国际船务有限公司平稳地行驶在规定的航线上,郭鹤年就主动请辞主席一职,由拉惹·莫哈末阿里斯接任,他只出任普通董事,而他的拍档曹文锦则仍担任副主席。

到1991年,这位大马国际船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则连董事一职也拱手相让,由其次子郭孔演接替。

拉惹·莫哈末阿里斯在股东大会上说,郭鹤年退出董事职位,在于本身集团的业务越来越庞大,在时间和精力上已难以兼顾;更重要的是虎父无犬子,孔演对船务的经验足以胜任此职位。

郭鹤年萌发办酒店的念头,从他出任马新航空公司董事部主席时就有了。

1969年8月,他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政府的委任,出任马新航空公司的董事部主席。

郭鹤年作为一个私人企业家而能被两国政府接受,担当要职,足见他在两国的声望。

郭鹤年可以说是受命于多事之秋。他虽然原来没有涉足航空领域,但上任伊始,就全力投入了管理,并且怀着极大的兴趣。

他善于从一个普通乘客的角度来看问题,并提出一些做法,这些做法都相当有效。

他说,对于一个普通的班机搭客而言,他除了研究选择方便的班机和适当的价钱之外,更会考虑机上的清洁、有礼、服务效率及合理而又良好的食物。

他发现机场上所有的标志和报告都是英语和官方语,而这使一些只懂得母语的人往往不知所云。郭鹤年提醒公司的公关人员注意这些需要协助的旅客。

作为一个经常乘坐马新航空公司的班机飞来飞去的旅客,郭鹤年发现航空公司提供的菜单多年以来几乎没什么改变。他的脑筋又开始转了:搞些迷你型的东方名菜。这一招果然凑效,给旅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鹤年担任马新航空公司主席的时间并不长,由于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马新航空公司也闹着分家,这也是形势的必然。郭鹤年担任了一年半主席的职务后,便因为要全力投入自己的业务而离开了航空公司。稍后,马新航空公司也正式分了家,分裂为马来西亚航空系统和新加坡航空公司。

郭鹤年管理航空公司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但是这段时期对他来说却很重要。他在这个时候加深了对旅游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关于旅游业的看法,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亚太的旅游事业将有大发展,这决定了他下一步经济活动的重点。

旅游业具有这样远大的发展前景,郭鹤年却离开了马新航空公司,不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惜吗?

郭鹤年是这样分析的:现代旅游业的三个主要工具是航空班机、旅游业以及酒店。当郭鹤年离开航空公司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经敏锐地盯在酒店上。

那么,把酒店设在哪里呢?

郭鹤年认为,太平洋区域,特别是西太平洋拥有促进旅游业成长的最大潜能。它拥有一切条件确保这项事业的成长和繁荣将在不久后实现。

在人口方面,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而且,它的人民勤奋以及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本区域也拥有不少名胜,包括具有历史及考古价值的地方及博物院。除此之外,人民热情、美丽、友善,他们用微笑来奉献他们的服务,当这个区域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之际,它的旅游业也随着增长。

这就是日后郭鹤年围绕着太平洋建立起他庞大的酒店业王国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1987年,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 错嫁王爷

    错嫁王爷

    我穿了,我竟然真的穿了,还直接被架着去拜堂,新郎却是一只猪?!老天,我竟然沦为猪的新娘,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吧?半夜醒来,猪相公却摇身一变成为绝世冷美男,这……这是怎么回事?
  • 笙歌

    笙歌

    十六岁的冉笙就像是被所有人严密保护起来的花朵,几乎从未踏出过临水堂一步,他被保护的太好,纯粹的让人心动,却也脆弱的不堪一击。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扛,所有的悲伤我为你尝,所有的幸福,为你奉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业余教练

    业余教练

    十年后的他,是一家大型医学机构的负责人,各种各样的博士光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十年前的现在,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队医,头顶霉光普照,破屌丝一个。十年时光,一份记忆,一双眼睛,一段传奇……
  • 亿万前夫狠嚣张

    亿万前夫狠嚣张

    七年前,她背负骂名悄然离去。她本打算就这样平凡安然地走下去,度过一生,然而,纤纤糟糕的病况却再度让她陷入两难……面对高昂的费用,她最终毅然决然重回娱乐圈,不想,却再遇曾经给她致命伤害的人。再见时,他是天冠娱乐的帝王,而她,只不过卑微的二流小演员一枚。他不动声色设下重重陷阱,执意要她一步一步落进编织的网里。欢喜,苦闷,阴谋,爱情,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继续软弱,抑或涅槃重生?“我累了,这场游戏,到此为止吧……”“我也说过,”他薄唇微启,冷冷瞧着她,鹰眼如尖锐的冰棱,“不可能!”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