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宣王在位时,沉湎于声色犬马中,到处围猎。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宣王接见了他。
宣王问孟子:“寡人听说周文王也喜欢打猎,听说他的猎苑足足围了70里,究竟有没有这件事?”
孟子回答:“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确实有这回事。”
宣王吃惊地问:“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答道:“确实有那么大,但是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宣王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古时候的老百姓好啊!寡人的猎苑只围了40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真是不通情达理。”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70里,可是他允许百姓进去砍柴,进去捉野兔,并且还可以一起分享打来的猎物。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而这个猎苑也属于人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
顿了一下,孟子又继续说道:“我初来贵国,胆战心惊的,生怕触犯了您的禁令,问明白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样,不就等于设下一个方圆40里的陷阱火坑吗?人民嫌它太大,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宣王听了,面有愧色。不久,那些猎苑的禁令就被撤销了。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充分看出孟子进谏的谋略。当我们在向别人——尤其是上司或者领导——提意见的时候,也要讲究点策略,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不但意见不被采纳,还可能碰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