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去掉散乱和昏沉,脱尽心灵的尘埃,使之复归于真空。
“身心寂灭”四字的意思就是“空”,或者说真空。但明明这个身体是存在的,打它就痛,搔它就痒,怎么空得掉呢?空掉不就死了吗?其实死了也空不掉,因为“物质不灭”。如何空掉呢?这是一种境界,很难尽解,用老子《道德经》的观点大约能解得一半:“吾之有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有烦恼、担忧,是因为我太爱惜自己,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我哪来的烦恼、担忧呢?比方说,我太需要别人尊重我、喜欢我,所以我才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冷言冷语耿耿于怀。如果我只看重自我评价,不在意别人是否尊重、喜欢我,别人说什么也就无所谓了!
但是,“我”怎么可能不在意别人是否尊重我、喜欢我呢?这是解不了的另一半,只能慢慢去悟。
“平等本际”即是指“众生平等”的境界。南大师说:“西方希腊哲学亦提倡政治人权之平等,释迦牟尼佛则更彻底提出一切众生平等,不管你有地位没地位,有钱没钱,受教育没受教育,四肢五官健全不健全,都一律平等。连狗呀!猫呀!牛呀!猪呀!也都和人一样平等。”可以这样说,把自己降低到“众生平等”的地位,也就是把自己抬高到“众生平等”的地位,不比任何人高,也不比任何人低。唯其如此,才合乎“婆伽婆”之一义——尊贵无比。如果有差别心,觉得比某些人高贵,自然就会觉得比某些人低贱;在某些人面前趾高气扬,自然会在某些人面前低三下四……种种烦恼也由此而生。
“众生平等”的精神,跟老子《道德经》的精神稍有差别。佛祖提倡把人、鬼、畜生都摆到相同层面,摆得越平地位越尊贵;老子却提倡尽量站到每个人的下面,站得越低越尊贵——“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处下”。一个站在水平面说话,一个站在水底下说话,但指向其实是一致的。建议大家不要踮起脚尖争高,因为人世的所有烦恼痛苦,几乎都跟人与人之间的争高论低有关。
所以,读《圆觉经》,只要读懂“众生平等”四个字,收获就很大了,一生受用无穷。
生活智慧一点通
1.向往真善关,即是大智慧。
人类的整体趋向是真善美,但人们常常对这一目标产生怀疑,掉头走向假丑恶。天下的学问,无非是让“迷途的羔羊”们重归正途而已。一心向往真善美者,哪怕不识一字,也有大学问。
2.唤起他人向往真善美,即是大功德。
引导多人行善,胜于一人行善。反之,鼓动多人为恶,罪过一人为恶。
别把“无明”当聪明
大师语录
菩萨有觉悟有情之义,觉悟是自己已经悟道,但是功德没有圆满,世界上最多情的人便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度尽一切众生,众生那么多,怎么度得完?你的痛苦我来挑,你的烦恼我来解决,你的困难我来帮忙,你说多情不多情?这就是菩萨行为。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译文】
于是,坐在大众中的文殊师利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佛祖面前,行顶礼,用头碰碰佛祖的脚,然后站起来,右绕三圈,长跪在佛祖面前,合掌请教道:“大悲世尊啊!希望您为这里在座那么多从各处来求佛法的大众们,解说一下成佛的本起清静和因地法门,以及菩萨如何在大乘佛法中发清静心,远离各种疾病苦恼,能使未来之世求大乘佛法的众生,不堕落到邪见中。”
大师释义
文殊师利菩萨:俗称文殊菩萨。“文殊师利”是梵文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有大慈心,为四大菩萨之首,在佛弟子智慧第一,表为“大智”。
顶礼:古印度礼节,又作五轮投地、投地礼、接足礼、头面礼。后被佛教沿用,用于礼敬最尊者。其行礼之法是,先合掌正立,然后以右膝着地,再以左膝着地,再以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其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
大悲世尊: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佛以大悲济世,故称“大悲世尊”。
本起清净:“本起”就是成佛的根本,“清净”是成佛的基因。
因地法行:因地即基础,法行即法门。是指成佛的基础和法门。
诸病:包括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如贪、嗔、痴、慢、疑、妄想等。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文殊菩萨请佛祖向大众宣示成佛的法门,可能考虑到在座诸人境界、悟性不一,又进而请佛祖宣示菩萨道。佛祖如何回答呢?他说:“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称佛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无上法王”是指佛有万法之王的意思。“陀罗尼”是梵语,意为总持、总纲,即八万四千法门的根本总法。所以这段话的意思,如南怀瑾大师所说:“成了佛的无上法王,有个大总持的法门叫作‘圆觉’,圆代表圆满,没有缺陷,没有渗漏,圆也包括了一切时间,包括了一切空间,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佛,随时随地可以圆满觉性,随时随地可以悟道。此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架及波罗蜜。”
什么是“清静”?大致是无烦无恼的意思。当然要去掉疾病、邪见才可能无烦无恼。
什么是“真如”?南大师说:“真如乃道体也,真心之体,禅宗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要见到此真如道体……烦恼妄想是一切众生造业的根本,烦恼妄想清净了,证得真如,即便成佛。”南大师还说:“真如翻译得极妙极佳,真如,如真,好像真的。”
什么是“菩提”?这是梵文音译,大致是觉悟的意思。
什么是“涅槃”?这也是梵文音译,寂灭的意思。南大师说:“寂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本来清净,本来寂静。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永远存在……佛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什么是“波罗蜜”?这也是梵文音译,意为到达彼岸。据南大师说:“学菩萨道,要修六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今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此六种波罗蜜,到达彼岸。彼岸指哪个岸?成佛之岸,脱离苦海之岸。”
以上观之,“圆觉”是一切大法的总法、总源,涵盖了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只有修此圆觉,才能“永断无明”,证成佛道。修菩萨道也是如此。因为修菩萨道跟修佛道走的本是同一条路,只不过佛已经到站,菩萨还在路上而已。其余阿罗汉、阿那含等,离终点站自然更远。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认为他们境界太低。因为我们这些凡人连车都没有搭上,甚至连车站在哪里都不清楚,怎么能一百步笑五十步呢?不过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总算知道车站在哪里了,就在“圆觉”这里,上了车,就有希望“永断无明”,跟佛祖平起平坐。
我们凡人不能成佛的原因,是不想“永断无明”,非但不想,还要以“无明”为有明。什么是“无明”呢?佛家的解释比较复杂,其实可以简单解释为不够聪明。那么“永断无明”就是变聪明一点,获得永不退减的大智慧。
有的人就不服气了:“我怪聪明的,10元钱的东西,被我花言巧语,15元卖给了人家,还不够聪明吗?别人的东西,被我1毛钱不花弄到了手,还不够聪明吗?如果聪明就可成佛,那我离成佛不远了!”可惜啊,凡人的这些三十六计,在佛祖眼里都是贪、嗔、痴,都是“无明”,凡人觉得这就是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罢了!
有的人受儒家等级观念的影响,对成佛的理解往往存在偏见,以为是获得了某种资历、身份或权力,所以常拿佛祖跟玉皇大帝比,到底谁官大?谁该听谁的?其实成佛仅仅是一种境界,一种心境,跟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要获得这种境界,说难很难,可能修炼几十年仍然寸步难移;说简单也简单,可能一个念头转过去,境界就上去了。古人有诗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把俗念一放下,就成仙了;把凡情一放下,就成佛了。
成仙是道家的境界,比较笼统,用佛家的境界来衡量,大致是罗汉、菩萨和佛的合称。罗汉即阿罗汉,自己觉悟了,便不去理会人间之事。对应道家的神仙,只顾自己游遍五岳三山,不管人间是非成败。菩萨的意思是“觉悟有情”,自己觉悟了,还要度化世人。而神仙中也有多管闲事的,如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出自己的力,伤自己的脑筋,办别人的事。佛在有情无情之间,在度人与不度之间,这是大情和普度,是无心而作的至高境界。在神仙中,至少道教的祖师爷老子达到了这等境界。
无论成仙也好,成佛也好,都要把念头从“无明”转到光明的一面去。这个念头如何转呢?我们不妨看一个事例:
法眼文益在庆辉禅师处参禅,始终不能悟道,甚至连门径都找不到,于是,他拜别师父,四处云游。
有一天,忽然下起了雨。他就在附近的一座小寺院中避雨。这座寺院的方丈出行去了,只剩下几个僧人和一个知客僧。知客僧问法眼文益:“法师往何处去呀?”
法眼文益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四处走走而已。”
知客僧又问:“你四处云游,有什么收获吗?”
法眼文益答道:“云水随缘。”
知客僧羡慕地说:“云水随缘,你真的是逍遥自在啊!”
法眼文益心里灵光一闪——自己一直急急忙忙地求佛道,就是为了获得大解脱而逍遥自在,而自己不是已经很逍遥自在吗?于是,他豁然开悟了。
法眼文益开悟前有一个俗念:求证佛道。就像我们日常有一个进取目标一样:考试一定得100分,三年一定赚100万。为什么非实现这个目标不可呢?这都是执念。法眼文益把俗念一放下,就“成仙”了。不过他的悟境还不算太高,大概在罗汉以下。
有这样一个悟境比较高的例子:五代十国时,有一个军医,医术非常高明,治好了不少伤兵。但是,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战争从没停止过,这个医生治好了一批伤兵,又有更多伤兵送来。有时候,一个士兵会被治愈数次,最后还是战死沙场。最后,医生崩溃了,心想:我治病救人,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去战场杀人或被人杀吗?既然他们迟早要被杀死,我救他们又有何意义呢?于是,他辞职不干了,去跟一个禅师参禅、修行。他每天随侍在禅师身旁,日子久了,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自有其理,凡物各有其用,不用刻意追求什么意义。
于是,这个医生辞别禅师,准备再次到军队行医。
禅师问他:“你为什么又回去了?”
“因为我是个医生呀!”他回答。
这个医生悟到了什么呢?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替病人减轻痛苦,至于病人治好后去干什么,都是他自己的选择;病人日后的生死吉凶,也是他自己的缘分,自己何必替他操心呢?又何必追求治病救人之外的意义呢?
这个医生的想法看似无情,其实是大有情,已经接近佛的境界了。
以上两例中,法眼文益和军医之所以能够开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凡情俗念不多,一个念头转过去,境界就上去了。我们凡俗之人,满脑子凡俗的念头,一个念头转过去,瞧一瞧,还是个凡俗的念头;再转过去,看一看,又是个凡俗的念头,每天转了一千多个念头,个个俗不可耐。正因为如此,要想获得“仙骨”、“佛心”,需勤下工夫才行。
生活智慧一点通
1.弄清什么是幸福。
有的人说奉献即幸福,有的人说收获即幸福,有的人说创造即幸福。有的人说享受即幸福,究竟什么幸福呢?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受别人关于好坏、美丑、贫富、穷达等相对观念的影响,一心一意做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充实、有尊严且高尚的事,你的境界就超凡脱俗了。
2.靠耍小聪明获益,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大刀有时也能打败大炮,但当你用大刀去打大炮时,智能上已经落后太多。聪明人总是把前面的工夫做足,尽量取得用大炮打大刀的优势。
佛是无事的凡人
大师语录
人世间没有一样不颠倒,众生颠倒,知见不正,样样颠倒。不颠倒,就成佛了。佛是什么?中国禅宗祖师说佛是无事的凡人,没有事的平凡人,哪个人能够做得到?都是无事生非,都在颠倒之中。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译文】
善男子啊!一切众生从有生以来,就处在种种颠倒之中,好像迷路的人,四方奔走,却找不到正道。众生误以为四大合成的这个形象就是自己的真身,误以为六尘留下了印象就是自己的真心。这就像那些有眼病的人看镜中花和水中月。善男子啊!镜中实际没有花,以为有花,不过是眼病者的妄执罢了。因为妄执,不但原本虚空的自性被“假花”迷惑,连“真花”的样子也忘记了,都把假的当成真的。如此因妄生妄,以假生假,循环不停,所以叫做“无明”。
大师释义
善男子:好心人。
四大:指地、火、水、风。佛家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质都是由这四大要素构成。
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即我们五官感觉到的和思想意识到的一切。
第二月:指水中或其他东西映照出来的月影。平平常常做事,平平凡凡做人
佛祖说法,一开口就是“善男子”,这是以正面肯定进行引导的一种方式。人人都有善念也有恶意,只不过善恶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人七分善三分恶,有的人六四开或五五开,这就决定了各人的禀性。体现在行为上,到底发挥出善的一面还是恶的一面,一要看对方的态度,二要看自己的心情,都没有一定之规。你可能打这个人的耳光亲那个人的脸,也可能在此时打这个人的脸蛋而在彼时亲这个人的脸蛋,说你是善人、恶人都不恰当,你只是在某个时候善态可掬而在某个时候“凶相毕露”而已。
不一定七分善三分恶的人经常做善事,也不一定三分善七分恶的人经常干恶事,这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那些侠客,心眼都还不错,但不得已时也杀人如麻;商纣王坏透了,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却很友善。当然这里所说的善恶,不是道德判断,仅从行为判断,善事是指亲善、帮助别人;恶事是指羞辱、伤害别人。人的善念、恶念都不会随便发作,必然会受到他人或环境的诱发。往往是,善言善行亦能诱发他人的善言善行,恶言恶行亦能诱发他人的恶言恶行。所以,聪明人多说好话,以正面诱导别人的善念,这一来,对方就会显得像个好人,自己也得到了友善。
佛祖称听众为“善男子”,也是在用赞美之词诱导善念。听众受到了肯定,心里暖洋洋的,对他的话就比较听得进去了。如果佛祖说:“你们这些傻瓜,应该如何如何……”那么不管他说什么,都会有人跳起来反驳。
世人都爱听好话,哪怕好话是假的、有害的;都讨厌坏话,哪怕坏话是真的、有益的。因为众生本来“无明”,本来就在颠倒痴迷之中,作出有害无益的选择,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无明”是佛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前面把这一个概念简单解释为不够聪明,那么本节不妨换一种说法:比较糊涂。当然按佛祖的描述,还不是比较糊涂,而是非常糊涂:以真为假,以假作真。不仅如此,又因妄生妄、以假生假,这就好比一个人,被“妄执”这种病毒搞坏了基因,生下来的子子孙孙,其基因都带着某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