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600000007

第7章 纳粹德国是否拥有原子弹

柏林历史学家莱纳·卡尔施经过多年调查考证,在他的新作《希特勒的炸弹》一书中披露,当年**的科学家至少先后试爆过三颗原子弹。其中一枚是在德国北部的吕根岛,另外两颗则在图林根的奥尔德鲁夫。其中,奥尔德鲁夫的核试验是在1945年3月3日晚21时20分,它比同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试爆的原子弹还要早好几个月的时间。

1938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核裂变。此后,一批德国科学家在**的命令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核武器,但是直到二战结束前,**始终未能掌握真正的“核力量”。这是迄今已经“板上钉钉”、世人公认的史实。但是莱纳·卡尔施在《希特勒的炸弹》中试图通过一系列证据推翻这桩铁案。战争爆发前,德国的核科学领域人才济济。举其要者:物理学家维尔纳·卡尔·海森伯格,是1932年的诺贝尔奖金得主,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化学家奥托·哈恩于1938年实现了核裂变,1945年,他在囚禁中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4月,化学家保尔·哈尔泰克报告德国有关部门:制造原子弹是可能的;同年6月,物理学家西格弗利德·弗鲁格设计出了用铀反应堆生产能的过程。

1938年8月,德国军方由物理学家、**党员库尔特·迪普纳主持制定了研究核的计划。两个月后,迪普纳征用了着名的威廉大帝物理研究所,专门进行核研究。其计划命名为“铀俱乐部”。这样,到战争开始时,100多名科学家在柏林、海德堡、慕尼黑、基尔、维也纳等地进行着核研究,海森伯格则扮演着理论导师的角色。

二战期间,盟军方面为了阻止德国科学家造出原子弹,直言不讳地表示,它要干掉这帮科学家。“曼哈顿计划”的总指挥赖斯里·R·格罗斯要求空军轰炸了位于柏林-达勒姆的威廉大帝研究所。盟军还实施过一项大胆的计划,组织一批干练的特工,踏着滑雪板,潜入位于挪威的罗居坎重水厂,用炸药炸了它。但是,该厂遭到的破坏并不严重,很快又恢复运转。盟军还策划过好几个行动,企图绑架或暗杀“最危险的德国人”海森伯格等科学家,但均未成功。

当时一般人认为,如果德国集中其优秀的科学家去攻原子弹,并且对之投入巨大的财力,而不是把钱用在火箭方面的话,他们是有可能搞出原子弹的,不过不一定能在战争结束前搞出来。因为美国虽然在工业和技术上居明显优势,而且有英国科学家和一些前德国科学家的帮助,它也没有在欧洲战事结束之前搞出原子弹。德国人没有下工夫去搞原子弹,是因为他们当时不相信;他们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海森伯格说过,在短期内搞出原子弹是不可能的。在某些人看来,跟海森伯格唱反调,几乎等于亵渎神圣。

卡尔施经过研究发现,传统的史书大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即:1938年发现了核裂变后,除了海森堡领导的“铀俱乐部”,德国还有另外一些研发小组在从事核武器的研究。他们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分散在德国陆、海、空三军的实验室里开展工作。领导这一工程的是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格尔拉赫,还有德军武器局研究部负责人埃利希·舒曼和库特·迪普纳等。从1944年起,**党卫军也介入了核工程,领导人是汉斯·哈姆勒将军。

据卡尔施的考证,德军方的核技术研究设施最初分散在各地,后来由于盟军打到了德国本土,项目负责人便把部分研究人员集中到图林根的施塔蒂尔姆,同时,还把研制核武器所需的一批材料也运到了该地。当时,**的科研人员在一所学校的楼房里进行了反应堆试验,并在那里制造了几件核武器,其中之一就是日后在奥尔德鲁夫引爆的那颗原子弹。一位名叫苏采克的前**军官站出来,表示可以证实卡尔施的论断。据这位84岁的老人回忆,1944年,**部队曾在德国吕根岛试爆了一颗原子弹。当时,戈培尔的**宣传部还特邀了一批外交官前往观看,苏采克就是从某位外交官处听到这个情况的。记得60年前的一天晚上,几个**军官曾悄悄告诉他:这个地方将要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果然,是日夜晚,沉沉的黑夜突然变成了白昼。“一股巨大的烟柱腾空而起。瞬间天光大亮,人们甚至可以在窗口看清报章上的小字。”他回忆说,“烟柱迅速膨胀,很快就变得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当局曾在图林根的阿恩施塔特地区搞过一次地方史调查,而卡尔施新近发现的**原子弹结构图即是在这次调查的档案中获得的。另外,除了维尔纳太太这样的核试验目击者,当地还有一位叫瓦克斯穆特的工人也有类似的回忆。他对试爆后的可怕情景做了如下描述:爆炸后,党卫军命令工程人员将附近一个农舍的木料搬来,堆积在靶场上,然后将许多被严重灼伤至死的尸体放在上面焚烧。这些死者估计都是被关押在奥尔德鲁夫集中营的战俘或囚犯。**把这些人赶到试爆场,目的是确定核爆炸对人体伤害的程度。因此,这批人也可以说是核武器的第一批受害者。

另外,卡尔施认为,当地的土壤分析也可给自己的结论提供佐证。近年来,德国吉森大学、马堡大学以及设在布伦瑞克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局先后在这一地区进行过土壤分析。由于核反应可产生铀235以及衍生物——铯137,而在奥尔特鲁夫,这些放射性同位素明显可见。至于它究竟是核爆炸产生的后果还是源于其他原因,目前尚难做出定论。不过一些专家已经排除了此地受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的可能性。马堡大学放射化学教授勃兰特认为,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释放了大量的铯137,但它的扩散形态应该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奥尔德鲁夫地区,人们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其浓度在100米内出现明显变化,由此可见,这些放射性物质并非来自切尔诺贝利。于是勃兰特也认为,奥尔特鲁夫地区确曾发生过核爆炸。

那么,究竟**是否拥有过原子弹,人们对这个谜底的破译是充满兴趣的。卡尔施的新发现犹如点燃了一根炮捻,立即在德国史学界引起一声巨响。有人认为,如果卡尔施的结论成立,那么“第三帝国”以及世界核技术发展史就得改写。

同类推荐
  •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成长美德书

    成长美德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选编类读物,与《成长智慧书》为一系列。本书编选着眼于“成长”这个过程,围绕爱、勇气、责任、忠诚、友谊等众多人类优秀品质选取有价值的文章,使学生通过大量美文阅读,深刻感悟和理解人之美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 麻龟警长破疑案

    麻龟警长破疑案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疑案、谜案,提高能力。维护了和谐的生活环境。,伸张了正义,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麻龟警长凭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增长知识,抽丝剥茧,使这些疑案、迷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惩治了邪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教育了大众,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9个小故事。阅读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热门推荐
  • 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超值金版)

    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本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各类知识的书。《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中搜罗了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生理常识、环保常识、经典国学等诸多内容,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汇集了各类学科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答题,将娱乐与学习巧妙结合,为渴求充电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积累、获取知识的桥梁。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网恋77天

    网恋77天

    简介:该书是一本以QQ为题材的校园网恋的浪漫爱情故事。这里没有武侠里的刀光剑影,这里没有玄幻里的斗气魔法,这里没有科幻里的天马行空,这里没有历史里的源远流长,这里没有后宫里的勾心斗角,这里没有悬疑里的扑朔迷离,这里也没有灵异里的毛骨悚然……这里只有毫无营养的对白以及淡淡的故事构筑成平淡无奇的小说。
  •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为寻找丢失的玉插屏,唐风等人来到了彼得堡。在联邦安全局的追捕下,韩江和徐仁宇两人躲进了彼得堡庞大而复杂的下水管道中,遭遇了恐怖“幽灵”;唐风和梁媛则在俄罗斯学者季莫申的帮助下藏进了冬宫,不经意间也发现了深夜冬宫里的点点幽光。当众人最终在冬宫相遇时,这才得知对方均可能是在“幽灵”的刻意引导下进入的冬宫。这个“幽灵”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冬宫里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为破解这些谜团,韩江等人搜寻一切可能,而最终线索显示,这个“幽灵”很可能是当年科考队的年轻学者米沙,但找到的联邦安全局档案文件却独独缺少了1964年的相关记录。
  • 痴情校草冷酷溺爱

    痴情校草冷酷溺爱

    夏馨婕的离开给尹晨宇带来的不小的打击,他夜夜在酒吧里度过。他的前女友却很不要脸的找上门来,甚至还叫了一大群的流氓,居然还拿别人威胁他,要他回到她的身边。正当一切都陷入僵局的时候,一抹声音打断所有人视线。‘夏馨婕’尹晨宇很自然的叫了声。但他却不知道这是只与夏馨婕长得很相似的女子罢了。她是夏馨婕的双胞姐姐,却在这样一个场面上对这样一个男生面前动了情,而这男人喜欢的却是自己的妹妹……最后她的情归何处?是与她一起长大的顾严寒?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心呢?
  • 异世种田录

    异世种田录

    《鲁滨逊漂流记》是白小凡重看次数最多的小说,可她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天会过上鲁滨逊的日子。不过,她比鲁滨逊的运气好多了,不仅有个几乎无所不有且变化随心的花生飞船,还好命的和一个超憨、超温柔的阳光少年做了邻居。那么打打猎、种种田、谈谈恋爱生生娃,也是蛮美好的生活吧!
  • 白发皇妃

    白发皇妃

    红罗帐内,三千青丝在男子眼中寸寸成雪。红罗帐外,她的夫君却与美人对酌成欢,双双笑看……当红光被撕裂,点点在风中落下。她艰难步出,那随风飞舞的满头银发,最终刺痛的,又是谁的心?“怎么……怎么会是你?”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让那自诩冷硬无情的男子,从此坠入无边地狱,痛悔终生……在这皇权至上、处处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异世之中,她韬光养晦,淡然处事,只为求得一隅安宁之地,却终是不得所愿,不幸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经历无情伤害后,一代倾世红颜被逼入绝境,满头青丝成雪。她究竟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出耀世的光芒?试看,三千发丝白如雪,回眸一顾,倾断万人肠……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