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1日,一个伊朗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集会上,扔出了一枚手榴弹,炸伤了与会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并炸死了2名学生。就是这枚罪恶的手榴弹,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点燃了给两伊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的战火。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伊之间的裂痕由来已久,边界领土之争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地处西南亚的伊拉克和伊朗是相互接壤的邻国,两国有1280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在两国边界线南段,有一条阿拉伯河,河左岸有伊朗最大的海港、著名的石油工业基地阿巴丹和商港霍拉姆沙赫尔;河右岸有伊拉克最大港口城市巴士拉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法奥。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纠纷的焦点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这条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合形成的河流,向南流入波斯湾。阿拉伯河既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又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一——伊朗阿巴丹炼油厂的出海口。河上游在伊拉克境内,下游约一百公里在两伊的边界地区。1847年奥斯曼帝国(当时伊拉克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同伊朗签约,规定两国间的界河按河东岸伊朗一侧浅水线划分,河的主权全部属伊拉克。沿河两岸地区有着富饶的油田,对两国都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1937年,两伊再度签订边界条约,规定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港口地区划归伊朗,伊朗取得河上航行自由,界河以河道中心线划分。作为交换条件,伊拉克通过征收航行税来管理航行和护理河道。伊拉克对边界地区的划分始终有异议,认为这是当时全盛时期的伊朗强加给伊拉克的。数十年来,两国因边界纠纷而发生的冲突事件连续不断。
伊朗于1971年11月出动海军,驻扎在海湾入口处的三个小岛,即大通布岛、小通布岛和阿布穆萨岛。伊拉克对此一直愤恨不已。可是,伊拉克当时正忙于应付北部库尔德族,因此难以向伊朗抗争。经过调解,两伊于1975年3月6日在阿尔及尔又签署了边界协议:伊拉克默认伊朗占驻三岛,同意与伊朗分享阿拉伯河的控制权。伊朗则保证停止对库尔德族的军火援助,使伊拉克得以平息了内乱。然而,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不公平的,坚持海湾三岛应归属阿拉伯。
除了领土之争,还有教派纷争。两伊虽然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但却分属相互对立的两大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在伊斯兰国家中,逊尼派为多数,什叶派为少数。伊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穆斯林为什叶派;伊拉克的穆斯林虽然百分之六十是什叶派,但执政的却是逊尼派。1963年,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被流放到伊拉克。1979年2月,霍梅尼回到了德黑兰在伊朗执政,积极推行“伊斯兰革命”,并向邻近的伊斯兰国家输出“革命理论”,号召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从而使伊拉克对伊朗的旧仇又添新恨。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
所有这些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和政治野心交织在一起,使两国的怨恨愈结愈深,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的程度。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下决心诉诸武力。
正当伊拉克和伊朗两国关系十分紧张之际,偏偏出现了加剧紧张局势、导致战争的事件。1980年4月1日,一个伊朗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集会上,扔出了一枚手榴弹,炸伤了与会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并炸死了2名学生。就是这枚罪恶的手榴弹,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点燃了给两伊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的战火。自事件发生的当月开始,两伊边境武装冲突便时有发生,并逐步升级。
9月17日,这是两伊关系恶化的转折点。这一天,伊拉克总统宣布废除1975年同伊朗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第二天,伊拉克国民议会还批准了一项法令,规定一切经过阿拉伯河的船只只能悬挂伊拉克国旗,必须向伊拉克缴纳通行费,听从伊拉克当局的命令。
9月22日上午9时50分,伊朗军队发现正在阿拉伯河上航行的日本和希腊船都只挂着伊拉克国旗,于是,便用重炮向这些船只开火。2小时后,伊拉克总统下达了对伊朗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从此,两伊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首先由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开始。在以后漫长的战争进程中,双方互有攻守,胶着相持,停停打打。谁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双方人力、物力都遭受了难以忍受的损失,最后,都打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双双走到谈判桌前。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8年,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战争结束时,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也影响波及到海湾和广大的中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