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04

第4章 神骨鉴附录(4)

上谓司徒无忌等曰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对曰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上曰:“朕问公以己过,公等乃曲相谀悦,朕欲面举公等得失以相戒而改之,何如?”皆拜谢。上曰:

“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辨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想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泊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立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诸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等大臣说正直的人感到苦恼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今天请大家来公开指出我的过错。”大臣们说:“陛下武功文德昭彰,我们跟着办还不及,怎么能够指得出你的过失呢?”唐太宗说我请你们指出我的过错,你们却当面奉承,这怎么行呢?我今天倒要当面指出你们的长处和短处,希望你们引起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怎样?”众大臣都叩头致谢。唐太宗说长孙无忌处世练达,善避嫌疑,应变能力强,反应快,处理事情果断,这几点,古代贤才也赶不上,但是带兵打仗就不行了。高士廉博览群书,涉猎古今,心术明达,品性坚贞有节操,做官不结党营私;不足之处,只是不能直言批评罢了。唐俭能言善辩,处事圆通,善于协调人事关系,但是跟我办事三十年,几乎没有谈到国家兴衰的大事。

杨师道性温和,小心谨慎,不犯错误,但却过于胆小怕事,应付紧急大事不够得力。岑文本忠厚朴实,写文章词藻丰富华丽;但是好引据经典和远古的事,自己认为是不辜负众人希望的。刘泊最坚贞,对国家对事情有好处,然而他讲信约,对朋友好偏袒。马周这个人对事情很敏感,性格耿直,评论人物,敢于直言,我交给他的事情,能办得很好。褚遂良学问较深,性格也坚贞正直,每次写文章表忠诚,很靠近我,就像鸟儿依偎着人,人自会怜爱它。”

武功文德昭彰的一国之君唐太宗,不但能够做到自觉去找自己的短处和过失,争取臣下的批评,而且能够做到不听奉承,具有自知之明。还能够做到详细、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大臣的优点、特长和不足,并且能够毫不隐晦地当面给他们指出来。从这里何以看出,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在他执政期间,创建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这一盛世,是与他非常“知人”,从而做到“善任群臣”分不开的。一个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更值得后人效法。

岳飞(1103曰1142)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能够被朝廷发现并能受到重用,是与宗泽(1060一1128)分不开的。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家世代为农,生活比较贫苦。在艰苦的环境中,岳飞磨炼成了刚毅顽强的性格。岳飞自幼好读史书,尤其是特别喜欢读孙、吴兵法。因此,古代军事家的战略思想使岳飞受到极为深刻的影响。到了青年时期,岳飞长得体貌雄健,能拉满;00斤的劲弓,而且善于骑射,左右开弓,技术也在众人之上。靖康元年(1126),金军人侵中原,直趋北宋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皇帝宋钦宗便封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封抗金名将宗泽为副元帅,并令他们带兵人援京师。赵构部下刘浩在相州招募兵士,于是,岳飞便投靠刘浩军队,并很快被提拔成为一名下级军官。

靖康二年(1127),宗泽率领部队转战开德府,接连同金军大战1;次,均取得了胜利。在一次两军对阵交战过程中,岳飞见金军两个旗手在阵前摇旗呐喊,鼓动厮杀,便立即弯弓搭箭,两发两中,人倒旗落。倾刻间,敌军乱成一团,岳飞率军乘势发起攻击,金军死伤无数,溃败而逃,岳飞获胜,并缴获了大量兵器。不久,宗泽又率领部队分兵北上。岳飞所率一部北上途中与金军在曹州(今山东荷泽)相遇。金军凶猛扑来,岳飞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金军展开激战。由于岳飞英勇顽强,指挥得力,士卒个个拼命同敌战斗,最后大获全胜。

经过开德、曹州两次大战的胜利,宗泽对岳飞的英勇善战非常钦佩。有一天,宗泽把岳飞召去说:“你的英勇与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只擅长野战,还不是万全之计。”宗泽非常喜爱岳飞的才华,因此,有意对其栽培,使其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于是便送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便对宗泽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地和山险不同,怎么能用一定的阵图用兵?”宗泽反问道像你这样讲,阵法岂不是没有用了?”岳飞回答说列阵而后战,乃兵家的常规,但其运用之妙,却存乎一心。”宗泽听了岳飞的议论,心中十分佩服,认为岳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

南宋建立后,岳飞向皇帝宋高宗赵构多次上书,要求北上抗金。但是,宋高宗却认为岳飞官小职微,越职上奏,便把他革职。然而,岳飞抗金报国之心毫不动摇,于是便投奔张所,被任为武经郎,充中军统领,在都统制王彦部下当偏裨将。岳飞晖同王彦渡过黄河抗金,因为岳飞同王彦的意见有分歧,便脱离了王彦部去投奔宗泽。这时,宗泽已调任东京留守。岳飞到东京后还未见到宗泽,就被王彦的部下捉住,正当王彦要按军法处斩岳飞时,宗泽正好赶来,并发现王彦将要处斩的人就是在开德、曹州大捷中建立奇功的岳飞,立即让王彦将其当场释放,并留军前听用。不久,抗金前线传来急报,说金军又要进攻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宗泽立即命令岳飞率500名骑兵出征迎敌。岳飞接受命令后星夜兼程赶到前线,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奋力杀敌,经过激战,大败金军,凯旋而归,宗泽立即擢升岳飞为统制官,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

宗泽慧眼识奇才,而岳飞没有辜负宗泽的提挈与期望,建立了抗金的奇功异勋。宗泽去世后,岳飞随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率金兵渡江南侵,杜充弃城投降金兵。岳飞在广德、宜兴一带坚持抵抗。次年,金军被迫北撤。岳飞乘机率军袭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南京),并被提升为通泰镇抚使。绍兴二年(1132),任承宣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屯鄂州(今武昌)。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为金兵闻风丧胆。岳飞曾多次上书宋高宗,屡请北伐,反对屈辱求和。绍兴九年(1139),宋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称“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次年,金兀术分兵四路,大军南下,侵入河南。岳飞出兵迎击,节节胜利。后又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高宗班师劭,继续率部抗击金军,并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颍昌(许昌)、郑州、洛阳等地,继而又在朱仙镇大败金军。这时,两河义军纷纷响应,收复河北指日可待。但因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下12道劭书,催命岳飞班师回朝,使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岳飞回到临安后,被解除了兵权,改任枢密副使,不久,被秦栓诬陷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同其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一同惨遭杀害。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原是濠州(今属凤阳)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养女,嫁给朱元璋之后,尽心尽德帮助朱元璋,颇有贤名。她跟随朱元璋参加了从起义到征战和建立明王朝的全过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也明了人才对事业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对朱元璋多有启迪辅助。

朱元璋攻下元大都(今北京)之后,从元朝皇宫中获得大批金银财物,有一天,马皇后闻知元府库的宝物被送至京师,便问朱元璋说:“得元府库何物?”朱元璋道宝货耳。”谁知马皇后却说道元代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货财非可宝,抑帝王自有宝耳。”

朱元璋攻下北京,获得元宫中及府库中大量财物,视之为“国宝”。而冷静的马皇后却不以这些宝物为贵,如果他们是宝物,那这些宝物怎未能保护元王朝不至灭亡呢?因此,帝王应该有自己另外的宝物。这个“宝物”便是人才。

聪明的朱元璋当然了解马皇后话的涵义,说‘皇后之意,朕知之矣。但谓以得贤为宝耳。”

马皇后即拜谢道:“诚如圣言。妄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至,时命顺则逆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今富贵至于此,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忽微,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醉毒,诚哉是言。但得贤才,朝夕启沃,共保天下,即大宝也。”

马皇后以治家喻洽国,尤其指出在宝贵与顺利时应力戒骄奢与贪图安逸。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奇技淫巧和金银财物不仅不是宝,而且有蛊惑人心、使人堕落的作用。只有得到贤才,朝夕听取他们的劝谏和谋略,同心协力共保江山,这才是最可贵的无价之宝。

当时天下初定,朱元漳封赏功臣,也要给外戚封官,马皇后表示反对,她列举历史上外戚依仗亲近朝廷之便骄奢淫侈、不受制约,危害皇权的事例,认为外戚不加限制往往成为破坏力量。这样的教训应当汲取。

她还说国家官爵当用贤能,妄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所愿也。”极力主张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

从明初历史看,朱元璋早期确实比较重视人才,因而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是,他最后并没有听从马皇后的劝谏,尤其是在马皇后死后走上了滥杀功臣的道路,足见马皇后的劝戒是深刻而有远见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清军水师乘风破浪,一举攻克澎湖,随即进取台湾,迫郑克爽投降,一直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清朝政府的管辖之下。指挥这次重要战役的就是降清的郑芝龙部将施琅而慧眼识英雄,大胆使用施琅的正是清朝着名的康熙皇帝。当时,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敢于任用郑氏降将确实需要些胆略和气魄。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正是建立在善于察贤辨才,并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的。后人曾就此评论说台湾平,琅专其功。”“功名之际,有难言之矣。大敌在前,将帅内相竞,审择坚任,一战而克,非圣祖(即康熙帝)善驭群才,曷能有此哉?”这是对康熙皇帝善于用人的高度赞扬。

施琅(1621一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为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施琅亦从降。十三年(1656)升副将,十六年(1659)升总兵,康熙元年(1662)迁水师提督。施琅归降之后,一直忠心耿耿,为清朝的统一大业奋力拼杀。但是,当时朝廷内掌权的满、汉宫员看不起他,特别是康熙初年掌权的鳌拜集团更不肯重用他。

康熙初年,郑成功之子郑锦据台湾。并欲攻福建。施琅调兵遣将,出海截击,大败之七年(1668),鉴于郑锦已势单力薄,施琅密奏朝廷,“宜急攻之”。刚刚亲政一年的康熙皇帝览奏之后,立即召施琅入京,并亲询方略。施琅言:“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绌;倘复负固,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袭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贼分则力薄,合则势盛,台湾计日可平。”十五岁的少年天子康熙皇帝虽然第一次与施琅当面交谈,但施琅的谋略与能力却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很赞赏施琅收复台湾的计划,遂下部议。由于康熙帝刚刚亲政,朝廷大权仍掌握在以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中,而这些人一贯反对施琅,因此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为由,将施琅的建议搁置下来,并裁其水师提督,改授内大臣,调回京师。

不久,康熙帝计擒鳌拜,真正掌握了大权。由于三藩事起,统一台湾之事便暂时放下,但他心中时刻不忘。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平,康熙帝再次提出统一台湾问题,并询问群臣意见,结果群臣“咸谓海波不测,难以制胜”,反对进取台湾。这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都认为台湾可取,并推荐施琅担当此任。康熙皇帝想起几十年前的往事,也认为“壮猷硕画,无出公(指施琅)右者”。于是,再次召施琅人宫,并“宴内廷,谘进讨事”。由于施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因此他向康熙皇帝详细谈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帝听后十分满意,决定再次任其为福建水师提督,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这时,有人提出。施琅既已调京多年,不宜再派往福建,康熙帝不予理睬。又有人公开反对任用施琅,“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帝仍不为所动,既然主意巳定,就用人不疑。于是,当机立断,晋施琅为太子少保,兼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临行之时,康熙皇帝还特意“临轩劳之”,并勉励他说平海之议,惟汝予同,其努力无替。”

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他积极训练水师,做好了大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克澎湖,迫郑克爽投降,使统一台湾大业顺利完成。

清军在攻占台湾后,对台湾的处理问题,又出现了分歧。有人荒谬地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李光地甚至提出“招来红毛,界以其他”,将祖国领土台湾奉送给西方殖民主义者。施琅则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力主台湾不可弃,奏请设官兵镇守。他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皇帝坚决支持施琅的主张,指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遵照施琅的意见,在合湾设一府三县,并设一总兵,驻兵八千。至此,台湾的行政建置完全与内地划一。

此后,在镇守台湾的问题上,康熙帝仍十分信任施琅。康熙二十七年(1668)年近七旬的施琅以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请求解任,康熙帝对他说吾用汝心,不在乎手足矣。”充分说明了康熙帝对施琅的了解与信任。

康熙皇帝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施琅这个人才;而且力排众议大胆作用,这正是他在用人问题上的成功之举。事隔数年之后,康熙帝对施琅说明了观察、任用他的曲折过程尔前为内大臣十有三年,当时尚有轻尔者。惟联深知尔,待尔甚厚。后三逆平定,惟海寇潜据台湾以为福建害,欲除此寇,非尔不可。联持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

或有言尔恃功骄傲;联令尔来京,又有言当留勿遣者。

肤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耶?”康熙皇帝的这段话并非自夸。可见,后人评论平台湾一事,认为施琅当为首功,而“非圣祖善驭群材”也不可能有此结果,这一结论显然是公允的。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秦淮

    秦淮

    当她成为秦淮之后才真正明白,原来有的人,错过,就已失去拥有他的资格。故事从她再次醒来开始。那时候,这个男人告诉她,她的名字,叫秦淮.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至尊战甲

    至尊战甲

    我本世俗人,盖因痴甲胄,奇遇落异乡,偶得古龙晶,波连武盟乱,幸得龙龟助,窥得甲玄奥,缘定负弓女,岂非了无情,无心入甲脉,奈何天穹生变,赤武域上游,巧入练甲礼,眼见佳人离,身入救伊途,驰骋上仙云,终定七界乱。
  •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 嫡妻美妾

    嫡妻美妾

    “我不跟你争,是因为你不配!”她伸手挑起女人素色的脸,一把抓了过去,一手的血,“本小姐现在告诉你一个真理,斗败一群女人,如何比得过征服一群男人……雪侧妃。”她的前身身份尊贵,高傲孤绝,痴心爱一人,换来却不过金屋却藏她人。如今的他面如桃花,面目含春,聪慧绝伦,杀人如麻,谈笑之间的,早已经换成另一个的灵魂,她要求不高,有衣穿有肉吃,能养鸟,卖卖花,她曾也立志重新做人……(哀家的q315691397Q群136360266敲门砖(绿杨)撒花,收藏,快点去,鞭子伺候……)一、“我们逼不得已……王妃饶命啊……!”“王妃?我不是庶民吗?哪儿担得起王妃这个称号?”“姐姐饶命啊”“姐姐?我哪儿来的这么多想之我于死地的好妹妹?”二“水蛭,你你丧心病狂!这是雪夫人倾情相送,贵重!活的时候吸人血,晒干入药,可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三“小姐,花轿,王爷,不,皇上亲自来接你了……”“本小姐答应嫁他了吗?”“那怎么办?”“让他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四、女强男更强一切误会都他妈的是浮云,他的目的是压倒她,她的目的就是挫败他。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故事推荐朋友的文,《最强主母》新婚第一夜,王妃寝殿的后厢传来欢爱声,她优雅的走到后厢,盯着那完美丈夫,笑盈盈道:“麻烦夫君声音小点。”《薄婚》无论今天他回不回来,十二点之前,她会将这份的离婚协议书留给他…《嫡妻美妾》嫁错良人成亲四年,她至今仍是处子之身……《迎凤还朝》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娶她的亲妹……《二婚不愁嫁》离婚",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前夫滚开》结婚两年,老公在外养了情人早生了儿子,而她算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