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04

第4章 神骨鉴附录(4)

上谓司徒无忌等曰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对曰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上曰:“朕问公以己过,公等乃曲相谀悦,朕欲面举公等得失以相戒而改之,何如?”皆拜谢。上曰:

“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辨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想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泊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立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诸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等大臣说正直的人感到苦恼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今天请大家来公开指出我的过错。”大臣们说:“陛下武功文德昭彰,我们跟着办还不及,怎么能够指得出你的过失呢?”唐太宗说我请你们指出我的过错,你们却当面奉承,这怎么行呢?我今天倒要当面指出你们的长处和短处,希望你们引起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怎样?”众大臣都叩头致谢。唐太宗说长孙无忌处世练达,善避嫌疑,应变能力强,反应快,处理事情果断,这几点,古代贤才也赶不上,但是带兵打仗就不行了。高士廉博览群书,涉猎古今,心术明达,品性坚贞有节操,做官不结党营私;不足之处,只是不能直言批评罢了。唐俭能言善辩,处事圆通,善于协调人事关系,但是跟我办事三十年,几乎没有谈到国家兴衰的大事。

杨师道性温和,小心谨慎,不犯错误,但却过于胆小怕事,应付紧急大事不够得力。岑文本忠厚朴实,写文章词藻丰富华丽;但是好引据经典和远古的事,自己认为是不辜负众人希望的。刘泊最坚贞,对国家对事情有好处,然而他讲信约,对朋友好偏袒。马周这个人对事情很敏感,性格耿直,评论人物,敢于直言,我交给他的事情,能办得很好。褚遂良学问较深,性格也坚贞正直,每次写文章表忠诚,很靠近我,就像鸟儿依偎着人,人自会怜爱它。”

武功文德昭彰的一国之君唐太宗,不但能够做到自觉去找自己的短处和过失,争取臣下的批评,而且能够做到不听奉承,具有自知之明。还能够做到详细、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大臣的优点、特长和不足,并且能够毫不隐晦地当面给他们指出来。从这里何以看出,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在他执政期间,创建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这一盛世,是与他非常“知人”,从而做到“善任群臣”分不开的。一个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更值得后人效法。

岳飞(1103曰1142)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能够被朝廷发现并能受到重用,是与宗泽(1060一1128)分不开的。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家世代为农,生活比较贫苦。在艰苦的环境中,岳飞磨炼成了刚毅顽强的性格。岳飞自幼好读史书,尤其是特别喜欢读孙、吴兵法。因此,古代军事家的战略思想使岳飞受到极为深刻的影响。到了青年时期,岳飞长得体貌雄健,能拉满;00斤的劲弓,而且善于骑射,左右开弓,技术也在众人之上。靖康元年(1126),金军人侵中原,直趋北宋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皇帝宋钦宗便封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封抗金名将宗泽为副元帅,并令他们带兵人援京师。赵构部下刘浩在相州招募兵士,于是,岳飞便投靠刘浩军队,并很快被提拔成为一名下级军官。

靖康二年(1127),宗泽率领部队转战开德府,接连同金军大战1;次,均取得了胜利。在一次两军对阵交战过程中,岳飞见金军两个旗手在阵前摇旗呐喊,鼓动厮杀,便立即弯弓搭箭,两发两中,人倒旗落。倾刻间,敌军乱成一团,岳飞率军乘势发起攻击,金军死伤无数,溃败而逃,岳飞获胜,并缴获了大量兵器。不久,宗泽又率领部队分兵北上。岳飞所率一部北上途中与金军在曹州(今山东荷泽)相遇。金军凶猛扑来,岳飞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金军展开激战。由于岳飞英勇顽强,指挥得力,士卒个个拼命同敌战斗,最后大获全胜。

经过开德、曹州两次大战的胜利,宗泽对岳飞的英勇善战非常钦佩。有一天,宗泽把岳飞召去说:“你的英勇与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只擅长野战,还不是万全之计。”宗泽非常喜爱岳飞的才华,因此,有意对其栽培,使其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于是便送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便对宗泽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地和山险不同,怎么能用一定的阵图用兵?”宗泽反问道像你这样讲,阵法岂不是没有用了?”岳飞回答说列阵而后战,乃兵家的常规,但其运用之妙,却存乎一心。”宗泽听了岳飞的议论,心中十分佩服,认为岳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

南宋建立后,岳飞向皇帝宋高宗赵构多次上书,要求北上抗金。但是,宋高宗却认为岳飞官小职微,越职上奏,便把他革职。然而,岳飞抗金报国之心毫不动摇,于是便投奔张所,被任为武经郎,充中军统领,在都统制王彦部下当偏裨将。岳飞晖同王彦渡过黄河抗金,因为岳飞同王彦的意见有分歧,便脱离了王彦部去投奔宗泽。这时,宗泽已调任东京留守。岳飞到东京后还未见到宗泽,就被王彦的部下捉住,正当王彦要按军法处斩岳飞时,宗泽正好赶来,并发现王彦将要处斩的人就是在开德、曹州大捷中建立奇功的岳飞,立即让王彦将其当场释放,并留军前听用。不久,抗金前线传来急报,说金军又要进攻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宗泽立即命令岳飞率500名骑兵出征迎敌。岳飞接受命令后星夜兼程赶到前线,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奋力杀敌,经过激战,大败金军,凯旋而归,宗泽立即擢升岳飞为统制官,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

宗泽慧眼识奇才,而岳飞没有辜负宗泽的提挈与期望,建立了抗金的奇功异勋。宗泽去世后,岳飞随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率金兵渡江南侵,杜充弃城投降金兵。岳飞在广德、宜兴一带坚持抵抗。次年,金军被迫北撤。岳飞乘机率军袭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南京),并被提升为通泰镇抚使。绍兴二年(1132),任承宣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屯鄂州(今武昌)。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为金兵闻风丧胆。岳飞曾多次上书宋高宗,屡请北伐,反对屈辱求和。绍兴九年(1139),宋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称“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次年,金兀术分兵四路,大军南下,侵入河南。岳飞出兵迎击,节节胜利。后又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高宗班师劭,继续率部抗击金军,并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颍昌(许昌)、郑州、洛阳等地,继而又在朱仙镇大败金军。这时,两河义军纷纷响应,收复河北指日可待。但因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下12道劭书,催命岳飞班师回朝,使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岳飞回到临安后,被解除了兵权,改任枢密副使,不久,被秦栓诬陷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同其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一同惨遭杀害。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原是濠州(今属凤阳)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养女,嫁给朱元璋之后,尽心尽德帮助朱元璋,颇有贤名。她跟随朱元璋参加了从起义到征战和建立明王朝的全过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也明了人才对事业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对朱元璋多有启迪辅助。

朱元璋攻下元大都(今北京)之后,从元朝皇宫中获得大批金银财物,有一天,马皇后闻知元府库的宝物被送至京师,便问朱元璋说:“得元府库何物?”朱元璋道宝货耳。”谁知马皇后却说道元代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货财非可宝,抑帝王自有宝耳。”

朱元璋攻下北京,获得元宫中及府库中大量财物,视之为“国宝”。而冷静的马皇后却不以这些宝物为贵,如果他们是宝物,那这些宝物怎未能保护元王朝不至灭亡呢?因此,帝王应该有自己另外的宝物。这个“宝物”便是人才。

聪明的朱元璋当然了解马皇后话的涵义,说‘皇后之意,朕知之矣。但谓以得贤为宝耳。”

马皇后即拜谢道:“诚如圣言。妄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至,时命顺则逆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今富贵至于此,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忽微,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醉毒,诚哉是言。但得贤才,朝夕启沃,共保天下,即大宝也。”

马皇后以治家喻洽国,尤其指出在宝贵与顺利时应力戒骄奢与贪图安逸。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奇技淫巧和金银财物不仅不是宝,而且有蛊惑人心、使人堕落的作用。只有得到贤才,朝夕听取他们的劝谏和谋略,同心协力共保江山,这才是最可贵的无价之宝。

当时天下初定,朱元漳封赏功臣,也要给外戚封官,马皇后表示反对,她列举历史上外戚依仗亲近朝廷之便骄奢淫侈、不受制约,危害皇权的事例,认为外戚不加限制往往成为破坏力量。这样的教训应当汲取。

她还说国家官爵当用贤能,妄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所愿也。”极力主张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

从明初历史看,朱元璋早期确实比较重视人才,因而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是,他最后并没有听从马皇后的劝谏,尤其是在马皇后死后走上了滥杀功臣的道路,足见马皇后的劝戒是深刻而有远见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清军水师乘风破浪,一举攻克澎湖,随即进取台湾,迫郑克爽投降,一直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清朝政府的管辖之下。指挥这次重要战役的就是降清的郑芝龙部将施琅而慧眼识英雄,大胆使用施琅的正是清朝着名的康熙皇帝。当时,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敢于任用郑氏降将确实需要些胆略和气魄。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正是建立在善于察贤辨才,并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的。后人曾就此评论说台湾平,琅专其功。”“功名之际,有难言之矣。大敌在前,将帅内相竞,审择坚任,一战而克,非圣祖(即康熙帝)善驭群才,曷能有此哉?”这是对康熙皇帝善于用人的高度赞扬。

施琅(1621一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为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施琅亦从降。十三年(1656)升副将,十六年(1659)升总兵,康熙元年(1662)迁水师提督。施琅归降之后,一直忠心耿耿,为清朝的统一大业奋力拼杀。但是,当时朝廷内掌权的满、汉宫员看不起他,特别是康熙初年掌权的鳌拜集团更不肯重用他。

康熙初年,郑成功之子郑锦据台湾。并欲攻福建。施琅调兵遣将,出海截击,大败之七年(1668),鉴于郑锦已势单力薄,施琅密奏朝廷,“宜急攻之”。刚刚亲政一年的康熙皇帝览奏之后,立即召施琅入京,并亲询方略。施琅言:“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绌;倘复负固,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袭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贼分则力薄,合则势盛,台湾计日可平。”十五岁的少年天子康熙皇帝虽然第一次与施琅当面交谈,但施琅的谋略与能力却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很赞赏施琅收复台湾的计划,遂下部议。由于康熙帝刚刚亲政,朝廷大权仍掌握在以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中,而这些人一贯反对施琅,因此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为由,将施琅的建议搁置下来,并裁其水师提督,改授内大臣,调回京师。

不久,康熙帝计擒鳌拜,真正掌握了大权。由于三藩事起,统一台湾之事便暂时放下,但他心中时刻不忘。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平,康熙帝再次提出统一台湾问题,并询问群臣意见,结果群臣“咸谓海波不测,难以制胜”,反对进取台湾。这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都认为台湾可取,并推荐施琅担当此任。康熙皇帝想起几十年前的往事,也认为“壮猷硕画,无出公(指施琅)右者”。于是,再次召施琅人宫,并“宴内廷,谘进讨事”。由于施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因此他向康熙皇帝详细谈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帝听后十分满意,决定再次任其为福建水师提督,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这时,有人提出。施琅既已调京多年,不宜再派往福建,康熙帝不予理睬。又有人公开反对任用施琅,“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帝仍不为所动,既然主意巳定,就用人不疑。于是,当机立断,晋施琅为太子少保,兼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临行之时,康熙皇帝还特意“临轩劳之”,并勉励他说平海之议,惟汝予同,其努力无替。”

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他积极训练水师,做好了大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克澎湖,迫郑克爽投降,使统一台湾大业顺利完成。

清军在攻占台湾后,对台湾的处理问题,又出现了分歧。有人荒谬地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李光地甚至提出“招来红毛,界以其他”,将祖国领土台湾奉送给西方殖民主义者。施琅则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力主台湾不可弃,奏请设官兵镇守。他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皇帝坚决支持施琅的主张,指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遵照施琅的意见,在合湾设一府三县,并设一总兵,驻兵八千。至此,台湾的行政建置完全与内地划一。

此后,在镇守台湾的问题上,康熙帝仍十分信任施琅。康熙二十七年(1668)年近七旬的施琅以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请求解任,康熙帝对他说吾用汝心,不在乎手足矣。”充分说明了康熙帝对施琅的了解与信任。

康熙皇帝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施琅这个人才;而且力排众议大胆作用,这正是他在用人问题上的成功之举。事隔数年之后,康熙帝对施琅说明了观察、任用他的曲折过程尔前为内大臣十有三年,当时尚有轻尔者。惟联深知尔,待尔甚厚。后三逆平定,惟海寇潜据台湾以为福建害,欲除此寇,非尔不可。联持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

或有言尔恃功骄傲;联令尔来京,又有言当留勿遣者。

肤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耶?”康熙皇帝的这段话并非自夸。可见,后人评论平台湾一事,认为施琅当为首功,而“非圣祖善驭群材”也不可能有此结果,这一结论显然是公允的。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杭州女人

    杭州女人

    本书内容包括:在分裂中重新抉择、靠在冷墙上、从天堂到地狱、如歌的中板、冲破慵懒等。黄昏的时候,我在自家阳台上享受着夕阳苍白无力的光芒的抚摸。这一瞬间我敢发誓我触摸到了我的灵魂,我蓦然产生的狂喜在我眼睛里呈现出一片蓝色火花。这时他来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爱上他?他很快脱掉外衣。他的身体像通了电的磁场一样,欲火在每个汗毛孔里燃烧;最终以野兽般的激情,把我剥得赤身裸体。
  •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
  • 异界之灭天

    异界之灭天

    遗落国度的王族遗孤,一步步走向强者,成立年兽帝国,创造历史神话!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徜徉诗国,畅游文苑,我们与古代文学大师“交游”。将上古的醇厚、汉唐的华美、两宋的平易、明清的包容揽入手中,展卷细读,掩卷长思,如品清茶,如饮醇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的熏陶,心灵的皈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街市上突然热闹了起来,街坊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都来看这个特别的迎亲。新娘没有坐在花轿里,而是和新郎肩并肩分别骑着两匹高头大马,一白一黑,新郎骑着黑马,新娘骑着白马。只是新娘那肥胖的体型和红彤彤的礼服,在白马的映衬下格外的显眼。大家都好奇地弯着腰,想要一睹新娘的庐山真面目,只可惜那顶大红盖头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娘在半个月前还是……
  • 玄天九变

    玄天九变

    文弱少年路小南因为骷髅之戒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天剑一神,雪舞二仙,罗刹三尊,飞仙四圣。这些传说中的人物究竟实力如何。四大凶地又隐藏着哪些神秘故事。这一切如此偶然,却又如次相似。路小南注定要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逆天之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误惹冷王妃

    误惹冷王妃

    【宅斗】+【江湖】+【阴谋】+【虐恋】★嫁娶路上,她是凤城第一个走路嫁的新娘;为何如此待遇?新婚之夜,她是凤城第一个被警告的王妃;为何如此殊荣?宫廷宴会,她是凤城第一个落水的燕王妃;为何如此落魄?弥留之际,她是凤城第一个被赐毒酒的妃子;为何如此悲惨?……★她,冷雅竹,性情冷淡、为人懒散却渴望平静的过完一生;一道圣旨,让她成了众矢之的、风口浪尖之人;在妻妾成群勾心斗角的燕王府中她该如何求生存;他,凌俊逸,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却冷眼看一切;与妾室秀爱,不知刺痛了谁的心?当他心深陷不已时,却为时已晚。她冷漠却不懦弱,且看冷雅竹如何成就一代冷王妃。★半个月后,极其隐蔽的牢房中。“快说!”“你还让我说什么?”望着一脸冷肃的凌俊逸,整个人瘦了一圈的冷雅竹撇过眼去淡淡一笑,“人证、物证俱在,连我都想替你宣告破案了,你何必多此一举还来逼问我的口供?”“妳……”凌俊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都半个月了,她还是依然不肯说出实情;而他,何时变得这么伤怀与心疼了!★灵堂上,她跪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堂屋外,绵绵细雨下了三天三夜,丝毫未停;她灵动的身形摇晃着站起来,走出灵堂,走进雨中,随着细雨而翩翩起舞,足尖点地,踩着雨水,一圈圈地舞动她的身体,舞的悲伤,舞的悲恸,舞的绝望。不知多少圈了,顺着她旋转的身体慢慢朝着地面倒去。“竹儿……”一声嘶哑的喊声,人影一晃冲进雨中,拖起她即将要落地的身体,她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冷漠孤傲的神情,代替的只是苍白无血丝的脸。让人心疼的碎掉。★“冷雅竹,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气焰高涨的桃玉儿朝着冷雅竹大声吼道,完全不把这个王妃放在眼里。“就凭我是这个王府的王妃,女主人,而你——什么都不是。”悠闲的冷雅竹端起茶碗,轻轻吹动着茶水上漂浮的茶叶,轻启朱唇道。“来人,还不拖出去,等什么!!!”冷雅竹突然高声严厉呵斥道。“你……”顿时,桃玉儿为之气结。★★★喜欢的亲们,请戳一下右下方的【放入书架】喜欢的亲们,请戳一下右下方的【放入书架】喜欢的亲们,请戳一下右下方的【放入书架】新文《娘子要劈叉》简介落花跌碎在心田恍惚映出你容颜是谁执意别谁凋谢了誓言却只是当年月光染白了思念……御剑江湖,一生情一生殇摘自董贞的《御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