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300000020

第20章 声音鉴附最(3)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

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

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巳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柞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人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

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他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窨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以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

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是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权,司马懿失权,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人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

“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

“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

“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召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岳飞字鹏举,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出生。据说岳飞出世那天,他那响亮的啼声惊醒一只停在他家茅屋上的大鸟张起双翼,在天空中飞鸣起来。父亲岳和便替儿子取名叫“飞”,别号“鹏举”。希望儿子将来前程万里,远举高飞。

岳飞出世还没满月,就遇到黄河决口,淘淘洪水淹没了整个汤阴县。岳飞一家随乡亲惊惶奔逃。这时岳和又走散了,在大水就要吞没岳飞母子时,岳飞的母亲姚氏急中生智,连忙抱着岳飞跳进一口大瓦缸里,顺水漂到岸边,才给人们救起,一家人又得团骤。

岳飞家境贫穷,自幼便帮父母干些农活。虽然上不起学,但他却很爱读书写字,母亲姚氏便在地上,用树枝教他写字,还经常给他讲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岳飞天资颖悟,少年时便有志气节操,性格朴实敦厚。他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及孙、吴兵法,对用兵打仗有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父亲便把他送到一个有钱的人家韩府去当家丁。给人家看家护院要勇敢、有力,能对付强盗歹徒什么的。岳飞天生有神力,能拉300斤的硬弓,8石的强弩。11岁时,外祖父就带他到县里着名的刀枪手陈广处学枪法。后来又向本村武林高手周同学习射箭。周同老人见岳飞年少有志,勤奋刻苦,便把一辈子掌握的精湛武艺,全教给了岳飞,还把自己最心爱的一支劲弓送了岳飞,岳飞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这时北方的金国,不断地侵犯宋朝。金兵逼近对京时,宋徽宗吓得昏倒在地,苏醒过来以后,连皇帝都不敢当了。公元1125年十二月退位,称“太上皇”。他的儿子赵桓继位,是为宋钦宗。钦宗和他父亲一样,也是个昏庸懦弱的软蛋。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又出动大军南下,十一月便逼近开封。京城无赖郭京声言他会神术“六甲法”,只要挑选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经过咒语训练后,便刀枪不人即可捉拿金兵两路元帅,消灭金军一个不剩。兵部尚书孙傅立刻推荐给钦宗,钦宗对郭京封官赏银。郭京坐在对京城楼上,装腔作势。他命城上的守军全部撤退,妄称凡人偷看一眼,他的神术就失灵了。郭京在实在混不下去的情况下,便携带金银财宝溜出城门,向南逃得无影无踪。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开进汴京。

宋钦亲带领大臣,赶到金军元帅大营送上降表,向金国称臣。还派出大批官员,三番五次地向富豪之家大肆搜刮金银财宝,以讨好金军。至于朝廷府库就不用他操心了。因为金军进城就查封了。宋钦宗靠送白银黄金和劳军的美女,仅维持了两个多月的帝王生活,第二年春天,就被扣压起来。金太宗下令,把徽宗、钦宗、太后、皇后、妃子、公主,甚至驸马和宦官,以及各种工匠等3000多人,全部押送到金国当奴隶。一队队的牛车、马车载着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100万匹,其他财宝、文物图书不尽其数,洋洋自得地回国。

北宋王朝就这样被金国灭亡了。

这次野蛮的颠覆和掠夺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耻”。

金军在退走以前,曾在宋朝当过宰相的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了傀儡皇帝,国号楚。可是张邦昌只过了36天的皇帝瘾,就被赶下台了。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文武百官的拥立下,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做了皇帝,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他重建的宋朝,历史上叫南宋。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开封沦陷之前,他的哥哥宋钦宗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出汴京集结“勤王”兵力,他才逃脱了当俘虏的灾难。

岳飞早在公元1122年宋朝“联金抗辽”之际,便被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韦以“敢战士”招募入伍。不久,其父病故,岳飞回家奔丧,离开了部队。在国家又遭受危难之际,20岁的岳飞,决心从军抗金。年迈多病的岳母深明大义,支持岳飞从戎报国。一天晚上,他让儿子把衣服脱下来,岳飞跪在母亲的面前,在灯光下,岳母用针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忍痛接受母亲的期望和勉励。

岳飞在相州投身于康王麾下。开封一天比一天的危急,岳飞眼看着康王虽树起抗金的旗帜,召兵买马,却畏敌如虎,不敢进军北上迎敌,而是尽量避开金兵的锋芒,躲得越远越好。岳飞眼巴巴地看着开封失守,非常愤激,但又敢怒不敢言。

高宗继位后,起用抗战派李纲做宰相;任命投降派黄潜善任中书侍郎,掌朝政大权;任命汪伯彦担任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权。宋高宗同徽、钦二宗一样是软骨头。他不但不敢把都城迁回汴京,甚至连应天府也不敢久留。立朝后,在黄、汪二奸臣的怂恿下,就逃到繁华的扬州,把扬州做了临时首都,日日夜夜饮酒作乐,过着荒淫的生活。宰相李纲决心收复失地,多次上书宋高宗要巡视部队,鼓舞士气;要向北迁都,组织、支持地方的抗金义军;要启用能人,疏远奸邪……这些建议高宗听得不耐烦。黄、汪二人乘机离间,他们说李纲名气大,要压过皇帝了,是个最危险的人物;金国最不喜欢李纲,有他在,金兵早晚还会打过来。于是宋高宗仅在立朝75天,就把忠心耿耿的李纲罢免了。

岳飞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毅然向高宗呈上一份长达数千言的奏章。指责黄潜善、汪伯彦这些人送皇上的车驾一天天向南,这些弄权误国的奸臣不能维系中原百姓的信仰。……黄、汪二人看到岳飞的奏章,恼羞成怒,在高宗面前进献谗言,告岳飞干涉国事。说他现在这么小的一个官就敢上书言事。将来难免会造反。高宗从其言,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罪,罢免官职,令其回乡。

岳飞被夺官归田后,金兵又一次大举南犯。岳飞在家乡再也呆不住了。

当时,河北招抚使张所正在招募天下的英雄豪杰。岳飞认为张所是个忠心报国的良将,便前去投奔。张所也早就听说岳飞治军有方,打过许多胜仗。两人一见,果然很投机。张所问岳飞听说你打仗勇猛,你一人到底能对付多少金兵?”岳飞答道:“战争的胜负不能光凭将领勇猛不怕死,用兵之道首要还是制定计谋。”张所深以为然,他感到岳飞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奇才,立即派他任中军统领,跟随都统王彦,带7000精兵渡过黄河去攻打卫州的新乡等地。王彦贪生怕死。不敢正面迎击金军。岳飞只好亲率一军猛冲敌阵,金兵招架不住,被杀得人仰马翻,连金军的大旗也被岳飞夺得。他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宋军将土见岳飞如此威风,个个英勇无畏,战斗中活捉了金军千户阿里孛。新乡又小回到宋朝掌管之中了。

岳飞作为一个偏将,在新乡战斗中发挥了主将的作用,确实立下了大功,这一点王彦虽然心里明白,但却嫉妒不已。对岳飞不配合不支持。但岳飞仍又打了几次胜仗,把敌将黑风大王刺于马下,活捉金兵统帅拓拔技耶马等,缴获了无数的战利品。至此,金兵就给岳飞打怕了,都称岳飞为“岳爷爷”。望到“岳”字战旗,就魂飞魄散。

对岳飞有知遇之恩的张所,后来被主和派罗织罪名罢官免职。河北招抚使之职由王彦继任。岳飞本来对罢免张所就很不平,心胸狭窄的王彦又当上小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就更加气愤。于是,带领自己的人马重去投奔宗泽。

当年,岳飞应募参加赵构的军队后,有一段时间曾在副元帅宗泽的领导小下,参加过解救汴京的战斗,立下不少的战功。宗泽十分赏识岳飞。有一次,他对岳飞说论勇、论智、论才,你都比得上古之良将。但你只会野战这是不够的。”说着宗泽把一些绘制好的阵图递给岳飞。岳飞感激老前辈对自己的培养和厚爱,但却不赞成老帅的意见。他说:“古今时势不同,每个战场的地形。险易也有区别,怎么能按照固定的阵图用兵呢?”宗泽反问道依你之见,古人的兵书、阵法就都没用了吗?”岳飞又答道先布阵而后作战,这是用兵的常法,但形势常有变化,布阵就不能拘泥阵图。所谓运用之妙,全系一心,这就要看指挥员能否审时度势,以变制变了。”宗泽听了岳飞的论兵之道,觉得耳目一新。因为北宋期间的将帅出征,都是按照皇帝亲自颁发的阵图去布阵作战,把将领们束缚住了,宗泽也自然深受影响。所以,听了岳飞的议论后,觉得他的军事思想是很了不起的。

高宗继位后,经李纲的推荐任命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岳飞此次投奔帐下,宗泽十分高兴,遂任命岳飞做他的留守司统领。不久,又升任他做都统领。岳飞协助宗泽安定汴京,招募壮士,训练部队。在城外设立了24个据点,保卫京城,沿着黄河修建堡寨,称为连珠寨,形成巩固的防线。宗泽一连20多次上书,请求高宗回师汴京,高宗置之不理,沉迷偏安于一隅。宗泽忧愤成疾,背生疔疮,整天诵吟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诗句抒发自己的郁闷心情。建炎四年(1130年),70岁的老将宗泽含恨而死。死前连喊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死后,朝廷命杜充接任开封留守。杜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金国得知宗泽已死,便派骁将黏罕率50万大军侵犯汴京。杜充根本无心留守,便以南下“勤王”之名,率部退到建康。金军轻而易举地开进对京。

昏庸的高宗又将留守建康的重任交给了擅离开封的杜充。杜充在建康整天吃喝玩乐,不问兵事。金军统帅兀术率兵从马家渡越过长江天险时,他根本没有设防。他怕金兵破城后怒杀了自己,索性出城投降,保全活命。

岳飞在主帅弃城,军心涣散的形势下,无力据守,为了保存实力,只得撤离建康城,转移至淮南、广德一带。他在这一带六次袭击金军,六战皆捷。俘虏金兵数千人,生擒金兵猛将王权。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曼妙医师

    重生之曼妙医师

    她,凌思,中医界的权威,医学界天才。她,苏流瑾,X省军区苏家的大小姐,怯懦自卑的私生女。生母不知去向,生父对她不闻不问,在所有大人的眼中,她是个透明的存在,是同辈小孩欺负嘲笑的对象。一朝梦醒,她成了她,她不是她。在S省,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你可以在玉皇大帝身上戳几个透明的窟窿,但是千万别得罪江家的人。他,江辰逸,S省省委书记最心爱的外孙,财阀江家的少爷,商界的怪才,霸道任性,没有他不能做的,只有他不想坐的。片段一:俊美的男人被五花大绑的绑在床上,脸色潮红,低低喘息。“说,还抽不抽?”恨恨的看着惹火的小女人,终于挫败的垂下眼睛:”在你面前在也不抽了。”…“不是说不抽了吗?”他一脸坦然:“我只答应在你面前不抽。”片段二:裹着浴衣出来,他邪笑着揽她:“是在勾引我吗?”门铃过后,一个小小傻傻的小鬼:“我来找爸爸。”她回过头笑得意味深深:“什么时候造的孽?”片段三:打开门,露出半边脸的男人,在床上和一个女人……脏死了,一甩门走掉。“为什么一直不见我?”“我有洁癖,我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男人无辜的说:“可是我没有被用过啊!”一拍桌子,“那,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某个人泪水连连,“那是我堂哥啊…”《重生之官家娇女》霜瓦流化好友的文哦,希望大家支持!《形婚》伯爵的胡须好友的文,多多支持哦!好友蘑菇殿下的文,希望大家戳几下,谢谢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格拉长大

    格拉长大

    羊圈里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死气沉沉的村落。人们迅速聚集到羊圈,那个女人还在羊皮下甜甜地睡着。她的脸很脏,不,不对,不是真正让人厌恶的脏,而像戏中人往脸上画的油彩。黑的油彩,灰的油彩。那是一个雪后的早晨,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在干草堆里,在温暖的羊膻味中香甜地睡着,开降神灵般的安详。
  • 异界都市之神游

    异界都市之神游

    因为一次意外的空难,而降临到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大陆,在那个大陆,一个没有办法看到东西的人,要怎么生存下去呢?他那双天生的盲眼,在那个世界会不会好起来呢?他是怎么样从一个吟游诗人,一个盲人摔跤运动员,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大侠呢?他是不是可以在那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中国字,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随着明宇去看,啊,不对,是感觉一下这个新奇的世界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主流清穿

    非主流清穿

    同样是穿越,别人就是宅斗宫斗各种与女人斗。而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她是伯爵父亲的嫡长女,还有亲娘亲哥哥撑腰,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在家里斗她。据说以她们家的规模,她出嫁的礼冠上少不了东珠,完全不需要为了嫁个体面的丈夫勾心斗角。等到嫁了,做为一个嫡妻,作为一个她公公千挑万选脱颖而出并且作为未来当家主母培养的儿媳妇,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该谢天谢地了。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提醒我们把握人生,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