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200000009

第9章 声音鉴附录(9)

明明自己的美远远比不上徐公,为什么自己的老婆、小老婆、还有客人,都愿意违心地说自己之美远甚于徐公呢?寻思良久,他突然领悟到其中的奥妙。于是邹忌立即兴冲冲地去见威王。威王一见邹忌非同平常的神情,立即问道;“邹卿今天为什么匆匆而来,莫非有什么急事要禀告寡人?”

邹忌答道:“不是有急事,只是一时有一顿悟,想告诉大王你!”

“丞相,请讲!”威王也催促他。

“微臣前日偶然窥镜自视,自以为很美,并以此询问自己的妻、妾和造访的客人,他们也都说我的美远胜于徐公。我也知道自己可能不如徐公美。于是昨日专程召见徐公相比,一比之下,深知自己差得太远了。可为什么妻、妾和客人明明知道我之美不及徐公,又都说我比徐公更美呢?原因在于:妻子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爱我;妾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畏怕我的威严;客人说我比徐公美,又是有求于我也!”邹忌如此说了这番切身经历与体会。

“邹卿讲的有道理!”威王一听邹忌自述经历颇符实情,便脱口赞道。

邹忌听到齐威王的褒赞,又见此时威王兴致勃勃,便话锋一转,说道今天齐国地域千里,城池120座。宫廷王后王妃,没有不爱戴大王的;朝廷群臣,没有不畏怕大王威严的;四境邻国,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你平时是很难听到真话,倒很容易受蒙蔽的啊!”

威王听到此,方才明白邹忌说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一经历的本意,细加回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激动地说对!”

自此之后,威王便改过自新,而且还颁布政令,号召全国说:

“上至大臣,下至平民,能当面指出我的过错者,受上赏;能上书谏劝我的人,受中赏;能在私下议论,甚至发牢骚,能传到我的耳朵中来的,也可受到下等奖赏。”

政令刚刚颁布之初,大臣们纷纷人朝谏言,皇宫里热闹非凡。几个月后,断断续续地有人人朝谏言;一年之后,有人还想谏劝,可是没有什么话题,亦即没有发现齐王有什么过错。自此之后,齐国言路广开,政通人和: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也都纷纷来朝见齐威王。

楚宣王是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泱泱大国楚国的君王。在他执政期间,由于振先王之余威,国家治理得颇是升平。可是,后来宣王逐渐感到他所重用的大将昭奚恤集兵权于一身,大有拥兵自重的势头,连中原各诸侯国都视之如猛虎,楚国诸大臣更是慑于其威。这时,宣王一方面感到兵权集于一身的昭奚恤可能对自己的王位造成威胁,倘若有朝一日,昭奚恤发动兵变,那后果不堪想。另一方面又思忖着,昭奚恤镇守边关,中原诸国视之如虎,又是定国安邻的人才。思想矛盾,迟迟没有采取什么防范措施,只是抱着侥幸心理,等等再说,且还日益对昭奚恤宠遇非常,希冀通过怀柔、仁义手段使其忠诚对己。其实,这正是姑息养奸、纵虎为患的错误做法。有识之士早就看得明白,只是楚宣王没有明说,也没有人敢轻易劝谏。究其原因,一来是怕惹宣王生怒,二来又恐怕得罪昭奚恤一天,宣王在朝,突然问众大臣道我听说北方诸侯各国,十分畏惧昭奚恤,果真如此吗?”

众大臣一听宣王问及此事,良久无人敢言语。宣王见无人答对,也只好准备罢朝。此时,一位从魏国来楚客居为官名叫江乙的出班称有奏言。宣王令其奏上。江乙当着宣王和众大臣的面说道:“老虎到外寻求别的野兽,想得而食之。一日逮住一只狐狸,正想美餐一顿,狐狸却说:‘你怎敢吃我呢?玉皇大帝让我下来统率百兽,尊为百兽之王,今天你吃掉我,这是违抗天命啊。你要是以为我说了假话,那好,我走在前面,你跟在后面,你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没有不逃走的?’老虎同意狐狸的主张,就跟在狐狸后面想看个究意。果然百兽看到都逃之夭夭。老虎不知道百兽是畏惧自己而逃走,反而以为真是畏惧狐狸才逃走的哩!”

说到这里,江乙看看宣王,又瞧瞧众大臣,只见他们都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于是江乙接着说:

“今天大王你拥有5000里疆域,又有百万雄兵,而兵权在昭奚恤之手。北方诸侯惧怕昭奚恤,其实是畏惧你那百万雄师——这就好像百兽不是真怕狐狸,而是畏惧后面的老虎一样。”

至此,楚宣王方才明白江乙叙说“狐假虎威”这一寓言的真实用意,而群臣也如梦方醒。原来江乙是运用旁敲侧击的手法,借用寓言巧妙地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想进而无妙法进的谏言。

此后,楚宣王逐渐削弱了昭奚恤的兵权,使楚国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武装政变。宣王执政期内,楚天下还算一直太平。

作为一国之君的楚宣王,自己拥有雄兵百万,令中原诸国畏如虎狼,但却不知就里,反以为北方各国是慑于他的大将昭奚恤的威风。由于这种心理错觉,不仅使昭奚恤自以为是,拥兵自重,而且还使宣王与楚国群臣有一种唯恐发生兵变的沉重心理压力而不敢轻易搬动昭奚恤的苦恼。此时的江乙,如果直言相谏,不一定能化解宣王的疑虑和困扰。于是他巧妙地运用旁敲侧击的手法,讲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来暗示昭奚恤与楚宣王的事,指出昭奚值是“狐”,楚宣王是“虎”,北方诸侯怕昭奚恤是假,怕你楚宣王的百万甲兵才是真。

由此,楚宣王终于解除了内心恐惧的沉重负担,从而能防患于未然,果敢地削弱了昭奚恤的兵权,才使楚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政局稳定。

张仪早年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自认不如张仪。出师之后他游说诸候曾到楚国,有幸与楚相昭阳同席进餐。可巧,昭阳丢失一块玉壁。相府中有人疑心张仪穷困行窃,便把他捆绑起来,拷打逼供。后来,见张仪死也不肯招认,只得一放了事。张仪出山不久,便吃了一番闭门羹,心中好不烦恼。他跌跌撞撞地赶回家来,对妻子一五一十地倾诉委曲。妻子悲恨地长叹一声,说都怪你一心读书游说,不然,哪能招惹这些苦楚。”此时,张仪有说不出的酸咸苦辣,又有理不完的心头乱绪。思来想去,还是欲罢不忍。于是,他张大嘴巴问妻子:“看我舌头还有没有?”妻子不解其意,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心想,只要还有舌头,便能把活人说死,死人说活,又有何忧!于是,他欣慰地说:

“舌在,足矣!”其后,张仪就凭借这张利口,巧施纵横之术,襄助秦国统一天下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纵横家苏秦经过劳力奔波,先后说服了燕。赵等国,初欲合纵抗秦。这一年,适逢秦国派大良造公孙衍(号犀首)破魏军于雕阴,擒龙贾。苏秦唯恐秦国继续用兵,惊散列国合纵,便思派人游说秦惠文君,使其暂缓出兵。可此等重任,唯独张仪足以承担,余无可托之士。苏秦深知请将不如激将,便施出一个伎俩,派人暗示张仪,说当初,先生与苏秦交谊至深。现今苏秦仕途亨通,您何不前去求见,借以实现此生宏愿。”张仪当然希图同窗提携,便赶到赵国来见苏秦。苏秦预先告诫守门小吏不为张仪通报,又设法不让他离开。如此数日,苏秦才接见张仪,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妾食物,并喝斥说:“以你的才能,竟使自己困辱到如此地步?我并非不能推荐你,使你骤得富贵,而是你不足大用。”说完,苏秦转身离开。

其实这都是苏秦有意激励张仪的。张仪受辱不过而投奔秦国,深受重用。不久秦设相国一职,由张仪担任此职。在秦一年有余,即当无尚重任。此后凭其文武全才,出将人相,可谓官运亨通。

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张仪建议秦国用王号,称秦惠文君为秦惠文王,显然是要同徒有其名的周天子并驾齐驱。这年,他亲自为将,取魏国陕,却把当地民众归还于魏,又是且打且拉的策略。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张仪与齐、楚大臣会于留桑。此会也是服务于秦国远交齐、楚,近攻韩、魏的总战略方针的。

早在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年),魏国用相国惠施之策,欲东联齐,南和楚,共抗强秦。不料事与愿违,却迭遭齐、楚两国攻击。到了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魏惠王因联齐之策无效,便驱逐惠施,反要联合秦、韩,报复齐。楚。

秦惠文王见有隙可乘,便与张仪精心策划,免除他的秦相国之职,暗地派他前去魏国活动,意在拆散关东诸侯的合纵计划,劝说魏国做个与秦连横的带头羊。

魏惠王正在内外交困之际,一见张仪到来,竟然不加思索,把他视为旋转乾坤的宝贝人才,任之为魏相。张仪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又对魏国内政了如指掌,再借助他的巧口利舌,不论是正理、反理,总能讲得头头是道。

首先,他纵论魏国兵微将寡,地无险阻,又四面受敌,既不可战,也不可守。

其次,他分析合纵抗秦是画饼充饥,难于成事:“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者,而欲恃苏秦诈伪反复之谋,其不可成事甚明。”

其三,他大讲背秦之害:“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夕卜(魏国河西之地),据卷、衍、燕、酸枣(四地皆属河外),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下能南下),赵不南而梁(魏)不北(不能北上),梁不北则纵道绝(合纵受阻),纵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待)也。此臣之所为大王患忧虑也。”

其四,他侈谈联秦之利:“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巨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易被击败),不能坚战。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胜之必矣。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适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下甲士而东伐,虽欲事秦,不可得矣。”

以上说辞,既含有真知灼见,又不免夸大其辞,虚声恫吓。张仪的聪明才智就在于能够把“实非”之事论证得“似是”,使魏国君臣不明真伪。更重要的是,他的外交活动有秦国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致使张仪能巧妙地交替使用着政治诱降和军事进攻两手。每当在魏国的活动遇到严重阻力时,他便暗暗约会秦兵伐魏,给予当头棒喝。

如此数年,魏国对外方针一直举棋不定。这就为秦国的发展及其分头打击关东诸侯争取了时间。

到了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张仪作为秦国间谍的面目暴露无遗。魏逐张仪,以公孙衍为相。张仪无负于使命,复返秦国为相。

次年,公孙衍串连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抗秦,推楚王为首,但由于人心不齐而失败。以后秦国攻占巴蜀,建立了巩固的大后方之后更东进兴师,赵韩魏三国都受到打击。

伴随着秦国军事斗争的凯歌行进,在外交上也得以纵横捭阖,无往而不胜。

秦国在威服东邻魏、韩之后,便进一步打出国门之外,大踏步东进。此时,首先应选择的打击目标正应该是楚国。楚国地广兵多但大而无实,尤其政治上腐败,守旧势力盘根错节。张仪早已认识到楚国的衰弱。还在他初任秦相时,便公然寄书楚令尹说:“往年你曾诬我盗取玉壁,如今望你善守楚国,提防我盗你的城池土地!”这不纯属于泄私愤,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公开挑战。

但是,当时最大的障碍,是楚与民富兵精的齐国一度结成联盟,共同抗秦。鉴于这种情况,秦国的重要一步棋,就是拆散齐、楚合纵。为此,张仪肩负重任,远道赴楚。

楚怀王听说张仪到来,特把他安置在高级馆舍,并谦恭地问:“先生辱临敝国,将有何见教?”张仪对答说:“秦王和魏最喜爱的是楚王,而最憎恶的是齐王。大王若能闭关绝齐,我愿请秦王将商于之地600里献给楚国,并使秦女做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结为兄弟之国,这样,楚国北弱齐国;西交强秦,可谓一举而三利俱全。”昏庸贪婪的楚怀王一听此言,立刻眉开眼笑。

楚国多有庸碌之臣,纷纷恭贺怀王不战而拣了个大便宜。但也不乏有识之士,看穿了秦国的反间伎俩。谋臣陈轸便独吊楚王,说破张仪的机关秦国现今所以看重楚国,无非是有齐国结为外援。倘若闭关绝齐,楚必孤立。秦岂能爱一孤国,而予之商于之地。一旦张仪骗楚,大王必再结怨于秦国。此则一举而树东西两敌,岂不可悲吗!”楚怀王十分执拗,竟斥退陈轸,并以相印授予张仪,天天设宴款待这个不速之客。

张仪见楚王与齐绝交,暗自庆幸完成使命,便迅速打道回国。楚王派将军逢丑父随他至秦,讨取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失足坠车,卧病不朝。

一直等了三个月,逢丑父仍未讨到土地,便投书秦王,申明前约。秦王说:“如果真有前言,须待齐、楚绝交之后,才可践约。”逢丑父转告楚王。怀王唯恐绝齐不深,惹得秦国不满,便派勇士北行,去辱骂齐王,献媚于秦。齐王大怒,主动请求结好秦国。

张仪见大功圆满,这才上朝理事,并对逢丑父说:“你为何呆在这里,还不去取土地?”逢丑父问:“地在哪里?”张仪更改前言,说道:“我有奉邑六里,愿献楚王左右。”逢丑父愕然,固争商于600里土地。张仪反赖他将“奉邑六里”误听为“商于600里”。此时,逢丑父明知被欺,却巳无可奈何,只得归报楚王。

楚怀王怒不可遏,要立时兴兵伐秦,以雪此恨。陈轸知道,倘若愤然出兵,必定失去理智,只得又来谏阻,极言“伐秦非计”。然而,越是昏聩之辈,越难忍受一己。

楚怀王命大将屈勾伐秦,两国会战于丹阳。秦斩楚国甲土8万,俘(一说杀)主将屈勾,又虏列侯70人,并攻占楚国汉中郡。怀王且羞且恼,又起倾国之师,复战于兰团,再次大败亏输。这时,韩、魏两国也趁火打劫,南袭楚国。楚国别无良策,只好与秦割地谈和。

周赧王四年(前311年),秦国为推行连横策略,情愿割让汉中郡的一半给楚国,以求两国重归于好。楚怀王不愿受地,却愿得到张仪,以泄往日之恨。

秦王知张仪到楚国必死,不忍开口放行。这张仪的确是艺高胆大,竟然自告奋勇,请命出使。他说秦强楚弱,我有秦国做靠山,大王做后盾,楚国未必敢轻易地加害于我。再者,我与楚王佞臣靳尚相善,靳尚得幸于楚王宠姬郑袖。郑袖所言,楚王必听。有此二人在楚,谅无大忧。”秦王见张仪略无惧色,便放他前往楚国。

楚怀王一见张仪,怒不可遏,立即把他打入死牢,拟择日行刑,亲自辱而杀之。

张仪身坐虎口,竟泰然自若。他求人找来靳尚,付与一条锦囊妙计。靳尚先见楚王,奏道大王拘捕张仪,一旦得罪秦王,失掉盟国欢欣,天下必轻大王。愿王三思再三思。”怀王闻言,不觉犹豫起来。

靳尚又连忙去见郑袖,煞有介事地说秦王甚爱张仪,拟用6县土地和绝色女子把他赎回。楚王看重土地,势必宠幸秦女。到那时,夫人专宠的地位恐怕要岌岌可危了!为今之计,不如劝说大王,放出张仪了事。”郑袖涉身利害,急忙去求情于楚王,日夜撒娇装嗔,搬口弄舌,说道:“从来人臣各为其主。如果大王杀死张仪,秦必怒而代楚。妾请求母子一同迁往江南,免做秦国砧上鱼肉。”怀王经不过妇人纠缠,遂赦免张仪,又复厚礼相待。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黑虎帅令

    黑虎帅令

    智者顺天以求长生,强者逆天以求超脱,智力双全,便可将这天数玩弄在股掌之间!
  • 血缚

    血缚

    一朝跌入血域,一再丢我入血池,喂喂喂~!血王是吧,其实,血液也挺美味的,是吧?为了生存,作为人类女子的我开始了饮血,你想让我死?!我告诉你,在折磨到你喊救命之前,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要逆天:倾狂召唤师

    妃要逆天:倾狂召唤师

    大陆顶级的炼丹师死后穿越,竟变成了沐和国公府的废材大小姐。临天大陆,召唤师与炼丹师并行,唤兽御宠,炼丹制药,武力为尊,强者天下。魔洛,炼丹师界的奇才翘楚,冷厉腹黑,狂傲张扬,一场阴谋,竟被自己所爱之人亲手送上黄泉。楚倾狂,懦弱胆小的国公府嫡女,在这灵师为尊的临天大陆上出了名的废材草包。双眸再度睁开,注定不再平凡,当那软弱的外表退去,又会是怎样的惊才绝世般的风华展现。唤兽御宠,不过信手拈来。制药炼丹,那不过是消遣手段。重新来过,这一世她定要为自己而活。欺吾、伤吾者,上天入地,也要将其挫骨扬灰,敬吾、爱吾者,倾尽所有,也要奉其鼎盛荣华。精彩【片段一:】“跟我走,我许你王妃之位,今生只予你一人。”男子一身冷然的坐于四翼金狮拉乘的墨龙王座之上,容色认真的说道,眉宇间那一种浑然天成的王者之气尽显。“可惜,王妃什么的我...没兴趣。”女子缓缓抬起面颊,一双美眸轻扫向那面前的男子,嘴角微勾,“不过,美人真的喜欢我的话,人家倒是可以考虑娶你。”【片段二:】“你...到底是谁?”带着震惊的声音从白衣男子的嘴里吼了出来,那俊逸的脸上瞬间生出一抹近乎扭曲的形状。一身火红色狐裘披身,女子与身旁一身紫袍的男子并肩而立,紫色的眸中光芒一闪,“风冥夜,我们好久不见。”一音落下,猛然一道白光闪现,随后闪电般向着白衣男子劈去,“欺我之人,下场只有死。”【片段三:】“灵兽?你看这些如何?”女子袖手一挥,那原本空荡的房间内顷刻间热闹起来。“一只,两只.......”停!“这些都是你的召唤兽?”男子咋舌,一双血眸里满是震惊。天啊,这些都是超级别的灵兽啊,强悍呀,无敌啦,你这女人是要逆天啊!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吾乃祸水

    吾乃祸水

    红颜祸水,即红颜等于祸水!那么,吾等于红颜吗?因为:自古红颜美人难求,好难得出现这么一个,自然导致很多男子追求,男人凑多了,容易引发争端,轻则斗殴流血,严重时会祸及众无辜。所以:红颜是祸水。因为:吾长得没话说,除了美,还是美,那是相当的美!但……呃……好像叫吾祸水与此关系不大。所以:吾与红颜不能对等。
  • UFO之谜

    UFO之谜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有关UFO的一些传说,很多见诸当年的报刊,诸如“空中奇遇”,“神秘的失踪”,“天外来客”等等。美国政府两次成立科学家小组,对UFO资料进行研究,民间也成立了许多UFO协会组强。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UFO吸引了全世界所有人们的关注目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些有关UFO之谜逐步被人类解开,但仍有许多UFO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书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如果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关注和探索UFO之谜,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魔衣橱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魔衣橱

    佩文西家四个兄弟姐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在一位老教授家做客,无意中发现衣橱后隐藏着一个神奇的魔法王国。这里的居民有羊怪、海狸、矮人、树精……但在阿斯兰离开纳尼亚期间,这个国家被一个邪恶的白女巫占领。她压迫纳尼亚的居民,将其置于永恒的冬季之中。羊怪图姆纳斯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露茜,海狸一家也帮助他们兄妹逃脱白女巫的追杀。爱德蒙曾受白女巫土耳其软糖的诱惑,一度背叛过自己的兄妹。 后来,阿斯兰伴随着圣诞老人来到纳尼亚,带领大家战胜了女巫。四个孩子成为纳尼亚的国王与女王。多年后,他们在打猎时无意中穿过衣橱,重新以孩子的身份回到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