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开古赫梯文明的大门自从特克思尔于1834年发现博兹柯伊之后,引来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一地区考察、发掘。1869年的最后一天,铁路工程师约翰·伍德手下的发掘队在以弗所发现了大神庙,他们在地表之下近10英尺处掘出了神庙的大理石铺面。同时,德国人施里曼1870年发现了特洛伊遗址,那些被发现的文物属于青铜时代早期。1893年在博兹柯伊出土了首批泥板文(总共数千块),上面刻有某种形式的楔形文字。对这些泥板文的研究最终揭示,安纳托利亚的历史比古希腊,罗马时期要早许多。
1872年,一位名叫威廉·莱特的爱尔兰传教士得到了5块从叙利亚城哈马斯采取的带有雕刻的石头,虽然莱特本人看不懂这些石块上的符号,但作为传教士,莱特对《旧约》非常熟悉。《旧约》中曾几次简单地提及过赫梯人,以色列人来到应许之地时发现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几个民族中就有赫梯人,还有亚伯拉罕从“赫梯人以弗仑”手中买来样,无名的“赫梯国王”从所罗门那里买马,所罗门的众多妻妾中也有赫梯人。根据这些记叙,莱特认为,如果《圣经》中把这支军队给予和埃及军队同等的地位,这显然不是个沙漠游牧部落。于是他推测,赫梯人曾经威风凛凛,他们很可能曾在哈马斯的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些石块上的铭文可能就是赫梯人留下的。
莱特把这5块石头交给了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希望他们能破译石块上刻下的符号。1879年,一位名叫阿其波尔德·舍斯的英国学者把特克思尔曾经在博兹柯伊和亚塞尼亚卡拍下的照片和哈马斯石头的照片做了比较,舍斯发现两处照片上的符号有相同之处。于是,他想到,这是否意味着同一文明从安纳托利亚中北部迁移到了位于几百英里以南的叙利亚。舍斯认为这可能就是《圣经》里提到的赫梯人,并进一步推断说他们可能就是在博兹柯伊附近修建山顶城堡的民族。
在1880年伦敦举行的《圣经》考古学会大会上,舍斯再次宣布了爱尔兰人威廉·莱特6年前写下的断言:哈马斯铭文是赫梯人的作品。
莱特也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久被遗忘的民族的第一本书:《赫梯人的帝国》。它为全新的赫梯学研究开辟了道路,永远改变了史学家对古代世界的看法,可以说,赫梯人通过其尚无法破译的文字,终于开始要求恢复他们在历史中应得的地位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研究亚述和埃及文明的科学家也从文献中找到了一些有关赫梯人文明的线索。
最终,打开赫梯人秘密大门的钥匙不是在土耳其被找到,而是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埃及被发现。1887年,在开罗南部200英里处,尼罗河畔的泰勒·阿玛尔纳村附近发现了一批密藏泥板。这些刻有数行整齐的楔形文字的泥板,原来是埃及法老埃赫那吞的外交和行政信函,这位法老以古埃及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而闻名。公元前14世纪,他另建新都埃赫塔吞,埃赫塔吞的意思为“阿吞光辉照耀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埃及法老埃赫那吞与其第二个夫人所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图坦卡蒙,图坦卡蒙不到20岁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不明)。其中许多泥板文提到一位杰出的赫梯君主并详细描述了其军队的动向。有一泥板文是赫梯君主苏比鲁利乌玛以宫廷方式,祝贺年轻的埃赫那吞登上埃及王位的书信。大多数书信是用巴比伦阿卡得语即当时的外交通用语写就。
然而有两块泥板却与众不同,它们是用一种没人知道的文字所写成,那么,这两块泥板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呢?
1893年,一位法国人类学家在安纳托利亚的博兹柯伊挖掘出两块泥板。他心细地发现,这两块泥板上刻的楔形文字和埃及阿玛尔纳村那两块泥板上无法破译的楔形文字相同,这一意外的发现将古埃及文明和赫梯文明联系起来了。
1905年,写有这种楔形文字的一块博兹柯伊泥板到了德国亚述学家胡戈·温克勒手中。温克勒和一组助手于10月下到博兹柯伊的发掘坑内,发掘出34块泥板,其中大多数是用这种无法翻译的楔形文字写的。
这些泥板文及博兹柯伊巨大的遗迹范围似乎显示,这一遗址乃是赫梯人一座重要城市,而这种楔形文字可能就是赫梯人的文字。
为查明这一点,他决定次年再度对其进行发掘。这一次,温克勒和他手下的人早早来到这里,他们在通常被称为大城堡的附近,很快挖出了排列整齐、保存完好的泥板文。温克勒意识到,这个地方显然不是普通的居民点,他猜测很可能博兹柯伊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让他疑惑的是,这处遗址与赫梯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看来,要想揭开这个谜,只有耐下心来继续向下挖掘,第20天后,一位挖掘工人给温克勒带来一块保存得非常好的阿卡得语泥板文。温克勒回忆道:“看它一眼使我以前的所有经历都相形见绌。”
他看到了什么呢?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
1906年8月20日这一天,令德国人温克勒终生难忘。有个挖掘工人交给他一块刻有阿卡得楔形文字的泥板。这块泥板,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和约——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哈图施利三世于公元前1270年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原来,这些泥板是赫梯人的编年史,上面记载历史上着名的卡迭什战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重要战争,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
宣告结束的战争。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其疆域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谷地,并一直扩展到西亚的巴勒斯坦禾呶利亚一带。当时埃及的法老时代已经历了1500多年,正处于第19王朝统治之下。
赫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于安纳托利亚,他们最先发明了铁制的武器,常常攻掠周边国家和民族。公元前16世纪,他们打败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攻陷了其首都巴比伦。公元前15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占领了腓尼基并侵人叙利亚、巴勒斯坦。为了建立在西亚的霸权,赫梯人步步逼近,与驻扎在西亚的埃及军队关系极为紧张,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在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看到赫梯的势力严重地威胁着埃及利益,双方迟早必有一战。经过五界年的整顿内政,积蓄财力军力,他集结了四万铁骑,准备讨伐赫梯。
赫梯安插在埃及的谋报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十分吃惊,连夜用木棒在泥板上以楔形文字刻下秘密情报,派人带回赫梯帝国的都城哈图莎,呈给国王穆瓦塔利,国王连忙召集部下商议。他们赶到赫梯帝国南部的要溢卡迭什城,只见山务脚下左边是一条通向大海的大道,右边是深不可测的茫茫山谷,其中有条水势之湍急的河流,名叫奥伦特河。国王仔细观察了一番地形,当即下令手下将领如此这般,分头准备。
这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率领着他那威震四方的阿蒙神军团、拉神军团、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浩浩荡荡向北挺进。大军接近卡迭什高地,法老见前方山路曲折,便下令部队暂停前进,布下岗哨,就地安歇。半夜,埃及哨兵发现灌木丛里有两个人影在探头探脑,便立即冲上前去,把这两人抓了起来。法老亲自审问,得知是没来得及撤退的赫梯士兵。他们招供道:“赫梯国王为了躲避贵国的军队,已命令卡迭什驻军撤退到远处去了。”
法老感到机不可失,不等天亮,就率领身边的阿蒙神军团渡过奥伦特河向卡迭什冲去。当时埃及军队大部分还未赶到,法老派人通知后续的拉神军团火速进军,到卡迭什城堡会师。
谁知他们抓到的那两个赫梯土兵是奉命来提供假情报的。赫梯国王穆瓦塔利见埃及人巳经上当,便调拨2500辆战车,包抄到法老后面,突击正在行进中的埃及拉神军团。拉神军团猝不及防,很快就被赫梯人击溃。随后,赫梯战车部队调转车头,包抄了法老所带领的阿蒙神军团的后路。这时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和部下商议如何攻城,万万没想到赫梯军队从后面杀来,顿时乱了阵脚。赫梯大军向埃及人发起猛攻,潮水般冲进了埃及军营。
赫梯国王下令发动进攻,他把所有的战车和士兵全部派了上去。
眼看着赫梯人胜利在即,突然他们的军阵背后开始骚乱。原来是埃及的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闻讯赶来。被围的法老和埃及士兵见援军到了,顿时勇气倍增,一阵内外夹击,终于杀出重围。赫梯军队也无力再战,只好收兵退人卡迭什城堡。
公元前1273年穆瓦塔利去世。赫梯首都哈图莎再次发生政变。穆瓦塔利之弟哈图施利三世篡夺了侄子的王位,并将他的侄子放逐。然而,这位篡权的国王却在历史上青史留名,这不是因为他的劣迹,而是因为他的权术和作为政治家远大的谋略。在卡迭什之战过后16年的公元前1259年,哈图施利三世派使者带着一块银制的字板去了埃及。
此时,满头白发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正准备向赫梯发动第28次进攻。士兵们向他报告“赫梯人来了”。当法老远远看见赫梯使者手里捧着闪闪发光像磨盘一样的东西时,马上想到:“难道赫梯人又造出了什么新的武器?”
等赫梯人向法老恭敬地敬礼,递上那块字板时,法老惊讶了。原来这是赫梯人刻在银板上的战争和约,开头刻有“伟大而勇敢的赫梯人领袖哈图施利”、“伟大而勇敢的埃及统治者拉美西斯”的字样,下面刻着两国之间的和约:确立两国间的和平,互相信任,永不交战;一国若受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另一国应出兵支援,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许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彼此保证互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等18条。埃及法老深受感动地接过了这块银制字板,表示接受赫梯人提出的和平条约。
考古学家在博兹柯伊发现了45封与此条约相关的信函。哈图施利三世,是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后来又让自己的两位公主嫁给了拉美西斯。
严重侵蚀,但可以看得出身着高雅服装的哈图施利三世和他的女儿,向宝座上的法老走来,举着双手表示敬意。
埃及——赫梯联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埃及人也把卡迭什之战的记载与和约全文刻在了卡尔纳克神庙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上,至今这些文字还保留着。
作为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温克勒对此当然不会陌生。而他的助手此时拿给他的泥板,正是用阿卡得语写成的、关于这次战役与双方和约的赫梯人一方的版本!看到这个文件,温克勒怎能不激动,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在《旧约》和古埃及神庙中提到的赫梯人和他们创造的帝国,认识到博兹柯伊就是考古学家们长期寻找的赫梯人的首都。至此,赫梯人那不易捉摸的历史最终被确定下来——他们原来就在土耳其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直到1912年温克勒逝世之前,他一直在博兹柯伊废墟遗址上从事挖掘,一共发现了一万块泥板或它们的碎片。遗憾的是,尽管他根据许多写有阿卡得语的泥板文能够确定零零散散的赫梯君主的姓名和业绩,为最终重新描述赫梯历史奠定了基础,但即使如此,大多数的泥板文却仍然倔强地保持着沉默。温克勒未能如愿地破译赫梯人的语言,他只能从古巴比伦人所用的阿卡得语泥板中,来窥测赫梯人的历史。有许多情况仍然无法弄明白。这对他来说是终生的遗憾。那么,赫梯语又是如何破解的呢?
5.捷克学者赫罗兹尼破解赫梯文字破译赫梯人语言这一荣耀最终归属于捷克亚述学教授贝得里希·赫罗兹尼。这位天才的学者终于让那些写在泥板上的赫梯楔形文字吐露了一部分它们保持4了3000多年的秘密。1915年,赫罗兹尼对楔形文字赫梯语释读成功,并将泥板l-二——文书翻译出来。
赫罗兹尼是古代闪族语语言专家,他并不能理解赫梯语本身,却能熟练地读懂楔子形状的字体。他从语音方面进行研究,挑出仿佛是专有名称的那些词,然后再鉴定出直接从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借用过来的表意词,也就是图形字,赫梯人从这种文字发展出自己的书写传统。
他宣布,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的印欧语言。其结论是根据名词和动词的词形变化作出的。如,名词主格以结尾。宾格以结尾,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用一复数用一等等,这些特征都充分证明它们出于印欧语源。
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印欧语系的安纳托利亚诸语言包括赫梯语、巴莱语、卢维语、象形文字卢维语、吕底亚语、吕西亚语。前三种是1905年以来在博兹柯伊——哈图莎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文献中发现的,其时间约为公元前2000年。象形文字卢维语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南部和叙利亚北部的碑铭、印记等,约可溯至公元前1200前700年。用字母文字书写的吕西亚语和吕底亚语,可溯源到公元前600~前200年。
在赫梯语出现之前的哈梯语,在楔形文字赫梯语文献中写做:常被误认为赫梯原始母语,实际却是底层语言,与赫梯语及其姊妹语言无关,也与同样通行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胡里语、乌拉尔图语无关。很难断定哈梯人在安纳托利亚有多长时间,但是可以肯定,在赫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哈梯语已经死亡。
在赫罗兹尼的研究基础上,到了本世纪4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赫梯人文字的所有形式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把握,并逐渐了解到,赫梯语的发展,根据赫梯王国的历史,可分为:古赫梯语,相当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1700~前1500年);中赫梯语,相当于“黑暗时期”(公元前1500~前1400年);新赫梯语,相当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及赫梯新国家时期(公元前1190~约前700年)。
20世纪初,另一支德国的考古队也在博兹柯伊开始考古挖掘,他们的挖掘重点主要放在测量绘制赫梯人的古城的城墙、庙宇和宫殿上。这项工作,后来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博兹柯伊地区的考古工作得以恢复。至今,考古人员在此地发现泥板的总数达25000块,这其中包括了德国考古学家彼德·涅夫于1990年至1991年间在一个赫梯皇室档案馆发现的3000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