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9

第29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9)

师问曰:当时送个甚么还饭钱?珍曰:你去问他。师曰:他在那里?珍曰:他往终南去了。师又加一重疑,同到五台。大小静室,无处不到,一一请问。对曰:他心不与你相干。复至北京,参遍融师,未开口,被他一喝,唬得胆裂心惊。复往山东见一禅师,姓孔禅师,曰:我四十人辛苦方得此事,你的疑我替你了不得,除非自了。始得复往伏牛打七,到第四七中,猛然得个轻安,方晓得云外言语,真实不虚。

虽然只是疑情不散。又问一禅师,禅师曰:禅难明白,不如念佛,求生西方容易,仗阿弥陀佛威力,慈光摄受,临命终时,生于彼国,花开见佛,岂不快哉!师依此语,回至麻城。结庵于丫杵山。闭门禁足,昼夜六时,专求往生。虽然终日念佛,心中疑滞不散。待三年毕,又复遍参江浙,转至庐山,会大安禅师。安问曰:汝号甚么?师曰:无念。安曰:那个是无念?师茫然无对。傍有一僧跪求开示?安曰:起来,转一转。僧便转。安曰:谁叫你转?僧曰:老爷叫我转。安一喝。师正不识,无念又被这一喝,忧闷下山。

至舟中大病,饮食都不下,自叹曰:无念自不识,枉做人在世上。友朋劝曰:且从容,吃些茶水,是你忙不得的。复回本山,正忧闷中,有二人至,请师诵经。师辞曰:我不会诵经,三辞不获免,后至经堂,会几友夜坐,叙数年行脚。友人曰:何不问你自家。师曰:如何是自家?对曰:拿物非手,吃饭非口。师听说:每朝吃饭时,不觉失手,碗在卓上,分明是手,口如何不是?行住坐卧,恍惚如梦。忽然夜中有哭笑二声相触,猛然开悟,喜倒卧床,睡至五更。友人至榻前,问你昨夜见个甚么?师又茫然无对。昨夜欢喜惊散十分,又转生烦恼,不觉大病,不进饮食。主人请医下药,师曰:我十分精神想失八九。医曰:也只劳神太过,心火逼急,两眼皆肿。师自叹曰:今年若不识,无念自缢而死。友人曰:你有此志,今年必得。

五月余,身未沾席,食未充饱,终日如梦。一日从榻坐起出门,偶见面一盆在当路,掇起送至柜中,见有果笼,将手推开,不觉失手,柜盖打头,浑身汗流,抚掌笑曰: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从前疑滞,一齐看破。友人问曰:你见个甚么?师曰:亲见你我,才得个逍遥自在。己卯,石潭居士延住龙湖。辛巳,卓吾居士来访。夜坐问曰:你见处说说看。师从始至终,一一吐露。居士曰:你且放下。

师心下没有理会,同住四十余日,邀过黄安居士,请众友会,每日交谈,你只放下。师曰:我没有甚么放下。得住月余,回龙湖看淆讹公案不省,渐渐有疑,请问石潭居士。居士曰:你还要看经,师曰:我不识字,不知看甚么经?居士曰:看《维摩经》,《楞严经》虽好,你看不得。师曰:如何看不得?居士曰:此是最上一乘的文章,我也理会不来。师听说,如箭入心,他把我做那样的人看。回到龙湖,就看《楞严》,看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忽然疑病又发,四五年的欢喜全然失散。疾往黄安,居士一见,问曰:工夫何如?师曰:我有一疑。居士曰:疑个甚么?师曰:知见立知。居士正色曰:这个不是你知见。师又不契。居士邀众友到驷马山会,有讲僧至,同会。夜坐,居士问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法师讲罢,居士曰:无念你说看。师将开口,居士将师膝上一推曰:这个聻师。

忽猛省,归至龙湖。静坐数日,平生所得的杳无踪迹,从此以后疑惑净尽。不遇本色宗匠,恶辣钳锤,堕在识见海中。鼓腹摇唇,以为自得。担阁数年,愧感邓公相信之极,设尽计较,欲剿他识见,不知自己脚跟未稳,先丧己命。

忽省十地菩萨梦见众生,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蓦地猛省,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干涉。从今而后,只是旧时人,不做旧时梦。

偈曰:

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

忏文

大明国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黄檗山法眼寺

侍佛礼忏庄严净土应(巳)七孝徒(某某)洎合山缁白孝眷等词伤圆寂本师,深有无念大和尚,示生于嘉靖甲辰年二月十七日午时,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太平乡高岸村游荡山袁家坳社下受质,住世甲子五百有四干,天启七年丁卯岁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在于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南黄檗山法眼寺示寂。

悲仰本师念公和尚,夙乘愿力轮,摧见网。超举拂拈槌之常格,露炎焰毒鼓之真机。苦参四十余年,不与万法为侣,幻住八十四岁,未将一字与人。虽李老志量,冲天慢习,犹嫌侠骨。即邓公天资近道,宗脉早恸斯人,所以二十载求友勤,渠应知粥饭时为人亲切。迨夫榆景逾扬,远照之晖,譬彼晨星独耀高旻之峻,云集遍诸方耆硕,鸥游倾一代名卿。得髓得皮,此外凭谁付嘱。日面月面,今时难共举呈。方期与赵州齐年,不觉已优昙瞥现。瑞烟珂雪,泥洹示希有之祥;宝网金台,窣堵涌神工之助。奔赴则林木变白,攀号则大地鲸音。悼人日之西沦,惊夜珠之自失。况(某)等身依慈怙,莫报重恩。大事未明,难免南泉一哭。祖意梦在虚劳,首座装香兹当。本师(巳)七之辰,故遵古宿清规之典,伏愿生则定生安养。莲开此日,灭而不灭,毗卢茎化,全身劫火洞然。时漫道随他去也,古炉冷湫地,方知落处分明。体众生未度,不取正觉之愿。王即沙界现前,不舍一法为佛事岩头,滴水踢翻处,满月当空。潭底孤灯吹灭时,大千照彻与么别。峰相见空,教孝子帷下哀哀若待。补处下生,只恐痴人眼前梦梦。仰仗三世诸佛,特地证明,留与后代儿孙共伸回向,涓今吉旦,修设该罗法界,利济四生。凡圣圆融,冤亲平等,水陆无遮,讽经礼忏。焰口普利,法施道场一供。上报四恩,下资三有。

恭祈佛力大利幽明。

黄冈弟子樊志张法名常灯述

黄檗无念禅师传

(根据资料编写)

无念禅师原名深有,是湖北麻城人。早年父母双亡,家族里的长者知道他有佛缘,让他披剃出家。有一天,有个老禅师对他说:“生死事大,一定要参悟出,才不辜负此生。”无念禅师问:“到哪儿去参?”老禅师指示他去伏牛山。到了伏牛山参不出,又去七尖峰、东台山、五台山,又去河北、北京,又去丫住山,又去庐山,苦行几十年。凡是五岳名山,都到过了。无念禅师的师承很多,拜过的老师有:大休禅师、秋月禅师、无穷禅师、古清禅师、遍融禅师等。每到一处都虚心求教,顶礼恭谨。这些都是传给无念禅师的禅法有:黄瓜茄子、提话头、还饭钱等。有些话像天书,一般人不懂。无念禅师参禅心切、心诚,好像对不起当世大丈夫,就差没发誓去死。志向坚定,修行刻苦,几十年如一日。有很多真实见地,就像雪里送炭,让人觉得很舒服。无念禅师很尊重师长,那些老禅师让他下山他才下山,不让他下山他就不下山。

朋友里面,他与着名异端思想家李卓吾(李贽)感情深厚。有些长者认为李卓吾不是善良人,兴趣世忌晦来往,只有无念禅师常在李卓吾身边。有人告诉无念禅师:“你不要与李卓吾来往了,大贵人已经生气,要收拾李卓吾。”无念禅师说:“就算你砍了我的头,劈了我的胸,我还是要与他来往。”通过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无念禅师意志坚定。无念禅师的佛法与人格感染众人,官绅们都争着与他来往,向他求教。直隶、浙江、河南、江西、福建,这几省的居士弟子尤其多,比如:焦太史、陶祭酒、黄庶子、王方伯、袁考功等人,都放下架子来与他相聚。无念禅师诸多佛法开示如天降霖雨,使唤苍生受益。无念禅师的生活方式潇洒不羁,随性自在。官绅们请他住别墅,没住几天就飘然去了。就像野鹤飞鸿,不会被世俗绊住。

无念禅师的朋友袁宏道说:无念禅师十多岁的时候就出远门,几乎参遍了当时有名的禅师。食不知味,没件好衣服,没双好鞋子,艰苦学禅三十多年。大凡宗门大老,都问过了。很久以后才豁然明白,结束参学,回到家乡,开始弘法。一开始住在家乡麻城的龙潭湖,与奇人李卓吾做朋友。后来讨繁华,寄住在商城的黄檗山。这山高大雄浑,荒无人烟,无念禅师一见黄檗山就很喜爱,上了顶,见山顶平坦,说:可以耕田呀。就问山下的农民,说:山顶上原来就是张太学的田,现在荒了,休耕太久,成了石田。无念禅师说:田虽然荒了,还可以开垦。修行的僧人住在这里,参禅念佛之际可以开荒,充足一年口粮,此地很好,我可以在这里终老了。过了段时间,十兄弟(十个结拜朋友)访问奇人李卓吾与无念禅师在龙潭湖上,无念禅师刚从黄檗山下来,就说起了希望建寺开荒这件事。当时我的同年范光父做商城县令,我写了封信给范县令,希望能帮助无念禅师实现这个愿望。范县令欣然同意,告诉荒田原主张太学。张太学大喜,说愿意把黄檗山顶上的田地全部送给无念禅师。无念禅师考虑到山田荒芜太久,没几年来开垦不完,工程浩大,恐怕吃不消。并且太学还赠送粮食助力开荒,田、粮太多恐怕反成累赘。就对张太学说:多谢檀越!和尚不敢贪多,请先给我一亩。张太学就照他的意思办。大家都尊敬无念和尚的德行,说他不是虚浮之辈,安分度日,这是本色。四方相助,荒田重开,新庙建起,取名法眼寺。自耕自足,有古丛林之风。

无念禅师的侍者怀淑说:我师父原名深有,字无念,别号西影,湖北黄麻邑人。父亲姓熊,母亲姓黄。生于嘉靖甲辰二月十七,五岁丧父,孤儿寡母穷苦无依。十六岁那年患痘,快死了,哥哥与叔叔商量让他出家,不久病就好了。送到游荡山断发出家。三年后的一天,有个游方僧来,我师父待他很殷勤恭敬。游方僧说:你既然出家,就应当修行,不然必堕轮回之中。于是我老师开始了漫长的参学生涯,直到四十年后,才得大彻大悟。先前有一位老僧告诫无念禅师道:“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无念禅师听了,悚然惊醒,于是决志参访,自誓今生定要究明生死大事。在行脚途中,无念禅师曾经听到有一位僧人举这样一则公案:有僧问大休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休禅师道:“黄瓜茄子。”无念禅师不明其旨,遂生大疑惑。于是遍参江浙名宿,却一无所得。后听说大安禅师在庐山接众,无念禅师遂前往参礼。大安禅师一见无念禅师,便问:“汝号甚么?”无念禅师道:“无念。”大安禅师又问:“那个是无念?”无念禅师茫然无对。于是便留在大安禅师座下请益。一天晚上,无念禅师正在坐上用功参话头,忽然听到外面哭笑二声相触,猛然惊悟。后来有一天,他在厨房里,偶然看见一盆面放在地上,行走不便,于是将面盆掇起来,放入柜中。柜子旁边正好有一只果笼子,无念禅师准备顺手将它推到一边,不觉失手,触动了柜盖,柜盖正好打在他的头上,这意外的一击,将他心中的疑滞,一下打掉了。无念禅师当即豁然大悟,通身汗流,大笑道:“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万历辛巳年(1581年),无念禅师前往龙湖,与李卓吾居士同至驷马山。当时有一讲经师也来到那里。李卓吾居士问讲经师:“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讲经师于是依文解义,说了一通。李卓吾居士未置可否,回头看了无念禅师一眼,问道:“无念,你说看。”无念禅师正要开口拟对,李卓吾居士忽然推了一下无念禅师怕膝盖,说道:“这个聻师!”无念禅师当即猛然省悟。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生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交涉”。于是作偈云:“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弟子常灯在忏文中说:本师无念大和尚生于嘉靖甲辰年二月十七日午时,诞生地在湖北黄州麻城县太平乡高岸村游荡山袁家坳社下,天启七年丁卯岁七月十十八日巳时在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南黄檗山法眼寺圆寂。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热门推荐
  • 卅街档案馆

    卅街档案馆

    一场熊熊烈火,使卅街档案馆的绝密卷宗重见天日。1946年,在平息了国民党及残余日本关东军发动的暴乱之后,报信的火麟食盒被人劫走。从此,神秘事件接连涌现:狐仙堂的诡异符咒,被撕碎的刀疤人,庞大的地下要塞,以及被屠杀的剃发黑斤人……究竟食盒里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与食盒有关的人全都离奇身亡?几十年前的谜案缘何与现代人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半世情牵

    半世情牵

    纳兰心儿本是阿济格王爷的亲孙女儿,从小被姑母收养,在纳兰府长大。其中每天和表格纳兰成德朝夕相处,渐渐产生了一份情愫。少年皇帝在一次意外中,结识了美丽多情的纳兰心儿,并深深的爱上她。而深知纳兰心儿身份的太皇太后却不愿意让纳兰心儿走进康熙的后宫,她早早的埋下伏笔,将纳兰心儿封为公主,并接进了慈宁宫。康熙十二年,少年康熙为了削藩,刻意的拉拢吴三桂,太皇太后将封为公主的纳兰心儿许配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 我的抗日大队

    我的抗日大队

    我不是一个兵,但我却穿越而来!为民族而战!我失败了,我成为了一个苟延馋喘的背叛者!但我又成功了,我成为了,令敌人恐惧到骨子里的杀手,我又成为了,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疯子队长!于是‘牙狼’出现了,我手中的利刃,定要斩杀敌人三千六百刀才死!……PS:群号:463386207,书亦新书《抗日大英雄》《抗日之铁血兵魂》已签约,期待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