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0800000006

第6章 玩要有节制,父母做好监督工(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学习和做他感兴趣的事,孩子才乐于做,进步才快。可很多家长是怎样教孩子的呢?他们不顾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计算、背诗、阅读,过分地强迫孩子学习知识,占用了孩子玩乐的时间,于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时“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逮到机会,当然要玩它个天昏地暗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用孩子的兴趣来促进学习,比如孩子对画画感兴趣,你就要让他以达·芬奇这类伟大画家作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学习不相关,你也要想法把它与学习关联起来。譬如孩子爱玩,你就用玩作为孩子完成作业的奖赏,孩子完不成作业,就以不允许他玩作为惩罚。当然,这里的作业必须是孩子通过努力完成了还有时间去玩,否则这种奖惩就没有任何意义,达不到激励孩子自觉学习的效果。

(2)让孩子制订计划和学习制度,家长监督

三分钟热情容易,长期坚持就难了。因为人们都有一种惰性,遇到困难就喜欢打退堂鼓,而且还常自找借口:“明天再做也不迟!”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制订计划和学习制度,家长监督他贯彻执行。既然做什么事是由孩子自己安排好的,他就没有理由不照着做。在这一点上,做父母的是丝毫也不能跟他妥协的,要做到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不要因为孩子的哀求或心疼孩子而允许例外,要知道,闸门一开,洪水就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出,那时想要挽回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

每一件事在开始时都有新鲜感,孩子容易接受,一旦失去了新鲜感,遇到了困难,需要耐心和毅力时,孩子就想撤退,如果此时父母迁就让步,对孩子说:“那就不要再做了。”或者说:“那就不要再学了。”那事情就糟了。先例一开,再想要孩子遵守规定或制度,把该做的事做完再做其他的事就无法实现了。

制订计划和学习制度,对孩子确实是一种约束,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在开始时会有些困难,看似不近人情。但只要父母坚持、循循善诱,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就能自觉遵守了。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走向社会所必需的,当今中国,孩子成了父母的宝贝。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照顾和保护,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单独去处理自己的事。有不少孩子已经十多岁了,却从来没有洗过衣服,更没有做过饭。

这样的孩子生活上能自觉吗?这不是自觉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能力都没有了,却要谈自觉,这不成了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了吗!

因此,培养孩子生活自觉性的前提是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让孩子帮助刷碗,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孩子大点,就让孩子学着做饭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办法。

(4)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孩子的第一要务。有的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就是缺乏足够的自觉性,没有自制能力,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因此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4.监督中父母要摆正位置

很多家长的热心剥夺了孩子自主做事的机会,他们一一旦觉得孩子不够自觉。情况往往就更糟——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替孩子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你应该先做什么,做完后再做什么!……”孩子哪还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事情?玩的时间都被父母剥夺了。家长的工作就是督促孩子按自己制定的计划去学习、去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学习的坚持性和注意的集中程度总是有限的,家长的陪伴是对他们的一种支持。但陪伴的时候,父母只需要关心他学习的过程,而对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必太介意。玩中学,学中玩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否则,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成了监察者,有父母在身边就觉得压力很大,陪伴可能就会有害无益。

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太严,孩子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父母局限的环境之中,一旦这种管制松动或者失去了这种管制,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这自然而然就难以形成自觉性了。对这种情况,父母要给孩子留下自我管理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玩的时间可以用闹钟自我监督。

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不要过分绝对化。例如玩电脑的问题,孩子对玩电脑有了兴趣,你却只看到电脑对孩子有害的地方,忽略电脑的益处,严禁孩子摸电脑。这样的情况下,“白道”不行,孩子就会走“黑道”,想方设法地偷偷玩。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的时间和玩的时间,不让他偷偷玩。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跳、跑、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家长生怕孩子出事,觉得这也危险,那也不行,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逆境中锤炼意志的机会。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弱不禁风”,见不得世面,干不了大事。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品质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很多爱玩的孩子但总是把是把时间安排得很好一不是光学习,更不是光玩,而是学习多一点,玩少一点,都有。光学习了,没有玩的时间;以前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而少了一大部分的学习,都不是合理之选。

时间应该分配好,多学,少玩,但都是适可而止,不至于光学习或光玩,这样劳逸结合,学习才会好。另外一点发现:爱玩不一定就学习不好,关键在于怎么利用时间、分配好时间。

总之,监督中父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给孩子自觉自主的机会,永远做监督者,不要做监察者。

5.监督中注重讲道理,以理服人

“理为天下先”,“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些道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而且在父母监督孩子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而自居,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不管有理没理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这种家长制、一言堂的做法,势必会给孩子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监督中反对那种专制教育,注重讲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一切的强迫都更加有力量。在对爱玩孩子的教育上,父母首先是要尊重孩子,在不伤自尊心的前提下给讲某些能够理解的道理。

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停止玩必须做一件事时,应讲明白做这件事的必要性,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做的分内的事,而并非是强迫。如果孩子在玩耍时无意问弄坏了邻居的花园或踩伤了别人的草地,必须叫孩子去道歉,无论邻居是否知道。

很多的父母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而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甚至对所有人产生恐惧和怨恨。

一位母亲说,她3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摔玩具,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制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值得家长认真研究。

在成人眼中,小孩子经常都会干“坏”事,3岁以内的孩子更甚。于是有人就引用荀子的话说是“人之初,性本恶”。

在孩子的心目中,好或坏的观念是很淡薄的。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好与坏的观念才会慢慢树立起来。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孩子的自我意识是慢慢地增加的。

孩子喜欢摔玩具、撕书等,他们不是故意干坏事,而是希望从干这些“坏事”的过程中体验自己制造快乐的成就感。孩子能够拿东西,会走动的时候,摔东西这种行为就开始了。一般来说,一岁多的孩子就喜欢摔玩具。此时的孩子并不知道玩具会摔坏,摔坏了又会产生什么后果,不过是喜欢摔这个动作,喜欢听玩具落地的声音。有的小孩子看到玩具被摔得粉碎,他会呵呵笑,为他的杰作兴奋。

不能干涉,可孩子摔坏了玩具,还得给他买,这不是浪费了吗?为了少花钱,你可以给他创造摔的条件,比如拿一些摔不坏的玩具,如塑料积木、塑胶小动物、小皮球、充气玩具等堆在他面前,让他随意地摔,然后让他一件件捡同来,直到他不再摔为止。

如果孩子玩的时间过多或玩的方法不对,家长在监督的过程中都应讲道理,以理服人,不要用命令式的口气去要求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6.监督不要施压,避免发展为强制教育

强制教育抹杀孩子的天性,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超天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前途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天赋好的孩子的教育大都是失败的。是因为父母总是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和孩子好的生长环境的创造,对孩子要求太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的心理。实际上因父母太挑剔、施加的压力过大,使具有好的天赋的孩子半途而废的不是少数。

许多知名的人在成年后都同忆说,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大催逼,结果留下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穆勒的父亲在他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不允许他有假日,唯恐打破他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制的情景,不但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使他非常憎恨他的父亲。

路德维希是一个着名而悲惨的例子。路德维希是一个学业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半途而废了。路德维希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路德维希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3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路德维希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然而,开始的辉煌瞬间慢慢消失。路德维希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选择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平平庸庸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这两个实例说明,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法,不要说一般的孩子了,就是拥有高超天赋的孩子也会被无情的扼杀了。

“我热爱运动,尤其喜爱篮球。因此不论上网、看电视还是看报,一看见跟篮球有关的字眼,就会两眼放光。在学校,体育课是最盼望的;下课也是盼望的,因为可以参加篮球训练。但是,只有在学校我可以与篮球亲密接触,回到家就想也别想了。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刚刚放松片刻,妈妈见了,就问复习功课了吗?说复习了,她就帮再找些课外题做,做之后,她又让每天背以前的英语书上的所有单词,并检查(一周一本);还让一天练一张钢笔字帖……”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孩子的心声。

这样一来,孩子们整天光是学习、学习、学习,没有了娱乐,所以觉得很枯燥。刀用长了还要歇歇,磨磨光呢,人就不用说了!孩子心灰意冷,很无奈,但也能理解:父母怕孩子玩物丧志,所以才出此下策。

同类推荐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一句精辟练达的话,就能启迪孩子,让他用智慧的力量扬起前进的风帆,为他打开一道独特的美景;父母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就能影响孩子,让他用自信的火花点燃快乐之灯,为他迎来多姿多彩的人生;父母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能改变孩子,让他用生命的价值追求完美的人生,为他赢得人生比赛的胜利。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
热门推荐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田园世子妃

    田园世子妃

    一朝穿越,成了一个和妹妹相依为命的乡野小村姑。斗恶霸,显神威,村里皆避之不及。却不想被那大宅子里的男人记挂上了,阴差阳错,收为贴身丫头。【小片段】一日某女但见四下无人,美滋滋的提着袋子爬上了那长满了红彤彤果子的树,正兴致勃勃品尝时,地下悠然飘来一声“味道可好?”某女应声道,“嗯,还不错!”说完自己一惊。陡然转头往下看的时候,就见某妖孽半眯着眼眸,嘴角高翘的望着她、、、※※※※※※※※※※※※约定期限已到,某女如获重释,兴冲冲跑去要卖身契。听完来意,某妖孽凤眸轻挑道,“爷不记得什么约定。”“你无赖!”某女咬牙切齿妖孽薄唇高挑,欺近身来,大言不惭,“爷在你面前只想做禽兽!”※※※※※※※※※※※※世事难料,她又多了一个身份,他再不能与她亲近。她极致诱惑,他不为所动。她彪悍,“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想逃,门都没有!”※※※※※※※※※※※※边境路上,他打马来追,轿中的她水眸含笑。“舅舅,可不要乱了身份哦!”男主纯纯滴,无血缘关系。亲们放心跳坑哈!
  •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想逃?窗都没有。”雷少气息清洌,手臂猝然收紧,叶晓雾为了帮朋友误惹京城第一名少雷克已,生来就站在世界之巅的王者。她转身想逃,却被雷少撒下天罗地网困在怀中,她笑颜如花,挑衅的迎战,“怎么,你一个大男人,玩不起吗?”豪门暗斗,偷天换日,小孤女的她屡招暗算,举步为艰,一朝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真正身世之迷浮出水面,原来她竟然是……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吾名青鸢

    吾名青鸢

    (新文紫卿发布云起搜索紫卿可看)她,被昆仑仙宫弃为妖女,世人羞辱至死。独独他从冥府要了她的命,陪她一路凤乱三界,最终天下封后。然而,她却在他的面前,作了别人的新娘。“禁忌之恋,天道不容。除非,你破了这天。”————于是他弑了仙,灭了神,改了朝,换了代,终为创世帝王,皇天之尊。他却反倒将她冷冷推开。“记住了,日后只许唤我父君。”若干年后,“孩子他爹,记得当初你要我唤你父君?”————-“孩子他娘,你肯定听错了。那时为夫说的是~夫君。”
  •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生命究竟为了什么?人类对生命的两大疑惑,一个是起源处,一个是归宿感。往往,我们以不停地行动来麻痹自己,想把这两个扑朔迷离的黑洞谜团抛诸脑后,不想来处也不想去处。生命呈现出奔跑跳跃的质感,却忽略了内心的定静。这是一本心灵治愈书,是都市心灵修行的指南。它将告诉我们,如何以定静的心思,拆穿世俗的幻相,赎回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情绪空洞得不到救赎而痛苦。如果,你还在为亲密关系的去向而忧心。如果,你在为选择或者得失而苦恼。那么,让我们收敛起浮躁,翻开这本灵修书。学会内省,学会定静,向宇宙的最高层赎回智慧和力量。找到真我,找到灵性。只要能够参悟灵修,我们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在复杂而忙碌环境下,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生活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困境,没有时间去想生活中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活将会怎样,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请不要只做生命之船的过客,而要做操纵船行方向的船长,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