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事例:日本最有名的推销员原一平,在刚走上推销岗位的头7个月,没有拉到一分钱保险,当然也拿不到一分钱薪水。只好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每晚睡在公园的长凳上。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左右起来后,就从这个“家”徒步去上班。一路走得很有精神,有时还吹吹口哨,还热情地和人打打招呼。有一位很体面的绅士,经常看见他这副模样,很受感染,便与他寒喧:“我看你笑嘻嘻的,全身充满干劲,日子一定过得很痛快啦!”并邀请他吃早餐,他说:“谢谢您!我已经用过了。”绅士便问他在哪里高就,当得知他是在保险公司当推销员时,绅士便说:“那我就投你的保险好啦!”听了这句话,原一平猛觉“喜从天降”。原来这位先生是一家大酒楼的老板,他不仅自己投保,还帮助原一平介绍业务。从此,原一平彻底“转运”了。
原一平的事例说明:一个人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在。只要首先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力量,任何外在的困难都不难克服。
躲避成功的最常见的理由,是说自己不行。为何说不行?“事实证明我不行”。原来是经过多少次尝试,或受过几次挫折后,便认为自己只有那么一点水平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主席马汀·西里格曼,曾做了一个电击狗的实验。在笼子里的狗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却无法躲避时,就认命了,即使改变有关条件,即它再想法去躲就可以躲掉电击,它也认为挣扎是无效,再也不去作“无谓的努力”,依然躺下来忍受痛苦。于是,他将狗的这种行为命名为“习得的无助”。后来,心理学家唐纳德·西洛托对人也作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也发现在人身上,同样会得出“习得的无助”的结果。这一理论,被美国心理学界称为里程碑式的理论。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在被寄居在他人家里时受过别人多次羞辱,此后便对自己看得很低。长大以后,即使已经有足够的条件追求成功,但他总是不自信。不仅如此,还通过潜意识中采取手段,采取一些连他自己都弄不懂的行为(如丢弃文件、造成冲突),把垂手可得的成功毁掉,还进一步庆幸:“我真英明。事实证明我有先见之明。”这是一种颠倒因果的自毁方式。
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习得的无助”,还不如说是“习得的无力”--因为其感受到的,并非缺乏帮助(无助),而是缺乏自身的力量。这一“习得”,并不局限于实验,在生活中,由于自己碰过壁,或者由于别人不断向你灌输某种“你不行”的理念。本来颇有能力的人,就容易产生“四面八方都通不过”的感觉,最终干脆放弃努力。“习得的无力”是可以改变的。正如马汀·西里格曼的实验一样,应该警惕:所谓“事实证明我不行”,不过是有几次偶尔的挫折和失败,它们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更不代表你永远失败。你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外在条件,或提高内在能力,否定“事实证明我不行”。多试几次看一看,说不定你会创造原来想象不到的奇迹。
那些最大的成功者,总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考验自己,将“我不配”三个字从字典中删除。他们不接受外界加给自己的“不配”,更不允许自己对自己打击。在别人觉得最不可能成功的地方,他们最终取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成功。
清朝末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将名片呈上。张之洞很不高兴,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瞧不起人。孙中山只微微一笑,对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张之洞一见,不觉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接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对这样一个不躲避成功,勇向高峰冲刺的人,谁能抵挡呢?
如果想获得成功,请记住第3个忠告:不要畏惧和躲避成功。
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比尔·盖茨给年轻人的忠告:如果你一事无成,这不是你父母亲的过错,不要将你应当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别人的头上,而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很多年轻人都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并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别人,归于自己没有机遇,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谈经验,而不乐意讲教训。因为谈起经验面上有光,而说到教训总感到脸上有愧。其实,教训大可不必讳言,它与经验同等重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面的这个故事说明了教训的重要性。
有位船长有着一流的驾船技术,他曾驾着一艘简陋的帆船在台风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月最终死里逃生。后来,他有了一艘机动轮船,他又多次驾驶着它行程几千里到过海洋的纵深。渔民们都称他为“船王”。
船王有一个儿子,他是惟一的继承人。船王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儿子能掌握驾船技术,开好他置下的这条船。船王的儿子对驾驶技术学得也很用心,到了成年,他驾驶机动轮船的知识已十分丰富。有一次,船王放心地让他一个人出海。可他的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还有他的船。
他的儿子死于一次台风,一次对于渔民来说十分微不足道的台风。
船王十分伤心:我真不明白,我的驾船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怎会这么差劲?我从他懂事起就教他如何驾船,从最基本的教起,告诉他如何对付海中的暗流,如何识别台风前兆,又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凡是我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我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了。可是,他却在一个很浅的海域内丧了生。
渔民们纷纷安慰他。可是,有位老人却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
“是的。为了让他掌握技术,我教得很仔细。”
“他一直跟着你吗?”老人又问。
“是的,我儿子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
老人说:“这样说来,你也有过错啊。”
船王不解,老人说:“你的过错已经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他技术,却不能传授给他教训。对于知识来说,没有教训作为根基,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
我们常讲“失败乃成功之母”,其实,教训也可以说是经验之“母”。成功固有经验可以总结,失败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做一件事情很难一下子就成功,往往要经历多次失败,从这一点看,教训总是产生于经验之前。只有认真地总结吸取教训,才能力争成功,得到经验。无论是国家经济建设,还是个人生活,概莫能外。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教训,教训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敢查找教训的人其实是在回避矛盾。
教训是对挫折与失败的理性思考,它告诉我们的是“不该”。吸取教训,更加理性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中寻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深刻。教训既可以给遭遇挫折的人留下避免再次失败的路标,同时又可为他人留下前车之鉴。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无不从自己或他人的教训之中,寻找良方,避免重复的失误,从而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训同样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再来看一个求职者的故事。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
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因此,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要么太狂妄,要么就是脑子有毛病。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从它们的错误与失败中吸取了很多教训;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很难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能成为我们的财富!”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善待教训,无疑是智者的选择。往大了说,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不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之后吸取教训的结果;小而言之,对一个能够正确面对成败的人来说,教训一样可以催人奋进,激励自己去不断拼搏进取,使事业愈发有成。相反,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迎接他的将是再一次的失败。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请记住第4个忠告: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面对成功,要有足够的耐心
吴章鸿给年轻人的忠告:不要梦想着一夜之间就能功成名就,或者是一口气就能吃个大胖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的古训,千万要铭刻在心。
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即使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不努力,就绝对不会有收获。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为此,心理学家一再告诫人们:成就某事的动机水平和压力程度以适度为宜。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和顺序,人生宏大的目标应当以累积诸多小目标为基础。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有耐心才行。
有一位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
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此外,还有许多成功者是大器晚成的人。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宋仁宗嘉佑年间,他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作品二十二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苏洵推病不愿应试。后来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50岁了。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漓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是在60岁后完成的。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
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器晚成。这些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如果你想成功,请记住第5个忠告:面对成功,要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