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9400000008

第8章 心经七品(2)

“不沾染”这三个字,正是菩萨觉悟人的要道。吴月娘不参与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人的争宠大战,反让西门庆把她捧得高。吴月娘无情无义,西门庆反视她为有情有义,在她身上有着金、瓶、梅不具有的魅力。世人读《金瓶梅》,都爱问“谁是西门庆最宠爱的女人?”或说金,或说瓶,或说梅,其实吴月娘才是西门庆的最爱。外人很难想象,西门庆在外面无恶不作,在家里却供着一个女菩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连所有的魔头都想成佛,做魔苦哇,谁不想自在成佛。

《金瓶梅》里每回都写西门庆的苦恼,我把这称为“天魔七恼”。想要又得不到,他苦恼。得到了却变味,他苦恼。内心日渐空虚,他苦恼。身体日益衰弱,他苦恼。事事都能成,事事转眼成空,事事戏弄他,人人离开他,他苦恼。人面前风光,睡觉噩梦连场,他苦恼。无名业火困扰他,说不出的乏味攻击他又抚摸他,这是他最大苦恼。西门庆的生活陷入热闹的冷清,繁华的冷寂,欢笑如噩梦,佳人如鬼魅之影。他内心早已深知自己将被放空,如果没有拯救,那么他的结局就是没结局。

西门庆到底还有一丝灵性,他明白很多时候必须依靠吴月娘,这是他的命,他也认了。当初吴月娘管着他,他浑身不自在,后来才晓得有人肯管自己,那是福气。做人就怕天不收、地不管,自己也管不了自己,那就只有让阎罗王来动手了。多少次,吴月娘把西门庆从死亡边缘拉回,西门庆太明白这个了,后来他一看到吴月娘,就从不自在到自在了。世上总有一种人,专门成全人,包容人,救人爱人,给人裸露的心,又给人封好的蜜,这种人是菩萨,是贵人,希望我们都能认得出,抓得住,再不要放开。

“自在”有三重境界,今我试说之。第一重境界,忍辱负重。到农村去,你会看到挑担子的自在,空手的不自在,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是这个意思。第二重境界,随遇而安。过年就放鞭炮,清明就踏青,但无须“断魂”。第三重境界,不遇而安。这个境界好得很!不遇而安比随遇而安更好。“随遇而安”,讲虽非所想,毕竟有所遇,因此知足者常乐,安然自适,这是陶渊明了,他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桃源生活,但毕竟手中有菊花,抬头也可以看见南山,他知足了。比“随遇而安”更可贵的是“不遇而安”,指一个人最终什么也没遇到,但他居然也很安心。孔子就是这种人,周游列国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用他,但他“返鲁而乐正”,思想境界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人要问,既然一无所遇,他不遗憾吗?为什么还安心?还是那两个字:认命。“认命”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忍命,二是认清自己的命,二者缺一不可。认命者一日千里,他放下包袱,终于凭借命运之风迎来人生的辉煌。

我曾发下以下三个大愿:

一愿心中理想永远不要实现。

二愿心中想见的人永远不要见面。

三愿做事永远失败。

为什么发这个毒誓?这誓言很毒么?还有更毒的我就不说了。我发此三愿并非故作惊人之谈,而是出于真心。此为佛法:世上一切皆空,若我执著将会堕入更惨境地。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当我放下一切外在的理念,才会找到内在的生活。那时什么都有了,我指的是永恒。自由自在的菩萨道,总由生活的死囚悟出。请跟着我念:“放下、放下,现在就是最好。”这句话就是《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的当下版,任何时候都管用。我不骗你,天堂也不过就那样,若我们安心,地狱里都能开出莲花。末了,我做两句诗送给大家:“抬头不见三尺天,一人一枝地狱莲。”我这是跟吴月娘学的。吴月娘这个禅法,可以叫做“地狱莲花”,是莲花中的极品。莲花开在地狱里,自由自在的菩萨道就是这样炼成的。

【讲经说法】无漏智慧

《心经》密咒“般若波罗密多”,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波罗密”是彼岸的意思,“般若”念作“波若”,就是智慧。“般若波罗密”即智慧波罗密,是菩萨为普度众生,必须修炼的六波罗密之一,被称作“诸佛之母”,相当重要。这个词不是很好念,我们再来顺一下:

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是修饰语)=智慧波罗密=智慧彼岸

“智慧彼岸”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这是六波罗密之一,除此外还有不是通过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的,这里就不讲了。“智慧彼岸”一词向我们暗示:一旦开悟,此岸即彼岸。天堂并非在天上,彼岸并非在彼处。并无空间的鸿沟,也并无时间的链条。在另一维度里,人心将发生惊人逆转,世事将发生惊人反复。传说回到原地,神话成为亲历。佛经上称此现象为“不可思议”,《易经》上称此现象为“匪夷所思”。

佛常说的般若有三种:一为文字般若,你可以理解为文字禅。“不立文字”,这四个字就是文字。“无字书”,这三个字也是字。因此实说吧,自从佛陀寂灭以来,还没有人不凭借文字能悟出什么名堂来,只不过我们不要痴迷就是了,总要看到文字背后的文字,话语背后的话语。二为观照般若,即内观之道,这是佛家绝活,宋明理学家如朱子、王阳明等人从这个法门得到的好处极多,隋唐以来的高僧也多半从这里悟道,稍后我们再说说。三为实相般若,就是从本相、本体实实在在把握智慧所在,放下观念,弃绝外相,直接进入真理。那时,人不是人,人也不是物,人也不是事,人是理。

文字般若——点燃智慧

观照般若——体贴智慧

实相般若——进入智慧

此处,我讲讲“观照般若”。“观”指反观、内观,“照”指对比、叠合。人照镜子是没法叠合的,镜像总与人相反。要想叠合,只能是灵肉一体。水入水杯,气入气球,老子说“无有入于无间”,这是叠合。有形不能与有形叠合,无形也不能与无形叠合,必须是无形与有形在一起,才能叠合。也就是说,无形得委屈自己,进入有形,才能完成生命仪式的合一。太高贵的灵魂不适合并不高贵的肉体,很多事情总要放下架子才好。灵魂放下架子,才有肉体的欢乐。肉体展示身段,才能穿上灵魂这件衣服。

一观一照,智慧就显明了。在这观照中,以什么为标准呢?佛家以“清净无漏”为最好的智慧,称为“无漏智慧”。如果一种智慧是有泄漏的,不能称为智慧。如果一种智慧稳立不漏,圆满,坚实,恒定,就能称为智慧。古代印度人居住在恒河岸边,沙子与水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佛经常以此为喻,说佛法广大就说如“恒河沙数”,说心性坚稳就说成就“无漏智慧”。“漏”本指沙漏,这小玩意儿中国古代也有,是一种计时器,形如两个对立的三角形,两个斗相接,中间是空的,沙子就从中间一粒一粒漏下去。当沙漏上半部的沙子全部漏完沉底,那么时间就到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粒粒的细沙,当它不知不觉地漏下,很快就会引起全体的陷落,最终把上面一层漏得干干净净,满满的很快就成了空空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人溜走,事消失,情感蒸发,心被淘空。为什么如此无情?因为我们修炼不到家,心性不全,凡事把持不住,一漏再漏,最终耗干。

要想“无漏”,就要打回原形,重新设计生活。观音菩萨的甘露瓶为什么永远灵露充满,永远不漏?因为它是坚实无缝的,并且托在一只坚实的手中,当然不会漏走。

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要大巧若拙,要大智若愚,要坚实无漏,要稳稳托起。

有的人可不是这样,硬要耍小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这样。还有一种人,他也懂得收手,但不懂得放手,最终不免断送了自己前程,漏走了青春,废去了生命,让人叹惜,让佛菩萨伤心。

收手容易放手难。很多贪官搞不懂为什么最终自己会翻船,他心里直叫屈:“我已经收手了呀!”是的,你已经收手了,你已经不贪了,但是你放手了吗?已经到手的权与钱你不是还在尽力使用吗?强盗把抢来的东西放在家里安然享用,岂是正道?何不放手?何不散财?何不弃权?伸手容易缩手难,断手就在摊手前。

当今盛世,人人积极进取,《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最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个进取的人,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何最终成了禽兽?最终自寻死路?他的智慧为什么救不了他?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你问我,我问谁?也许内心深处,我们都是西门庆。

西门庆出身商人家庭,因父母亲死的早,没人管束,渐渐养成虎狼之性,讨了老婆一个又一个,死了一个又一个,人称“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专好淫虐,极善浮浪,凡他看上的女人没有能逃脱的——不过也不尽然,在西门庆通过当权贵的干儿子这一方式买官称霸一方后,事业的巅峰期,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与各路官商恶霸称兄道弟,非常风光。这时,他看上了两名美貌的官太太林氏、蓝氏,林氏不久到手,蓝氏还没到手,西门庆就因为与家人媳妇宋氏、姘头王六儿、小妾潘金莲连续三场纵欲宣淫,一命呜呼了,那蓝氏他终究没福消受,空有一身“本事”来不及施展。看来西门庆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他那点本事,那点聪明,到底没什么用,无非让他快乐一时,最终把他葬送了。

我们来看西门庆的几句临终遗言。

西门庆对潘金莲说:“我的冤家,我死后,你姐妹们好好守着我的灵,休要失散了。”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死了还想要!今生没要够,来生再要。西门庆一像曹操,想让姬妾们在他死后继续供他行乐;二像贾宝玉,想让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永远圈在一个园子里陪他,永远以他为中心宠着他、恋着他、求着他,永远满足他,这些个想法真好,可惜老天爷不答应。呜呼曹操,呜呼贾宝玉,呜呼西门庆。

西门庆对吴月娘说:“我觉自家好生不济,有两句遗言和你说:我死后,你若生下一男半女,你姊妹好好待着,一处居住,休要失散了,惹人家笑话。”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还是老话,希望他的女人们永远不散场,一万年供他行乐,真天真,真可爱,真伟大。不过他对吴月娘说的第一句遗言,有忏悔之意,值得肯定。

西门庆然后一一对女婿、家人、店里伙计吩咐家务与生意,始终不肯放下他的偌大家业,带着巨大遗憾离去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只怕你娘儿们顾揽不过来。”(《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 吴月娘墓生产子》)

王少农评曰:呜呼西门庆,你说对了,他们娘儿们把你搞的事完全顾揽不过来。你太厉害了,留下一个冤魂厉鬼的世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既然知道一死万事空,她们娘儿姊妹在你生时尚打理不清,死后如何管得着?你死时心中的不祥预兆很快就实现了,你的遗言一点儿也不管用。你一转身,她们就跑的跑,逃的逃,卖的卖,死的死,全部散了。非常抱歉,我们都不是上帝,只能眼睁睁看这一切发生,谁让你造那么多孽呢?

纵观西门庆一生,其漏多矣。照佛法来看,他的智慧不能叫智慧,只能叫聪明。智慧与聪明的区别在于:聪明是人为,智慧是天成。顺应出智慧,逆反叫聪明。真正的智慧是无漏智慧,在把持不住的时候依然可以把持住,在伤心的地方依然可以不伤心。这就是功夫了。《心经》上说的观世音菩萨所行的“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功法即是。这功法的好处在于一切都放下,轻轻松松,做人不累。葆全天性,证得善果。

西门庆一生天性屡毁,漏处甚多,其大处有三,我把它称为“西门三漏”,提炼出来,希望天下有情人,勿学西门大官人。

西门三漏第一漏:漏于形。指西门庆在多年的进取生涯中身体粮仓早就亏空了,上的都是虚火,其五脏六腑早就烤焦了。欲除此症,当服黄帝口诀:“勿摇汝精,勿劳汝形,乃可以长生。”(见《庄子》)

西门三漏第二漏:漏于理。指西门庆不明事理,认大官做干爹,做亲家,又认富商做兄弟,从来没结交过一个善知识,要不就与淫僧妖道来往,日见虚妄,比《红楼梦》里的贾赦还要荒唐几分。欲除此症,再无他法,只有让他再投胎一次,让他爹娘老子从小教他多读圣贤书。

西门三漏第三漏:漏于气。指西门庆争强好胜,稍不如意,气就上来。此漏为大漏。当初他为了保官,托人上东京打理前程忙去了,暂时把李瓶儿放在一边,谁知这一放放出了事,李瓶儿竟嫁给了蒋竹山,把西门庆气得要死。后来他把李瓶儿好歹横抢过来,不久金、瓶争宠,李瓶儿被潘金莲算计死了,西门庆那个伤心,不用提了。西门庆这种秉性,自己搞事,自己生气,不死何为?好比一个漏了气的气球硬要飞上天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一阵大风把它刮起来,但那阵风岂会让它好过?

西门三漏,每一漏都是死。人的精气神一旦丧尽,自然油尽灯枯,这就是“进取者”的下场。

《心经》所含无漏智慧有别于此,它根本就不让沙子有漏走的机会。那沙子也不是泥沙,而是泥沙中的金子,是金沙。那金沙也不是放在沙漏中,而是捧在手心里。《圣经》上耶稣基督说:“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路加福音》)就是这个意思。佛说“一粒沙中见世界”,这粒沙是闪光的金沙,不是浑浊的泥沙。佛说“清净无漏,始可证善果。”

无漏之道也有三,试说如下。

“无漏之道”一: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这就叫清净。什么叫清净?观音菩萨手里的甘露瓶,这就叫清净。那瓶中之露菩萨从不妄施,你也不可妄求,若是真心忏悔,自有甘露。信者定,定者清,清者净,净则生机重现,心重明,性重光,自有一番希望。人的心里一天到晚多是昏暗,主要是事多,若不搞事,心里就慢慢明亮。与其在白天昏庸,不如在黑夜明亮。黑夜可贵,贵在净明。观音菩萨在普陀山的洞里何尝有多余之物,也不过是石桌藤床而已。仙家享受不在于繁华,只在于清净。佛家说“清净”,道家说“清静”,都是一个意思。渔夫不打浑水鱼,樵子不上刮风山,凡事要定下来才好。六祖舂米,一下是一下。那些谷粒很快就变成米,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二:闭关。人要随时闭关,学达摩,学慧可,洞里洞外都可以闭关。每当烟熏火燎处,要自服寒冰降火。每当冷落枯寂地,要自家生火。堕到井中要甘做井底之蛙,走到田间要做陇头之牛。总之,处处悟道,时时修禅,养成“吹吹风”的习惯。如果实有所悟,那么你可以随喜众生,就好比一个人犯了烟瘾情不自禁向街头陌生人借火。要知道火都是借来的,有时一个眼神就点燃了。闭关的好处在于认得出自己,分得清别人,事事都在胸中。他胸怀奇大,包容乾坤,整个天空都是他的,海洋都是他的,他根本不需要撒网捕鱼,那些鱼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之道”三:施仁。有财施财,有力出力,无财无力点点头。儒说“仁义”,佛说“慈悲”,基督说“成全”,总之要为人好,甘作人梯人桥。宋江化身而为及时雨,江湖兄弟都受了他的感召,天罡地煞聚合,因缘俱足,大事可为,那些分内之事又能漏到哪里去?

“无漏”并非指一个劲囤积什么,只进不出,那样不会越来越多,反会渐渐堵死。西门庆就是把财宝女人囤积过多,积压而死。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
  • 蜀山剑侠传8

    蜀山剑侠传8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