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9300000029

第29章 给亡妇

朱自清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告诉你,我夏天回家来着,迈儿长得结实极了,比我高一头,闰儿,父亲说是最乖,可是没有先前胖了。采芷和转子都好。五儿全家夸她长得好看;却在腿上生了湿疮,整天坐在竹床上不能下来,看了怪可怜的。六儿,我怎么说好,你明白,你临终时也和母亲谈过,这孩子是只可以养着玩儿的,他左挨右挨,去年春天,到底没有挨过去。这孩子生了几个月,你的肺病就重起来了。我劝你少亲近他,只监督着老妈子照管就行。

你总是忍不住,一会儿提,一会儿抱的。可是你病中为他操的那一分儿心也够瞧的。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你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哪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瞧着他硬朗点儿你就乐,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

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从迈儿起,你总是自己喂乳,一连四个都这样。你起初不知道按钟点儿喂,后来知道了,却又弄不惯;孩子们每夜里几次将你哭醒了,特别是闷热的夏季。我瞧你的觉老没睡足。白天里还得做菜,照料孩子,很少得空儿。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到了第五个,你自己实在不成了,又没乳,只好自己喂奶粉,另雇老妈子专管她。但孩子跟老妈子睡,你就没有放过心;夜里一听见哭,就竖起耳朵,工夫一大就得过去看。十六年初,和你到北京来,将迈儿转子留在家里;三年多还不能去接他们,可真把你惦记苦了。你并不常提,我却明白。你后来说,你的病就是惦记出来的;那个自然也有分儿,不过大半还是养育孩子累的。你的短短的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的爱去。你对于教育老实说有些外行,孩子们只要吃得好玩得好就成了。这也难怪你,你自己便是这样长大的。况且孩子们原都还小,吃和玩本来也要紧的;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的只剩皮包骨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去不返的。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

可怜,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

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

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不错,那时你父亲还在。可是你母亲死了,他另有个女人,你老早就觉得隔了一层似的。出嫁后第一年你虽还一心一意依恋着他老人家,到第二年上我和孩子可就将你的心占住,你再没有多少工夫惦记他了。你还记得第一年我在北京,你在家里。家里来信说你待不住,常回娘家去。我动气了,马上写信责备你。你教人写了一封复信,说家里有事,不能不回去。这是你第一次也可以说第末次的抗议,我从此就没有给你写信。暑假时带了一肚子主意回去,但见了面,看你一脸笑,也就拉倒了。打这时候起,你渐渐从你父亲的怀里跑到我这儿。你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叫我以后还你;但直到你死,我没有还你。

你在我家受了许多气,又因为我家的缘故受你家里的气,你都忍着,这全为的是我,我知道。那回我从家乡一个中学半途辞职出走,家里人讽你也走,哪里走!只得硬着头皮往你家去。那时你家像个冰窖子,你们在窖里足足住了三个月。好容易我才将你们领出来了,一同上外省去。小家庭这样组织起来了。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菜照例满是你做,可是吃的都是我们;你至多夹上两三筷子就算了,你的菜做得不坏,有一位老在行大大地夸奖过你。你洗衣服也不错,夏天我的绸大褂大概总是你亲自动手。你在家老不乐意闲着;坐前几个“月子”,老是四五天就起床,说是躺着家里事没条没理的。其实你起来也还不是没条理;咱们家那么多孩子,哪儿来条理?在浙江住的时候,逃过两回兵难,我都在北平。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末一回还要走多少里路,翻一道大岭。这两回差不多只靠你一个人。你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身子怎么经得住!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你为我的捞什子书也费了不少神;第一回让你父亲的男佣人从家乡捎到上海去。他说了几句闲话,你气得在你父亲面前哭了。

第二回是带着逃难,别人都说你傻子。你有你的想头:“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其实你没有晓得,那些书丢了也并不可惜;不过教你怎么晓得,我平常从来没和你谈过这些个!

总而言之,你的心是可感谢的。这十二年里你为我吃的苦真不少,可是没有过几天好日子。我们在一起住,算来也还不到五个年头。

无论日子怎么坏,无论是离是合,你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连一句怨言也没有——别说怨我,就是怨命也没有过。老实说,我的脾气可不大好,迁怒的事儿有的是。那些时候,你往往抽噎着流眼泪,从不回嘴,也不号啕。不过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我之有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着的。这些年来我很少生病。但我最不耐烦生病,生了病就呻吟不绝,闹那侍候病的人。你是领教过一回的,那回只一两点钟,可是也够麻烦了。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搅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我有一个坏脾气,怕听人生病,也是真的。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

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分儿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工夫你就完了!本来盼望还见得着你,这一来可拉倒了。你也何尝想到这个?父亲告诉我,你回家独住着一所小住宅,还嫌没有客厅,怕我回去不便哪。

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你睡在祖父母的下首,想来还不孤单的。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圹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底下。这叫做“坑圹”,在生人看来是不安心的;等着想办法罢。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你刚埋了半年多,只有圹下多出一块土,别的全然看不出新坟的样子。我和隐今夏回去,本想到你坟上来;因为她病了没来成。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你。

二十一年十月

【鉴赏】

《给亡妇》是朱自清先生为他之妻所作的一篇“祭文”,据参照史料我们得知作者之妻名叫武钟谦,文章开头的“谦”字,便是作者对亡妻的爱称。作者与武钟谦于1917年结婚。1929年11月她不幸病逝于扬州家中。作者于三年之后写下了这篇“悲情难咏”的祭文,以寄托作者对于亡妻的无限哀思。

文章开头一个“谦”字使我们得知作者这篇散文是用书信体写的,这种手法会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读者的认同感。这一段作者主要向亡妇概述了几个儿女的情况,因为亡妇“第一惦记的是她几个孩子”,孩子在亡妇的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为了孩子,她甘愿“耗尽”自己。

作者第二段照应上文,用浓浓的笔墨回忆了亡妇十二年来如何把生命耗费在儿女身上的情形,把她的“母爱”描写到了极致。作者写道:“你的短短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去爱,”读过这段话,一个“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她对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偏心,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一般儿爱”,也没有“养儿防老”的私念,而这种爱丝毫没有保留,一直到了她“毁灭”为止。作者通过这些朴实的语句向我们传达了他内心中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以至于扣动了我们心弦,使我们久久沉浸在这无限的哀思中。

作者第三段追忆亡妇的为她的爱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好“妻子”的形象。作者先回忆了妻子的“温顺”,作者听到她常回娘时,有点动气,马上写信斥责她,她复信后作者更加生气,连信都不给她回。

可当暑假作者回去见了面却看她“一脸笑”。作者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还有作者写到她忍受婆家和娘家的气,没有一句埋怨的话,虽然吃苦不少,没过几天好日子,可从不对作者发脾气。作者又追忆了她的“贤惠”,她为作者的学费而当了自己的“金镯子”,积极为作者分担愁苦;她从小虽然“娇生惯养”,但她操持家务,从烧饭到洗衣,什么都得干一两手,而且“一直干得高高兴兴”,还有她做的菜博得了“老在行”的夸奖,但每次吃饭,她“只夹上两三筷子”。作者还追忆到了的她的“坚强”,“她带了母亲和一大帮孩子”逃兵难,令人更想不到的是,她连作者的书也没有落下。作者写到这里估计已经“愁肠百结”了,他对妻子的死感到无比的愧疚,真可谓“百死莫赎”。

作者在第四段主要写了亡妻如何积劳成疾而死去的缘由,总叙了她对作者和儿女们“矢志不渝”的爱。

可以说她是被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经济胁迫、家族冷遇以及战争动乱等种种苦难压倒的。

可她虽然“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还是一心照顾着丈夫和孩子,有病也瞒着,及至“一听见作者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可以说读到这里,我们不但体察到亡妻对丈夫的和儿女的感情至为深重,看到一个至情至善的人,同时我们也从中观察到了作者对亡妻的彻骨思念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至情至善的人,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我们感动!

作者在最后一段写了上坟的情景,作者没有“呼天喊地”,也没有“涕泪横流”,有的只是平静的轻声慢语,然而这平静的话语中却是蕴含着何等厚重的哀思,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几个“你”一字比一字重,真可谓“字字含悲”,让我们不忍再读下去。我们对于作者所说的:

“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这句话应该有了全新的理解,可以说没有一位坚强而温柔的“妻子”,作者就不可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这样高的成就,难怪作者会说:“我之有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的”。

总之,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真挚感人的笔触为我们叙述了一个温柔贤惠,吃苦耐劳,善良敦厚的普通妇女形象。

我们要学习作者善于用平实的素朴的语言来诉说心中的凄惋和悲愤之情,而绝不加以雕琢和藻饰,这种亲身感受妻子的思情来自于作者心灵的深处,当作者心灵中这份朴实自然而又至真至纯的感情缓缓抒发时,便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同类推荐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热门推荐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古医传人、慵懒腹黑的顶级特工,穿越成为丑陋痴傻的废柴少女。想!害!她?白夕云眯眯眼,看谁阴死谁。一路女扮男装,一面扮猪吃老虎。左手契约神兽坐骑,反手施医救个牛人。偶尔扫荡藏宝秘地,顺便坑坑天下英豪。素手风云,揽尽世间风华无限;轻狂浅笑,一袭红妆君临天下!——已完结小说《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校草的日租恋人

    校草的日租恋人

    女流氓叶诗语醉酒,粘上韩觅,不愿意放开,韩觅无奈,半夜带回家,被吃光豆腐。第二次,由于叶诗语没有完成任务,被逼出去卖,再一次撞上了韩觅……第三次,女流氓叶诗语直接冲到韩觅家里,就为了抢那一块藏有重大秘密的阴玉。江湖上,人人都想要得到那一块有着重要秘密的阴玉,但,目前却没有人知道那一块阴玉里的秘密是什么!相传阴阳玉本是一对,上官云分别给了儿子上官鹏,女儿上官蓉,而上官蓉在二岁的时候被劫,落入别人手中……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一部砥砺员工品性与职业操守的道德经典!本书将传统国学中所蕴涵的经典智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创新地结合在一起,让员工从《论语》中砥砺德行,修炼品性,实现自身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完美契合,达到与企业发展“共和共赢”的境界!
  •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俏丽动人,是一个清纯寨乡女子的私生子。母亲的眼泪让她对男子从来不相信。一日,新总裁的到来,把她的平静生活搅了。“唔……”她用力推开他,捂着胸口,她,“你要干什么?”“你说,能干什么?”性感的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所谓“随缘自适,平淡从容,烦恼即去”,随心,何为随?不是跟随,福缘、人缘、喜缘、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而是顺其自然,也不追念于后,不抱怨、不急躁、不强求;不是随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把握机缘,豁达乐观,不消极、不偏执、不忘形。凡事既不妄求于前,才能活得自在。随是一种豁达,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一份洒脱和一份人情的练达。随性,随情,可谓有事必有缘,随理,随顺自然,人生学会随缘,更是我们活得自在所需要的一种心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