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266

第两百六十八章 离京(一更,推荐新文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凌遥到宫中来见元熙帝,元熙帝看凌遥这个样子,倒是有些惊诧:“太子妃这是怎么了?”

凌遥出门前自己照过镜子的,知道自己现在眼下青黑,嘴唇发紫,面色发黑,实在是不那么好看的,而且看起来很是惊心。

原本北影和尚希都是想要用珠粉将凌遥脸上的颜色盖一盖的,但是凌遥没同意,一则是她懒得浪费那个时间,二则是她觉得用珠粉也并不好看,如今脸色已然这么差了,也实在没有必要这么做,她也不见外人,不过是来见元熙帝和高太后的,她也不怕他们看见她这个样子。

而原本她的打算就是要告诉他们自己中毒这件事的,只不过,并不在一开始就说,而是要等到说完齐滦的事情之后再说。

是以,凌遥闻言也不过是笑了一笑,也不回答元熙帝的话,只道:“父皇,我有很重要的话要同父皇和皇祖母说,还请父皇将皇祖母请来父皇这里说话吧。原本,我是该同父皇一起去皇祖母那里的,但是如今我这个样子,只怕是走不动的,所以,还请父皇和皇祖母体谅。”

紧接着,又补道,“至于我的事情,一会儿等我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我会告诉父皇和皇祖母我这个样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

元熙帝还从没有见过凌遥这样,一直以来,这个小丫头都是机敏伶俐貌美如花的,倒是从来没这个模样过,虽然说如今这性子瞧着依然是机敏伶俐的,但是这面容却并不大好。

元熙帝惊诧过后,忽而就想起凌遥的这个样子很面熟,倒不像是病了,倒像是中毒了。

因他记得,冉英泰中毒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个样子的。而冉英泰今儿解毒的解药还是凌遥给的,如今的毒已经解了,可是凌遥这是怎么会中毒的呢?

元熙帝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听凌遥语气坚决,又说见了高太后之后说完了她要说的话,就会把这件事情解释给他和高太后听。元熙帝想了想,也就没问了。

只转头对身边的太监道:“去请太后过来。”

如今在元熙帝身边服侍的是勤政殿的太监副总管,他姓庞。年岁比冉英泰小了许多,大概也就是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同冉英泰一样面白无须,在冉英泰回来之前,就由他在元熙帝身边侍候。

高太后听说元熙帝请她去勤政殿,心里头还觉得很是诧异,不知这个时辰元熙帝要见她做什么,直到来了勤政殿后,见凌遥也在这里,再看凌遥面色,高太后就跟元熙帝方才一样,被吓了一跳,高太后就忙问凌遥道:“遥儿,你这是怎么了?病了吗?”

凌遥也不欲这么快就回答高太后的问话,只是将方才对元熙帝说的话又对着高太后说了一遍。高太后见凌遥面色凝重的模样,心里虽还是担心着她的身体,但也只得放下心中忧虑,望着凌遥道:“如今哀家和皇上都在这里,遥儿,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哀家和皇上都听着呢。”

凌遥缓了缓,才望着元熙帝道:“父皇,我查出凌玥和莲童逃走,这其中有四皇子的暗中帮忙。凌玥和莲童逃走,四皇子请求要去亲自将他们抓回来,父皇也允准了。依我看,这分明是四皇子和凌玥的阴谋。他们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针对太子的。莲童和凌玥此番逃走,肯定是要去云南的,而四皇子也会跟着去云南,他们想要做什么,这根本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我听说,凌玥和莲童逃走后,父皇也是派人查过了的,难道就没有查出这些事情的蛛丝马迹吗?”

不等元熙帝回答,高太后听了凌遥的话后,转眸就问元熙帝道:“皇上,遥儿说的情况属实吗?”

高太后道,“哀家听贤妃说起过,溢儿回京后,曾去冷宫找过萧氏,但是没有见到萧氏。之后又出宫去了泯儿那里,再之后,又去了明王府见凌玥。他见凌玥的时候屏退跟着的人,单独跟凌玥在一起不知说了些什么话。再之后,就发生了明王府有人逃走的事情,哀家听着都觉得这事有蹊跷,皇上却还让溢儿带人去抓凌玥和莲童回来,若是溢儿当真对滦儿不利,那可怎么办呢?”

“萧氏被废,溢儿心中总是不甘的,他又不知其中内情,只怕极有可能跟着明王府的那些人做出什么对滦儿不利的事情来。这些事,就连哀家都能想到,难道皇上就想不到么?”

这一段时日,高太后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许多事情都无心再管,只是会听贤妃说上几句,本以为一切事情尘埃落定,元熙帝会好好守住齐滦的太子之位的,却没有想到,如今元熙帝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了。

一时间高太后也是有些生气,之前皇上不是都在她跟前说认识到自己的错处了么?怎么如今还这样?

元熙帝看了凌遥一眼,又看了高太后一眼,才开口道:“太子妃和太后都误会朕了。”

“萧氏已被废黜,溢儿的心思,朕又岂会不知道呢?朕一直都有派人盯着溢儿的举动的,”

元熙帝道,“即便朕饿探听不到溢儿跟凌玥单独在一起时说了什么,但是朕自然能想到,他们会对滦儿没有什么好心的。至于说凌玥和莲童的逃走,朕当然查出这其中有溢儿的手笔。朕当时就在想,如果查出这件事后就直接处置溢儿,这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就算溢儿被禁足,朕觉得那个莲童和凌玥还是会有法子逃掉的。所以朕决意将计就计,看看他们究竟想要怎么做,才顺了他们的意思,让他们走了。然后允了溢儿的要求,让他也前去抓捕,并且让狄复同他一起去了。”

听见元熙帝说出将计就计四个字后,凌遥和高太后一起黑脸,她们不约而同的想起元熙帝上一次将计就计的事情来,那样的事情,她们可不愿意再发生一次了。

看凌遥和高太后的神情,元熙帝就知道她们心中是如何想的,不等她二人开口,元熙帝就忙道:“朕这次没有瞒着滦儿。在溢儿和狄复启程之后,朕就把溢儿所作的那些事情,以及他可能与凌玥和莲童合谋想要害他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交由心腹之人加急送往云南了。在莲童和凌玥到达云南之前,滦儿就能收到朕的信的。而且,朕也把这些事都告诉了狄复,让狄复私底下留神监视溢儿,不要让他伤害到滦儿的。”

元熙帝道,“朕的心思,已在给滦儿的信上写明了。溢儿若是心思不正,就让滦儿将他的罪名公布出来,然后以朕的名义处置了他。但是朕要的是证据,所以,朕只能将计就计,让溢儿做出些实质的事情来,朕才能处置他。当然了,这也是朕和滦儿给溢儿的一个机会,若是他执迷不悟不懂得珍惜,朕就当,再没有他这个儿子了吧!”

听说齐滦会提前知道这件事,能够提前知道他会面临危险,而元熙帝也做了安排,凌遥倒是放心了一些。只要齐滦提前知道齐溢等人的叵测居心,她相信,以齐滦的能力,他定是不会让自己涉险的。

元熙帝抿唇道:“这件事,朕原本是不打算说出来的,也是怕太子妃和母后知道了担心,但既然如今太子妃和母后问起,朕也不瞒你们,自然是把朕的安排都告诉你们的。你们放心,朕既然做了这样的安排,自会周密行事,不会让溢儿真的伤害到滦儿的。也不会让溢儿破坏滦儿现在在云南做的那些事情的。”

凌遥也不管齐溢将来会是个什么结局,此时听见元熙帝说这件事不必她们再担心,她心里也就将这件事撇开了。只望着元熙帝和高太后道:“既然是这样的,那我自然是放心了。那么现在,就来说说我的事情吧。”

“父皇,皇祖母,我这个样子并非是病了,而是中毒了,”

凌遥一字一句的道,“我所中之毒是出自南疆的一种毒,要想解这种毒,只有去南疆才行。所以,我进宫来,是请父皇还有皇祖母在我离京之后替我保密此事,并且,不要让人察觉我的离京是因为这个。另外,太子和太子妃都不在京城之中,还请父皇和皇祖母多多费心,不要让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又兴风作浪才好。”

她之所以敢对元熙帝和高太后说出实情,也是因为,不论他们和齐滦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在关乎江山社稷的问题之上,他们都还是坚定的认为只有齐滦才有资格做这个太子的。

因此,她若要离京,唯一可以托付的两个人,就是元熙帝和高太后了。

-本章完结-

同类推荐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亡国了,她死里逃生,变成了只能颠沛流离的亡国公主。她为复国愿意倾尽一切,那名美若天仙的男人说,嫁给我,我能实现你一个愿望。跟随这个男人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原来,她才是那个能够平复三界大乱的真命天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到皇家开赌场:大胆宫婢

    穿到皇家开赌场:大胆宫婢

    她是戏耍暴君大胆到不行的冒牌小宫婢,她是指点妃子们用尽心计俘获君心的黑手,她是被绝色少年盟主捧在手心的丫头,她更是被喻为商界奇才地神仙公子云少,倾城多情惹得无数少女伤碎芳心。江湖传闻她是医圣的徒弟,可又不懂半点医术,商界传闻她喜好男色身边又坐拥无数美女,真真假假实在难辨……
  • 特工冷妃肆天下

    特工冷妃肆天下

    猫姬,国家特工,冰冷而嗜血。代号:肆殇。对于她的敌人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因为落在她手中生不如死。四小姐,夜月王朝的相府四小姐,明明是尊贵的身份,却连下人也不将她放在眼中。他,夜月王朝的七王爷,大军在握,所向披靡,傲视群雄!天空中一道白光,魂起魂灭间,黑白二使的失误,让明明不同路线的人发生的交错。陌生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轻风细语间,渐渐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就算是掌握了所有人的命运,但唯独逃不了记忆中,那一抹的背影。逃脱不了的缘分,命中注定。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文员的出路

    小文员的出路

    打工,她遭遇降薪!“被离职”!不服气申请劳动仲裁,却遭恐吓威胁!遇上白马王子一见钟情,被逼分开!开药店,不但被砸而且名誉受损!开公司,遭绑架险丢性命!老天垂怜,终于与心上人结为连理了,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她一个小文员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越来越像隔着玻璃乱飞乱撞的蜻蜓,前途一片光明,却总找不到出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