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234

第两百三十六章 上拶子

凌遥此次进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元熙帝放弃他的自己计划和安排,转而按照她的意思行事。

如今听元熙帝说从没有想过把太子之位给别人,又说愿意依了她的意思舍弃秦嫣儿,她这心也就放下了,但又怕事情有变,或者元熙帝说这话是敷衍她的,等她走了之后,元熙帝又会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便开口道:“既然皇上决定了,那我自愿留下来助皇上完成此事。此事宜早不宜迟,还请皇上现在就处置才好。”

“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去凤鸾宫逼问秦嫣儿,让秦嫣儿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然后,将涉事之人一一带入宫中对质,若情形属实,只管发落了就是。皇上觉得可行吧?”

她今日进宫来,就是想要尽快了结此事的。再拖一天,她都怕生出变故来。所以,并不肯急事缓办。

元熙帝听了凌遥的话,沉眉想了想,倒也明白凌遥的心思,他的本意就是要将计就计看看秦嫣儿和明王府的后续动作是什么的,但方才听凌遥的分析,此时也想到了,如今情势有变,若是继续按照他所计划的那样,只怕当年内情会被明王府别有用心的散布出去,那样的话,于宁王和文淑皇后的声誉必定有损,那也不是他所想要的,更违背了他的初衷。

更何况,他并没有动摇想要立宁王为太子的心思,如果任由明王府的阴谋继续下去,那么,最终受损的还是宁王。他之前费心为宁王澄清当初的留言,又争得如今这样的局面,岂不是成了无用功么?元熙帝如此一想,倒也觉得这件事不宜拖得太久了,既然宁王没有办法按他所想的行事,那么,就依了宁王妃的意思也未尝不可。

元熙帝也不是那等优柔寡断的人,既然改变了主意,那么此时自然是按照现下的决定去做的。

当下也不管眼前的奏章了,他站起来对着冉英泰道:“去告诉京兆尹府的人,把明王府给朕围起来。不许有任何人进出明王府。等候朕的旨意。若是有人违抗朕的命令,即拿锁系。还有衍庆宫,你也同时派人把衍庆宫给朕围起来,不允许皇后身边的任何人出入衍庆宫,一切事情,都要等候朕的旨意。”

他是有私心,但是这也不妨碍他想到这其中最为紧要的关节,秦嫣儿的事一定同明王府有关,而秦嫣儿能在宫宴上与明王府嫡女凌玥一同跳舞,他这个皇上和所有人事先连一点风声都没得到,萧皇后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为了不让明王府和萧皇后得到什么消息又做出什么事情来,他就先把明王府和衍庆宫都围起来了,也便于之后的处置,这样一来,自然还是他这边掌握了主动权的。

他虽然忌惮凌鼎和明王府在云南回真人及回真教中的影响力,但也并非因此就怕了明王府了,五年前亲征云南,已经灭掉了凌鼎的所有兵力,如今云南回真的势力是大不如前了,而且,年后以来,云南的形势也渐渐得到了控制。如今的明王也就是在回真教中还有很大的影响罢了。

他还正苦于没有办法对付凌鼎,这会儿正好,明王府自己送上门来这件事,他就有办法将他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解决了,所以元熙帝此番换个角度想一想,觉得把这件事现下就发作起来,倒也不失为一个极好的时机。

元熙帝顿了顿,又对着凌遥道:“你既然要助朕,就同朕一起去凤鸾宫罢。”

凌遥非要留下来的原因,元熙帝多少也能猜到几分,大概是怕他的决定是敷衍她的,所以想留下来看个究竟。其实元熙帝这回还真的没有想要敷衍宁王妃的,但既然她有这个心思,他也不能说破,所以既然宁王妃说同去,那就同去也好。他也是想着让宁王妃做个见证,回头处置那些人起来,也可以让宁王妃参详一二,他们夫妻同心,就当齐滦在跟前是一样的。

凌遥见元熙帝将明王府和衍庆宫都派人围了起来,又听元熙帝让她一同去凤鸾宫,便知道元熙帝这是下定决心要处理这件事了,心下稍安,便依照元熙帝所说的那样,跟着元熙帝去了凤鸾宫审问秦嫣儿。

凤鸾宫中凌遥是第一次来的,但她此番过来跟齐滦当时进来后看到那些陈设的感想却是一样的。

只不过,她比齐滦当时所知的情况多一些,她已经知道了当年的全部旧事,此时心里也很清楚,秦嫣儿被安置在凤鸾宫这里,完全是元熙帝念旧之故,不管元熙帝的想法和用意如何,这个秦嫣儿就是作为清影公主的替身放在这里的。

而且,因为秦嫣儿的容貌比文淑皇后更像清影公主,所以,秦嫣儿才能被赐居凤鸾宫,而文淑皇后则是住进了关雎宫中。

凌遥跟着元熙帝身侧走,元熙帝一直面沉似水,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神情,所以凌遥也不能从他的眉眼之中看出什么来了,毕竟这会儿她也没有言辞犀利的直言不讳,所以元熙帝就又回到了那个轻易不表露出情绪的深沉帝王了。

进了凤鸾宫内殿,秦嫣儿听闻元熙帝来了,忙含笑迎了出来,一见了元熙帝便用她惯有的清澈笑容面对着元熙帝:“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这一连五日,皇上每日都会来看她,就连夜里都是歇在她这里的。只不过,皇上并没有碰过她,她如今还是处/子。这一点让秦嫣儿心里还是很着急的,齐老太太的计划她还得继续执行,可是,如果皇上不碰她的话,这计划也就执行不下去了啊。

虽然皇上每日都会到凤鸾宫来,每日看她也是一副爱意满满笑意吟吟的模样,不知道的人瞧着,就会以为她已入宫就是盛宠了,也只有她自个儿心里明白,她是来当替身的,可是这个替身当不当得好,却不是她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她已经取得了清影公主身边贴身嬷嬷的认可,不论是举止还是容貌,她跟清影公主几乎已经是十成十的相像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元熙帝的宠爱。

而齐老太太给她的要求,就是要她进宫之后,得到比当初的文淑皇后更多的宠爱。同样是为人替身的,文淑皇后并不比她更像清影公主,所以说,她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元熙帝的宠爱的。

一开始的时候,不止齐老太太是这样想的,就连秦嫣儿自己也是这样想的。那日进宫的时候,秦嫣儿心中还是极为欢喜的,皇上要她入宫,这跟齐老太太的预料是一样的,她那时就以为,自己入宫后,肯定就是这后宫宠妃第一人了。

可是如今入宫都五日了,事情却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个样子,皇上将她封为宸妃,又赐居凤鸾宫,更是日日到她这里来,看似荣宠无限,可是却没有碰过她,她却连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只是本能的有些心急,然后就想着,等元熙帝来时,就越要努力些,甚至要主动些,让元熙帝碰她才好。

要不然的话,她学的那些本事,如何能够使出来呢?

所以,今天元熙帝一来,秦嫣儿就这么热情的含笑迎上来了。

但元熙帝却没有如往日那样含笑回应她,还是淡淡的看了她一眼,眼中虽也有波澜,但却不像前几日那样痴迷了,而且,很短暂的看过她一眼之后,元熙帝就径直从她身边走过,往殿内的首座上去坐定了。

就在秦嫣儿发愣的功夫,紧接着凌遥就走了进来,秦嫣儿看见凌遥进来,又是一愣,看着秦嫣儿这个样子,凌遥的心情很是愉悦:“怎么样,秦姑娘,没想到我会过来吧?”

她没称呼秦嫣儿为宸妃娘娘,反正秦嫣儿也是个替身,再加上此事完结之后,秦嫣儿是必定要被处置的,所以这会儿也不需要讲这些规矩了,凌遥乐意叫她什么就叫她什么了。

倒是秦嫣儿,不愧是齐老太太调/教了这么多年的人,凌遥的出现虽然让她惊诧了一下,但是她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跟着凌遥身后走进来,装作没有听见凌遥的那一句秦姑娘,只含笑吩咐她身边的丫鬟翠柳道:“皇上来了,你去把皇上素日爱用的茶叶拿出来,我亲自替皇上沏茶。宁王妃难得过来,你把皇上前日赏的那套山竹石杯拿出来,咱们今日就用那个喝茶。”

凌遥听秦嫣儿这些话,又看秦嫣儿如此做派,心中啧啧一叹,看来,这个秦嫣儿入戏真的挺快的,才几日的功夫,就真的把自己当成是一品皇妃了啊。

凌遥走过去,特意选了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坐下,转头去看秦嫣儿时,果然瞧见秦嫣儿对她这个样子水眸中闪过一丝不满,凌遥心中不禁冷笑,刚想开口时,却听元熙帝先冷言道:“你不必让人取东西,朕今日来,也不喝你的茶。宁王妃也不喝你的茶。你过来站着,朕有话问你。”

秦嫣儿看元熙帝今日神情有异,再加上不应该在此时踏足凤鸾宫的宁王妃都来了,秦嫣儿就敏锐的发现可能某个地方是真的出错了,但她也没有慌乱,依照元熙帝的吩咐让翠柳不必取东西了回来候着,然后她依照元熙帝的话走到元熙帝跟前,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神情镇定从容,含笑问元熙帝道:“皇上想问臣妾什么话?皇上只管问,臣妾若是知道,一定知无不言。”

元熙帝盯着秦嫣儿,开口就问道:“你进宫的目的朕已经知道了。现在,把老明王妃叫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告诉朕。”

秦嫣儿没想到元熙帝一开口就说这样的话出来,当时就有些发愣,这跟齐老太太当初说给她的话不一样啊?齐老太太说,就算皇上看出她是明王府特意安排的人也没有关系,因为皇上只要将她当做清影公主的替身,就绝不会多问什么的。

毕竟,她比文淑皇后还要像清影公主,当初文淑皇后是怎么得到元熙帝的宠爱的,她就只会比文淑皇后更多,绝不会更少。所以,齐老太太认定,只要元熙帝接她入宫,就证明元熙帝已经被她的容貌迷住了,而只要元熙帝被迷住了,等待她的将是比文淑皇后当年还要多的盛宠,又怎么会再去费心思虑她的来历和目的呢?

秦嫣儿一时发愣,又还没有想好说辞,见元熙帝脸色一变,忙开口道:“皇上,臣妾不过是一介民女,蒙老明王妃不弃,这才活了下来,臣妾只是将老明王妃视为再生恩人罢了,并没有什么进宫的目的,也没有什么老明王妃叫臣妾做的事情啊。”

元熙帝还未开口,凌遥就冷笑道:“秦姑娘,你以为你红口白牙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你以为皇上与我都是傻子,来问你之前不知道先去把事情查一下吗?让你说,是给你机会,你可别不识好歹啊!”

秦嫣儿还没有答话,一旁的元熙帝却不耐烦这样一句一句的问了,他知道,秦嫣儿既然入宫,那她或是老齐氏就一定做了万全的准备,如果只是这样质问,只怕秦嫣儿不会承认的,反而是白白浪费了口舌。

想到这里,元熙帝转眸对冉英泰道:“去内刑司传个会用刑的嬷嬷来,叫她把拶子带来。”

冉英泰答应一声便去了,元熙帝便望着秦嫣儿道,“你既然嘴硬,那朕就不与你多费口舌了。内刑司的刑罚,你若是扛得住,只管不说。不过,朕不会先对你用刑的。你素日里说过,最疼你的这个丫鬟,且你又很亲近你那个秦家婶婶,朕会命人先对你这个丫鬟用刑,再把你婶婶抓进宫中来用刑,如果你真的疼惜她们,肯说了,朕就放过她们,如若不然,朕就再对你用刑。”

“内刑司的嬷嬷心狠手辣,是绝不会手软的。一会儿,你可以见识一下。”

拶子,其实也就是俗称的夹棍。是个对付罪妇最有效的刑罚用具。这十指连心,若是用拶子这么用力一夹,再坚强之人只怕都受不了这种疼痛的。通常,也不过是两三下,人就挺不住了,什么都会说的。

凌遥原本还以为,此番来秦嫣儿这里问话,还要多费一番口舌的,没想到此番过来,元熙帝竟也不要她费口舌了,直接就吩咐了人用刑,而且一上来就是这么厉害的刑罚,这样看来,今日在凤鸾宫倒是省事了。

既然元熙帝肯做主,凌遥也就不再多话,只等着内刑司的人过来用刑就好了。

元熙帝的话让秦嫣儿瞬间白了脸色,她这才知道她今日此番真的是躲不过去了,事情的发展已不像齐老太太当初同她说的那样的了,而且,她这会儿看着元熙帝冷淡的面容,也终是明白过来了,难怪这几日元熙帝都没有碰过她,那是因为,元熙帝压根就没有从心底里相信过她!

听元熙帝今日过来说的这些话,可见,元熙帝心中只怕是对她早就有怀疑了的!甚至,甚至这怀疑从她进宫封妃的那一天就有了!

这才几日的功夫,她就尝到了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感觉,齐老太太为她编织的美梦碎了,难不成,她还要继续嘴硬下去,什么都不说吗?

秦嫣儿也不是个傻子,她们的计谋自以为是天衣无缝,也自以为元熙帝已经入了她们的圈套了,可是,如今才知道,元熙帝根本就没有入她们的圈套,反而是早就看破了她们的计谋,可以说,不仅仅是她,只怕此时此刻,明王府也已经大势已去了吧?

就在秦嫣儿呆怔在那里的时候,内刑司的用刑嬷嬷很快就过来了。

元熙帝看秦嫣儿还是不言不语的站在那里,眉峰微微蹙起,便对着内刑司的用刑嬷嬷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动刑了。

内刑司的用刑嬷嬷都是做惯了这些事的,即使是在御前,她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不过是比在内刑司中更为恭敬些罢了,但该下的狠手还是一样要下的,所以,嬷嬷们也不含糊,得了元熙帝的颔首后,她们就将翠柳抓起来,将她的手伸直了,直接就上了拶子。

这种十指连心的疼痛根本就是无法忍受的,即使是在御前,翠柳知道要忍住疼痛不能叫,但她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只不过夹了一下之后,翠柳就疼得哭叫起来,那模样凄惨极了。

元熙帝不喊停,内刑司的嬷嬷们是不会停的。

而翠柳是秦嫣儿自小就跟在身边的丫鬟,确实跟秦嫣儿的感情很深,秦嫣儿几乎是把翠柳当做亲妹妹一般看待的,此时见翠柳这样受苦,她心中自然是很难受的,而她的事情,翠柳全部都是知道的,可这会儿被拶子夹得这般手疼也只是哭叫,并没有把她的事情说出来,秦嫣儿心中自是感动的。

但是,眼下,元熙帝是摆明了知道这件事是个局的,她再死扛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她也不想把自家婶婶和翠柳的性命搭在这上头的。

想到这里,秦嫣儿收起身上所有的伪装,含泪在元熙帝跟前跪下,深深磕头道:“请皇上开恩,放了翠柳。罪妾愿意把所有事情都告诉皇上。”

她也不敢再自称臣妾了,她是有罪之人,自然是罪妾了。

元熙帝摆了摆手,内刑司的嬷嬷们就停了手,翠柳早就疼得昏死过去了,嬷嬷们一停手,翠柳就直接昏倒在地上了,但此时也没有人管她,嬷嬷们都安安静静的垂手立在一旁,元熙帝的目光就落在秦嫣儿身上,等着她说话。

秦嫣儿见翠柳如此,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定了定神,就开口道:“罪妾在被老明王妃救下之后不久,她就同罪妾说,罪妾的容貌很像一个人,要求罪妾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模仿那人的行为举止以及神态气韵,说是将来有所用处的。但那个时候,因为罪妾年纪还小,老明王妃并没有将全部的事情都告诉罪妾。只是请了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嬷嬷教罪妾模仿那人。”

“等罪妾渐渐长大了一些,才从老嬷嬷的口中得知,原来她曾是大齐和亲南疆的那位清影公主身边的嬷嬷。而罪妾要模仿的人也是这位清影公主。而再等罪妾大了一些之后,罪妾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嬷嬷是老明王妃从南疆秘密请回来的,而南疆那边的人都以为她已经死了。老明王妃请她回来的目的就是培养罪妾,让罪妾成为第二个清影公主,甚至跟清影公主一模一样。而老明王妃当初帮助罪妾,收养罪妾,也是因为看中了罪妾的容貌。因为那个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皇上与清影公主的过往了。”

元熙帝听到这里,开口问道:“那这个老嬷嬷呢?她现在何处?”

秦嫣儿答道:“回皇上,这个老嬷嬷已经死了,在罪妾入京前一年就已经死了。”

元熙帝面沉似水,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只是沉默了片刻,就道:“你继续说。”

-本章完结-

同类推荐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热门推荐
  • 蛹之生

    蛹之生

    听小野讲故事,台湾青春的美好时光!有些人,随着青春沉睡历史。有些人,随着岁月刻骨铭心。二十二的小野,凭借《蛹之生》拿下台湾联合报小说奖,这本在他大三时期完成的作品,一举将他推向畅销书作家行列。这本小野的早期作品,以当时大学生的角度,来观察并表达校园、社会里的种种现象。《蛹之生》充满热情与理想,用作者的话来:“这是一本描写那个很蠢却很纯的时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和爱情的小说集。如果用更现代的语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纯爱、热血、励志。”
  • 穆斯修高级学府

    穆斯修高级学府

    时间,真的可以让我们忘记彼此吗?枫叶闪过枫红爱恋,划过心伤的痕迹,你看见了吗?不是怨恨,不是仇视,仅仅默默的注视着你。一个游戏结束了,你还会记得我吗?我漫步着走过你的生命,一滩血迹混合着心脏的跳动,无声的爱情划上了心伤的句号。你,在哪里呢?我拥有了所有,而唯独没有你。过去,曾经。我们一起走过。现在,未来。只剩下了我们,而没有你。站在高层楼塔,俯瞰地下成千上万的人群,而他们中,没有你。燕,飞鸣过无数的夏天;蝉,知了了一整个夏日。夏日的悲寂,融化了冰激凌,死亡,铺天盖地…P:因为建立作品的时候出现了内容重复因此添加了一个灬的标点符号,原文名字《血祭》
  • 皇上,微臣有喜了

    皇上,微臣有喜了

    片段一某帝王:苏爱卿觉得这些女子当中哪一个适合皇后之选?某侍卫:公子你怎么好像有…胸?苏引:!!!~片段三苏引:微臣觉得常将军之女文武双全,你…【本文文风轻松,才貌出众,贤良淑德更兼…某帝王:朕觉得有一人不仅有此女的所有优点而且深的朕心,苏爱卿想知道是谁么?苏引:微臣不知。苏引:泡温泉的时候不要说话。苏引…~片段二某侍卫:公子,美人多多,一直找不到人倾诉,不知苏大人是否愿意倾听?某侍卫:公子…苏引…~某大臣…苏引:静下心来好好放松。某某某…【貌似又走回了小白风?→大概还有上面↑的诗(乱七八糟)是为了体现“红妆”二字。从此这贡品丞相便开始了自己身在“狼窟”帝国的悲惨生活……某王爷:苏大人我有一件心事憋了很久,苏大人好好开导开导我。嗯,二十一世纪同志酒吧女老板,一朝穿越为丞相,半梦半醒之际便被打包送上了金銮殿,这不是耽美文。】某王爷:苏大人,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今晚我们一起睡,欢迎跳坑\^o^)~\^o^)~】,赫然不知已被某帝王觊觎已久苏引:王爷请讲。某公主…某帝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腹黑太子天降萌妃

    腹黑太子天降萌妃

    她“从天而降”,不慎砸落他头顶上,因此跟他结下不解之缘,牵绊一生。他是夏国太子,素有仙人之姿,聪明绝顶,年纪轻轻就带兵亲临战场,威慑天下。他不苟言笑,手段狠绝,是百姓心中的战神,却在战场上收留了她,对她无微不至,疼爱有加。据说,太子不但收留了那女子,还对她视若珍宝,甚至为了她,拒绝纳妃。而事实上……“谁要再说太子疼我,我就灭了他。”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某女孩忍不住怒骂。想她原是金牌影后,竟穿越成了个小孩子,还被这腹黑的男人吃的死死的,太丢人了。话音刚落,头顶就响起一道慵懒的声音,“哦?你的意思是本宫还不够疼你?”某女闻言,立刻蹭着太子的衣衫,口是心非,“谁说的?我灭了他,瑾哥哥最疼轻儿了。”片段一:某日,正在书房看书的夏瑾寒见下人带着鼻青脸肿的小丫头进来,脸色立刻变得铁青,问,“怎么回事?”太监战战兢兢的回答,“回殿下,轻儿小姐跟琳郡主打架了。”“输了还是赢了?”“赢了,嘻嘻。”小丫头抬起头,有些激动,又有些害怕的看着他。闻言,前一刻还满脸冰冷的男人一把将那小东西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很好,没给本宫丢人,这是奖励。”片段二:某日,宫宴上皇后光明正大的将几名不错的千金小姐送到太子面前,让他选一个适合的回去做太子妃。某女孩见状,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娇小的身影往人群中一站,道,“皇后娘娘,轻儿觉得这位姐姐不错,温婉贤淑,大方得体,长得又漂亮……”话没说完,某太子一把揪起她的衣领,将她带离现场,而后狠狠的瞪着她,“你再说一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离婚前夫别理我

    离婚前夫别理我

    新婚当天,他和别的女人躺在了她的新床上。明知道他不爱,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婚姻的囚笼。他苏家的大公子,残忍自私,霸道腹黑,唯一不能掌控的便是自己的婚姻。她陆家的继承人,陆氏神话的缔造者,商场的鬼才却偏偏在爱情上看不到出路。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他残忍的把她扔到手术台,不论生死……从手术室出来,她九死一生得到的只是一张单薄的离婚协议。她放下一切远走他国,六年后浴血归来,身边已经有了别人的陪伴。“陆冰凌,你竟敢红杏出墙!”他将她困在怀中。她娇笑着抚上他的脸“苏少,你忘记了,我们已经离婚了……”原本只想要回属于她的一切,原本以为早已忘却。他却穷追不舍,是心,是情,是缘,是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