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300000003

第3章 一户人家的历史(3)

不久以后,将军夫人也死去了,不过细心的她没有忘记在遗嘱里给这两个孩子每个一千卢布的教育遗产,专供他们受教育之需,而且特别注明要完全花费在他们哥俩的身上,但必须维持到足够长的时间,等到他们成年,对于这两个苦命的孩子来说,这份布施已经完全足够了,谁如果愿意,那么就请他自己掏钱,如此等等。笔者本人的确未曾看到过那份遗嘱,也只是听别人说起过遗嘱里的确有着这样怪异的条文和不同寻常的措辞。不过,老太太的主要遗产是由那个省的一位口碑极好的正人君子、也是该省的首席贵族叶菲姆·彼德罗维奇·波列诺夫来继承的。他曾经主动与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交流过,而且他一下子就彻底明白了,想要此人为他自己的孩子受教育而出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虽然他从未直接的拒绝,但他却总是得心应手的使出应付此类事情的绝招——拖,甚至有时候竟能做到声泪俱下。正因为如此,叶菲姆·彼德罗维奇便开始着手亲自抚养和照顾那两个孩子了,而且他对最小的男孩——阿列克塞表现了特别的喜欢,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阿列克塞就是他的亲生儿子。我想让读者从故事一开始就记住这一点。倘若说,那苦命的哥儿俩应当对自己所受的抚养和教育之恩终身不忘,那么他们应该答谢的只有这位叶菲姆·彼德罗维奇,一个极富人道主义精神而又无比高尚的人,虽然这样的人很少见。他把两个孩子从将军夫人那儿得到的两千卢布一文不动的为他们保存起来,使得这笔钱到他们成年时连利息翻了一番,而一切用于抚育他们的费用都由他自己负担,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花在他们俩每人身上的钱远远超过了一千卢布。关于他们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情况,我并不想在此详细描述,而只是拿出一些最主要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关于那个哥哥——伊万——我只是交代一点,他后来长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少年,虽然并非胆小怕羞,但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早已明白他们兄弟俩终究是寄人篱下,依靠别人来生活,而他们自己的父亲却是一个让人根本不愿提起的人,诸如此类,等等。早在这个孩子幼年时期(至少传说如此),他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我虽然不太了解确切的情况,但据说他在十三岁那年便离开了叶菲姆·彼德洛维奇的家,就读于莫斯科的一所普通中学,他的食宿全由当时一位极富经验并且在那时名噪一时的教育家、叶菲姆·彼德洛维奇安排。后来伊万曾自己说起过,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叶菲姆·彼德洛维奇的那份“行善的热心”,他曾经产生过这样一个主意:应该由一位培养天才的教师来培养这样一位天赋极高的少年。但令人遗憾的是,叶菲姆·彼德洛维奇和那位天才的教师都还未等到伊万考入大学就已离开了人世。由于叶菲姆·彼德洛维奇事先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加上各种各样的在我国必须操办的手续和一些无故的拖延,致使伊万从那位专横的将军夫人那儿得到的那笔钱迟迟不能拿到手,也就是那笔连本带息共计两千卢布的教育费用。所以,伊万在最初的两年大学生活中受尽了清贫,因为他在这整整两年里必须自己养活自己,同时还要搞好学习。必须讲明的是,那时他甚至根本不想与他的父亲通信——也许是出于年青人的傲气,抑或出于对他的蔑视,也可能是长时间冷静思考的结果,因为理智的他十分清楚,他根本不可能从父亲那儿得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帮助。尽管如此,这个年青人却没有丝毫的气馁,而且他居然设法做一些零工,先后做过许多不同钱数的工作,比如给人家的小孩复习功课,收费二角钱一次,后来他又经常出没于报社,送去一些报道街头琐事的只有数十行的小豆腐块儿文章,署名为“目击者”。据说,这些小文章每一篇都文采飞扬,写得引人入胜,很快就被报社采用并发表,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这个年青人在智慧和实干方面都不弱于我国的大多数青年男女学生——他们总是穷困潦倒,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从早到晚奔波于各家报社和杂志社,在这里他们反反复复做的不是请求抄写一些乏味的材料,就是干一些将法文译成俄文的工作,此外他们就再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了。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在跟报社的编辑接触过几次之后,始终与他们保持着联系,他在念大学的最末几年里,开始陆续发表一些很有才气的有关不同专题的评论,以致于逐渐在写作的圈子里名声望了起来。不过只是到了后来,他才偶然有机会在大范围的读者群中引起别人的关注,当然这样的情况虽不多也有些突如其来,致使当时为数不少的人猛然间便注意到了他并且很快就记住了他。现在想起来那的确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当时已经离开了大学的伊万·费尧多罗维奇,正准备用那两千卢布去国外转一转,突然,他刚刚发表在某大报社上的一篇奇怪的文章,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甚至还包括那些非专家在内的学者,特别是他对那篇文章的主题显然一点儿也不熟悉,原因是他的专业学科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文章是对当时到处都在纷纷议论的教会法庭问题展开讨论的。他在认真的分析了有关这一问题的已经发表的各种看法和意见之后,也谦虚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还在于文章论证的基调和它的不同寻常的结论。当时,教会派中的大多数人都毫无保留的把文章的作者当做自己人。忽然,他们发现和他们持相同意见的不光有许多非宗教主义者,甚至还有许多无神论者。后来,一些明白人觉得,这篇文章只不过是一场放肆的恶作剧。我提起此事的目的,尤其是因为该文章在一段时间里竟也传到了我们城郊的一座颇有名气的修道院内,那儿的人们本来就对议论中的教会法庭问题兴趣浓厚,文章传入后却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困惑。他们于是开始探问作者的姓名和情况,对于他原本生于本城而且“就是那个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儿子这一点也大加关注。恰恰就在这时,文章的作者本人突然来到了我们的这个小县城。

当时伊万·费尧多罗维奇来到我们的城里究竟有什么目的呢?——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就曾带着不安的心情不止一次的向自己问起过这个问题。那次莫名其妙的家乡之行之后,便有一连串的后果极为严重的事情发生,以致于在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无法搞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直到今天它对我来说仍是一团无法解开的谜。如果按常理推断,君子自然也有一些奇怪,一个学识颇为渊博、自尊心又很强而且看起来处事极为谨慎小心的年轻人,忽然走进这样一个不成体统的家里去见这样一位遭人唾骂的老子——虽然做老子的根本未曾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也根本不了解他,甚至都不记得他;尽管如果儿子伸手向他要钱,那根本不用说,他是绝对不会给一个子儿的,但即使这样他仍整日担心他的儿子——伊万和阿列克塞——有朝一日会来向他要钱。谁都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轻人竟然会在这样的老子家里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一个月、两个月,而且爷俩儿的关系竟然那样的融洽。特别是这最后一点,不但令我吃惊,也使城里的其他所有注意到这一点的人惊讶。前面曾经提到的那位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米乌索夫,就是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前妻的那个远房亲戚,那时也恰巧从他已经定居下来的巴黎又一次来到了我们的小县城,住进了他那座落在近郊的田庄。我还记得,他在认识了伊万之后表现出的诧异比其他人更加强烈的多,他不久便开始对这个年轻人非常的感兴趣,他们的随意的交谈往往会变成双方在学识方面的一场较量,结果却常常使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内心感到疼痛不已。

“他有很强的自尊心,”那时他曾在闲暇时与我们这样谈论伊万,“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可以靠自己去挣到钱,他现在就有一笔足够他出国的钱——那他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到这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来找他的父亲,不是为了钱而来,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亲绝不会给他钱。他根本不喜欢喝酒、玩女人,可现今他父亲居然根本离不开他了,他们竟然能够相处的如此融洽!”

这是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的事实,那年轻人对他父亲的影响之大简直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老头儿有时候真的还听他的话,虽然老头儿的性情极其怪异,有时也会蛮不讲理;而现在他的言行竟然也变得多少有一些体面了……

事后大家才弄明白,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多半是受了他哥哥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的请求为他哥哥的事而来的。伊万此时才知道他还有一位哥哥,也是在这次的家乡之行中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兄长,不过,在来此之前的日子里,伊万从莫斯科就开始和他通信,讨论的主要是一件与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有重大关系的事件。关于此事的具体细节,读者以后会有详细的了解。然而,虽然我已知道了这一特殊的情况,伊万·费尧多罗维奇的神秘面纱仍然没有摘去,对我来说,他的此次家乡之行仍然是一个无法猜透的谜。

还有一点我想说明,那时伊万·费尧多罗维奇在父兄之间扮演的角色似乎更像一位调停人或者是和事佬,因为那时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正准备与老头子大闹一番,甚至打算将他正式告上法庭。

我再重复一次,那时这家人破天荒的头一次相聚在一起,甚至有些家庭成员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谋面。三个儿子中只有小儿子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曾经在这个城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所以说他的两个哥哥比他更晚来到这儿。在此我想,阿列克塞在这部小说中正式登场之前,先在这部分情节和人物的交待中把他介绍给大家,但这对我来说恰恰是最难的。但是尽管如此,有关他的情况我还得写一段楔子,至少要交待一个十分奇怪的情况,那就是:在我向读者介绍本书未来的主人公时,不得不让他一出场就穿上见习修士的黑色长袍。的确如此,那时他已住在我们那儿的一座修道院里有一年多时间了,而且似乎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已准备在那儿终生隐修了。

同类推荐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共有十二篇小说包括《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世界之都》《世上的光》《先生们,祝你们快乐》《大转变》《你们决不会这样》《一个同性恋者的母亲》《向瑞士致敬》《三天大风》和《永别了 武器》,其中《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独特风格的代表作老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他的宽厚仁慈,以及对男孩饱含的爱,都象征了人类的美好品格。而1929年出版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在当衬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时也给海明威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 天堂施工队

    天堂施工队

    一个傻子总是渴望有能够上天堂。有一天,一个人对傻子说,你要去找一些比你更傻的人组成一个施工队,来为天堂建一些房子。在傻子的周围,有官迷父亲;有暴发户明清;也有女人许花子,黄杏儿,香草;还有罗和尚,徐锤子这样的粗人。他们或为了钱,或为了纯粹的征服欲望苦苦挣扎。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疑云

    疑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
  • 幸福契约

    幸福契约

    原本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浅浅,因为是个女孩而被家人抛弃,二十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男人,只是她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莫须轻言誓年华

    莫须轻言誓年华

    她,古董级女屌丝5.0版,正在加速升级中...他,身披校草光环,恶魔的獠牙和尾巴被完好掩盖...面对海啸一般汹涌袭来的谣言,她想说:“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当然,他更淡定,他说:“我只是利用你一下下。”她:“我可以说脏话么...不可以?那我没话说了。”【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http://m.pgsk.com/m.pgsk.com
  •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以卖假画为生的她替朋友参加一场豪门宴会,却误惹人人惧怕的暗帝,都说暗帝奇丑无比,而且冷酷嗜血,可是她面前这个俊美男子到底是谁?而且他还跟她说:“来给我画假画吧,包吃,包喝,包穿,包住,无上限XX卡随便刷,年中还有不定时旅游福利,干不干?”她犹豫着,难道暗帝是贩卖假画的?某宝宝眼冒金星的冲上来说:“粑粑,麻麻不干,我干。”
  • 老婆,难伺候

    老婆,难伺候

    叶晓秋,香港最大的黑帮组织麒麟门当家大小姐,一直不愿继承黑帮,直到父亲莫名丧命,且当天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卖给了人贩子,她一夜蜕变。当她强势归来,查清父亲的死因,她才明白原来她心目中的他居然是父亲死因的策划人。真是可笑,她甚至为了他还想要脱离黑帮。但是她带回来的拖油瓶是怎么回事?想方设法的讨好她,甚至一句话就能挑起她的怒火。片段一:“老婆,咪咪小。”褚晏指着叶晓秋的胸部,一脸的嫌弃模样。“你再说一遍。”叶晓秋凶神恶煞。“不说了。”褚晏害怕的缩了脑袋,摇着头。片段二:“老婆,送给你。”褚晏献宝般的从背后拿出一束花和一盒巧克力献给叶晓秋。“哪儿来的?”叶晓秋狐疑的看着他。“一个妹妹送的,她说今天是情人节。”褚晏老实交代,对老婆他从不撒谎。“扔了。”叶晓秋气急攻心。片段三:“先生,夫人偷潜入境被海关的警察扣押了。”褚晏从座位上弹跳而起,继而又坐了下去。“海关警察?”褚晏笑了笑。“去把海关总署的署长请过来,我们要叙叙旧。”“明白。”当晚,叶晓秋便被无罪释放且由署长亲自护送回家。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封灵师传奇外传:僵尸迷情

    封灵师传奇外传:僵尸迷情

    一个僵尸给了他天生异能,一个僵尸给了他后天法力。一个僵尸告诉他不死传说,一个僵尸告诉他生死轮回。他在异世界铲除黑暗,寻求光明的路上,最爱他的女子牺牲了自己,他最爱的女子背叛了他。等黑暗渐渐离去,光明重归大地,他在那一片光阴之下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前世因果,千年等待,终是化成了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不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