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炮兵英才——苏宁
【模范档案】
苏宁,男,汉族,山西省孝义市人,中共党员。生于1953年,1969年入伍,1991年4月21日,为抢救投掷手榴弹失手的战友而光荣牺牲。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5435部队参谋长。
【无上荣誉】
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被誉为炮兵英才
入伍22年,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苏宁在所工作过的岗位上都取得了出色成绩。当战士时他是训练尖子;当班长时他带领全班夺得全团训练比武第一名;当干部时被树为基层干部标兵、优秀指挥员。在走上团级领导岗位后,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勤奋工作,率先垂范,带领部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苦练军事技术,不仅熟练掌握炮兵业务,而且努力钻研合成作战理论。
他心系祖国安危,着眼于未来战争,一心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着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学习和掌握现代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潜心钻研军事理论,结合军队现代化建设实际,先后撰写了70余篇、共3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其中一些观点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军事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还脚踏实地进行部队急需项目的改革,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贡献。从1981年到1991年4月,他自己完成和参与研制的改革有162项,其中1项获全军模拟器材二等奖,6项受到总部、军区机关肯定和推广,1项获军区科研成果四等奖,8项被军区、集团军推广。苏宁被赞誉为“炮兵英才”。
用生命践行了誓言
1991年4月21日清晨,一阵清脆的哨声响起,苏宁带领炮团机关的干部参加越野考核。早饭后,苏宁又第一个来到靶场,他要亲自组织指挥手榴弹实投考核。
投弹开始后,苏宁投了第一弹,给大家做示范。然后按照顺序,一个连一个连地投掷,进行得很顺利。当轮到十二连投掷时,意外情况发生了。一名投弹手由于用劲过大,手榴弹撞在堑壕的后沿,落在不到一米外的监护员脚下。
手榴弹哧哧冒烟,在35秒内就会爆炸,可监护员一点都没察觉。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候,苏宁大喊一声:“快卧倒!”一个箭步,从右侧一米多远处冲过来,推开监护员和那名投弹手,双手抓起冒烟的手榴弹,就在扔出去的一刹那,手榴弹爆炸了。
一声巨响,气浪把苏宁掀出了一米多远。两名战友得救了,而苏宁却倒下了。战士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苏宁送到师医院抢救。经专家会诊:苏宁的双手被炸断,脑子被震烂,脑细胞完全死亡。经过9天8夜抢救,1991年4月29日下午6点8分,苏宁光荣牺牲,年仅38岁。
他用生命实践了他“唯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的誓言。
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苏宁同战士情同手足,曾先后3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战友。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看到附近一户以修鞋为业的外地人生活困难,就多次把自己家的豆油、粮食、蔬菜送给他们。他的父母、岳父母都是领导干部,妻子是军医,家庭生活条件较好,但他自己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
当参谋长以后,他住的宿舍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背阴小屋,却把向阳的大房间让给公勤人员。团领导两次要给他换房子,都被他谢绝。他自己平时花钱十分节省,但别人有困难时却慷慨接济。大家赞扬他“像**那样做人,像焦裕禄那样做官”。
苏宁同志舍身救战友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各大报刊连续报道他的事迹,赞誉苏宁是一个“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的**,是广大官兵学习的好榜样。1993年2月19日,中军委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精神传递】
苏宁思考现代化、钻研现代化、干现代化的进取精神,使他成为新时期高素质青年军人的光辉典范。关键时刻的英勇献身,使他充分展现了一个优秀军人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苏宁代表了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品格和风貌,在苏宁身上充分反映了科技素养和英雄主义的结合,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远大理想与求实精神、甘愿奉献与卓著贡献的统一。每一个战士都应该向他学习,当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士兵,做一个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