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00000003

第3章 矿山铁人——马万水

第二章矿山铁人——马万水

【模范档案】

马万水,1923年出生,河北深县人,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61年8月12日病逝,年仅38岁。

【无上荣誉】

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0年,1959年,“马万水小组”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2009年9月14日,被称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背煤工摇身一变成矿工

1936年马万水在北京隆顺油柴局当学徒,1942年在北京门头沟煤矿当矿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迅速发展钢铁生产,国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懂矿山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矿上工作,当时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马万水被选中,成为新中国的煤矿工人。

1949年9月,龙烟铁矿掘进五组成立,马万水任组长,并负责采掘工程的技术指导。在马万水担任组长之前,由于大多数工人都是新手,一个月下来,全组在井巷中前进了只有两步远。马万水被派来当组长,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教工友怎样掌钎、打锤。

马万水抡起大锤来,一气能打450下,工人没有不佩服他的。谁不会干,老马就和他一起搭档,先给他示范,再叫他照着干。在马万水的带领下,全组工人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1950年4月取得月进尺16.5米的好成绩,到6月份,又创造了全部手工操作、独头掘进23.7米的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新纪录。此后,该组被龙烟铁矿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粗人”也能成为研究员

马万水是个“粗人”,没上过几年学,但他总结了上百种矿山快速掘进经验。当时龙烟铁矿的岩石非常复杂,有石英岩、矽质板岩、千页岩及软硬不同的赤铁矿石。面对不同的矿石,马万水在每次爆破后,都要从中总结经验;遇到陌生的岩石,他总是先放几炮试试岩石的性质。经过长期摸索总结,马万水创造了上百项掘进方法。

1954年,马万水小组开凿1080平峒,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开凿1850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业法等,其中很多方法还被写进了教科书。马万水的不断创新,让他的小组在矿山掘进上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纪录。

1960年1月,马万水小组再次创造了独头巷道月掘进435.91米的全国新纪录。冶金部在庞家堡铁矿召开全国矿山建设现场会,号召把马万水小组快速掘进红旗插遍全国矿山,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1960年4月,马万水被授予工人工程师职称,同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也曾对他创造的先进掘进技术进行专门讨论研究。

“你要服从组织,听党的话”

马万水每天从矿上回来,裤子经常半截是湿的,长年累月在井下,就得了风湿病。到1960年底,马万水的病情已十分严重了。两腿钻心的痛,他只当是关节炎,爱人为他做了条羊皮裤子护住双腿,他每天还往井下跑。腿越疼越厉害,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他拄着棍子坚持去工作。当他不得不接受“命令”到北京就医时,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由于采矿的烟尘,马万水还患上了严重的矽肺病。

“老马是1961年2月去北京住院的。”马万水的爱人张淑芸回忆,“他不顾自己,也不顾家。组织上让老马去北京看病的命令发了好长时间,他都不走;每次出去开会,他都拄着棍子,装出没事儿的样子。”最后,马万水先后被安排进北京的两家医院,还曾同焦裕禄住过同一病房。“小张子,我走了,你要服从组织,听党的话。”这是马万水给张淑芸的最后叮嘱。

【精神传递】

马万水小组的建制一直保留到今天,并且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公司。这个团队在1950年、1959年两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94年再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中,马万水英雄集体培育、发展了“艰苦奋斗、严细求精、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马万水精神。继承这一精神,就需要不断去超越。在马万水的继任者眼里,马万水精神仍然有着时代意义。

同类推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青年茅盾的人生旅程,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亦文学亦政治,他都满腔热忱,也都有过精彩时刻。但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一茅盾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他拉开了与政治的距离,专心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金牌医女

    重生之金牌医女

    前世,她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一台手术,一场车祸,她意外重生在一个小护士身上。一个老人,一只猫咪,她成功逆袭。重披白袍,她摇身一变成为医院最年轻的主刀医生。是意外的车祸让她离开自己的身体还是遭人恶意陷害?她的归宿,是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优雅大公子?还是过她的眼眸寻找旧爱的青梅竹马?抑或是拥有她心脏的梦中少年?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
  • 极品透视

    极品透视

    【纵横龙堂出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每一个男人的终极目标。一个普通青年,从一个老骗子的手中得一奇异石头,令人惊奇的是,借助石头,他竟然拥有了透视的能力,且看他如何玩转都市,笑傲人生。书友群,有兴趣的可以加:67398649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
  • 行之大陆

    行之大陆

    魔人的魂珠仿若是修真者的金丹可以让人类行者吞噬来增加行力与魂力……,行之大陆。颠覆了传统的异世大陆上面魔兽与人类的对抗情节。魔人,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夏日倾情系列之二】“小航,一分钟说出你爹地的优缺点。”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缺点啊我数数,第一,太花心,第二,太不成熟,第三很幼稚,还会跟我撒娇,我都受不了他。”某人的脸黑了,臭小子,白疼他了。小航眼珠一转,“不过呢,我爹地还是有优点的,他长的很帅很拉风,带他出去让我很有面子。”某人的脸色好看了些,这还差不多,只是这话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味呢?小家伙又补了一句,“还有啊,他有钱有势,我可以仗势欺人,拿钱砸人。”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但就是不起作用,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孩子不仅没有改变,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反而更加厌学了。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甚至给他请来家教。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
  •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新与旧》《主妇集》《长河》三个子集。《新与旧》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集,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次出版,体现了在那个神秘血腥的湘西世界里,新时代的变迁,旧时代的烙印,通过一个沉重的故事展现一个新旧交错的纷纭时代。
  • 美好的心路历程

    美好的心路历程

    ,本书作者通过讲述人生的心路历程。教会我们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