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900000030

第30章 读书札记(1)

醉翁之意不在酒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谈曹操》中为曹操奸雄的名誉翻案,我谈谈自己的读后有感。

历史上的独裁者几乎没有一个一点儿优点都没有的,也不可能没做过任何好事,希特勒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在维也纳流浪的两年中,打工挣钱买书看,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肉,更不嫖不赌,把能攒下的钱尽量都买书看,像这样节俭读书人居然后来成了战争狂人,难道就因为他有很多优点就可以否认他是个罪人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为工具,使天下相对平定,顺应民意,可实质上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上达到了为别人的效果,所以绝不能称之为英雄,更何况他乱杀无辜,造成生灵涂炭:攻伐徐州时,将四个县的男女坑杀数万口;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卒八万人;以私怨杀崔琰;因疑心华佗以治病为名害他,将一代名医华佗杀了;疑心吕伯奢谋害他,夜杀一家八口人后逃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一语道破他奸雄、独裁的本质。

元朝思想家许衡曰:“以权治国,不过当世;以利治国,不及三代;以德治国,长治久安。”君王分为暴君、庸君与明君。我认为曹操是暴君,以权治国,而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明君,以德治国,所以唐朝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王朝。《资治通鉴》司马光讲,杨修因每每都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几次回合,让曹操忍无可忍,便把聪明过人的杨修杀了,这样嫉贤妒能的君王只有暴君才会这样干,加之他杀人不眨眼,不是暴君又是什么?

吴晗在《谈曹操》一文中固然讲了曹操的一些功绩,但更多的是罪行,这样的蛛丝马迹很容易让读者提出疑问:明明曹操罪行累累,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替曹操奸雄名誉翻案?根据作者发表此文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来看,我认为应该是另有原因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善恶之悖

我在吴晗先生《历史的群像》一书中,读到荀子的“人本性恶”的观点后想了很多,概括如下:

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恶,而能成为善者则出于人为。)亦曰:“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本性和人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礼义法度为善的工具)。

事实上人的本性既不全是善,也不全是恶,正如现代作家余光中在他的散文《猛虎与蔷薇》中所说:“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作家冯骥才也说:“人间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一端愈近,就离另一端愈远。”几乎人人都有善与恶的两面性,不同的是,当善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善人;当恶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恶人,而善恶的取舍取决于四个因素:一、父母的遗传基因;二、独立的自我教育能力;三、家庭环境从小的潜移默化;四、社会的大环境。前两个因素是先天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后两者是外因,也绝不可忽视。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加强学习是改善人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博学才能日臻完善,才能心明眼亮,高瞻远瞩不犯错误。另外深入思考也很重要,正如荀子所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用心思考就能人为地克服本性中恶的一面,即三思而后行。总之,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可以强有力地克服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让善的一面主宰人,就会使“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的不合理现象大大减少。

荀子又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意思是说人与水火、草木以及禽兽的区别在于有“义”,所以世上人是最宝贵的。中国历史上的于谦、海瑞、文天祥、谭嗣同等大义者都很有学问,而且善于思考,他们都表现出了人之可贵的“义”。荀子说,人与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义”,而我认为大义者首先必大善。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著名诗句,就体现了作者的大恨大爱,而真正敢恨敢爱者必然也是大善者。

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我很难感受到优秀的“五四”之子,杰出的儒者风范朱自清先生在二十四岁时撰写《匆匆》一文中的空虚与无奈。

回首往事,我由衷地感谢我的父亲,他不但经常给我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也以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勤奋的榜样,并经常勉励我求学发奋。我也非常感激俄国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教诲人们的那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独白中的两个词: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这两个词从我十几岁起就一直像警钟时时敲击着我的意识。

我以为人生的内容只有两个:索取和给予,或曰享受和奉献。前者与后者孰多孰少,哪个更重要,全在个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我从没有感觉到时光匆匆,反而觉得六十岁的我学做了那么多事情,即使在后来漫长的逆境中,我仍然坚强地继续着索取和给予。

从十七岁开始走向社会,我把两年多的热情,用劳动和服务奉献给了农村,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吃苦耐劳,农村也给了我共青团员的称号;夜以继日的两年高中苦读,不但弥补了大量文化知识,还获得过“摸底考试”全县第一名的桂冠;两年师范苦练手风琴,不但伴奏和独奏水平都显著提高,而且从进校入学时受批判,结果毕业时被全班选为三好学生;回到北京后头顶高压三十年如一日,将英语文法搞得炉火纯青,当英语家教教了三十来个学生,撰写并编著了两本英文专著;文艺、体育以及旅游我都享受到了,还自学了裁剪服装;后来又全身心投入数字油画填色;现在我又发挥自己语言逻辑强和思想成熟这两个强项,开始了自己中文的写作生涯。

虽然年过花甲,但六十年来,我最大限度地索取了,给予了,所以我的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从中领悟了作者的真实用意:假借表白自己的虚度,敬告读者紧握时光,否则时光就会匆匆流逝。最后一句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鲁迅《一件小事》有感

《一件小事》是作者通过看到一个普通劳动者,在一件小事上采取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态度而感到惭愧后,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的故事。他借此解剖自己,同时也警醒读者:普通劳动者才是真正有良知的,相比之下,知识分子就显得渺小了。可见“狠斗私字一闪念”绝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鲁迅早在92年前就提倡的。

中国电影《大浪淘沙》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革命者路见一位青年正在帮助另一个受压迫的同胞,革命者启发他说道:“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必须团结起来推翻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受压迫的现象。”但是却有人对这段话断章取义篡改为:“不要同情别人,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这实质上是为人心的麻木不仁,甚至自私和贪婪编织的遮羞布。奉劝这样的人读一下鲁迅的《一件小事》,此文是引导人们弃恶从善的好作品,很有利于心灵的净化。

律己与舍己

读了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很有感触。

主人公安然在父亲的影响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女中学生,平时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成绩斐然,但是由于和市侩品格十足的班主任女老师格格不入,又在作文中揭露了总打小报告的女班长为同学打架作伪证的不诚实,由于班主任老师从中作梗,绝大多数同学在期末选三好生的时候都投了班长的票,安然虽然没有被选上,但选票的数量也因这篇作文明显增加了,安然很欣慰,因为她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正义和真理,尽管投她票的还不是绝大多数。

一天班长到安然家谈心,不巧煤气罐漏气失火,紧急之中班长大喊“关阀门”,之后便转身给消防队打电话,安然猛地推开姐姐,勇敢地冲向正在燃烧的煤气罐,在烈火中将阀门吃力地关上,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爆炸灾难。安然烧伤住进医院,见到姐姐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让你烧伤,因为你比我好看。”姐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也哭了。

平时私心重且行为不端的人在关键时刻必然就成了胆小鬼,只有平时认真培养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品格的人,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才会见义勇为,才会有生命的火花迸发的壮举。作者铁凝在这篇小说中,用两个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向人们讲述了律己与舍己之间的必然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中说:“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卢梭和钱钟书的观点都有片面之处,不全面,举例说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这个寓言故事对于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狐狸由于好面子,为自己的不得意总要找借口并说谎话,聪明人就会从中学会如何为自己找回面子,而更聪明的人却认为这是自欺欺人,这样做太没面子了。这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些人认为: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青年人必然在社会上要碰壁,他们会痛苦,太残忍。另一些人则认为:从儿童时期开始,邪不压正与理想主义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早期教育,纠正社会规则的人如何诞生?没有这样的人纠正社会规则,社会还能进步吗?人类社会就是在规则的不断制定与不断纠正中发展的。当然,带着理想走出校园,不可避免会有人碰壁、感到痛苦,但这绝不是残忍,是社会的需要,需要有人为理想忍受痛苦、付出代价,而真正的精英正是从这些痛苦、孤独的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由此可见,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人选择看什么书,取决于其天性,由不得自己。我很赞成,也就是说选择人生观和选择看什么书是一样的道理,什么样的天性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且不同的天性对同一本书就有不同的兴趣,有人接受书中的正面教育,有人则接受书中的反面教育。所以,选择看什么书也好,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也好,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秩序的基础和保证,心的法则是真理与道德的结晶,是深深扎根于成年人的童心对真善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辩证的。社会规则是由心的法则规定的,又是由它来纠正的,但社会规则往往对心的法则进行着制约甚至惩罚,正如鲁迅在《〈穷人〉小引》中所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维护心的法则的志士仁人,他们坚信心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而规则是随时都准备着被纠正的。俄国文人罗札诺夫说:“这是对生命的否定和肯定之间的斗争,是对人的良心的腐蚀和照耀之间的斗争。”为了照耀人的良心,文人拿起笔杆,民众拿起枪杆,坚持不懈、前赴后继,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那些思想使我们成为殉道者,但也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几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我们,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击垮我们,相反,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一信念支撑着我们的灵魂。”

过于强调社会规则而否定人心法则的人是在利用社会规则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人挂着遵守社会规则的“羊头”,贩卖着利欲熏心的“狗肉”。抗争和磨难就是人心的法则与社会的规则发生冲突时的产物,但最终人心的法则必定战胜社会的规则,人类的进步史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读《阿Q正传》

在没有了解阿Q的故事之前,小时候总听父亲经常说:“你这是阿Q!”从他说话的语气和所对的人和事来看,被称为阿Q就是被指责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基本上是贬义的。可是后来我长大了,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了解了阿Q的故事,懂得了阿Q精神就是精神胜利法,尤其是涉世深邃了以后才发现,一个人要想超凡脱俗,没有精神胜利法来支撑自己的灵魂,是根本做不到超凡脱俗的。

我有个朋友,从小家庭优越,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性格开朗,人见人爱,可是在她24岁那年阴差阳错认识了两个“朋友”,由于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三十多年身陷“囹圄”,以致年过花甲还无业无家,没有一个人不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多少人都在说着同一句话:“可惜了。”有人好心劝她和那些平庸之辈相比,她很反感,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尽管从未低头,心中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为精神支柱,但还是难以释怀,经常以泪洗面。

同类推荐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股市奇缘(下册)

    股市奇缘(下册)

    他们因股而结缘,又因缘而际会,最终使他们拥有了一身超能力。两块传世玉佩的出现,使得天性纯良的大成和李泽林两人被流星激发出了潜藏在他们体内的巨大能量。旅行中的一次比试,两个人意外地发现了Y星球留在天目山的超文明现象,出于好奇,他们开始顺藤摸瓜。经过几番周折和历险,当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后,终于揭出了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汐若新书已发,书名《完美婚宠:帝少vip爱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一起快乐玩耍~么么哒)“老婆我们复婚吧,”某男可怜兮兮盯着某女。某女傲慢的抬起头,“我不要,除非……”********某一天,“儿子,你爹地想要和你妈咪复婚,你怎么看?”腹黑儿子很变态,“妈咪你忘记了没良心爹地当年怎么对待你的吗?”杨绍林因自己有这样一个混蛋儿子而感伤。小丫头笑嘻嘻的说:“妈咪,你和爹地复婚吧,这样我们就不会是没有爹地的孩子。”当腹黑遇上腹黑,外加一个腹黑儿子,拼的是经验,拼的是演技,那么,且看谁更技高一筹。【本文已完结,放心阅读。】风汐若的群号:【139845733】,微信:【keshirui3310】
  • 超级能源强国

    超级能源强国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2012年的大学生,烂大街,毕业即失业。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宝洁公司,松下电器之类的世界五百强,是绝对看不上的。
  •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自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迷雾之城

    迷雾之城

    甲午战争前夕,陆云起来到康沃尔郡的圣菲尔堡,拜访同学琼斯伯爵,希望通过他游说英国人将军舰卖给清政府,而日本人闻讯后尾随而至。诡秘阴森的哥特城堡,一场场大同小异的离奇梦境,夜莺的歌声和迷雾,陆云起与死去百年的城堡女主人卡翠娜纠缠不清的爱情。现实与梦境,今世和前生,一段掩埋在时光的秘史,一场横跨百年的旷世绝恋。但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当陆云起一步步地逼近真相的时候,却是一步步地落进了日本人早就安排好的陷阱里。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饮水词之千年之恋

    饮水词之千年之恋

    “绝对……不要生下你的孩子……”南宫宇泽,如果你是他的前世,那我,白寒,就是你的今生。一次重生,一次穿越,一个朝代,一生爱情。宫廷里的斗争,纷纷扰扰的感情羁绊,下个轮回,我们还会在一起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