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900000030

第30章 读书札记(1)

醉翁之意不在酒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谈曹操》中为曹操奸雄的名誉翻案,我谈谈自己的读后有感。

历史上的独裁者几乎没有一个一点儿优点都没有的,也不可能没做过任何好事,希特勒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在维也纳流浪的两年中,打工挣钱买书看,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肉,更不嫖不赌,把能攒下的钱尽量都买书看,像这样节俭读书人居然后来成了战争狂人,难道就因为他有很多优点就可以否认他是个罪人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为工具,使天下相对平定,顺应民意,可实质上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上达到了为别人的效果,所以绝不能称之为英雄,更何况他乱杀无辜,造成生灵涂炭:攻伐徐州时,将四个县的男女坑杀数万口;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卒八万人;以私怨杀崔琰;因疑心华佗以治病为名害他,将一代名医华佗杀了;疑心吕伯奢谋害他,夜杀一家八口人后逃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一语道破他奸雄、独裁的本质。

元朝思想家许衡曰:“以权治国,不过当世;以利治国,不及三代;以德治国,长治久安。”君王分为暴君、庸君与明君。我认为曹操是暴君,以权治国,而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明君,以德治国,所以唐朝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王朝。《资治通鉴》司马光讲,杨修因每每都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几次回合,让曹操忍无可忍,便把聪明过人的杨修杀了,这样嫉贤妒能的君王只有暴君才会这样干,加之他杀人不眨眼,不是暴君又是什么?

吴晗在《谈曹操》一文中固然讲了曹操的一些功绩,但更多的是罪行,这样的蛛丝马迹很容易让读者提出疑问:明明曹操罪行累累,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替曹操奸雄名誉翻案?根据作者发表此文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来看,我认为应该是另有原因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善恶之悖

我在吴晗先生《历史的群像》一书中,读到荀子的“人本性恶”的观点后想了很多,概括如下:

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恶,而能成为善者则出于人为。)亦曰:“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本性和人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礼义法度为善的工具)。

事实上人的本性既不全是善,也不全是恶,正如现代作家余光中在他的散文《猛虎与蔷薇》中所说:“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作家冯骥才也说:“人间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一端愈近,就离另一端愈远。”几乎人人都有善与恶的两面性,不同的是,当善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善人;当恶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恶人,而善恶的取舍取决于四个因素:一、父母的遗传基因;二、独立的自我教育能力;三、家庭环境从小的潜移默化;四、社会的大环境。前两个因素是先天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后两者是外因,也绝不可忽视。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加强学习是改善人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博学才能日臻完善,才能心明眼亮,高瞻远瞩不犯错误。另外深入思考也很重要,正如荀子所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用心思考就能人为地克服本性中恶的一面,即三思而后行。总之,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可以强有力地克服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让善的一面主宰人,就会使“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的不合理现象大大减少。

荀子又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意思是说人与水火、草木以及禽兽的区别在于有“义”,所以世上人是最宝贵的。中国历史上的于谦、海瑞、文天祥、谭嗣同等大义者都很有学问,而且善于思考,他们都表现出了人之可贵的“义”。荀子说,人与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义”,而我认为大义者首先必大善。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著名诗句,就体现了作者的大恨大爱,而真正敢恨敢爱者必然也是大善者。

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我很难感受到优秀的“五四”之子,杰出的儒者风范朱自清先生在二十四岁时撰写《匆匆》一文中的空虚与无奈。

回首往事,我由衷地感谢我的父亲,他不但经常给我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也以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勤奋的榜样,并经常勉励我求学发奋。我也非常感激俄国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教诲人们的那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独白中的两个词: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这两个词从我十几岁起就一直像警钟时时敲击着我的意识。

我以为人生的内容只有两个:索取和给予,或曰享受和奉献。前者与后者孰多孰少,哪个更重要,全在个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我从没有感觉到时光匆匆,反而觉得六十岁的我学做了那么多事情,即使在后来漫长的逆境中,我仍然坚强地继续着索取和给予。

从十七岁开始走向社会,我把两年多的热情,用劳动和服务奉献给了农村,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吃苦耐劳,农村也给了我共青团员的称号;夜以继日的两年高中苦读,不但弥补了大量文化知识,还获得过“摸底考试”全县第一名的桂冠;两年师范苦练手风琴,不但伴奏和独奏水平都显著提高,而且从进校入学时受批判,结果毕业时被全班选为三好学生;回到北京后头顶高压三十年如一日,将英语文法搞得炉火纯青,当英语家教教了三十来个学生,撰写并编著了两本英文专著;文艺、体育以及旅游我都享受到了,还自学了裁剪服装;后来又全身心投入数字油画填色;现在我又发挥自己语言逻辑强和思想成熟这两个强项,开始了自己中文的写作生涯。

虽然年过花甲,但六十年来,我最大限度地索取了,给予了,所以我的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从中领悟了作者的真实用意:假借表白自己的虚度,敬告读者紧握时光,否则时光就会匆匆流逝。最后一句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鲁迅《一件小事》有感

《一件小事》是作者通过看到一个普通劳动者,在一件小事上采取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态度而感到惭愧后,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的故事。他借此解剖自己,同时也警醒读者:普通劳动者才是真正有良知的,相比之下,知识分子就显得渺小了。可见“狠斗私字一闪念”绝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鲁迅早在92年前就提倡的。

中国电影《大浪淘沙》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革命者路见一位青年正在帮助另一个受压迫的同胞,革命者启发他说道:“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必须团结起来推翻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受压迫的现象。”但是却有人对这段话断章取义篡改为:“不要同情别人,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这实质上是为人心的麻木不仁,甚至自私和贪婪编织的遮羞布。奉劝这样的人读一下鲁迅的《一件小事》,此文是引导人们弃恶从善的好作品,很有利于心灵的净化。

律己与舍己

读了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很有感触。

主人公安然在父亲的影响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女中学生,平时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成绩斐然,但是由于和市侩品格十足的班主任女老师格格不入,又在作文中揭露了总打小报告的女班长为同学打架作伪证的不诚实,由于班主任老师从中作梗,绝大多数同学在期末选三好生的时候都投了班长的票,安然虽然没有被选上,但选票的数量也因这篇作文明显增加了,安然很欣慰,因为她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正义和真理,尽管投她票的还不是绝大多数。

一天班长到安然家谈心,不巧煤气罐漏气失火,紧急之中班长大喊“关阀门”,之后便转身给消防队打电话,安然猛地推开姐姐,勇敢地冲向正在燃烧的煤气罐,在烈火中将阀门吃力地关上,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爆炸灾难。安然烧伤住进医院,见到姐姐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让你烧伤,因为你比我好看。”姐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也哭了。

平时私心重且行为不端的人在关键时刻必然就成了胆小鬼,只有平时认真培养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品格的人,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才会见义勇为,才会有生命的火花迸发的壮举。作者铁凝在这篇小说中,用两个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向人们讲述了律己与舍己之间的必然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中说:“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卢梭和钱钟书的观点都有片面之处,不全面,举例说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这个寓言故事对于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狐狸由于好面子,为自己的不得意总要找借口并说谎话,聪明人就会从中学会如何为自己找回面子,而更聪明的人却认为这是自欺欺人,这样做太没面子了。这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些人认为: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青年人必然在社会上要碰壁,他们会痛苦,太残忍。另一些人则认为:从儿童时期开始,邪不压正与理想主义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早期教育,纠正社会规则的人如何诞生?没有这样的人纠正社会规则,社会还能进步吗?人类社会就是在规则的不断制定与不断纠正中发展的。当然,带着理想走出校园,不可避免会有人碰壁、感到痛苦,但这绝不是残忍,是社会的需要,需要有人为理想忍受痛苦、付出代价,而真正的精英正是从这些痛苦、孤独的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由此可见,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人选择看什么书,取决于其天性,由不得自己。我很赞成,也就是说选择人生观和选择看什么书是一样的道理,什么样的天性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且不同的天性对同一本书就有不同的兴趣,有人接受书中的正面教育,有人则接受书中的反面教育。所以,选择看什么书也好,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也好,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秩序的基础和保证,心的法则是真理与道德的结晶,是深深扎根于成年人的童心对真善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辩证的。社会规则是由心的法则规定的,又是由它来纠正的,但社会规则往往对心的法则进行着制约甚至惩罚,正如鲁迅在《〈穷人〉小引》中所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维护心的法则的志士仁人,他们坚信心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而规则是随时都准备着被纠正的。俄国文人罗札诺夫说:“这是对生命的否定和肯定之间的斗争,是对人的良心的腐蚀和照耀之间的斗争。”为了照耀人的良心,文人拿起笔杆,民众拿起枪杆,坚持不懈、前赴后继,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那些思想使我们成为殉道者,但也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几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我们,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击垮我们,相反,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一信念支撑着我们的灵魂。”

过于强调社会规则而否定人心法则的人是在利用社会规则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人挂着遵守社会规则的“羊头”,贩卖着利欲熏心的“狗肉”。抗争和磨难就是人心的法则与社会的规则发生冲突时的产物,但最终人心的法则必定战胜社会的规则,人类的进步史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读《阿Q正传》

在没有了解阿Q的故事之前,小时候总听父亲经常说:“你这是阿Q!”从他说话的语气和所对的人和事来看,被称为阿Q就是被指责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基本上是贬义的。可是后来我长大了,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了解了阿Q的故事,懂得了阿Q精神就是精神胜利法,尤其是涉世深邃了以后才发现,一个人要想超凡脱俗,没有精神胜利法来支撑自己的灵魂,是根本做不到超凡脱俗的。

我有个朋友,从小家庭优越,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性格开朗,人见人爱,可是在她24岁那年阴差阳错认识了两个“朋友”,由于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三十多年身陷“囹圄”,以致年过花甲还无业无家,没有一个人不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多少人都在说着同一句话:“可惜了。”有人好心劝她和那些平庸之辈相比,她很反感,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尽管从未低头,心中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为精神支柱,但还是难以释怀,经常以泪洗面。

同类推荐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钦差大臣》、《狼与羊》、《上尉的女儿》、《父与子》、《母亲》等在内的苏俄现代著名作品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苏俄现代文学概貌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读本。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热门推荐
  • 迷糊丫头撞上爱

    迷糊丫头撞上爱

    一个出身平凡的丑小鸭,进入了“圣凌学院”进行深造,就这样她的人身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里,她有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有了相见恨晚的好哥们,有了视其为敌的冤家,更有了痞子性格的他,当他们火花碰撞的时候,她终将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 带着儿子闯江湖
  • 帝君的懒后

    帝君的懒后

    懒人系列二:苏晓月,现代懒女一个,无意间穿到某朝宰相的女儿身上,接着被送入宫中,又在无意间成为了帝后…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苏晓月成为杜晓月后,懒性依旧…那,在步步惊心的皇宫内,懒女能安全生存吗?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懒女如何才能平平安安地渡过她所想的清闲日子?在帝君和情人间,懒女如何选择才是懒女最想要的?且来看,懒女如何在皇宫里混得如鱼得水,悠闲自得地过她的懒人生活!情景一:“按理说,姐姐比妹妹们年小,姐姐应该叫妹妹们姐姐的,只是姐姐是皇后……”某一贵妃挑衅着,娇声娇气地说。“那以后我叫你姐姐吧!”真是的,叫一声又没少一块肉,为了这点事来挑衅,她们还真是没事找事,不知道人家很想睡觉啊!情景二:“皇后,你贵为一国之母,就是如此德性?”帝君看着在群朝宴上因无聊打翻酒杯的皇后。“请皇上降罪!”杜晓月满不在乎地瞧了一眼地上那堆碎片,却惶惶恐恐地说,“臣妾打坏了璃国的贡品,臣妾自愿闭门思过一个月。”一个月,可以看很多的风月小说,也可以好好地睡觉也没人敢来打扰了!哈哈哈!情景三:“哇,没想到这皇宫里还有这么一片茂盛的杏花林!”杜晓月看着那堆开得正旺的杏花,诗兴大发,“日边红杏倚墙栽……”“下一句是什么?”某男一身月牙白服,潇洒从杏林里走出……“一枝红杏出墙来!”某女想了很久,不知下一句是什么,顺口接了出来…………————精彩多多,敬请期待————宣传自己的文: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邪王的懒妃宣传新文:风流女画师恋上恶男(现代温馨文)懒凰天下友情链接:烈焰战神异类公主人与兽祸水无无颜恶魔的囚妻霸上大律师建了个群:101128213152904369敲门砖:落书中任何一人物的名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舰艇博览

    舰艇博览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豹王西傲【全本大结局】

    他,天下四大神兽中镇守西方的豹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得不到心爱的女人的心。她,一个爹不疼,后娘姐姐都竞相逼迫的孤苦女。却因容貌被妒,被后娘设计,代替异母之姐远嫁他国。两个本来不该有交集的神兽和凡人,却因为她与她酷似的容貌,而有了交集。他抢了她,用假意的温柔困住了她,以为不过是替身,所以忽略了其实早已经深爱。而她,陷落了心,陷落了情,却发现她一直不过是个替身,叫她情何以堪?————————简介实在不会写,亲们凑合一下吧!!!不过内容应当不会叫亲们失望。。。。。
  • 星辰之极

    星辰之极

    我是一只不能修炼的混沌兽,我被赐名混战。我在俗世的名字叫李耳,我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老子。我有一个伙伴是青牛妖,他在俗世的名字叫庄周。我在地球上有很多仰慕者,西施是其中之一。我出了地球也有许多仰慕者,天之娇女什么的,数不胜数。我是混蛋,也是救世主。
  • 中国血

    中国血

    本书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作者将人物命运放在战争、原始丛林、蛮荒部落等一切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空间,使人性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张扬和反省;因为战争,生与死、存亡与毁灭成为一瞬间的现象,这个命题对于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