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场景二——交际寒暄称呼语
在日常交际寒暄中,称呼语被广泛地使用着。称呼语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一个
人的
修养和品德,正确使用称呼语,对于加强人际交往、促进相互交流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从
这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日常生活中的称呼?
称呼有以职务相称的“职务称”;有以姓或姓名加“同志”的“姓名称”;有不知对方职务
与姓名的“一般称”,如“同志”;有“职业称”,如“售票员同志”;还有“代词称”,
如“
您”;有更亲切的称呼,如“老叶”、“小关”;至于亲属的称呼也很多,可谓“亲属称”
。?
在工厂里比较通行的是相互称“师傅”,在学校称“老师”,比较熟悉的可以称“老某”、
“小某”社会上一般互称“同志”。?
对于领导同志(除部队外)按照中央精神应称为“某某同志”,而不要称职务。在某种场合为
了工作需要,说明某人的身份而称一下职务也是可以的。?
对于老年人要称之为“老大爷”、“老奶奶”。对于年纪较大的称之为“大叔”、“大娘”
,也可称为“叔叔”、“伯伯”、“阿姨”等。?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孩子,可根据年龄称他们为“小同学”、“小同志”、“小
朋友”。?
对于年纪相仿的人,有些青年人习惯于称“大哥”、“大嫂”、“大姐”,这些称呼也可以
。但“哥们”、“姐们”一类称呼就显得不文明了,也不要一味盲目模仿海外称“先生”、
“小姐”、“女士”。?
对海外同胞,则可根据年龄、性别称为“先生”、“夫人”、“小姐”等,不可滥用“同志
”这种称呼。?
对解放军应称“同志”,不要用“当兵的”代替。对售货员、售票员不能称为“卖东西的”
、“卖票的”,要称“同志”。?
总之,要根据对象和场合来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称呼。?
(二)国际交往中的称呼?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对已婚
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
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布莱克
先生”、“议员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
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如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职衔或先生。
如“部长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美国、墨西
哥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
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
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以加上“先生”。如“卡特教授
”、“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先生”等。?
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也可冠以姓与名。如“上校先生”、“
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对服务人员一般可称“服务员”,如知道姓名的可单独称名字。但现在有很多国家越来越多
地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
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如“凯特神父”、“传教士先
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凡与我国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各种人员均可称同志,有职衔的可加职衔。如“主席同志”
、“议长同志”、“大使同志”、“秘书同志”、“上校同志”、“司机同志”、“服务员
志”等,或姓名加同志。?
有的国家还有习惯的称呼,如称“公民”等。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
,而称“先生”。?
(三)亲属间的称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亲属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亲属间的交际来往成为日常交
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代封建宗法社会中,凡是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是
亲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称呼体系,在这里就不多叙述。现代亲属
间的称呼由古代称呼发展而来,并形成了现代的特点,下面就具体介绍亲属间的称呼语。?
1.对长辈的称呼?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现在在家庭中对长辈的称呼主要有:?
父亲的父亲称祖父或爷爷,自称孙、孙女。?
父亲的母亲称祖母或奶奶,自称孙、孙女。?
父亲的哥哥称伯父或大爷,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嫂嫂称伯母或大娘,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弟弟称叔父或叔叔,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弟媳称叔母或婶子,自称侄、侄女。?
丈夫的父亲称公公或爸爸,自称媳妇。?
丈夫的母亲称婆婆或妈妈,自称媳妇。?
丈夫的伯父称伯父或大爷,自称侄媳妇。?
丈夫的伯母称伯母或大娘,自称侄媳妇。?
丈夫的叔父称叔父或叔叔,自称侄媳妇。?
丈夫的叔母称叔母或婶子,自称侄媳妇。?
祖父的哥哥称伯祖父或爷爷,自称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弟弟称叔祖父或爷爷,自称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姐姐称祖姑母或姑奶奶,自称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父的妹妹称祖姑母或姑奶奶,自称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母的哥哥称舅公或舅爷爷,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嫂嫂称舅婆或舅奶奶,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弟弟称舅公或舅爷爷,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弟媳称舅婆或舅奶奶,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父亲的姐夫称姑夫或姑父,自称内侄、内侄女。?
父亲的姐姐称姑母或娘娘,自称内侄、内侄女。?
母亲的父亲称外祖父或姥爷,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母亲称外祖母或姥姥,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兄弟称舅父或舅舅,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嫂子或弟媳称舅母或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夫或妹夫称姨夫或姨丈,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或妹妹称姨母或姨姨,自称外甥、外甥女。?
妻子的父亲称岳父或爸爸,自称婿。?
妻子的母亲称岳母或妈妈,自称婿。?
妻子的伯父称伯父,自称侄婿。?
妻子的伯母称伯母,自称侄婿。?
妻子的叔父称叔父,自称侄婿。?
妻子的叔母称叔母,自称侄婿。?
2.对平辈的称呼?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现在在家庭中对平辈的称呼主要有:?
哥哥称兄或哥哥,自称弟、弟妹、妹。?
嫂嫂称嫂或嫂子,自称弟、弟妹。?
弟弟称弟或弟弟,自称兄、嫂、姐。?
弟媳称弟妹,自称兄、嫂。?
姐姐称姐姐,自称弟、弟妹。?
姐夫称姐夫,自称内弟、内弟妹。?
妹妹称妹妹,自称兄、嫂。?
妹夫称妹夫或妹丈,自称内兄、内嫂、内姐。?
伯父、叔父的儿子称堂兄或堂弟,自称堂弟、堂妹、堂兄、堂嫂。?
伯父、叔父的女儿称堂姐或堂妹,自称堂弟、堂弟妹、堂兄、堂嫂。?
姑、舅、姨的儿子称表兄或表弟、自称表弟、表弟妹、表兄、表嫂。?
姑、舅、姨的女儿称表姐或表妹、自称表弟、表弟妹、表兄、表嫂。?
妻子的哥哥称内兄或兄,自称妹夫或弟弟。?
妻子的弟弟称内弟或弟弟,自称姐夫或哥哥。?
妻子的姐姐称姐姐,自称妹夫。?
妻子的妹妹称妹妹,自称姐夫。?
妻子的姐夫称襟兄,自称襟弟或弟弟;妻子的妹夫称襟弟,自称襟兄或哥哥。?
3.民间对亲属的其他称呼?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间习俗差异较大,在称呼上也表现不一。下面介绍民间对亲属的一些
特殊称呼。?
曾祖父:曾爷爷、大翁、太公、太爷。?
祖父:太爷、公公、王父、阿翁。?
祖母:奶奶、王母、大母。?
外祖父:老爷、大父、外公、外翁、外爷、外大父。?
外祖母:姥姥、老老、老娘、外婆、好婆、家婆。?
父亲:爸爸、爹爹、阿爸、阿爹、爷、大、爹。?
母亲:妈妈、妈、阿母、阿娘、阿妈、娘、姆妈。?
伯父:伯伯、大伯、大爷、在父、从父。?
伯母:大大、伯娘、大妈、大娘、在母。?
叔父:叔叔、爷叔、仲叔、季父、从父、阿叔。?
叔母:婶母、婶子、婶婶、婶娘、婶、季母。?
姑夫:姑父、姑丈。?
姑母:姑妈、姑娘、姑姑、姑儿、姑。?
姨夫:姨父、姨爹、姨丈。?
姨母:姨妈、姨娘、阿姨、姨儿、从母。?
舅父:舅舅、娘舅、母舅、阿舅。?
舅母:舅娘、舅妈、妗子、妗母。?
公公:公爹、阿公、老公公。?
婆婆:婆母、阿婆、阿姑、老婆婆。?
岳父:岳丈、丈人、阿爸、岳翁。?
岳母:岳母娘、丈母娘、外母、外姑。?
丈夫:爱人、先生、老公、家主公、夫。?
妻子:爱人、夫人、老婆、太太、妻室、家主婆、妻。?
哥哥:兄长、阿哥、昆、兄。?
弟弟:兄弟、阿弟、仲氏、弟。?
姐姐:阿姐、阿姊、女兄、姐、姊。?
妹妹:阿妹、妹子、女弟、娣。?
嫂子:嫂嫂、阿嫂、大嫂、姆姆、嫂。?
姐夫:姐丈、姊丈、姊夫、姊婿。?
弟妇:弟妹、阿姆、阿婶、婶。?
妹夫:妹丈、妹婿。?
儿子:子嗣、子、囝、男。?
女儿:闺女、闺爱、姑娘、囡、女。?
媳妇:儿媳、儿妇、子妇、媳。?
女婿:子婿、婿郎、半子、女夫、娇客。?
侄子:从子、犹子、阿咸、贤阮。?
侄女:从女、犹女。?
外甥:外男、外侄、甥。?
在使用称呼语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简单准确。不能把“叔叔”称为“我爸爸的弟弟”,对一个年轻的姑娘不能称“大嫂”,
不能说一些“阿姨爱人的爸爸”之类描述对象关系不清的称呼。?
2.要区分不同对象、场合。要准确地分清亲疏远近的关系和对方的年龄、辈分、职务等。在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对象,要选择正确的称呼。如到同学和同事家,对其父
就不能称职务或同志,要称“伯父伯母”或“叔叔阿姨”。恋人、夫妻之间亲昵的称呼,不
宜在公开场合、父母和孩子面前出现。?
3.诚于中而形于外。对人称呼亲切、彬彬有礼,是心灵美的体现。不能把称呼看成是单纯交
际应酬的手段,为称呼而称呼是不可取的,效果也不会好。至于把尊称当作奉承,谦称当作
献媚
,就更不好了。?
4.语言优雅。称呼不仅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友好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称呼者人格上的文明。有
些人出言不逊,称呼用词粗鄙,如开口就是“喂”、“老头子”、“卖肉的”等,甚至带有
不堪入耳的脏话,这好像是贬低了别人,实际上却抹黑了自己,表现出自己缺乏文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