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700000008

第8章 大学时代(3)

纵然摩耳的影响十分大,但对于现代人而言,他所灌输的哲学似乎仍然相当混乱。以我们今天的知识而论,原子论乃是现代物理的基础,但是卢瑟福(1871~1937,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20世纪初期首先提出,认为在原子内还有更小的粒子存在。他的学说导致一种怪异的量子理论,由此又引出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从此产生一种无法预测的理论和全新的哲学理念,和全能的上帝操纵宇宙的幻想相去甚远。虽然也有人还是能够想像,并且有信心将上帝和量子理论作怪异的结合,可是主流的现代原子论距离摩耳的那位充溢于宇宙、具备人性的神,已远得不能再远了。当然,摩耳无法预知原子论有一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认定那是可以证明全能的造物主存在的一种方法,也就印证了《旧约》。因为就如牛顿在笔记中所强调的,物质只能被分割到有限的程度,最终的基本粒子必定是经由神的指导而创造的。

如果说摩耳传授给牛顿结合神学与自然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牛顿是在自己研读伽利略和培根的思想时,学到了如何建立一套工作体系,并以之来证实自己的思想的。到了1664年的夏天,他已经有能力在笔记簿中写下这么一句话:“从事物的运作加以演绎,一一导出其性质,比单纯用感觉来获取更确实与合理,当我们由前一个实验发现物体的本质时,就能较清楚地察觉出感官的本质。”这段话的意思是科学家不能单纯相信他们的感官所观察到的,而是要在引申出宇宙及其内物体的本质之前,必须先做实验,这比我们用感官得到的表面观察蕴涵更多信息。

九、对光的理解

牛顿在1664年夏天开始做他的第一个实验,就是研究光的性质。多年之后,这实验首次出现在他的《光学》一书中,1704年出版发行。

他对光学最初发生兴趣是由于他在斯陶尔布里奇市集上买到一个玻璃棱镜。那市集是在离剑桥市中心约2公里远的一块河边空地上举办的,在魔术师、小丑、吟唱诗人、儿童游乐等摊位和戏篷的环绕下,有一个穿着跳舞服的人,经营一个出售各种奇珍异品的摊位,摆满自波希米亚带来的饰物、长生不老药、各类特效药水、各种玩具等,牛顿在这个摊位上,找到了那个棱镜。

康杜伊特说:“1665年8月,牛顿爵士在斯陶尔布里奇市集上买到一个三棱镜,便开始按照笛卡儿的书做一些关于光的颜色的实验。”可是,康杜伊特把这一事件的日期弄错了,牛顿是在1664年去那市集游玩,在那里买了三棱镜;事实上,1665年由于大瘟疫的关系,并没有举办市集。剑桥市的参事(后来出任市长)塞缪尔·牛顿(与伊萨克·牛顿无亲属关系)在日记中记载:“9月1日,宣布取消斯陶尔布里奇的市集,理由是伦敦正在流行大瘟疫。”而且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同意,牛顿为了躲避瘟疫,早于1665年8月之前就离开了剑桥,回到伍尔索普老家,此后两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向学校请假。

当时关于光的主流假说来自笛卡儿的思想,他认为光是经由以太传递的一种压强,而视觉就是因为这压强刺激眼睛的光神经而产生的。

牛顿熟知这种假说,还在他的笔记簿中写下它的要点,但是他大概为了维持对原子论的支持,早于1664年夏天就开始怀疑笛卡儿假说的精确性。那时他已经想到光有可能是一些微粒;如果把光设想为群聚的粒子,就很容易解释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光与颜色的扭曲等现象。大约8年之后,牛顿在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伯格的信中,就曾描述他最早使用棱镜做实验的情形:我给自己买了一个三棱镜,用来实验著名的“颜色的现象”。为了做这实验,我需要一间黑暗的房间,然后在窗帘上开一个小洞,让太阳光线射进来照在棱镜上,其折射后的光线则照到对面的墙壁,显现出生动鲜艳的颜色,一开始觉得十分赏心悦目。以棱镜为工具,牛顿展示出白光是如何由许多颜色组合而成的,将白色光分解为颜色光谱,可以看到蓝色光比红色光弯折(即折射)得厉害,于是蓝色光显现在光谱的近端,红色光在光谱的远端。他更进一步(正确)指出,物体表现出来的颜色,是由于它的表面把光谱中的某部分颜色吸收掉,并将其他部分的颜色反射出来的结果。“因此红色和黄色,”牛顿这样写着,“是因为物体将跑得慢的光线截留下来,对跑得快的光线则不多作阻挡。呈现蓝色、绿色和紫色时则是物体将跑得快的光线消减掉,却不阻挡跑得较慢的光线。”

简言之,一个物体若看起来是红色,乃由于其他的颜色(即牛顿所说“跑得慢的光线”)被该物体吸收较多的缘故,因此红色光比别种颜色的光反射较多。同样的道理,物体若看起来是蓝色,乃由于它反射蓝色光多于其他颜色的光(牛顿所说的“跑得快的光线”)。将光谱中不同部分的光线吸收和反射的能力,是物体的自然性质,由此在宇宙间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缤纷灿烂的颜色世界。

紧随着这项发现之后,牛顿在笔记簿中抄下笛卡儿在其著作《折光学》中的一段话,并在这段话之下写道:关于光:

光不可能是由于压强而生的,因为来自上方的光如果是向下压迫的话,应该会使我们在晚上看到的光比白天看到的更强,或者至少一样强……光线就不可能折射,因为同样一个东西不可能向两个方向施压,而太阳发生日食亦不太可能,月球和行星都应该和太阳一样亮,人们在晚上走路和奔跑都清楚可见……1664年的夏天至秋天,牛顿做了许多实验,他仔细观察光线穿过羽毛和各种织物所产生的绕射现象,记载下“用羽毛或黑纱挡在我的眼睛和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线之间,就可以看见美丽的光彩”。但是,他对光的实验从狂热到失去自制,短短几天之内,就做了两个几乎使他眼睛全瞎的实验。

第一个近乎造成悲剧的,是他直视太阳过久。为了观察眼前因阳光产生的彩色光环和黑点,牛顿一次又一次地直视太阳。多年之后,他于1691年给他的政治哲学家朋友洛克(1632~1704)写的信中,提到那段1/4世纪之前的经验:我用右眼透过玻璃片看太阳,经过很短的时间之后,转过身来面向房间里的黑暗角落,张大眼睛来观察暂留印象。起先看到一圈圈有颜色的光环,接着光环逐渐减弱,最后终于消失……这样继续试了几小时之后,我的眼睛竟无法看见光亮的物体了……眼前总是有一个大太阳,使我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只好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三天之后视力才恢复过来,那三天时间我用尽一切方法以逃出太阳的幻影。这桩意外事件或许可以归咎于牛顿自己,忽略了逼视太阳会危害眼睛的可能,但是再看看下面那个实验,我们又能作何解释呢?我用一把钻子顶住眼眶骨头和眼睛之间,尽可能地接近眼球处,将钻子的尖端挤压眼球的后面,使我的眼睛突出,就会看到好一些白的、黑的和有颜色的光环。当我不断地用钻尖搓揉眼球时,这些光环更加显著;但是,如果眼球和钻尖都停止不动,而眼球仍然被紧紧压住,光环会逐渐变弱而最终消失。在我再度搓动眼球或钻尖时,光环即重新出现。年轻与热情奉献是一回事,但是用尖钻来顶住眼球,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做得太过火了。这样做的结果搞不好会永久失明的,那么在牛顿几乎要展开其科学生涯之前,他就先将自己毁掉了。

十、碰到了难题——数学

牛顿纵然做出这些荒谬的事情,但还是从他的实验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培根的方法论,再加上天赋的资质和严谨的推理,可说是完美的结合,不过,他仍然缺少一项关键要素。

牛顿于何时、以何种方法获得他赖以探讨科学的数学知识,至今依然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他的哲学笔记簿中没有写下数学,但在他开始做光学实验,也就是1664年的初期,他用过他称之为“废纸簿”的笔记本——他继父史密斯用过的笔记簿——做了一些数学的笔记。到夏天将近结束之时,他已经熟习当时属于最为繁杂的数学了,那些知识大都是从该时期的主要著作中搜集而来的,包括英国数学家沃利斯(1616~1703)的《无穷算术》(1655)和笛卡儿的《几何学》。

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之前,他的数学知识仅限于简单的算术而已,或许也懂点代数和少许三角学。但是在两年之内,他能够以自修的方式研习了高等数学,甚至还独自发展出微积分来,这显示出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在他的晚年时期,牛顿准许少数亲近的门生翻检他的信函和文稿,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牛顿探索数学的热忱,与他少年时期在克拉克家追求知识的狂热是一样的,但这次的热忱却让他省略了数学的基础部分。法国数学家棣莫佛曾经对牛顿早期研习数学的经过做了彻底的研究,他觉得牛顿学习数学似乎是杂乱无章的。1727年,在棣莫佛写的备忘录中,他给我们一个如此的印象:1663年,牛顿在斯陶尔布里奇的市集上购回一本占星术的书,他想知道那里头究竟说些什么。当他读到一幅星空的图形时,他根本看不懂,因为那需要具有三角学的知识。于是他去买了一本讲三角学的书来看,然而又看不懂三角运算,便再去找来一本欧几里得的著作,希望学到一点三角学的基本知识。然而,他只不过把一些名词定义看了一遍,就认为那东西太简单了,还奇怪为什么有人要写书中的例题来自我满足呢!在剑桥大学的第二学年将近结束时,牛顿是否得到什么人来指导数学很难加以考证。1664年3月,有一位名叫巴罗(1630~1677)的教授开始讲授一系列的数学课程,因为他在那个冬天才刚获得第一任卢卡斯讲座教授的职位,开讲数学课程是他职责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知道他俩在那时之后几年才开始相熟,也晓得到了1669年时,巴罗还推举牛顿继他担任卢卡斯讲座教授,可是我们不能确定牛顿是否听过巴罗所开的数学课。依据英王颁定的规章,这些课程是专为自费生开的,牛顿可能没有资格正式选听。可是那些规定一向不被师生遵守乃是公开的秘密,像牛顿这样的学生,有这种令他感兴趣的课程,很可能不理会自己在大学里的卑下社会地位,而跑去听课了。

在科学上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努力自修高等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功夫。牛顿若是不懂得代数,就不可能自行发展出微积分来;若是没有微积分,他就无法运算以及表达出他的物理理论。将重力的概念转变成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必须用微积分才能提出完整的正式结构。

可是在1664年,这种伟大体系的设计尚遥不可及。牛顿向来十分用功,大学的必修课程也要求得十分紧迫,可是他的努力却大都花费在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上。牛顿和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1942~)以及另外一些牛顿之后的伟大科学家一样,对于作为一个好学生所必须通过的许多考试,往往会准备不足。

牛顿的指导教授普林了解这位学生对于学校正式课程不感兴趣,而是比较喜欢研读数学和来自欧洲大陆的近代哲学,于是将牛顿推荐给巴罗教授,由巴罗负责他的学术资格审查。牛顿必须在1664年4月通过一项测验才能成为准毕业生,以使他有资格在下一个春天取得学士学位。普林以为巴罗是位数学家,来衡量这一个年轻人的数学天分最为合适,然而,很不幸地,巴罗决定以欧几里得几何学来测验牛顿。这可是个大灾难,因为牛顿在向高等数学进军时,根本没注意那么简单的欧氏理论。康杜伊特如此叙述这件事:当他将要成为准毕业生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送他去接受数学教授巴罗博士的测验,巴罗教授考问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那正是牛顿爵士忽略的东西,他对此所知极少或者完全不知,而他极为熟练的笛卡儿几何学却未被问及。他是很谦虚的人,没有自行提出他对笛卡儿有深入认识,巴罗教授则想不到有人在不熟习欧氏几何的情况下,却有能力研究笛卡儿的书。于是巴罗博士认定他的数学程度不足,给了他不好的评语,但他仍然取得了准毕业生的资格。牛顿深悟到自己学习的不足,立刻再回头去攻读基础数学,很迅捷地把欧氏几何及简单代数理论都念了一遍,他的努力用功可以从他个人图书室里最多折角、最多破页的一本书中窥知,这本书就是巴罗所著的《欧几里得几何学》。

这样努力可能弥补了牛顿学习上的失误,但是单纯地来看那种情况,显然他还是十分忧心,他必须找人帮忙,设法说服教授们相信他的真正实力。如果那次巴罗的面试真是如康杜伊特所说的那么糟糕,初次的不良印象业已造成,熟知牛顿的朋友势必尽快运用所有影响力,才能挽救这个青年的前途。巴宾顿在学校里的地位很高(1667年他成为资深研究员),还受到英王的恩宠,他与牛顿的关系在正式文献中也有记述。在大瘟疫的那几年里,他们都回到伍尔索普居留,其间牛顿经常去看望他。牛顿在剑桥的早期岁月里,显然和巴宾顿一直保持接触,而且巴宾顿既然协助牛顿进入三一学院,也就不愿意见到牛顿考试不及格。他大概深信这位青年极具天分,所以也就很同情牛顿无法接受大学里过时的课程。

牛顿虽然在欧氏几何方面的知识加强了,但是对于翌年春天即将到来的学士学位考试仍然不全力准备,在考试所需复习的正式课程方面不甚用功,结果他毕业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荣誉。依据斯蒂克利的记述:“牛顿爵士在接受文学士学位的仪式上被安排在第二列,属于人们戏称的‘输掉银币者’,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群。”

牛顿以第二等成绩取得学士学位这件事未免可笑,但是,这并非不寻常,许多科学伟人都是如此。达尔文让他的儿子查尔斯·达尔文自爱丁堡医学院退学,因为他知道儿子不会成为名医;爱因斯坦放弃了他的学位,将自己弄得几乎找不到工作;霍金非常不受牛津大学当局的欢迎,因为他坐在河边发呆的时间比留在教室里读书的时间多,偏偏他后来在剑桥大学以第一名取得博士学位。因此,对22岁的牛顿而言,无论以何种成绩毕业,只要能让他继续在大学中寻求发展,为无数的科学后继者开天辟地就可以了。

长久以来,牛顿把阐明是什么法则支配了神的宇宙这项目标,当做自己的志业,通过一项学位考试不过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已,使用最少的工夫就可以了,今后,他可以正式地全心投入于他真正的目标。然而,纵然他是一个那样高傲的青年,具有如此超凡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料到自己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竟然那么快就获得了第一项成就。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光魂

    光魂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热门推荐
  • 大智若愚的点滴

    大智若愚的点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某天,某王妃接到某王爷的特殊命令,什么?让她给他挑妾室!?这该死的臭男人,真是一天吃素都不行!于是乎咱们的王妃点头哈腰地使出给力本事,某年某月某天,某王爷的征妾启事遍布凤离城大街小巷。斗,她江雪芽一向不怕!他不让自己好过,他也别想一天快活!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王府嫡女

    王府嫡女

    简介:她是忠义王府的嫡女,却因为痴傻呆滞而受尽欺凌辱骂,甚至连未婚夫也在大婚当日伙同庶母庶妹害她性命,夺她嫁妆。她不甘冤死,招来异世一缕新魂,代替她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冷氏小公主,黑帮大小姐,一不小心阴沟里翻船灵魂穿越到痴傻小姐的身上。只是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漆黑深邃的眸子,潋滟风华,惊起了一池春水,无数男女为之疯狂。表面与世无争吃斋念佛实则高深莫测的王妃,看似温柔大方沉静自持实则心机深沉的二姐,表面娇弱实则张狂善妒的四妹,看似乖巧活泼实则心狠手辣的五妹,头大无脑肤浅张狂又莫名失踪的六妹。表面温柔大度实则心如蛇蝎的七妹,以及淡然如菊,诡异莫测的八妹.一个个都不是善茬。好,既然你们不让我清静是吧,姑奶奶我不发怒,你就不知道我姓什么。庶母杀她性命,庶妹夺她嫁妆是吧。水眸一眨,庶母庶妹被送到佛堂静心修佛。派人暗杀是吧,我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阴谋诡计想毁我清白是吧,我让你尝尝千人枕万人尝的滋味儿。王府内深宅大院,各种争斗层出不穷,她应付得游刃有余,乐此不彼。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她出名了,而且还是名动天下。于是,什么蝴蝶蜜蜂的全都围着她转,桃花满天飞.这里有算计,有争斗,有阴谋,有迷茫,有复仇.更有不变的神话,爱情!萧霆轩:“我曾在渤海之滨,海底之下找到一颗上古七彩晶石,在火海里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燃烧,制成这一枚泪滴状的玉石。它,像极了母后为我掉下的第一滴泪水。所以我为它取名为‘无泪’。我希望,以后我的女人,永远都不要留下一滴泪。因为这颗泪石,已经藏尽她一生的泪水。”欧阳宸:“五彩凤凰血玉乃是上古神物,它的存在不仅代表着无忧城的兴衰和拥有选择无忧城城主的权利,它更肩负着选定每一届无忧城城主夫人的重任。你看,它的眼睛,美丽清透,耀眼如同太阳。选定无忧城城主夫人的方法,就是将之鲜血滴在它的双眼上。若五彩凤凰血玉发光发亮,那就代表着这个人是它认定的城主夫人。如今,你的血重新唤醒了它。所以,你是当之无愧的城主夫人。也是,我命定的妻。”
  • 心灵卷(文摘小说精品)

    心灵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无法呼吸

    无法呼吸

    江都大学旁的滩涂上,发现了一对年轻男女死状惨烈的尸体。恐怖阴云笼罩在江都市上空,令刑警周渊易感觉到无法呼吸。令人惊恐的事件不断发生,心中有鬼的孕妇不停产生恐怖幻觉,大厦十三层发现美丽的无头女尸,医药公司副总葬身于离奇的车祸。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更发现所有的一切竟与四年前的一段隐情有关。真凶究竟是谁?杀人的动机又是什么?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北宋末年当神棍

    北宋末年当神棍

    如果你有一个能够自由穿越北宋末年的玉佩,你会干些什么? 作为一个爱好道法的宅男,文飞自然选择是去做神棍。 用玻璃照妖镜来抓妖,用抗生素神丹来治病,随便再倒卖些古代的东西回到现代发财致富? 跟陈泥丸学习内丹,和王文卿讨论雷法。同林灵素一起来到东京城,忽悠宋徽宗!和周邦彦躺在床底下听李师师唱那并刀吴盐,纤指新橙。 还是同那蔡京论文,勾结把持朝政?与那童贯讲武,相与收服燕云?与张叔夜攻打梁山好汉,征讨宋江方腊。靖康耻,尚在否?臣子恨,更如何?不待岳鹏举,驾车踏破贺兰山!
  •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

    一道谕令,将恣意江湖的她唤回商国国都,等待嫁与当朝王爷。可却遭逢——姐妹陷害、嫡母算计、公主仗势欺人……踹飞!惹了她统统踹飞!阴谋防不胜防,她被王爷退了婚不说,还得嫁给那被扣在商国为质且病入膏肓的周国世子去冲喜并监视!大婚之夜,新郎连堂都没拜就先晕了,还得她来照顾。疲惫劳苦她无所谓,只因这药罐子待她甚是贴心。可是,为什么那些人还来找他们的麻烦?甚至欺他是质子,辱他疾病不治?!她拍案而起,找死!她还偏要护着这药罐子,不许任何人伤害他!
  • 笑颜天下之倾花

    笑颜天下之倾花

    江山美人无法兼得的选择,君临天下无法摆脱的宿命,复仇、欲望、爱情、权利、友情他们能否摆脱命运的枷锁?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丢失的是否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使命,父母的鲜血将自己打入复仇的深渊,五年的相濡以沫,彼此之间拥有更多的信赖与支持,然而,他们却在命运之中俳佪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