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500000004

第4章 孔丘早年(4)

在母亲的帮助下,孔子脱下了那件玄色的深衣,换了件紫色的,人似乎比原来添了些许稳重与华贵。母亲一边打量着心爱的儿子,一边给他束上一条丝帛所制的宽带,而后又小心地在宽带的右边挂上一块古色古香的佩块。宽带是孔子十五岁那年,母亲花了三天时间,用素丝特意给他织的,足足三尺长;佩块是孔子的外公颜襄给的,呈圆形缺口,素面而无纹。当时有士人的宽带长三尺的讲究,又流行士人佩块的习惯,说是能决断的君子,必佩块。块挂腰间后,颜征在再看儿子,果然又多了些贵气。

孔子此时像一个布娃娃,仍由母亲装扮着,只是担心南宫容等得太久,心中的一丝着急挂在了脸上。母亲见了,微微一笑,说:

“别忙,再等一会儿。”说完,她进到里屋,双手托出一把刚好两尺的剑来。

这是一柄父亲留给孔子的剑,为上等的玄铁铸成,剑身呈柳叶形,出鞘时闪灼着逼人的青光。不知它昔日斩下过多少人头,但到了颜征在的手上之后,却再没有斩断过一根毛发,只是在每年叔梁纥的祭日时,颜征在才将它拔出来仔仔细细地擦一擦。这剑不知传了几代,剑身上的雕铭已然模糊不清,剑柄上的蕙饰,也只剩了一点点绳蒂,只是剑鞘上嵌的那颗玉石,形如游龙,擦拭后,灿光袭人,藏华光于内,给人以仁慈和刚毅的感觉。剑为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时人用剑插腰,以示尊贵,士人在庄重场合必佩之。颜征在将剑挂在孔子左边的宽带上,再一次端祥着儿子,感到他已经是一个仪表堂堂、威仪端庄的士人了,这才满意地一笑,说:

“我的儿,快去吧。迎亲的事,母亲会设法给亓官家搭个信去,告诉他说你要晚两天才能成行。”

“这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孟皮听了,大声地喊着站到孔子面前,说:“孔子,婚姻大事,你不能这么当儿戏。”

“哥,我这实在是不得已。”孔子无奈地望着孟皮。

“姨姨,你不能……”

“你不要再说了。”母亲打断孟皮的话,说:“呆会儿我再慢慢与你解释。孔子,快随谢息先生去!”

孟皮还要开口,见到颜征在威严的目光,这才闭了嘴。孔子朝他双手一揖,说:“哥,你就在此陪我母亲多聊一会儿,我与谢息先生先行一步了。”

西天那一团淡了的橘红,不知何时,已经躲进黛青色的山梁;天边的云彩,也消逝在灰暗的苍穹里。苍天与大地,似乎都累了,它们相约着要歇息一会儿。孔子与谢息并立在南宫容的套车上,随着八只马蹄翻动着向前奔驰,套车的木轮,有节奏地咔什、咔什响个不停。迎面扑来的凉风,吹动着孔子紫色的衣衫,吹动着他垂在耳边的一缕飘逸的长发。他左手按住剑柄,右手抓住套车的前杠,微笑地昂起硕大的头颅,一张英俊的脸庞透出按捺不住的兴奋,一双长眼半睁半闭地注视着前方。傍晚的空气,夹杂着草木野花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孔子深深地呼吸着,想象着将要发生的妙不可言的事情,一颗年轻的心快乐得差点醉了!

套车穿过深遂的墓道,拐过庄严的宗府,驰入已经冷清了的大街,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院前停了下来。孔子跟着谢息下了套车,在他的带领下走进一道木制的栅栏门,沿着条黑亮弯曲的石板路,继续走了不到百米,便听到一声呼唤:“孔子,你来啦!”

孔子寻声望去,只见南宫容恭候在一所房屋前,忙上前一步,执着南宫容的手说:“你吃了么?”

南宫容点点头,说:“里面请!”

孔子随南宫容走进房间,与南宫容隔着张精致的茶桌,席地坐下,顿首后望着南宫容说:“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我也是为自己,能听你与老子的谈话,可以长些见识。”南宫容顿首后回答。

“老子现在何处?”孔子忍不住开门见山地问道。

“正在宫里沐浴,再有一刻钟他就可以来到这里!”

“我去接他来。”

“不用。”南宫容对孔子说,“老子特意交代,让我们在此等侯,他自己来。”

房间布置得高贵典雅,四边都挂有一两件字画、丝织品来点缀,特别是房间的上方,三柄短剑,依次排挂,在绚烂的烛灯照耀下,剑柄的蕙饰显得神采飘逸,剑鞘的镀金透出华丽尊贵。孔子看着,正要说什么,只听得谢息来报:

“老子大驾光临!”

孔子起身,与南宫容一道将老子迎至上座,然后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缓缓叩首到地,行臣子拜见君王的稽首大礼。老子见了,俯身下去,将头触地即起,行平辈间叩头之礼。礼毕之后,孔子尊敬地望着老子,只见他肤色灿黄,犹如金佛;一颗硕大的头颅,额头又宽又阔;长长的眉毛,飘逸美观;圆圆的眼睛,犀利神气;厚实的嘴唇,丰润饱满。孔子忍不住赞道:“圣人真像天神一般,令晚学诚惶诚恐。”

老子微微一笑,说:“不要自谦,老朽已闻尊友南宫容言,贤家也是个明‘道’知‘礼’的君子,今日有幸相会,很高兴有这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孔子闻言,心头一热,尽量让自己的身体坐后一点,更加谦恭地说:“能得圣人赐教,晚学三生有幸,早闻圣人得‘道’,晚学万分地渴望知晓:‘道’,究竟是什么?”

“道’,如果用言语表述,指得是常‘道’,要说清楚,则须先说说‘无’和‘有’。‘无’,指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就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老朽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现在,虽不完全弄懂,却有了自己的看法,老朽认为:‘无’与‘有’,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都既玄妙、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孔子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仿佛朦胧地看到了老子描画出的天地间的那种混沌一片、亘古蛮荒的状态;感到了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时的一派蓬勃生机,不由冲口问道:“圣人是在告诉我:‘道’,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元素;‘道’,又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泉源。因为天地万物一直在不断地运动变化,‘道’也一样地一直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兴到衰的过程,世上万物,都是如此?”

老子点点头,感慨地说:“后生可畏啊!求知时能举一反三的人,定是个能做大学问的智者。”

“感谢圣人的夸奖,晚学请教:面对‘道’中‘无’与‘有’的矛盾,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子说完,对孔子欣慰地一笑,将圆圆的大眼紧闭,似乎要思考一下。

老子虽为学者,却一直渴望能指导国君兴国养民,只可惜生在日渐衰微的周室,面对乱的现实,感到深深的失望,正是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使他产生一种返归自然的心态。推本极源,他希望在神秘的自然中能找到解决人世间纷争的办法。如今,遇上一个在他看来聪明绝顶的青年,不由得很想将自己的看法一吐为快。稍稍地整理一下思绪,老子睁开大眼,望着孔子,说:

“美之所以为美,因有丑陋的存在;善之所以为善,因有恶的存在。有与无互相转化、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显现、高与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人世中的永恒。凡是永恒的东西,又非人力能够改变。对此,君王就只能报之以‘无为’的观念,用‘无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无为’、‘无言’,又怎么教化呢?”

“听任自然万物兴衰而不去有所施为,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孔子听了,面色肃然,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看来,老子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圣人,他不满这腥风血雨的乱世,渴望寻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可是,普通人也能像“圣人”那样,发挥人的创造性,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吗?人们如果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丑恶现象就不会在“无为”中消失。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他的道理,但却难以推行。可是,除此之外,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我对他的看法虽然不能赞同,却不能有自己的好办法,何况他的话里又有这么多合理的东西。我不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只能进一步向他请教。想到这里,孔子又道:

“晚生还要请教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呢?”

“不去推崇有才德的人,致使老百姓互相争夺;不去珍爱难得的财物,致使老百姓前去偷窃;不去显耀能够引人贪心的事物,致使民心迷乱。总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使得百姓没了智巧,没了欲望,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造事妄为。这么一来,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听完老子的这一番宏论,孔子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老子的话,似乎有他的道理:愚蠢的百姓,是可以使天下太平。可是,社会要发展,又只能依靠聪明的百姓。如今的天下,早已是人心不古,周礼丧失殆尽,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国与国之间征战、兼并不停。大国为称霸,小国为自保,诸侯再不听天子之命,都在为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于是乎,招贤纳士,成为现今各国流行的时尚做法。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发展自己、出人头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又怎能愚民?孔子想到这里,抬头很快地看了老子一眼。既然如此,绝顶智慧的老子,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治国之道呢?孔子在心里问自己,低头沉思起来。

“现如今,在‘尚贤’的旗号下,大量极端自私的人、野心家应时而生。他们只顾自己的名位,不讲道德、不择手段、争权夺位,致使整个社会物欲横流、秩序紊乱、盗贼四起,大大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老子沉沉的声音徐徐传来,孔子心里一亮:原来如此,老子才苦心地设想了让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中去,提出了“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的治国主张……

“老子啊!为国为民,难得您的一片苦心!”孔子想着,在心中问道:“可是,圣人啊!您似乎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我担心的是,您的办法能行吗?社会在发展,谁又能一直控制着知识,让百姓永远无知呢?”

孔子的担心不能说是没有道理,但老子也有老子的道理。老子的“无为”,是说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规律,“无为”并非不为,而是说不要妄为,不要去乱为。老子认为懂得“道”的“圣人”,治理百姓,无须去尚贤用能,使得大家都去争夺功名利禄。

当时的社会,选贤用能的舆论大起;诸侯各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对此针锋相对,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并不是要贬低人才,否定人才,只不过是希望统治当局,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免得他们受到诱惑,不顾一切争权夺利,弄得人心不古、天下大乱。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自古以来,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她双膝跪地,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当她带着现代女少将的身份浴火重生.一年后,三国盛宴中,她却一袭火红天蚕丝,头戴凤钗金步摇,步步走来,一颦一笑绝艳无双,她的新身份--轩辕王朝摄政王妃。擦肩而过那一刻,她笑的风华绝代,无声的对他宣布:“姬长空,这仅仅只是开始.”名动三国:“听说摄政王妃红颜祸水,一人搅翻千层浪!”“听说她诬陷忠良,结党营私,毒杀皇子,绞杀嫔妃,手段之毒无一不令人发指。”“听说她足智多谋,手腕强悍,曾身骑白马带军杀敌!”★★★★★★★★★★★★★★★★★★★★★★★★★★片段赏析:【1】“姐姐,长空他是爱你的,这一切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求你放过我肚子里的孩子吧。”洛雪跪地不断磕头。洛锦瑟扬起一抹讥笑,“哦?你们和我有关系吗?”“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但是请放过我的孩子!”残破不堪的身躯倦伏在地。洛锦瑟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好吧我答应了放过孩子,你可以去死了!”看着目瞪口呆的洛雪,锦瑟唇角勾起了邪恶的笑容扬起了手中带铁刺的皮鞭.【2】火光凄厉的照亮寂静无边的黑夜,城楼上女子一袭白纱,素手翩跹。“情况怎么样?”女子的声音清冷。一穿着士兵装男子俯首说道:“报告王妃,二皇子正带军前来。”女子淡淡一瞥,唇边绽放一抹冷笑:“来得正好,全灭了!”“是,遵命!”士兵顿时铿锵有力!【3】“锦瑟.”轩辕夜撕咬着她。洛锦瑟泰然自若的斜睨着他。“锦瑟,我爱你,我想要.”轩辕夜圈住她,下巴抵着她颈窝。眼中清华潋滟不经意的流转。“恩,我知道!”锦瑟依旧淡定。“你不信我?”轩辕夜一副求包养的表情。洛锦瑟敛下眉眼的笑容,闪过一丝狡黠:“微信。”轩辕夜顿时将她压至身下,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微信.”一室缠绵悱恻,风光无限.
  • 大唐王朝1

    大唐王朝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慕一淼只是一个坐上女王宝座的乞丐,可是她却把所有的高贵公主王子,踩在脚下。慕一淼只是一个被抛弃的乞丐,她不要别人的关心与在乎,只要慕一沧祈的垂怜,只要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慕一淼只是一个肮脏最讨人厌的乞丐,她只需要披着华丽的衣裳欺负所有高贵。偏偏,龙瑞柒就是比她慕一淼厉害,就是要把她慕一淼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彼此掠夺,彼此伤害,最终,谁才是赢家?
  • 闪婚

    闪婚

    “离婚!”男人声音有藏不住的失落。“好!”她二话不说,净身出户!“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滚!”“好!”不痛不痒的一个字,就算被那个她称之为‘妈’的女人赶出家门,她也是眉头都不皱一下!从豪门中挣脱出来,当她终于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时,她忍不住放声大笑!“为什么对我一点都不留恋?你真狠!”这是前夫说的话!她笑了,笑得有些没心没肺,“是你提的离婚,忘了吗?”某男脸上冒出三条黑线!!!“学姐,你为什么就是不接受我的爱?”这是大学学弟说的话!“姐姐我不喜欢幼-齿的!”“我只比你小一岁!”“一岁不也是小吗?”某男彻底无语的表情!!!“跟我结婚吧!”这是她老板说的话!“我对同性恋不感兴趣!”“都跟你说是双性恋了!”“我对变态不感兴趣!”某男一副咬牙切齿想杀人的表情!!!“我养你吧!”这是帅得不像话的青梅竹马说的话!“我有手有脚,干嘛要你来养?”“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我在向你求婚呢!”“滚出我家!”某男没了下话,只剩下唉声叹气!***推荐自己架空文《男祸》看女王的后宫祸乱:龙凤胎的诅咒聪明姐姐傻弟弟,当他们的出生被命运烙下诅咒,便断定了纳兰衍月一辈子还不完的感情债!无奈,她被迫忘记身份忘记性别,以男儿身登王称帝!纳兰漓天,一个以影子生存在她生命里的男人!白天,他是她的贴身侍卫,彬彬有礼;夜里,他是她的床上伴侣,猛如狼虎!司傲晨,目中无人,狂妄野性的将军!笃定了要与她纠缠一生,管她是男还是女,他照单全收!徐墨翟,神秘国舅爷!整日扬着一张俊美无俦的无害脸孔招摇撞骗,在她的生命里掀起情感的惊涛骇浪。樱落,绝世神医!不择手段得到她,哪怕被恨也无妨!雪刹,雪隐国国主!囚禁她,禁锢她,甚至用刀在她身上刻下永生的羁绊,只为要与她‘刻骨铭心’!纳兰衍月,一个坚强的王者,究竟她能否冲破命运的桎梏,在感情的纷乱错综中找回自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推荐自己现代文《撒旦夺欢》看情妇组织里蜕变的她如何将男人踩在脚下!!!
  • 拐个师傅好下棋

    拐个师傅好下棋

    活了这么多年,肖白一直坚信一个真理:我不欺负你,但你也别想欺负我;就算是我欺负了你,但你……依然别想欺负我!自从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时空遇见了那个谪仙似的男子开始,肖白就发誓一定要追到他!什么师傅,什么下棋,那都是幌子,除了他什么都不是目的!
  •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她,上官飞雪,二十一世纪的才女,拥有倾城倾国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天性开朗,聪慧过人,一身铮铮傲骨,俯视万物。他,萧天灏,一代千古帝王,霸道冷酷,孤高绝傲,威震朝野,权倾天下。就那么一次意外,她便成了他的雪妃,然而已经心有所属的她,该如何去面对身为帝王的他,友情与爱情相衡,她又该如何抉择。他要囚禁,她偏要释放,他要处死,她偏要营救。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然,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独揽天下大权的他到底该怎样处置这个无法无天的上官飞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