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00000036

第36章 极富浪漫色彩的神魔小说

第三十五章极富浪漫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在某种意义上讲,《西游记》是一部具有中国文化表征及特质的小说,是中国文化诸形态表

现的形象教材。作品所表现出的魔幻神奇的艺术境界亦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在亦真亦幻

、神奇瑰丽的描写中,作者将现实与非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故事纳入了一个神奇的框架中

,既使故事色彩斑斓,又使情节离奇神异,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

神魔小说经典名著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出生在一个由学官沦为商人的家庭中,其人虽“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

成”,但屡不得赏识,很晚才补得一个岁贡生。他曾做过一段长兴县丞,不久弃官归里。善

谐剧的性格,对野史奇闻的酷爱,使他把对现实的不平与愤慨抒发于神话小说中。《西游记

》大约是他晚年家居时所作。

公元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僧玄奘(602~664)去天竺(印度)取经,跋涉数万里,历时七

十年,取回佛教经典600余部。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宗教活动,也是一次富有探险

性质的国际交往。回到长安后,玄奘日授见闻,由弟子辨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后又由

其弟子慧立、彦琮撰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取经过程中,历尽艰险,这本身已具有极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三藏法师传》中又穿

插有神话故事,于是玄奘取经就成为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富有宗教神话的历史故事。在宋代,

“说话”伎艺盛行,有所谓“四家”之分,唐僧取经故事已成为“四家”之“说经”的重要

题材。现存的还有元末明初人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

《永乐大典》第13139卷,收有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故事,情节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

回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另外,成书时间早于《永乐大典》的朝鲜的汉语教材《朴事通谚解》

,作为汉语、朝鲜语的对照读本,也选用了讲述西游故事的文字,并注其出处为《西游记

》。这两个材料可以说明,必然还有一部平话类的讲述西游故事的作品,而且其时间最迟

当在明初。明中叶的吴承恩,就在上述史实、传说、话本、戏剧以及颇为完整的平话的基础

上,经过再创造而写成了这部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师三徒取经路英雄气概神魔惊

《西游记》是吴承恩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魔小说。

全书100回,由三部分组成。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八至

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及取经缘起;第十三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

到西天的经历,一路上孙悟空斩妖除怪,一师三徒历尽磨难,到达西天,终成“正果”。这

是《西游记》的主体部分。

在这部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孙悟空这一个形象。孙悟空是一个破石而出的灵猴。他无父

无母,无牵无挂,学得一身本领之后,入龙宫得到宝贝如意棒,打入幽冥界森罗殿,在生死

簿上把自己和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并摔下簿子道:“了账!了账!今番不伏你

管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笔:世俗社会一向迷信人人都受阎王手中生死簿的约束,但孙悟空

彻底摆脱了这一约束,成为无拘无束的,真正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随后

大闹天宫,打得天兵天将束手无策。玉皇大帝只好采取安抚政策,招悟空到天宫,并封他为

“弼马温”。当孙悟空明白了“弼马温”的意思之后,一怒之下重返花果山,树起“齐天大

圣”的大旗。天兵来捕,又被他打得大败,玉帝被迫封他为“齐天大圣”,企图以此“收他

的邪心,便不生狂妄”。但这目的并未达到,孙悟空在天宫又大闹蟠桃会,重返花果山。最

后,玉帝在如来佛的帮助下才收伏了孙悟空。这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

神的光辉现象。他神通广大,无所畏惧,藐视一切权威,追求绝对自由,极其强烈的反映了

作者及广大人民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激和反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我们民族的英雄

主义的热情赞美。孙悟空被如来佛收伏,以及后来头上被套上紧箍,更形象的表现了黑暗势

力的强大和中华民族智能被禁锢的历史事实,突出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悲剧。

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历程中,孙悟空斩妖除怪,济困扶危,力克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完成

了取经大业。孙悟空的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阻挠取经的妖魔中,有很多是有伪装的,

而孙悟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以自己的火眼金睛,一次次识破各种伪装

假象,“打”出妖魔的原形,并彻底铲除之。书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打白骨精。此外,

在除妖的过程中,孙悟空时时还须克服来自唐僧乃至八戒的阻力,为此,他蒙受过莫大的委

屈,付出极大的牺牲。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除妖的决心。孙悟空铲除妖魔的目的,主要是

为了保护唐僧到西天,但同时,也是为了解救黎民百姓,为人民除害。总之,一路上降妖除

怪的孙悟空,表现出有恶必除、除恶务尽的可贵精神。人们对孙悟空形象的喜爱,也正是对

这种可贵精神的赞赏。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也是全书现实性最强的章节之一。文中时天上

的玉帝、各路神话及孙悟空搅乱玉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都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更是鲜明生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猴形

象,他既有社会化的个性,又有神魔的法力,变幻莫测,同时还具有某些猴子的特性,如急

躁、敏捷等,吴承恩把这些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一个机智大胆、敢于斗争的神猴形象跃然纸

上。同时孙悟空又是猴子、神仙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天上的众神佛,既带有人们想像中神

佛的样子,又具有人间封建统治者昏庸颟顸、狡诈专横等性格特点。

在“西游”故事流传过程中,唐僧的形象和地位都发生了变化:由主要角色变为次要角色;

由富有神奇性的正面形象,变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被批判的对象。在《西游记》中,唐僧

表现出了仁爱、慈善的宗教道德,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分是非,不辨真伪的迂腐无能,而这

种无能,也正构成了对宗教信条的讽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唐僧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僧

侣,不如说是一个腐儒。八戒的身上,有着憨厚可爱的一面,但同时又有贪图眼前利益、好

吃懒做的毛病。在很多方面与悟空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作品中,这是一个被作者善意嘲弄的

形象。沙僧是一个忠诚老实的行者形象,一心想着护送师傅到达西天,其任劳任怨的精神,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品质。

成就最高享誉世界

鲁迅说《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明中叶,道流羽客颇受尊崇,以方术而得官

荣华者甚众。而《西游记》却极少谈道,敷衍的佛家故事,亦多不恭,所以书中提倡的实际

上是三教合流,正如鲁迅所说:“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

宜附会。”如果我们把《西游记》中那无能的玉皇大帝以及整个天神群体,看做是人世间昏

君和统治集团的象征,把群魔众怪看做是奸臣酷吏、地方豪绅的象征,《西游记》这“讽刺

揶揄”的笔锋,正指向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无疑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色彩。孙悟空的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

千里,火眼金睛,可变化的金箍棒,可扇灭火焰山大火的芭蕉扇等等,都表现出了作者惊人

的想象力。

在艺术方面,值得称道的是悟空、八戒等几个艺术形象。

他们既有动物的自然属性,又有人类的思维感情,两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猴子是比较灵敏

的动物,孙悟空的外貌和动作,完全是个猴子,但他又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因此,人

与猴双重属性,在悟空的身上恰好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样的,八戒的外形与动作都是猪,

他所具有的人的思维与情感,又是比较笨拙、迟钝的,因此,人与猪的双重属性,也在八戒

身上十分协调。一个是猴一样精灵的“人”,另一个是猪一样笨拙的“人”,都达到了很高

的艺术水平。

鲁迅说《西游记》“每杂解颐之言”。近世也有学者十分强调其“游戏笔墨”、“诙谐性”

,作为《西游记》的艺术风格,这是十分突出的。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如悟空、八戒,无论是

精明或笨拙都具有滑稽可笑的特点。作品的语言,无论是“人物”语言或叙述性语言,也都

十分幽默。《西游记》的“讽刺揶揄”的效果,正是通过这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手法而实现

的。

《西游记》自从问世以来,流传甚广,各种版本繁多。书中许多人物、故事,已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不少文人围绕《西游记》作了不少文章。有的将其删节成《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有的仿作成《西游记传》;各种续书纷纷出现,如《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西游

记补》等等,不一而足。该书还引起人们对神怪题材的兴趣,不少神怪题材的小说受其影响

而创作问世。在国外《西游记》的影响也相当广泛。据

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20余种语言的《西游记》译本,这表明《西游记》真正走向了世界。

同类推荐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有一个词叫“机会”。他的青睐,有一个词叫“缘份”,他才是偶像,很自圆地说。前一个词很中国,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明星明星,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缘分。任何事情,成了叫发,是大众情人。而机会,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穿越之农家长媳

    穿越之农家长媳

    穿越到古代农家,爹娘为了彩礼,催她赶紧嫁人。嫁人就嫁人吧,相公竟然是从山上庙里还俗回来的可爱小和尚。小和尚两眼泪汪汪,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啊!农家长媳带着小和尚相公一起奋斗,治家、奔小康!
  • 盛世冠宠

    盛世冠宠

    如果她的生命分为两部分的话,那么第一世,她活在痛苦之中,每天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宫室里辛苦练武,她就是一个被操控的傀儡,没有一点人生自由。而他成为她那段苦难日子里的全部,她视他如神袛。却在有一天她被他生生杀死!对,她死了,成为所有人叹息的记忆。而他借着她的名气一跃成为世人膜拜的青霜宫主子,自此风光无限。第二世,她重生,长成了一个没有半点前世记忆,无忧无虑的小姑娘,进入了他主掌的武林大门派青霜宫,与他再次相遇,直至再次爱上。她听信于他编造给她的美好谎言,以为跟他在一起就是一切就是幸福,谁知,有一天突然碰到了一个叫做刘扶萧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打碎了她和平的生活。前世的记忆纷纷如潮水般淹没了她,她惊恐着,茫然着,又该何去何从?青霜,是一把宝剑,也是一个人的名字。素锦墨染了谁的流年?他们的命运又该何处安放才不至于颠沛流离,痛彻心扉?且看女主如何逆转重生后的命运,将男主的心牢牢把握在手心里。本文一对一哦,奉上精彩的感情戏和重大阴谋戏!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豪门盛婚99天

    豪门盛婚99天

    “权少、小姐被人喜欢了?”黑夜中某男眉头上挑扔出一个字眼:“灭!”“权少、小姐喜欢上别人了!”黑夜中某男眉头紧蹙、怒气缭绕扔出两个字眼:“灭!灭!!”“权少,小姐恋爱了!”黑夜中某男双眸一片怒火腾升,只听他一声怒吼道:“这次、我亲自来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