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000000003

第3章 最后一滴水会是眼泪?(3)

(3)用于水资源的财政投入滞后。近年来用于水务部门的官方发展援助平均每年约为30亿美元,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会提供15亿美元的非减让性贷款,但只有12%的资金用在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用于制订水资源政策、规划和方案的援助资金仅占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第2版)中指出,全球水资源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这个体系“决定了哪些人、在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水,并且决定了哪些人有权得到水资源以及相关服务”。

明天你喝什么?

当你端起水杯喝水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水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国际问题。联合国这几年相继召开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都突出地提出了“如何对待水的威胁”这个严重问题。因此,不要误认为水是无穷无尽的,水荒正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唤起全人类的节水意识,联合国规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规定3月22日之后的一周为中国水周。

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而地球上97%以上的水是人类不能直接饮用的海水。淡水只占2.53%。淡水中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冰川、雪山和土壤之中。实际上,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农村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全国517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前几天东北、华北的大旱,每年春季肆虐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的沙尘暴,黄河的多次断流,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

那么,怎样保护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呢?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评价。我国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即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重复利用),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令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源的良好风气。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发利用中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跨流域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必在实行;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福利水”制度,水没有被当作一种经济商品对待,所以,在水资源的配制上,市场机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当前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地球最后一滴水会是人的眼泪吗

在晴空万里的夜晚,我们仰望苍穹,除了那如镜的皎月,还可以看到似海的繁星羞涩地闪烁在遥远的天宇,这是难以计数的恒星和少数明亮的行星;如果仔细观察,还会看到轮廓模糊的星云,偶尔还能看到,一道白光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尾巴的彗星……

此时,你有没有想到:宇宙再浩瀚,然而地球却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在这个独一无二的星球上我们却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问题--水资源危机。

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此外,有限的水资源也很难再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和扎伊尔等9个国家已经占去了这些水资源的60%。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随着社会需水量的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量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联合国在对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发出警告:“世界缺水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纪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同时指出,全球已经有1/4的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世界上已有大约20%的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50%的人生活在没有卫生系统的地区。将在今后50年的时间里增加一半,目前这种情况将会变得更糟。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的人口面临严重缺水的局面。缺水区在亚洲占60%,在非洲占85%。对中东国家来说,缺水危机已经成为严酷的现实。另外,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水域是由多个国家共有的,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矛盾和潜在冲突,最明显的是在尼罗河流域、亚洲西南部和中东。

目前,初步统计全球地下水资源年开采量已达到550km3,其中美国、印度、中国、巴基斯坦、欧共体、独联体、伊朗、墨西哥、日本、土耳其的开采量之和占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的85%。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在过去的40年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下降了40%~60%。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随着经济、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量日益增多。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多km3污水排人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km3的淡水,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排出的污水量将日益增加。估计今后25~30年内,全世界污水量将增加14倍。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污、废水基本不经处理即排入地表水体,造成全世界的水质日趋恶化。据卫生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有1/4人口患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占所有发展中国家死亡人数的1/3。

水源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紧张和不安全性。1995年12月在曼谷召开的“水与发展”大会上,专家们指出:“世界上近10亿人口没有足够量的安全水源”。

当最后一片湖干涸的时候,当最后一条河露出河床的时候,当最后一口井抽不出水的时候,当天空只会下酸雨的时候,我们人类拿什么来解渴?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沙漠里林立的大楼,还有一个个渴死的老人和孩子,你会不会留下追悔莫及的眼泪呢?那你的那颗晶莹的泪珠,是不是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呢?

当然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会把目光再次投向太空,投向宇宙。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这个划时代的壮举,使人类第一次站到了距地球38万多km的另一个星球--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上。但令人失望的是,月球上并没有姿容华贵、婀娜飘逸的嫦娥欢迎他们,也没有吴刚从广寒宫里捧出桂花酒来犒赏他们。原来,月球上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并且,由于月亮质量太小、引力太弱,连大气都没有,声音都无法传播,嘴巴讲话的功能在月球上毫无用武之地。总之,人类神往已久的月球是一个毫无生机、无比荒凉、寂静无声的星球。那我们把目光再转向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在十七世纪后,帕西瓦尔·罗威尔用小倍数望远镜观察到了火星运河,他宣称那些火星表面的痕迹显然是人工挖掘的运河,并认为一些地区亮度随季节而改变是由于植被消长引起。风靡大众的火星科幻中的火星人亦源于此。那些表面线条现在知道大部分并不真的存在,在一些情形中,那是古老的干水道或峡谷。

为了了解真相,迄今,人类已发射了约30个火星探测器。从1962年苏联发射火箭号系列探测器、1964年美国发射水手号系列探测器起,开始了探测火星的历程。美国从1964年起发射水手号系列探测器,其中有4个成功地探测了火星。1964年11月28日升空的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从离火星约1万千米的地方掠过,第一次对火星作了近距离考察,探测到火星的大气密度不足地球的1%,还拍摄了212张照片,从中可鉴别出火星的约300个火山口,火星表面布满环形山和沙漠。1969年2月24日和3月27日发射的水手6号和7号,于7月31日和8月4日在距火星约3400千米处飞过,对火星的大气成分和结构作了探测,发现火星上到处是沙漠和大大小小的含铁硅酸盐岩石。1971年5月30日发射的水手9号于11月14日进入火星轨道飞行,拍摄了70%的火星表面,传回7000多张火星照片。其中第一张照片从根本上否定了火星存在运河的说法,因为从照片上看到的是如同沙漠里一样的由火星风形成的沙粒带状条纹。这些照片只发现了许多干涸的河床,其中有的长达1500千米,宽200千米,这表明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液态的水。水手9号拍摄的火星照片,为后来海盗号在火星着陆探测选定了地点。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先后发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它们在进入火星上空时轨道舱绕火星飞行,着陆舱则在火星表面上软着陆,1976年7月20日和9月3日它们先后在火星软着陆后,着陆舱经轨道舱中继向地球发回探测数据。共发回5万多张火星照片。还对火星表面的土壤取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火星上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也未探测到火星上有任何有机分子。

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唯有地球是一派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气象。

茫茫宇宙,浩浩太空,是否还有能与地球相媲美的星球,现在尚不得而知,即使有,也是遥不可及的。因为,今天已经可以断言,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种类繁多的生命。

最后一滴水会不会真的是人的眼泪?面对地球“窘迫”的水资源,面对毫无生气或者无法触及的宇宙,我们是不是该绝望了呢?而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珍惜水资源,杜绝浪费,使水资源有一个良性循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登月传真

    登月传真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王爷的小野猫

    王爷的小野猫

    她就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猫,邪恶残忍的他将她囚禁起来……他有信心让她爱上他,一场灵与肉的纠缠开始了……一夜之间,十船被焚,血河滚滚,他高高在上地看着她,狂妄放肆地道,“小美人,来当朕的小奴隶!”他是野心勃勃邪恶无比的王爷,残忍嗜血;他是一手遮天的皇帝,狡猾如狐,她是穿越到海盗女儿身上的现代惊风号间谍,强悍嚣张,俗称百变女郎;连接二三而来的美男,个个狠毒无比,身手不凡,她,将如何逃出那残暴王爷的手掌心,又如何安全地周旋于众美男之间……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重生之天才魔仙

    重生之天才魔仙

    她,云小雪,意外死亡,寄生于刚出生的云雪身上。强魂入住,无意间开启空间灵清手镯获取空间,她种草药,布阵法,炼丹炼器当命运的齿轮开始滚动,当王者归来的阀门无法关闭,一切都已成为了定数。当一身白衣腹黑潇洒的她,走出山脉,走入大陆,绽放耀眼光芒,令无数男女为之疯狂之时,她已经发肆前世已矣,今生她必再踏巅峰,与亲人相守谁说小孩不能御敌,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是魔,亦是仙,救人和阴人全凭一念之间。在她淡笑间,掀起大陆掀起一片风暴,这些血雨腥风中她又是如何成为强者!我爱你云雪,能死在你的怀里我很幸福,当我从第一眼见你时,我就知道你是我预言中的那一个人,我会有一天因你而死,但是我不悔,云雪爱并不可怕,相信那些爱你的人。我会在天上看着你幸福,风在那我就在那。”云雪抱着月林哭道:“你这个傻子,知道为我而死你为什么还要靠近我,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不会去靠近你,至少我爱的你还活着。”“伤我主人者死,臣服或死亡!”地上的腾蛇底下它的头颅道:“我选择臣服。”洛转头对着:“主人可满意!”这腾蛇不是这个森林的守护者么,这个腾蛇已经是她云雪的了,那这森林也就不是她云雪的了。“不满意,他还有东西没有交出来。”地上的腾蛇满脸迷茫的看着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这是第一批,包括了7个专题的基本内容,从管理沟通、谈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到团队建设技能、激励下属技能,再到个的时间管理、个人压力调节等,都是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后面还会不断推出新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