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01

第1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兼论东方文化的大思维(1)

历史实在是个怪物,对于普通的衣食者谋似乎总是恩惠多一些。你看,不管它千回万转如何曲折多多,衣食者谋总是一代好似一代,百年胜过世纪。慈禧福报再大,也是无法享受电视飞机的。反过来,历史对于智者大半是极尽嘲弄之能事,尤其是对我们的东方文化某些大师们。

被我们称之为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的作品并不太多,赝品半赝品倒是汗牛充栋。但凡被世人公认的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作品,如释迦牟尼、孔丘、老子、庄周、孟轲、荀况……其作品都可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至于说到他们的后学,尤其是汉代以降,大儒、大真人、大法师、大祖师、大学者……一代当然要传达一代的呼吸,直追先贤者大有人在。高人灭不得,灭高人有罪。但这些人都会因种种原因而生不逢时,知名度不高。至于那些在文化史上被人们称之为划时代的大师们,可以奉承的实在不多,实难与古典作家们相匹敌。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东方文化只作为文化说,其发展似乎走了一条下坡路。开始就是高峰,势必出现下行之势。历史的运动真是如此辩证吗?

西方文化恰不是如此。黑格尔、马克思,就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可以匹敌的,毕达哥拉斯与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确实是当代人文学者要好好回答的课题。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学风问题,文风问题?

孔丘一生“述而不作”,宁可编史、编书,从未想创造编制自己的“思想体系”。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却一再强调,他“无法可说”,谁若认为他有所说法,便是“谤佛”。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老子说得更干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好一个“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正是东方文化的精华中的精华。

东方文化古典作家们,反复强调的东方文化的精华、精髓,被一代又一代的东方文化学者、智者抛弃尽净,阉割尽净。

后世学人动辄便想构思一套体系,尤其是宋儒,不管是张载,还是邵康节,还是朱熹,似乎都想构造一个宇宙体系,从这里再生发出一套万古不灭的社会道德伦理教条。体系之庞大、精致,实在是无所不能。试看“朱子”的杂着便可见其心胸,实可吞食宇宙。屈子作《天问》,正表屈子之博大。然而,朱熹却非要一条条答完“天问”,俨然他自己就是“天”了。如此一来,《天问》原有意蕴荡然无存。边读原诗,边读朱注,真是饮一口甘汁,嚼一嘴蜡。真不知这位继圣人要干什么?卖弄学问事小,自以为是“天”,则是可笑至极。在我们今天人看来,朱熹对《天问》的回答,实在幼稚之极,永远也进不了大学天文系一年级。

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们大半拒绝为人类文明、宇宙规律立法制宪。在他们看来,“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因缘,本身就是真理,就是“天命”、“道”、“阿弥陀佛”(三家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区别, 此处不详论。)谁又可以为他们立法制宪呢? 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的“知”总是有限,以有限测无限,不是不可知,但绝不可为之立法制宪。东方文化的儒、道、释三家的创始人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是宽容各色观念,求其“和”,便是希望将自己消溶到“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中。不管如何,他们一致认为他们自己的智慧,都是“天命”、“道”、“阿弥陀佛”给予的,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不过是“幻影”、“化身”。在他们身上闪光的智慧,如果因缘合和,也会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闪现出来。

东方文化本身,不管是儒、道,还是释,都是绝对的开放体系,孔子的“和”、“中庸”,释迦强调“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说明了这一点。《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在是开放得连自己也没有了。

东方文化的后人们不能说没有自己的功绩。董仲舒、孔颖达、朱熹……至近现代的曾国藩、梁漱溟……包括我们的南老先生,佛教中、道教中人,更是人才辈出,堪称祖师者大有人在。然而,我以为他们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时,似乎是大半都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东方文化不是一种纯理论体系,实践性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点。既开放又重实践,真正的东方文化不在书本上,而在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史乃至东方史,就是东方文化本身。我以为这应是符合东方三圣人释迦、老子、孔子的本意的,也应是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大大不同之处。这样,适应历史,适应因缘,合乎人群之需要,合乎世界之潮流,发现历史运动的现实的合理性,则应是东方文化的后学对东方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

可惜的是,自董仲舒以降,儒、道、释三家的大师,在合乎时代之潮流,适乎历史之需要,发展、充实东方文化之时,总是希望从开山祖师那里找到几条金科玉律,然后演绎成一套放之四海皆准、行之万古不移的庞然体系。总是希望为客观历史运动制宪立法。这就不能不从真理走向谬误了。儒家还好一点,后人总还可以驳驳前人,相互之间还可以论辩论辩。佛道两家演化为门禁森严的宗教,内部的探讨几乎绝迹,一旦升为祖师,其言论皆可如释迦金口所说的经典一样,不可更易了。这一切从现代的佛、道两教的存在状态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佛教中有一位叫太虚的大师,民国年间一直想改革佛教,其结果若何?如果是理论上、教理上的公开论争倒还罢了,而发展到动手动脚,便太伤法师们的尊严了,而事实确实如此。太虚的改革内容是否正确是另一个问题,而毫无探讨之风,则是佛教死亡的象征。

东方文化在今日世界的地位若何?除了一些汉学家及文化学者还觉得东方文化有可贵之处之外,一般人则视其为神秘主义,与原始巫术无二,这实在是个大悲剧。

该是恢复东方文化的真面目的时候了。

在我们这个号称世界一流的文明古国,翻开一部中国政治史,人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自秦开始至今,大半是无文化打败有文化,无“道德”打败有“道德”,蛮夷之族战胜文明之族,流氓土匪战胜举人、秀才、进士之类的大文化人。凡举弘扬文化的朝代几乎都是短命的衰弱的。

战国时代,秦与其他诸国相比要蛮野得多。如若不然,始皇之母也不会如此放肆。从《诗经》的“秦风”看,秦人应是多有胡风。当时的齐鲁魏赵则文化发达得多。秦却可以一举灭了六国!?“仁义”之说广传数百年之后,一个暴政的秦帝却建立了!刘邦胜秦灭楚,决非“仁义”的胜利,刘三活活是一个地痞无赖子。董仲舒的“尊孔”,不过是给刘氏祭坛打了一个补丁。直接的丰硕成果,不过是给王莽篡位制造了口实。刘秀是土豪打天下,文化只是个幌子。曹氏父子是文人,其立国不足一个花甲子,便为别人做了一碗佳肴。五胡人入中原,彻底是夷蛮胜文明。浮图澄是名震一时的高僧,但也开了僧人与术士幕僚同流合污的先河。五胡人崇佛,未必知佛为何物,只不过是给自己的部族换了一个实力更大的图腾神。姚兴是虔诚的,但做不了中国的阿育王,正史不承认他是一代皇帝,而是一个僭越者。梁武帝是个宗教狂的神经质,佛教中大量的弊端皆以他为起始。达摩弃他而去,正是知他绝非正道。杨坚信佛,儿子却荒淫到极点。李世民是凌驾三教之上,用“三教”如同用一个小官僚,决不是文化治国。武氏是中国史上最信佛的一个女皇,自称金轮转世,次佛一级。其行政为人的成功,却决不是依了经文教典。唐朝不是无文化,而是多文化,各种文化并存的大开放政策,导致了唐朝前半叶的兴盛。宪宗崇佛,迎佛骨反而令他早崩。武宗灭佛未必没有振兴国家的计算。一种文化学说能让人灭了,原因只在自身的荒谬,何怪“三武”?宋太宗开始大兴文化,国力却愈弱,待张载、邵康节、程氏兄弟名震一时之时,宋也就离死亡不远了,靖康之耻正是在此时。岳飞若以“理学”为敝屣,也不会死在风波亭。以岳飞当时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重演一场“陈桥兵变”,如果是那样,中国史怕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在大兴理学的同时,中华民族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不知“理学”为何物的成吉思汗,这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英雄,至今还令人胆寒,德国皇帝在数百年后,还叫嚷“黄祸”的可怕。一个还俗和尚登了龙位,其弘扬文化的最高水平,是高抬《琵琶记》这样的剧本。顾炎武辈对晚明诸君的“谈心说性”深恶痛绝,高举了“经世致用”的帜子。但真正落实他的理想的文人,却是与他政治目的完全相反的曾国藩!“商女不知亡国恨!”曾氏兄弟真正把儒家文人“经世致用”的歌子唱绝了。多尔衮是个霸嫂的无耻之徒,对于中国文化的最高知识是《三国演义》,“关公”成了他络笼汉人的廉价赠封,关帝庙一时在全中国如雨后春笋,最后关帝也成了一尊古佛,儒道释三家文化在关帝名号中就这样联了姻。

“东方文化”,不知是悲,还是喜。只能称之为“哭笑不得”。这与其说是“文化”,不如说是一场“闹剧”。

我以为钱谦益、洪承畴辈比顾炎武诸君高明多了。虽然史称钱、洪为“贰臣”,但正是这些“贰臣”给剽悍的女真人传授了地道的“东方文化”。满人汉化了,“满族”只剩下一个符号。爱新觉罗的后继人光绪、宣统连生育功能也化掉了。“东方文化”的“化工大法”大胜特胜。顾氏与钱氏如相见于九泉,互相又该说些什么呢?

这似乎是中国史上的一条规律,野蛮打败文明,文明又同化了野蛮。野蛮一旦被同化,其生命力就衰弱至极。文明是文明了,同时成了另一个“野蛮”嘴边的一碗粟。蛮夷之民、村野匹夫、街头流子、还俗和尚、道士,都在眼巴巴等着“东方文化”的兴盛哩!因为“文化”的兴盛就等于当权者被“阉”,取而代之的时候便到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止是治国之术,怕也是中国史的一个规律。

我们的“新儒家”的大师们对此怕是最能心领神会。

一八四○年之后,蛮夷之族又来了,“东方文化”在坚船利炮面前落花流水。自此以后,中国人不管是文化人还是非文化人,对于“东方文化”无不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提到“东方文化”,一股故国之思便油然而生,活生生弃舍了不舍得;再鼓吹起来,不仅是势所不能,情绪也难振作起来。一百多年了,中国人对“东方文化”大半是如此两难。而大量的有识之士还是主张大力学习西方,以为这才是强国之本。然而,一说起学西方,太多的人又怕真来一个全盘西化。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太难了。

进入二十世纪末叶,日本、 南韩、 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大量有着“东方文化”血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了。一时,“东方文化”的大师们又弹冠相庆,似乎“东方文化”同化“西方文化”的日子又要到来了,我们又可以来一次“化工大法”的表演了。一时“新儒家”、“新理学”、“儒家资本主义”、“佛家社会主义”又漫天飘来。

一九九八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起自西方金融界的“三剑客”。一时,佛也不保了,菩萨也不佑了,有特异功能的法师们的咒也不灵了,儒家的德,道家的“玄”,都不知干什么去了。

东方,腾飞的东方为什么如此脆弱?

大师也许会说,这是为政者没有大力弘扬东方文化的缘故。到底是东方化不够,还是西方化不够?

最能令东方文化大师们振振有词的是,西方社会时下的文化渣滓的泛滥,道德的沦丧,人情的冷漠,尤其是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提起这些例子,大力在全世界振兴东方文化,似乎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南怀瑾先生也是加入了这个大合唱的。

对于这个合唱,我们以为无可厚非,但行得通行不通?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历史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弘扬东方文化似乎注定是一曲令人回肠荡气的悲歌。

但是,我们肯定地回答,这只能是“东方文化”大师们的悲歌,而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东方文化自身的悲歌。

东方文化无悲歌。真正的东方文化永远是乐观地面向未来。悲歌只属于那些在东方文化中偷梁换柱的人。

引一则现代公案。

某台湾高僧赴大陆行脚,于某地,会一年轻人。

年轻人:我当然是神僧下凡。

台湾僧:何以见得?

年轻人:神通俱足。

台湾僧:敢问天眼?

年轻人:二十九彩电,接四海风云。

台湾僧:敢问天耳?

年轻人:摩托罗拉,连五洲雷鸣。

台湾僧:神足通?

年轻人:一张机票,足下腾云。

台湾僧:宿命通哩?

年轻人:知今日之我,便晓昨日之我。未曾落地之时,神通早备,若非佛、菩萨转世,何人可有如此福报。

台湾僧:今日之世人大半享受电视、电话难道皆是佛、菩萨转世?

年轻人:善哉此说,世人皆我道友。满街行走者无非是佛。

台湾僧:南无阿弥陀佛。

年轻人:若无弥陀,尔焉知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尔早是弥陀所眷恋之人,业障障眼,视而不知。

台湾僧汗颜不已。

无生命的宇宙是什么?

凡回答者皆是妄想猜测。不可说,不可说。

无“知”之生命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说。

昨日之“知”,幻影之回忆。

明日之“知”,想象之推测。

当下之“知”,说“知”知已过;说知,知在生。“知”是什么?

毕竟有“知”!

知即生命,知即宇宙。无宇宙无以生,无生无以知;无知何言生?何言宇宙?

“知”,似乎有主客之分,“知”、“被知”之分。无被知之“知”是什么?无知之“被知”又是什么?谁真的把它们分得开?还是不分的好。西方到了现代才明白这个道理。量子力学出现前的西方文化,其出发点、逻辑生发处,皆是认定有一个恒定的、静止的、不变的认知主体。未行动前,主客早在大脑中分了家。

《道德经》早指出了这种悲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金刚经》则一再说明: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知”又何止是主客双方的事!

近者为因,远者为缘,“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因因相生,缘缘互连,环扣环,网连网,只不过因缘在某瞬相合,显出一个“知”罢了。

我跨河,我登山……

若无太阳,何“知”之有?

若无空气,何“知”之有?

若无父母,何“知”之有?

《道德经》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无量因缘合一知,当其无,显知之用。

辐辐还以辐辐,毂是什么?

因归因,缘还缘,“知”是什么?

万事万物,无量之“生”,无量之“知”,莫过是“宇宙—生命”因缘系统的潇洒走一回!

“知”也,“行”也,知行之分,大患在于有“身”,有“相”。“宇宙—生命”系统行时便是知,知时便是行。先知后行,先行后知,是固定出一个主体之后的妄想。在“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永是一体的。这个系统: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

迁流不息,生生不已,变化无常,却“知”光常照,这便是“宇宙—生命”系统。小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佛家则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是“知”不可靠,“知”便是知,知了也便完了,问题是怕你“知”完后,还要没结没完,迷惑于一个“我”,一个主客之分,一个物事的确定性。

你成了“知”的奴隶了。

全知全能,万知万能,宗教的哄人把戏在东方文化中绝无地位,那是儿童们的幻想,原始巫术宗教正是以这种幼稚的幻想为基础的。

释迦有“十四不正问”之说: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暖暖初相恋

    暖暖初相恋

    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拥有最美的时光。可是,因为你父亲,我没有了父亲,我发誓不会再喜欢你。躲避一年后,在CUBA赛场再见你,因为胃病在你面前吐血晕倒,我故意喊了另一个男生的名字。我以为你一定不会管我,但你没有。欠下一大笔债的我被债主胁迫,你从天而降救了我,我讽刺地谢谢你。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但你没有。你得知我欠债的缘由,一定要帮我还债,我拒绝了你,就算被卷入别人的恋爱中,让人唾弃。我以为你一定会放弃我,但你没有。后来,我假装跟别人在一起好让你死心。你死心了,我以为你一定会离开我,但你没有。是的,慕南乔,我还喜欢你。即使全世界都激烈反对我们,你依旧容忍我、钟爱我、保护我,给我许多爱。
  • 谋欢

    谋欢

    季可晴和许京烨的之间是婚姻的真挚,还是只是孤独的消遣,只是寂寞与寂寞的相碰,各自索取肉体的欢愉?季可晴和许京烨的婚姻,完全就是一场意外,季可晴感情失落的时候,许京烨随口的一句,你嫁给我!她说好,于是他拉着她去注册。懵懵懂懂的开始,懵懵懂懂的过了五年,五年期间里,他们互不干涉,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只是,不管在外面怎样,记得回家就好。渐渐的,季可晴发现自己处于了被动,不知什么时候,她在许京烨无形的潜规则下扮演了贤妻良母的角色。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拼命反抗,生活就如陷入泥沼,她越反抗反而越陷越深,不能呼吸,像是被他钳住了一样,她想要逃,想要逃得远远的。“我们离婚吧!”季可晴终于说出了口。“好。”简单的一个字,就如当初她答应结婚那般简简单单,亦如他们的婚姻那般,简简单单,无关爱,无关依靠,无关家庭。“你连挽留都不会吗?”许京烨眯着眼睛打量着她,那样的神情,仿佛要把她看透那般,女人,究竟想怎么样?提出离婚的是她,他顺了她的意反而使得她不满意。“那就不离。”“你说不离就不离?”季可晴的情绪容易反反复复。“想好了给我答案。”丢下这句话,自顾自的忙手里的事情。婚姻,究竟是一场怎样一个形体?适合?爱?尺度?规则?爱里有背叛,有谎言,同样也有最真挚的心。女主在婚姻里兜转,最终能守住自己的感情,还是松手放开?谋欢,一场婚姻的守候,爱与恨的纠缠,亲情和爱情的抉择。季可晴:我以为婚姻只是生活,只是在生活中慢慢把对方嵌入自己的骨子里,分离的时候,连同肉一起切割下来。许京烨:不要太入戏,要分得清妻子和床伴的区别。张惟:好好过,要是真过不下去了,天涯海角,我带你走。推荐好友文文青浅似蓝:(葬婚):(庶妃):(豪门婚约)潇湘非倾城:(夺妻)竹玉儿:(前妻)风中雀:(離婚)小染:(豪门第三者)浅水的鱼:(离婚后爱你)毒爱小小平:(流氓小魔妃)迷路天使:(麻辣女特助)悠忧紫桑:(重生之现代皇妃)
  • 狐狸少爷:一吻定情

    狐狸少爷:一吻定情

    裴修杰,他是黑道的大少爷,一双狭长的桃花眼,勾人心魂,亦狡猾如狐狸。可都说狐狸花心,却不知若遇上真爱,便专情到不会轻易放手。他眯起狭长的眼:“亲爱的,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偶然,我们之间只需一次,之后的便都是注定。你已经印上了属于我的记号,注定这辈子是我的女人。”季凌希,他是富豪的独生子,也是个纯情小男生,为爱冲动,也学会为爱放弃。从虎口将她救下,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看着她,眼中一如往常的温柔却让人揪心:“其实,你并不喜欢我,是吗?”欧皓南,裴修杰的好友。冷酷如冰的男子,却在心里藏着隐忍纠结的情感。父亲的一纸契约,让本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童向悠不得不从一个怀有美好梦想的千金小姐变成了黑道少爷的女人。可她童向悠早就赌咒在先:“裴修杰,别让我再看到你,否则一定撕烂你的狗嘴!”契约签订的那一刻,所有的精彩,才正要开始上演呢~亲!喜欢就多多支持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千年后娘

    千年后娘

    她说:我不是娘,你要叫我姐姐。(她,来自异世的一个后娘)他说:我不要姐姐,我要你做我的妻。(他,女主的便宜儿子)他说:我后悔了,我要把休书拿回来。(他,大将军,被女主设计休之而不甘)他说:你为我解了毒,所以我要娶你。(他,女主的养父)他说:我要把药留下自己用,然后你就可以只给我一个人解毒了。(他,喜欢男人的毒魔,却因为女主的一句话,而改变了性向)她,他,他,他,他,且看他们将演绎出一场怎样精彩的人生大戏......请喜欢本书的朋友都来收藏,投票喔!这样果儿才有写下去的动力哟!果儿新文:《主母当家》推荐果儿的完结文:《迷你女神医》《特工傻后》《粉嫩娘亲》推荐好友的文:-黯香《侧妃罪》月生《失身为妾》好消息:本文现正半价促销,看完全文只要3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仙品春秋

    仙品春秋

    世上春秋最易过,一缕仙缘再难求。十年前,为了一纸婚约,她以凡人之躯寻遍千山,以求一缕仙缘。十年后,负心人身在仙阙,而她依旧独行于求仙路上,跨不过仙凡间的那道鸿沟。人人说她可笑可悲,蝼蚁也敢痴心妄想,她却依旧执念不改。十年磨剑,芳华始绽。不为情故,独我为仙!******PS:接到通知,本文有可能会倒V,也就是说公众章节会由原来的三十多万字变成十五万字左右,剩下的公众章节会变成V章。还没有将前面公众部分看完的朋友赶紧趁着还没倒V的时候把公众看完吧。从前的长篇公众是新站福利,以后就没有啦,趁早趁早哦。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 邪帝独宠:倾城魔妃

    邪帝独宠:倾城魔妃

    重生,成就高贵无双的地位。一座尘封的墓穴,令魔界闻之色变。一个神秘的面具男子,最终她杀死情人,亦敌亦友,在她危难时助她一臂之力。从一个小小的魔兵做起,她是绝色佣兵,练法术,斗劲敌,自己却也殒命。高阶魔法,她来到魔界,上古神器,魔界一切的一切是诱惑,她的爱情却敌不过误会和伤害,更是暗藏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