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赤条蜂和黄蜂是通过什么办法麻痹毛毛虫或蟋蟀来喂养自己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封闭洞口,离开蜂巢飞到别的地方去。不过并不是每一种蜂都是这样生活的,现在我将要介绍的这种蜜蜂会每天都用新鲜的食物来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便是捕蝇蜂。
捕蝇蜂喜欢在蔚蓝的天空下和明媚的阳光中选择最松软的泥土用做筑巢的材料。有时候,我会在炎热的夏季跑到没有树荫的广场去观察它们。为了避免烈日的炙烤,我可以选择躲在小沙堆后面,然后把头放进兔子洞里;或是自己事先预备一把大的遮阳伞。我当然选择第二种办法,带上一把这样的大伞来到广场。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在七月底的时候和我一同在这大伞下面观察这些小动物,那么我敢保证他马上就可以大饱眼福了。
很快便有一只捕蝇蜂突然飞来,果断地停在了某个毫不起眼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捕蝇蜂。它的前足上长着一排排硬毛,当你看到这些硬毛时总会忍不住把这些硬毛与扫帚或是刷子联想在一起。捕蝇蜂的前足通常是用来工作的,而它的后足则是负责支撑着它的身体。这个小昆虫用前足先把沙耙起,而后又向后拂去。它的动作迅速无比,这使得那些沙子看起来就像潺潺溪流一样流到了七八米以外的地方。捕蝇蜂的这个动作通常要持续五到十分钟的样子。
捕蝇蜂需要把这些由沙粒、木屑、腐烂的叶子以及其它废弃材料的碎屑堆积而成的垃圾用嘴巴全部搬走。它要求它家门前铺的都是那些没有掺进任何杂质的、松软的“高级细沙”,好便于它将捕捉回来的蝇类拖回巢穴。它经常在自己空闲的时候进行这种清扫工作。比如,当它窠巢里储存的食物足够它的宝宝们吃上一段时间的时候,它就不再出去觅食了。每当这时,它就会像家庭主妇那样,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清除巢穴门口的垃圾。从它的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它确实从工作和劳动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大概就是母亲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吧。
要是我们找到母蜂进行清扫的地方,并顺着这个地方继续挖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一条八到十二寸长、约有一个手指粗细的地下隧道。沿着隧道,接着我们就将看到一个小屋子。这个小屋子其实不算小,它可以同时容下三个胡桃呢。只是现在这个小屋子只有一只蝇和一个白色的小卵。不用说,那个白色的小卵就是捕蝇蜂的蜂卵了。再过上大约二十四个小时,这个小卵就会孵化出一个捕蝇蜂幼虫来。而那个蝇就是捕蝇蜂幼虫从蜂卵中孵化出来以后度过第一阶段的食物。
幼虫孵化出来两、三天后就把那只死蝇吃完了。好在母蜂的蜂巢幼蜂的小屋子离这里并不远。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此时的母蜂一下子到花丛采蜜充饥,一下子又满心欢喜地坐在那已经被太阳烤烫了的沙地上——它可不是闲来无事在这里晒太阳的,它是在看守自己的家园。有时候它也常常会耙去自家门前的一些沙粒,然后就飞走一段时间再回来。不过,不管它要在外面逗留多久,它都会事先估量一下家里小屋中的食物还够幼虫吃多久。如果它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告诉它幼虫的食物所剩不多的时候,它就会飞回自己的蜂巢,为宝宝准备好吃的东西。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捕蝇蜂的蜂巢从外面看起来与其它沙地没什么两样,蜂巢的所在地并没有洞口或是什么特殊的记号。不过尽管如此,母蜂却每次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蜂巢的具体位置。捕蝇蜂母亲每次回来看望自己的宝宝时,都会带着很丰盛的礼物回来,这次它带回来的是一只大蝇。等它将大蝇拖进位于地下的家中以后,它自己就又出来了。等到下次再回来时,它又会给宝宝们再带一只。母蜂每次回巢的时间间隔很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捕蝇蜂幼虫的食欲很好,吃得很多,母蜂不得不经常跑回来给它送吃的。要是母蜂稍有怠慢的话,它的宝宝就只好挨饿了。
捕蝇蜂母亲这种两头跑的局面大概持续了两个星期左右。这期间,捕蝇蜂幼虫的食量越来越大,而母蜂送食物来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到了第二个星期末,幼虫已经变成了一个“肥胖儿”。母蜂需要加倍努力寻找食物好喂饱这个“大胃王”宝宝,这样的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幼蜂完全长大,有能力自己寻找食物为止。我曾经计算了一下,一只捕蝇蜂从幼蜂阶段开始一直到完全发育为成熟捕蝇蜂,这期间它总共吃掉的蝇多达八十二只。
我经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捕蝇蜂不像其它蜂类那样把食物事先储藏好,然后把洞口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它们就可以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必像现在这样总是要耐着性子守在洞口。也许是捕蝇蜂母亲怕拖回来的死蝇不能存放太久的关系吧。可是如果真是这样,它们大可以像赤条蜂那样对捕捉到的蝇进行麻醉啊!它们又为何一定要将这些蝇杀死呢?据我推测,造成这种差别对待的最大原因可能在于,蝇比毛毛虫或者蟋蟀等其它昆虫要轻得多,软得多,如果将它们存放太久,恐怕最后会缩得什么都不剩了。什么都没有的蝇对幼蜂来说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从而无法为它们的成长提供能量。除此之外,我猜造成捕蝇蜂与赤条蜂的差别的原因是,蝇类远比毛毛虫、蟋蟀等昆虫机警、灵敏,捕蝇蜂在捕捉它们的时候必须随时准备用它们的爪子、嘴巴或是那根刺来制服眼前的俘虏。如果让俘虏活着,使它们有逃走的机会,那么捕蝇蜂之前所有的努力不就都前功尽弃了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捕蝇蜂母亲宁可将捉到的蝇杀掉。
想要看到捕蝇蜂袭击苍蝇可绝对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因为它们通常都是在离自己巢穴很远的地方觅食。不过,有些事情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次我竟无意中看到了这场好戏。那天,我又来到烈日炙烤下的广场。我躲在大遮阳伞底下无事可做。忽然我发现原来此刻正享受着大伞遮阴的不止我一个,在靠近遮阳伞顶部的位置还停着很多马蝇。于是我就以欣赏它们大大的金色眼睛来打发时间。马蝇的眼睛在遮阳伞下闪闪发光,好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有时候,它们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太长,伞被太阳烤得发烫,它们就不得不转移阵地,挪到其他不热的地方。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伞下打瞌睡,只听见“梆”的一声,我的伞好像突然被什么东西像鼓槌击鼓那样敲了一下。
“出什么事儿了?”我立刻睡意全无,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也许是一颗榆树的果子掉到伞上了吧。”我想。
可是这种“梆——梆——梆!”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传来。是不是哪个喜欢乱搞恶作剧的家伙在往我的伞上扔种子或者石子。我走出伞荫,四下巡视了一番,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就在这时,那个声音又再次响起。我顺着声音往伞的顶部看去。原来如此!我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原来这附近的捕蝇蜂发现我这里有这么多如此肥美的食物,纷纷跑来想有所斩获。我便有幸看到捕蝇蜂猎食的精彩一幕,现在我要做的只是静静地坐在那观看就好了。
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会有一只捕蝇蜂飞进我的大遮阳伞,直接冲向伞的顶部,并发出“梆”的撞击声。就这样,捕蝇蜂和马蝇在伞顶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大战。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解,我已经无法分出谁是袭击者谁是自卫者了。不过这种势均力敌的场面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捕蝇蜂就夹着它的俘虏离开了。经历了这场激战,剩下的马蝇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外面实在太热了,以至于它们宁愿在这里与可能来袭的捕蝇蜂殊死一搏,也不愿意在外面被活活晒死。它们的选择正应了一句俗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眼前有个遮阳伞可以避暑,那就先尽情享受一下再说,至于捕蝇蜂,那是后话了。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只带着战利品回家的捕蝇蜂吧。当它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它会发出一阵尖锐的嗡嗡声,听起来颇有些悲凉的意味。只见它先是在巢穴上方盘旋一阵,见一切正常才小心翼翼地降落。如果一旦它在落下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儿,它就会立刻降低落下的速度,再次在巢穴上方盘旋上几秒钟,然后如射出去的箭一般飞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下你就知道了。再说那只飞走的捕蝇蜂,过了一小会儿,它就又飞回来了。这次它先是在高处巡视一番,然后才慢慢落在了某一个点上。
开始我以为它就是随便找了一个点落了下来,因为这个看上去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我所看到的事情否定了我的猜想。它落下的那一点正好是它的蜂巢所在地!落下之后,只见它把前面的沙粒扒开,然后再用头一顶,接着便顺利地把猎物拖进了蜂巢。进去之后,它又立刻用刚才扒开的沙粒从里面把蜂巢的门口堵上。现在,这里就和捕蝇蜂进去之前一模一样了。
刚才我们说到,这只捕蝇蜂第一次准备降落的时候,突然减速并迅速地飞走了。那会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因为它发现了它的敌人。捕蝇蜂并不是每次回巢的时候都要在空中盘旋许久,这一次它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感觉到自己的巢正被一种巨大的危险所笼罩。它那悲凉的嗡嗡声正是源自它内心的恐惧与担忧。在平时它是绝对不会发出这种声音的。那么它的敌人到底是谁?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让刚刚还勇猛不已的捕蝇蜂这会儿充满了恐惧?原来捕蝇蜂的恐惧正是来源于一种看上去软弱无比的蝇。这个捕蝇蜂说来也真是奇怪,自己身为蝇类的杀手,却会被一只小小的蝇吓到。当捕蝇蜂发现自己被一只小得甚至不足以填饱它的肚子的小蝇监视的时候,居然吓得不敢回家。
眼前的情形就想猫怕老鼠一样让人不解。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捕蝇蜂不冲过去逮住这个送上门的美食呢?也许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蝇也有它自己的厉害之处吧。相生相克历来是大自然的定律,这是我们人类无法解释的,同时也是我们人类要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原因所在。
其实这种小蝇虽然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但是它却有办法把自己的卵产在捕蝇蜂储藏在巢内的猎物上。这样它自己的幼虫孵化出来以后,就能够掠夺捕蝇蜂幼虫的食物填饱自己的肚子了。如果储藏的食物不够,它们还会心狠手辣地把捕蝇蜂的幼虫当作食物吃掉。所以,这种小蝇绝不像我们看到的那般柔软,相反,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冷血杀手。如此看来,捕蝇蜂对它的恐惧也不是毫无理由的。那么这种小蝇是如何摸进捕蝇蜂的蜂巢并把卵产在猎物上的呢?弄清楚这件事绝对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这种小蝇从不靠近捕蝇蜂的蜂巢,它们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出去觅食的捕蝇蜂带着猎物回来。如果捕蝇蜂在回家时没有发现它,就会直接把食物拖进窠蜂巢。这种小蝇就会趁着捕蝇蜂半个身体已经进洞的时候,飞快地冲过去附在猎物上,利用捕蝇蜂艰难拖动猎物的时间把自己的卵产在猎物上。要是时间允许的话,它也会连续产上两、三个。等到捕蝇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猎物拖进蜂巢的时候,这种小蝇早已逃离“作案”现场。现在,它正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等待机会第二次“作案”。
一般来说,每个捕蝇蜂的蜂巢周围都会有三四个这种小蝇守在那里,它们对蜂巢的入口了如指掌。它们的外表——暗红色外衣,又大又红的眼睛,还有它们那惊人的耐心,一切的一切常常使我想起抢劫的匪徒。那些匪徒就是身着黑色外衣,头上包着红巾,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随时等待机会的出现好勒索过往的路人。
可怜的捕蝇蜂母亲正是在家门口看到这些匪徒才心生犹豫的,它知道这些坏蛋出现在这里一定会干坏事的。但是家里还有饿着肚子的宝宝,它不能不回家啊!于是,捕蝇蜂母亲之后硬着头皮飞向蜂巢,但是那些匪徒居然无耻地飞起来跟在后面。捕蝇蜂向前,它们也向前;捕蝇蜂向后,它们也照做。捕蝇蜂始终无法甩掉它们,最后它实在太累了,必须要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那些坏蛋也趁机停下来歇会儿。捕蝇蜂又飞了起来,并发出恐惧与愤怒的嗡嗡声。面对紧追不舍的坏蛋们,捕蝇蜂想了一个办法摆脱这些匪徒。这次它以较高的速度飞行,希望借此来甩掉跟在后面的坏蛋。没想到那些匪徒早有防备,它们见无法跟上捕蝇蜂的速度,就又折回蜂巢的洞口并守在那里。果然,捕蝇蜂见那些坏蛋没有跟来,以为自己已经甩掉了那些无耻的家伙,于是就放心地飞了回来。到了洞口,捕蝇蜂才发现这些坏蛋居然还在这里,可是此时的捕蝇蜂早已磨光了耐心,只好对这些匪徒置之不理。就这样,这些小蝇终于找到了把卵产在猎物上面的机会。
不过幸运的是,我在遮阳伞下碰到的那只捕蝇蜂并没有碰到这样的麻烦,所以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捕蝇蜂把猎物拖进蜂巢之后的情形吧。
捕蝇蜂的幼虫吃着母亲送来的美食,一天天慢慢地长大。两个星期之后,它就要开始做茧了。可是它的身体里分泌出的丝不足以帮助它们完成工作,它必须添加些沙粒来增加茧的硬度。它要做茧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吃剩的食物残渣堆到屋子的角落里,然后把地面清扫干净,再在墙壁之间交错搭起漂亮的白丝,并把这些白丝盘成网状。接着,它又在丝网的中间做了一个袋子一样的吊床,一端是密封的,另一端则留有小孔。捕蝇蜂幼虫把半个身体探在床外,用嘴巴逐个挑选沙粒,沙粒太大或太小都不行。选好之后,它再把沙粒一粒一粒地衔到“袋子”里,均匀地铺在“袋子”四周,就像泥水匠把石子掺入水泥一样。现在,“袋子”的一端还是开着口的,于是捕蝇蜂幼虫就织了一顶丝帽一样的盖子,盖子的大小刚好能够将茧子的开口封住。这个盖子也和其他部分一样,嵌进了一粒一粒的沙粒。
至此,做茧的工作基本上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捕蝇蜂幼虫只要再进行一下简单的收拾就可以了。于是它就在墙上涂了一层浆液,防止沙粒磨破或是擦伤自己柔嫩的皮肤。完成这最后一道工序以后,幼虫终于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再过不久,它就会变成一只像它母亲那样能干的成年捕蝇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