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8300000029

第29章 “合”字箴言:百人击掌声震天(2)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当然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增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有12.4亿港元,这还尚未计算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年息。不管怎么说,在香港这个拜金若神、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里,李嘉诚能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处处照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实在是难能可贵。

难怪有人说,长江实业最珍贵的财产就是李嘉诚。这就无怪乎香港人提到李嘉诚,多少带有崇敬的意味。

对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来说,赚钱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名利双收。有的人赚了钱,名声却臭了;有的人绞尽脑汁追求名利双收,却竹蓝打水一场空。要想这两方面兼顾,靠运气没用,靠使诈弄巧更不行,非得才华品德两全不可,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李嘉诚在部署收购和黄的同时,又盯上了英资青洲英泥(水泥)公司。他重演了收购九龙仓时的旧法,在市场悄悄吸纳青洲英泥的股票。

收购青泥,李嘉诚主要是看上了它的地皮。这家公司拥有红冠鹤图的庞大地产,其大量平价地皮可供长实日后发展之用,这种间接而有效的收购大量地皮的方法,比购入地皮更为有利。1978年,李嘉诚持有的青洲英泥股票达到25%,正式进入其董事。

1979年底,长江实业拥有该公司多达39%的股票,因此,李嘉诚顺理成章地坐上青洲英泥董事局主席之位。

李嘉诚全面收购青洲英泥,除看中它的地皮外,还考虑到水泥是§要的建筑材料,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水泥用量将会大大增加,能保证获得经常性的合理利润。

由此可见,收购一个公司,除了看它表面上的综合绩效外,更重要96是要仔细研究,准确判断它是否具备潜质,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收购青洲英资后,李嘉诚又在酝酿另一次大行动,那就是收购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这是当时华资进军英资四大战役(李嘉诚收购和黄、港灯,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会德丰)中的重要一役。

港灯公司成立于1889年,并于1890年12月1日开始向港岛供电。公司的发起人是保罗·遮打爵士,股东是各英资洋行。

港灯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而且是香港一个英资上市公司之一,90余年来,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

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实行“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1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现代9会,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电的,故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更重要的是,港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企Ⅲ在港岛与其竞争,能确保盈利稳定。这正是李嘉诚属意港灯的主。

因此,港灯可以说又是一块大肥肉,令人唾涎欲滴。除长江实业外,怡和、佳宁等财团都想染指港灯。

面对置地的大肆扩张,李嘉诚坚持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的策略。他按兵不动,静观其势,寻找机会。

1982年4月,市面风传置地公司即将着手收购港灯。人们都以为长实、佳宁也会参与竟购,所以港灯、置地、长实、佳宁的股票均被炒高。4月26日周一开市,置地公司便以锐不可挡之势,一举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

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置地将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

置地重拳出击,顺利完成了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迅即化为乌有。佳宁此时正面临着危机,而长实只是不急于出手,放其一马。

李嘉减暂时不采取行动是经过仔细分析和深思熟虑的,这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精明之处。

首先,他认为置地此时的收购行动,有志在必得之势,如果与之碰硬,置地必会竭尽全力而战,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未必能胜:二来即使能胜,也会元气大伤,还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做成蚀本生意。

其次,李嘉诚认为置地不惜重金,四处出击,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到那时,再从置地手中夺过港灯,将会易如反掌。

基于上面的分析,李嘉诚只是密切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急于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李嘉诚可谓深得兵家“避实击虚”之精要。好比两军交战,当敌方势大时,己方坚壁清野,固城自守,避不交兵。当敌人粮草用尽,人疲马乏时,再主动出击,一举取胜。无疑,避实击虚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良法,比咬紧牙关、浴血拼杀不知要高明多少。

李嘉诚的判断没有错。置地在完成对港灯的收购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它的现金资源,不得以只得向银团大笔贷款,使其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本来以置地的实力来说,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道尚佳,经济前景明朗,坐拥中区地王的怡置系就不愁没钱赚。

然而,当时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在北京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现不佳,使香港人对未来的信心大减。香港出现了移民潮,移民连资金一道卷走,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出港币套取外币。

再加上欧美日本经济纷纷陷入衰退之中,更使得香港商界为愁云惨雾所笼罩——地产市道滑落,兴建的楼宇由俏转滞,这一切终于使地产大王置地陷入困境,手头的楼宇由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欠银团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1983年,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置地陷入空前危机。1983年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作为怡和旗舰的置地把母公司怡和也拖下泥淖,使怡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80%。

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便向纽壁坚“兴师问罪”,在怡和置地大班宝座上坐了8年之久的纽璧坚无奈之下,只好准备下台。

1983年9月9日晚,纽璧坚宣布辞去怡和、置地两家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职务。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无比伤感地离开了他服务了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此时的李嘉诚,密切关注着怡和的一举一动。那时马世民尚未正式加盟长实系和黄,但两人接触频繁,常坐在一起研究马世民服务过14年的怡和。马世民认为,怡和高层一直患有“恐共症”,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此时,置地陷入困境,马世民极力建议李嘉诚从置地手中夺得港灯。李嘉诚也早有此意,但他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

在纽璧坚辞职前,李嘉诚曾向纽璧坚提出收购港灯,遭纽壁坚拒绝。那时,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自己任上失去九龙仓,又失去港灯。尽管他也知道,出售港灯乃两全之计,而且这也是早晚的事,但他依然不甘心。

纽璧坚辞职后,由西门·凯瑟克接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同时接管了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

西门于1942年生于英国温切斯特市,少年时就读于全英着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进入世界名校剑桥三一学院。但西门仅读了一年大学就烦了,他别出新裁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学抬出校门,从此永别了全球学子心神向往的剑桥大学。西门如此玩世不恭,令他父亲威廉暴跳如雷,认为这个儿子“孺子不可教也。”

西门的叔父约翰和哥哥亨利·林德利都曾多年担任怡和大班。很自然地,西门也于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先是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职,1982年初,西门调回香港,同年出任常务董事,接着说服其他董事,频频向纽璧坚发难。最终西门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大班尊位,成为凯瑟克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西门·凯瑟克,虽不再是年青时的纨绔子弟,但他是否有能力统治香港最大洋行?不少人都心存疑问。

虽然许多人认为以西门·凯瑟克过去的行为和资历,难以胜任怡和公司首席管理人的职位。然而,事实证明,他有能力领导庞大的怡和公司。

李嘉诚也反复研读有关怡和家族及西门·凯瑟克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而现在,他则不再作任何表示,他有了足够的耐心与韧性,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长实系,李嘉诚随即委任他为和黄董事行政总裁,和黄的业务从此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长实系的盈利大户。

同一年,西门·凯瑟克出台了“自救及偿还贷款”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忍痛决定,出售港灯以弥补巨额债务。

要想出售港灯,第一买家自然首选李嘉诚,现在已是财大气粗的李嘉诚有能力支付理想的价位。而且,李嘉诚向前任大班纽璧坚有过这样的表示,当时西门也正好在场,那时他就特别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让西门·凯瑟克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这一年里,李嘉诚再也没有任何表示,而且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难道说他早巳放弃购买港灯了吗?

看来,李嘉诚的欲擒故纵之计确实生效了,它让西门如坠云雾里一般不明就里。

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决定主动上门,请求李嘉诚出手。一切都在李嘉诚的妙算之中,因此,他牢牢掌握住主动权。

1985年1月21日,西门派人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

其间李嘉诚曾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请来,与他一块具体商议有关收购的事情。大约16小时后,和黄决定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拍板定夺这么大的一笔生意,可见李嘉诚早已是成竹在胸。

这次收购,仅用了两次会议,便达成了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消息传出,引起了全港商界的再一次特大轰动。

当初置地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收购了港灯:而现在和黄却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这个“便宜”。如果以市值计算,李嘉诚为和黄省下了4.5亿港元。由此可见,李嘉诚确实要高出对方几筹。

因为没有超过35%的界限,所以不必提出全面收购:因是“和平交易”,所以也不用担心反收购的问题。这完全可称得上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正式交割时,李嘉诚又大方了一回。按协议,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于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额达1200万港元。和黄同意扣还利息,但只收400万港元,将另外800万港元送还置地。

这就等于是和黄VT800万港元。但是李嘉诚却认为这笔交易很划算。他所看好的并不仅仅是港灯常年的盈利,他更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持巨资收购了港灯,对恢复港人信心起了很好的强化作用。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即1985年的3月份,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

这样一来,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就先后落入了华资的手中。尽管怡和仍是最大的英资洋行,但其旗下的九龙仓和港灯已先后被华资两大巨头控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英资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李嘉诚、包玉刚二人因此也名声大振,引起了世界经济界的瞩目。

李嘉诚未正面评价舆论有关他“收购英资洋行”的报道。他认为买与不买,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从不把对方当作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李嘉诚还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虽然李嘉诚是港灯之战的赢家,但怡和公司反而要感谢他。西门·凯瑟克在港灯售购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擦擦汗长舒一口气说;“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

几天后置地便宣布投资7.5亿港元,兴建差点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

在这场港灯收购战中,我们领略了李嘉诚所表现出来的一派商界王者的气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李嘉诚挥洒开来,滴水不漏。他冷静理智地避开置地誓死必夺的锋芒,避免了两败俱伤的结局,保存了实力。然后以近乎得道的耐性,静待其变。

“以不变应万变。”李嘉诚基于对形势的准确预测,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李嘉诚真正发迹,是从收购和黄开始的,他的发迹史无疑是一部吞并史。

事实上,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做精,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为情绪所左右。武林高手不会轻易挥动老拳,军中名帅不会一怒出师。精明的商人也是这样,绝不会凭一时冲动而撒财使气。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到艺术的境界。

4.善意收购,不计成败

做生意常常就是要考虑利益,但是,目光远大的李嘉诚常常处于善意,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这样有时候宁可吃亏,也不怕失败。被李嘉诚视为赶超目标,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

中环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地区。这里鳞次栉比地屹立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且一幢比一幢显得神秘莫测,又令人肃然起敬。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左右香港的经济气候,而且这里又是最容易受经济气候影响且波及面最大的“敏感地带”。

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它的圆形窗户面临风情万种的维多利亚海湾,它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显得更为神秘而又高深莫测。

这就是香港着名的怡和大厦。大楼各层中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国着名企业中心,以及驻香港办事处。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旧称怡和洋行的怡和财团总部。

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一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全系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同类推荐
  •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结合女性实际情况,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
  • 读懂心灵

    读懂心灵

    心灵也有一把钥匙,这把心灵钥匙是牵引我们联结一座座爱之桥梁,同时还鞭策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旦失去这把心灵的钥匙,就再难拥有一串闪亮的日子。有一条路叫绝处逢生:人生险处绝境之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绝处逢生这条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希望。只要撑开希望这把伞,任何苦难都会悄然后退,给我们让出一条生路。
热门推荐
  • 囧神传

    囧神传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泡的发绿的殇无痕被好心人从海中捞起,半吊子法师哈里波波用几道雷电将其激了个半死不活,他虽口吐白沫,却还是睁开了眼,瞬间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异界……
  • 零度爱:暗帝的复仇逃妻

    零度爱:暗帝的复仇逃妻

    “孩子呢?!”医院里,他怒红了双眼,死死掐住她的脖子质问。“孩子?哈哈,你居然也想要孩子?!”她捂着小腹,笑容虚弱含恨,“我付芮儿,永远不会为你生孩子!因为,你不配!”……他们曾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拥有过最美好的年华,然而,一场阴谋,一场厮杀,却让他们陷入血海深仇无法自拔。她是杀手,想要他的命,他是暗枭却陪她玩一场生死游戏。然而,当入戏太深的时候,终于再也分不清是爱更多,是恨更多……
  •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现代公司的先进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理论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本书涵盖了管理学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能工巧匠的故事

    能工巧匠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