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500000003

第3章 懂方圆——随机应变好掌船(2)

段煨是混战的军阀中较为开明的一个,他注重农业生产,不干剽掠百姓的事。汉献帝东还洛阳时,他以礼迎送,贡献财物,后来做到光禄大夫。但当时贾诩名望已高,段煨害怕贾诩以客代主夺取兵权,表面上虽然对贾诩恭敬备至,心里却总提防着他。

贾诩见机而作,决定离开段煨以避祸。但他要走得光彩,要走得值得,让迎送双方都满意。

当时张绣拥兵在南阳(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实力比段煨大。贾诩派人和张绣联系,张绣派人来接贾诩。有人劝他:“段煨对您太厚待了,您还要到哪里去呢?”那人大概是贾诩至亲或至交,所以贾诩掏了自己的心里话:“段煨性情多疑,心中忌我,对我虽然很热情,我却不能长久在他手下,否则会遭他暗算。我离开他,他必定高兴,他又希望通过我联络交结一个实力大的人作外援,所以必然对我留下的老婆孩子厚待。张绣有兵有地,但无谋主,也真诚欢迎我去,这样一来,我家属和自身两者都安全了。”

贾诩的分析是精明透辟的,行动是明哲的。

贾诩到了张绣那里后,张绣把他待作师长。于是贾诩又换了一个主子,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主子。

但张绣的才略和土地兵力在群雄角逐中很难持久独立。到了袁绍与曹操官渡大战时,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又是贾诩在陪同张绣接见袁绍使者的座位上不等张绣表态就大声说:“你回去告诉袁绍,他与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外姓人吗?”张绣当时很吃惊,又私下问贾诩:“我们该投奔谁?”

贾诩当时表示,应投奔曹操。张绣认为曹操实力不如袁绍,而且他以前曾与曹操作过对头,打过仗,怎么能投曹操?贾诩言惊四座:这正是应投奔曹操的理由。他分析道:“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就是时隔17个世纪,今天来读贾诩的这段话,也不能不感到贾诩的见识是深远独到超乎常人的。

于是张绣和贾诩投奔了曹操,曹操以礼相待张绣,并握着贾诩的手说:“是先生使我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

贾诩继二段、张绣之后,又换了新主子,即曹操。曹操也敬重信任贾诩,先后为他奏报朝廷做上执金吾、太中大夫等。

曹操晚年,在选择太子时于曹丕、曹植两个儿子间犹疑不定,贾诩巧妙劝说以废长立幼造成恶果的袁绍、刘表为戒,曹操终于下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在曹操手下,虽受敬重,但他“夹起尾巴做人”,自知不是曹操手下旧人,却策谋深长而被重用,为避免猜忌,经常闭门自守,不和朝官私自交往,不和有地位的人家攀儿女亲家。正因为采取了这些避嫌措施,所以他安然为官无人猜忌谗毁。

曹丕继位后,知道贾诩曾劝曹操立自己为太子,自然感戴贾诩,贾诩的官位便升到了最高点——太尉,并进爵魏寿乡侯。77岁时贾诩寿终正寝,又被谥为“肃侯”。

【评议】

识时务者为俊杰。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仕择主而事,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因顺应了时势,投准了明主,而得以建功立业;又有多少不识时势的良材,只因不慎,而功败垂成,酿成酸涩人生。

纵观贾诩一生,虽是智术之流,但明于去就,事数主而来去从容,仕途上可谓从无险阻,步步高升,不能不说他是个伴君有术之臣。

4.含糊里面通玄机——李勣思不出位受重用

饶嘴多舌,难免会有口舌之祸,含糊其辞,虽糊涂,但能在关键时刻避过危难。臣子事君,多是糊涂的多,饶舌的少。

【事典】

李勣,曹州离狐人,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勣,后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勣。他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人说忠臣不事二主,但李勣为降将、事二主却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勣任司空,在官场上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其秘密在何处——行事谨慎,为人老练!

李勣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将军。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带领兵众去归降唐朝。李勣仍据有李密原来控制的10个郡。武德二年,李勣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既已经归顺大唐,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给大唐,那就是乐于主子的失败,为自己居功,以谋求富贵,我感到可耻。现在应该完整地登录州县名称和军人户口,一并报送魏公,由魏公自己来献给朝廷,这就是魏公的功劳了,不是很好吗?”于是派使者报送李密。

使者刚到长安,唐高祖听说没有表奏,只有报告给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勣的用意奏报,高祖才很高兴地说:“徐世勣感故主之德,给故主推功,真是忠臣啊!”任命他做黎州总管,赐姓李氏,把户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亲李盖为济阴王,李盖坚决辞谢王爵,就改封舒国公,授与散骑常侍的官职。不久加授李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到李密反叛被诛,李勣为他发丧并穿上丧服,具备君臣的礼节,上表请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遗体交给他。于是他大规模地准备仪仗,全军都穿上白色的丧服,将李密安葬在黎阳山;葬礼完毕,才脱去丧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认为李勣真讲道义。

不久后,李勣在战场上受到窦建德的攻击,被俘,不过福大命大,他趁窦建德不备,逃回了京师。后来又跟随太宗征讨王世充、窦建德,并立大功。贞观元年,李勣被任命为并州都督,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大家都说他称职,突厥对他十分畏惧。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不懂得精选贤良、镇抚边境,只去远筑长城,派大批将士屯驻,来防范突厥,见识糊涂竟到了这种地步。我如今委任李勣镇守并州,就使得突厥畏威远逃,边塞城垣安宁,岂不胜过几千里的长城吗?”

后来并州改设大都督府,又任命李勣为长史,加封到英国公。他在并州镇守了16年,召回任命为兵部尚书,兼知政事。李勣有次突然重病,验方上说用胡须烧的灰可以治好,太宗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给他和药。李勣叩头出血,哭着谢恩。太宗说:“我这是为社稷打算,不用感谢。”贞观十七年,高宗还在东宫时,调任李勣为太子詹事,追加特进的待遇,仍担任知政事。

太宗又曾设宴,宴席上,太宗回头对李勣说:“我想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你,你以前不忘李密,现在肯定也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李勣激动得泪流满面,乃至把手指咬破。不一会李勣喝得大醉,太宗把御服盖在他身上。他就是这样被委任信用。李勣每次行军作战,用兵筹划,临敌应变,都能做得很智巧。从贞观以来,李勣奉令讨伐突厥颉利可汗和薛延陀、高丽等,都把他们打得大败而逃。太宗曾说:“李靖、李勣二人,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比得上啊!”

到了高宗李治为帝后,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废后意见。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也听到过这话,而且王皇后也没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了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废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如何能遮挡得住呢?”

大臣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勣的看法,李勣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勣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勣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评议】

思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事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李勣可说是精明老练之辈,他的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包容量极大,在不卑不亢的情况下将“球”踢了回去。

精明老练同投机取巧、阿谀奉承是两回事。在事情微妙棘手之时,只有精明老练的人才能巧妙应付,摆脱不必要的纠葛纷争,避免杀身之祸。

而投机取巧的人,一旦事情败露,不仅难逃其咎,还要祸及九族。

5.相逢帝王尽和棋——贾玄陪宋太宗下棋得宠幸

宋太宗时的棋待诏贾玄棋下得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他曾称霸棋坛数十年,在进宫前便深知自汉朝以来,已有好几位棋待诏因弈棋被皇帝赐死。因此他与宋太宗下棋时,常常故意下成和棋,所以深得太宗宠幸。

【事典】

宋太宗赵光义很喜欢下围棋,棋艺水平还不错。据《通志》,《宋史艺文志》及《皇朝类苑》记载,太宗著有《棋图》一卷,《御制角局图势》数卷。但这些围棋著作现已亡佚。

据说,宋太宗常常做些“棋势”(即死活图势)考朝臣们,相传太宗曾制过三个棋势:“对面千里”、“独飞天鹅”和“海底取明珠”。《忘优清乐集》里保存了前两个,后一个已经失传。宋太宗的棋势比较深奥,朝臣们都不懂,纷纷上表请求皇上再别出了。

宋朝文学家王禹傅,曾在他的诗中,把这些棋势描绘为“天机秘密通鬼神”。

宋太宗有“善弈”、“绝格”之称,当时的一些国手都下不过他。这里面有没有些虚假成分就很难说了。这些棋手很可能为取悦皇上,并未全力以赴。

当时宫里有一个叫贾玄的棋待诏,他是一个围棋奇才,少年时已能战胜国手。当上国手后,棋艺更加精湛。他棋下得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和他下棋的无不对其棋艺水平佩服有加。他曾称霸棋坛数十年,他在进宫前便深知有权有势的人专横跋扈惯了,都有极强的好胜心,也知道自汉朝以来,已有好几位棋待诏因弈棋被皇帝赐死。因此他与宋太宗下棋时,不敢赢太宗,又不敢让太宗赢的太多,能看出自己故意输棋,落个欺君之罪。于是他每盘棋只输一、二子。讨太宗高兴。宋太宗棋下得虽然不错,但他也自知比不上贾玄。不过既然贾玄甘愿故意输棋,也便不点破,乐得收下这个顺水人情。但是,时间一长,赢得太多了,宋太宗便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一天,他又与贾玄对弈,他对贾玄说:“我听人说你的棋天下第一,从没有负过任何人,而你为什么又盘盘负于我,可见其中有诈。现在再下几盘,如果你又输给我,我让人打你五十大板。”

贾玄听了忙说:“陛下棋艺高超,取胜不足为奇。下盘愚臣将全力以赴,争取不再输棋。”果然,这盘棋下完后,贾玄没有输棋,但却是一局和棋。宋太祖哭笑不得,但又毫无办法。于是又下一局,这一局贾玄用尽了全身的功夫,结果又是一盘和棋。下围棋要做到不输不赢是很难的,甚至比赢棋还难。

贾玄未输,自然不能杖责。

宋太宗知道贾玄又在捣鬼,便故意发怒地对贾玄说:“都说你是一代棋王,可连我都胜不了,真是徒有虚名,再下一局,如果你赢了,我赏你官做,要是你输了,我把你扔到水里去喂鱼。”贾玄唯唯诺诺,只得连连点头称是。

待到下完了,又是不输不赢,于是宋太宗佯作生气的样子说:“我让你先走一子,可是仍下成平局,就是你输了!你没有什么话说了吧?”说完,下令把贾玄扔到水里。

贾玄见皇上动真格的了,急忙大呼道:“陛下息怒,此局臣胜一子,并非和棋。”

太宗听他说此局不是和棋。便让他回到原座,问他何以说胜了一子,贾玄惊魂稍定后,结结巴巴地说:“我怕真的被投入河里,故赢皇上一子。但又怕皇上怪罪小臣,故数子时,我偷偷将一子攥在手中,未敢亮出来。”

太宗一看贾玄手中果然还紧紧地攥着一子,又好气又好笑,可是他也真知道了贾玄的棋艺水平比自己的水平高得多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棋艺虽不太高明,但也有一定水平,可贾玄能够想输一二子就输一二子,想下成和棋就下成和棋,而想赢一子就赢一子,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太宗对贾玄的棋艺打心眼里佩服,很为贾玄的机智而开心,哈哈大笑,马上赐宴招待并封了贾玄官职。从此太宗更加宠幸贾玄了。

伴君如伴虎,下棋赢也不是,输也不是,这类官场应酬,实在难以对付,亏得贾玄棋艺高超。

但贾玄为取宠于皇帝而不择手段的作法,当时一些朝廷大臣也很反感。《湘山野录》中说贾玄“悦惑明主”,使皇帝终日迷醉于围棋,不理朝政,冯元仲的《弈旦评》也说贾玄是“不死不生”的人,是阿谀奉承之徒。

这真是:

纵使待诏称第一,相逢帝王尽和棋。

旁观莫问局中事,且看前朝血泪遗!

其实,真正喜欢围棋的人,以实力相拼为乐事。以输棋讨好对方,对方未必高兴。

【评议】

若论围棋的精神是:有气则存,存则同存;无气则亡,亡则共亡。

围棋的棋子无子力大小之分,子与子相比较无任何差异,表示人无贵贱、贫富之分。说的是人人平等。

棋子可以不受限制地下在棋盘的任何一个空点上,表示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地定居生存。说的是天赋人权。

围棋其实意之完美,胜过世界上任何动听的语言。但这完美的表意却成了封建官场中攀升游戏的一套工具,贾玄就是利用这些无贵贱、贫富之分的黑白棋子来行攀龙附凤之事。明明是“无气”的棋子,可到了他的手中,却成了“有气”的手段。

同类推荐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奇的动物

    神奇的动物

    本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应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因为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正盛,而本丛书不仅满足这种好奇心,提升这种求知欲,还激发青少年对人类未解之谜的关注之心,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之志。
  • 奸妃

    奸妃

    她是人们口中狐媚惑主的“奸妃”,她是后宫翻云覆雨的幕后推手,她被迫受宠却又主动下堂。一个样貌平凡的女子如何能让一位帝王念念不忘?她给了他一个局,一个到了也逃脱不开的局。静静走入这个局,不要带杂念,给诸君看一段故事.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迟到三天入学的沐之蓿,在湖边偶遇了弹琴一流的美少年秋旭衣,她赞美他的琴声,却被对方误作是搭讪女,为摆脱韩国金妍儿的纠缠,他竟主动吻了她,一条‘交往’的短信,使她扮演成他的女朋友,恰就在她迷茫进入角色时,一张艳照意外出现……后来在她生日那天,那场熟悉的血腥味,再次勾起了另一段歌星爱情的记忆……
  • 千金归来:重生复仇天使

    千金归来:重生复仇天使

    上一世至亲的背叛,她是众人眼中的天使,‘妹妹’的陷害,宁愿让她这个亲生女儿遭受奸人的侮辱死去,杀人如麻,也不愿让他们没有血缘的干女儿有半分伤害。所以重生后她发誓,待人和善。她也是警方眼中的恶魔,这一生她也要做天使,她要做那个明明是罪愧祸首杀人如麻,温柔如水,却依旧让人喜欢谅解的黑天使。不折手段
  • 重生之微雨双飞

    重生之微雨双飞

    曾经她自私势利,错把后母当亲人,最后却眼睁睁地看着未婚夫和妹妹步入婚姻的殿堂。再次重生回到十年前,涅槃重生,她要亲手逆转自己的人生!救护自己的亲弟弟,争做高考状元,闯出自己的事业,爸爸想要认回她?后母想再利用她?门都没有!
  • 木仙府种田纪事

    木仙府种田纪事

    一位亲情爱情都严重缺失的二十六岁女子,大学毕业后无意中得到一枚拥有储物和种植双重功能的空间戒指,于是自我放逐的在全国各地游荡,摄影绘画。后来身心疲惫,想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隐居之时,却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物种极度贫乏的异时空,一时之间,她空间内原本极为普通常见的水果、蔬菜、水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巨宝。这是命运的另一场考验?还是上天的神来之笔?是隐居山村,过平静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是拿出物种,广播天下,造福百姓?她,一介身怀巨宝的弱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慢热,无宫斗宅斗,以温馨居家为主,盖房种地、收养孩子、周游天下!!!书友群号:四二七三七七九六,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聊天啊!)
  • 重生之狂凤倾世

    重生之狂凤倾世

    唐火儿,唐家第一天才,大陆最年轻的炼气师。莫轻狂,莫家天才七小姐,却因淬炼心脏失败而导致心脏爆裂而死。当一场惊天阴谋令她悲惨丧命,当她变成了她,一场旷世传奇就此展开。精彩片段【一】“人类,就你这九星斗者的实力还想当本王的主人?简直做梦!”黄金豹满脸不屑地道。“哦?你的意思是只有打败了你,才能当你的主人?”女子挑了挑眉,眼角带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黄金豹冷冷一哼,不置可否。“唰!”女子闪电挥手,顿时,五头个头完全不亚于黄金豹的灵兽陡然出现,将黄金豹团团围住。“给我打!”随着女子轻飘飘的话语的吐出,五头灵兽齐齐对黄金豹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