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苏萌萌,临别时借给路晓明的书,让年轻的路帅哥,眼界大开。这是个陌生的领域,他先随手翻了翻,浏览了一下大概,然后细细的,品读了起来。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按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划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陶瓷雕塑,冰雕,泥塑、面塑、石膏像等。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一,圆雕。所谓圆雕,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橡胶等。
圆雕,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雕塑形式。
二,浮雕。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立体的空间,并且只提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
三,透雕。去掉底板的浮雕被称为透雕也叫镂空雕。将浮雕的底板去掉,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以往常用在门窗栏杆家具上,有的还可以供两面观赏。
雕塑按其功能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主题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种。
古往今来,多少天才的雕塑家,用石头和青铜等材料,把历史雕刻在那片多情而又冷酷的土地上,向世人倾情诉说,诉说着曾经发生的铁马金戈,肃穆庄严,漂泊浪迹,孤独沉思,轻歌曼舞,春华秋实,王朝兴衰……
中国的雕塑,在汉唐时期盛况空前,敦煌,云岗,龙门,大足,麦积山等等,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神奇的马踏飞燕,静静矗立的菩萨,三宝佛,四大金刚,五百罗汉,默默的放射着艺术的光华,令后人敬仰不已。勤劳智慧的先人,在建筑上雕龙刻凤,连瓦顶,门楣,檐口,屏风以及家具上边,也用华美的雕塑装饰,使之倍显典雅高贵。
人类共通的情感,心灵痛苦,身心愉悦,人格魅力,是一脉相承的。从古希腊罗马的《拉奥孔》,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罗丹的《思想者》,到纽约曼哈顿巨型的《自由女神像》,无不凝聚着艺术家深沉的思索,无不记录着一个个时代文明的脚印。
近的如深圳的标志性雕塑《开荒牛》,只见它弓起脊背,憋足了无穷的劲,牛角向前,眼角瞪裂,嘴角咬出了血,浑身肌肉紧绷,仿佛随时都要爆裂一般,身后的树桩,盘根错节,死死的扎在土地里,周围则山石嶙峋,阻碍重重。新与旧两股力量的激烈对决,活脱脱的展示在欣赏者面前,给人强大的心灵震撼。
再如珠海的《珠海渔女》,明**人的面容,优美动人的身姿,流畅明快的线条,来自飞天的神韵,令人赞叹不已。她从海天之际,姗姗飞来,双手高举,掌心托着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仿佛一部美丽神奇的传说,让人赏心悦目。
雕塑是城市精神面貌的有机构成部分。在罗马,几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广场,都摆放有雕塑,著名的诺翁娜喷泉,三叉喷泉,仙女喷泉,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还有数不胜数的古迹,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灿烂辉煌。
在巴黎,即便是狭小如周恩来住过的小旅馆,也要在门前的墙壁上,安放一块精美的浮雕,以示纪念。许多建筑物内,各个休息室,每条楼梯间,都装有铜像大理石像,使整栋建筑富丽高贵,身价倍增。如果,把全部雕塑撤走,那么,罗马将不再是罗马,巴黎也将不再是巴黎。
充满阳光的牧羊少年《大卫》,娇媚如花的《琴女》,华贵动人的《维纳斯》,睿智愤怒的长者《摩西》,痛苦挣扎渴望解脱的《奴隶》,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驱邪镇妖的武圣关公,笑口常开的弥陀佛,美丽清纯的少女《阿诗玛》,衣袂飘飘的飞天……
那一尊尊一件件雕塑作品,连同雕塑背后的故事,被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语言,犹如珠玑,串起艺术与生命的辉煌。
路晓明被这个常人很少涉足的领域,深深的迷住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可以如此厚重,人格可以那么尊严。
更令小伙子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浅浅的涉足,将给他的未来,带去意想不到的巨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