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18

第18章 云南藩王,加根固本(3)

在云南,民间盛传一句俗谚,叫做“滇中有三好,吴三桂好为人主,士大夫好为人奴,胡国柱好为入师”。乍听起来,颇让人疑惑而又好笑。但实际上,它却将吴三桂结党营私、阴蓄私人的伎俩,作了最形象的描述与比喻。当时,“新任官知县以上例谒王府,有才望隶著及仪表伟岸者,百计罗致,令投身藩下蓄为私人”。“给身价银多者数万,少亦百余,视其才为等差,俾为己用”。“几卖身者,皆师事胡国柱。”据《庭闻录》的作者刘健记载,其父刘昆,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被擢为云南同知,受事三日循例前谒王府,吴三桂“细问家世、履历,已而默然,目瞩先公(刘昆)不转瞬,顾谓胡国柱日:科目中有此一人、大奇。命具饮馔坐奇”“明日,国柱代王报谒,随遭客道意”,令投身藩下,为刘昆所拒。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以此种方法被蓄为藩下私人。他们或惧藩威,或图藩利,或二者兼之。如楚雄知府冯坤,原籍为浙江临海县人,到滇后,即被吴三桂“令同母某氏卖到平西藩下,当日得受身价银一万七千两,后署媒人胡国柱”。所谓“媒人”,即为卖身的证人,以防卖身者悔约。而且,除“媒人”之外,还有一纸名为“卖身婚书”的投身契约。

“轻财好士”,是吴三桂植党的又一方式。他“挥金以要结人心,党费馈遣,动以数万计”。“湖广会元曹石霞到云龙州省亲,吴三桂令人赠金3000两,以结其心。”“武榜眼李开先选云贵督标左营游击,来谒,三桂一见悦之,令拜门生,赐盔甲、弓矢、鞍马。及还,命国柱祖帐三十里外,赠路费五百金。”

对云贵督抚,吴三桂更是“挥金如土,为防口也”。例如,巡抚衰懋功内召,离滇时,吴三桂以十万金相送口继任巡抚李天浴有疾,“三桂往视,日:李先生清贫,不可以口腹相累。自携茶食往,”以示关切。康熙九年(1670年),李天浴离任,吴三桂“赠三万金,中丞(李天浴)不受,三桂亦不强也,及抵镇远,侍卫赉原赠以待,委之舟中,疾驰而返。”而且,平素吴三桂也是“自督抚以及守令时有馈造”。“文职官有公事谒王府,府中必具食。”

此外,吴三桂虽身居高位,对待故人却极为周携备至。如吴三桂在辽东时,曾隶属毛文龙部,人清后,与毛氏素不相闻,然而,当毛氏老仆自江浙赶至昆明,告浙帅李强夺毛氏宅第时,“三桂令李还宅,且责输金谢毛氏”。宁都曾应遴曾有恩于吴三桂,“其子孝廉傅灿游滇,三桂以十四万金赠行”。吴三桂可以置生身父母的生死于不顾,却能贵而不忘故旧,其原因就在于,他要时时处处收买人心。

在培植地方势力的过程中,吴三桂尤其注意培养自已的亲信党羽。如胡国柱、夏国相乃吴三桂镇守辽东时的亲信部将胡心水、夏龙山之子侄,吴三桂分别结为翁婿,用联姻的方法拢为己用,为辅臂。至“胡国柱已中北榜甲午举人竹,仍留之不遣”,“为大纛章京,其余子侄亲故俱带孔雀翎子”。马宝原为农民军将领,随李定国联明抗清被南明永历朝廷封为淮国公。“为人反复,号两张皮”,然却“狡黠善战”。受降后,“三桂见宝犷猛,厚结之”,以其为投诚十营兵的第一营总兵官。此外,吴三桂叉让“方光琛参赞机务”。方光琛,字献廷,明礼部尚书方一藻子,徽州人。由子他“善弈、能诗、多游谈。自以为管葛比,三桂佶之”,“每事咨决焉”,依庇尤深。

总之,在吴三桂十余年的经营下,“云南十镇大帅,及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陕西提督王辅臣,皆旧部将为腹心”。又有胡国柱、夏国相、郭壮图、卫朴、吴国贵、吴应麒等于侄姻婿结为死党,王屏藩、马宝、王绪、陶继智等勇将乐为之用,形成一个坚固的地方势力集团。

七、与人计事,相对如家人父子

吴三桂贪婪,拼命向朝廷索取大量粮饷,向当地百姓征收各种税额,数年,已聚敛如山积一般的财富。这些数不尽的财富,除了用来供养他的军队外,就是供他本人和他的家族的纵情挥霍。但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这就是不惜用重金收买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只要有一长处,就千方百计罗致到自己门下,赏以重金。在这方面,吴三桂可称得上挥金如土,非常舍得花钱,他的慷慨大度,让人惊奇,甚至瞠目结舌!尽管他后来发动了叛乱,为时人所不耻,也不能不承认,甚至赞扬他“轻财好士”。

吴三桂不吝惜金钱,却以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为重,其中以他与王辅臣的关系,最能说明他“轻财好士”的行为。

王辅臣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之一。他原姓李,河南人,小时为官宦家奴,后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骁勇善战”,有大将之风。不久,他又流入明将姜壤营,充任健儿。有一个将官叫王朝进,膝下无子,就把他收为义子,从此改姓王。当他长成青年时,身长七尺余,面白皙,少胡须,髯眉如卧蚕,外貌很像世人绘画的三国名将吕布,英俊健壮,“勇冠三军,所向不司当。”因为他善骑射,马上如飞,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浑号,称“马鹞子”。屡次与清兵交战,没有敢跟他对敌的。守太同时,他随姜璋一起降了清朝,调入京师。世祖亲政后,很赏识他的才干,立授御前一等侍卫。洪承畴经略河南时,世祖命他随侍。辅臣处事谨慎,对洪承畴毕恭毕敬。洪承畴不说吃饭,他不敢先吃;洪承畴不说穿衣,他不敢穿。洪承畴走到哪,他跟到哪,寸步不离左右。遇有险阻,他必下马,亲手执洪承畴坐骑的缰绳;遇岗峦泥滑之处,不便行走,他必背洪承畴而过……他从不以御前侍卫自居,对周围同事也待之以和气,洪承畴十分感动。洪承畴统三路大军平定云南,亲自题请朝廷授辅臣为右营总兵,辖云南以东地区,驻曲靖府。洪承畴回京后,他便隶属吴三桂。吴三桂久闻王辅臣之名,很喜爱他的为人和才干,对他有如自己的子侄,每天都念叨不绝口,凡有美食美衣、最好的器用之物,别人得不到,必赐给辅臣。同时,辅臣事三桂,如同侍奉承畴,竭诚竭忠。

可是,因为一件小事,却使两人伤了感情。有一年,王辅臣奉命征云南土司乌撒,与诸将到“马一棍”(因待下严酷,一有小过,以棍棒责罚,往往一棍把人击毙,故有“一棍”之号)营中吃饭,吴三桂的侄儿吴应期也在场。诸将饮了一阵酒,已有醉意。这时,开始上饭。王辅臣端起一碗饭,正要张口吃,旁边一个王总兵官发现他碗里有一只死苍蝇,连喊:“饭里有苍蝇!饭里有苍蝇!”王辅臣惟恐“马一棍”以此事责杀厨师,便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是亲身矢石只知打仗的人,有饭吃就行了,哪有闲心去挑食?倥偬之际,死蝇我也吃过。”

这位王总兵不解王辅臣之意,就说:“您能吃死苍蝇,我和您打个赌:愿把我的坐下骑输给您!”

王辅臣想,话既已说出口,怎好改口?想罢,勉强把那个死苍蝇吞进肚里。吴应期在一旁插了进来,说:“王总兵的马怎么这么好骑呢?人与兄(指辅臣)赌食死苍蝇,兄就吃,如与兄赌食粪便,兄也要吃粪吗?”

辅臣被激,吞食死苍蝇,心里已老大不自在,不曾想吴应期又说了这番话,一下子火冒三丈,趁着酒兴,怒骂道:“吴应期!你自恃平西王待你如子,敢当众辱我。别人怕你王子王孙,我不怕!我敢吃王子王孙的脑髓,嚼你的心肝,挖你的跟睛!”说完,挥动铁拳,猛击饭桌,只听“咔嚓”一声,桌子四条腿当即折断,桌上十二个磁簋、菜碟、饭碗、酒杯全部打碎。左右侍从数百人没有一个敢上前,纷纷后退,吴应期看势不好,也乘混乱跑了。

王辅臣听从了劝告,剐要出门,吴应期已飞马来到。滚鞍下马,拉着辅臣的手,进人营帐,俯身拜倒在地,痛切地说:“昨天因多喝了酒,出语伤害了兄长,兄怒责我是应该的,愿兄宽恕,不要把怒恨记在心里。”王辅臣也下拜,扶应期起身,说:“我醉了,出口伤了您,您不怪罪我,为什么还要自责呢!”

两人言归于好,王辅臣格外高兴,便召集诸将,重新开宴痛饮,尽欢面散。

此事不知被谁传到了吴三桂的耳朵里,又加了些恶言恶语,吴三桂很不高兴。适巧曲靖差官前来省里领取饷银,办完公事,特向吴三桂辞行。吴三桂慰劳说:“你回去替我问好各营将士,还要特别转告你们的主帅王辅臣:前不久征乌撒时,跟吴应期酒后争吵,都是少年兄弟,喝醉骂座,这也是常事,就是以拳头相击,又有何妨!打架也罢了,何必把老夫(三桂自称)也牵扯进去?甚至说:‘你是王子,我敢吃王的脑髓心肝!’这是什么话?让别人听了,都会笑话我,说:‘吴三桂老子平日爱惜王辅臣如珍宝,现在却想吃他的脑髓!’这岂不令人寒心!你回去告诉王辅臣,今后不要再说这类话!”

吴三桂的话,把本来已平息的事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王辅臣大为不满,说:“我跟你(指三桂)都是朝廷的臣子,又不是你家人,却受制于你,你偏向你的侄儿,视我为外人。天下设有不散的筵席,我怎能郁郁不乐地久居此地!”子是,他密派人携带金银人京师,买通朝廷重臣,把他调离云南。正好固原提督空缺,而固原系边镇,需一干练将官镇守,特将王辅臣充任此职。

朝廷任命下至昆明,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如失左右手,叹息说:“王辅臣这小子花钱不少,家私有多少,竞这么胡干?”

王辅臣接到新任命后,便来昆明向吴三桂辞行。吴三桂待他更亲密,拉着他的手,涕泣不止,说:“你到了平凉,不要忘了老夫。你家里穷,人口多,万里迢迢,怎么受得了!”当即争人取出=万两白银,赠给王辅臣作路费。

吴三桂对王辅臣恩情很深,仅仅几句话,就把他的感情给伤害了,这大概是吴三桂不曾料到的。其实,吴三桂的话并无恶意,还看不出疾言厉色之状,倒是好意劝他不要说出格的话,免得伤了自己的尊严,授人以笑柄。王辅臣到底是不甘居人之下之人,却以此为藉口,调离云南,不再受制于人。

吴三桂尽管对外骄横,对自己的部下却很谦和。据见过他的人说,吴三桂每“与人计事,相对如家人父子。”对方如提出诘难,他不仅不生气,而且更喜欢,往复谈论,“娓娓不倦”。他平生非盛怒,从不疫言遽色。

吴三桂以巨金买士、养士,不时地赠给地方官大量金钱,买通他们,意在“防口”,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他在云贵的特殊地位。他对人“恭敬,虚怀延纳”,因此,“将士乐为之用,民心亦翕然附归,强藩雄镇,成受其拢络。”

八、“西选”之官遍天下

所谓“西选”,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题除的官员。

顺治十七年七月,吴三桂奏准忠勇、义勇十营总兵官,“马宝著以右都督充忠勇中营总兵官,李如碧著以都督佥事充忠勇前营总兵官,高启隆著以都督同知充忠勇左营总兵官,刘之复著以参将管忠勇右营总兵官事、塔新策著以副将管忠勇后营总兵官事,王会著以右都督充义勇中营总兵官,刘夤著以副将官义勇前营总兵官事,马惟兴著以左都督充义勇左营总兵官,吴子圣著以都督佥事充义勇右营总兵官、杨威著以副将管义勇后营总兵官事。”“其应用中军、游击、守备俱开具姓名请部”,“部议悉如所请”。是为“西选”之始。

顺治十七年十月,吴三桂又奏准以四川右路总兵官右都督马宁为云南援剿前镇总兵官,四川右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沈应时为云南援剿左镇总兵官,湖广益阳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辅臣为云南援剿右镇总兵官,都督同知杨武为云南援剿后镇总兵官。“西选”之官已由云南扩展到四川、湖广。

是月,吴三桂再请以“湖广上湖南道副使胡允为云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金沧道。刑部郎中李煊为云南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洱海道。四川重庆府知府何毓秀为云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参政事,分守临元道。湖广辰州府知府苏弘谟为云南按察使司副使,清军驿传道。安陆府知府马逢泚为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临安兵备道。永州府同知吉允迪为云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水利道。四川保宁府同知纪尧典为云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金腾兵备道。调补四川川西道副使田萃祯为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洱海道。陕西关内道副使蔺一元为云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曲靖兵备道”。“西选”的范围叉延伸到京师和陕西,并由武职遍及到文职。于是。引起了朝廷内外有识者的关注。

是年十一月,四川道监察御史杨素蕴便以其“西选”违制上疏弹劾。他说:“臣阅邸报,见平西王恭请升补方面一疏,以副使胡允等十员俱拟升云南各道,并奉差部曹亦在其中,臣不胜骇异。夫用人,国家之大权,惟朝廷得主之,从古至今未有易也。”

“从来闻以别省不相干涉之处,及见任京官公然坐缺定衔,如该藩今日者也。且该藩疏称:求于滇省既苦索骏之不良,求于远方又恐叱驭之不速。即如所言,湖南、蜀省去滇稍近,犹可计日受事,若京师、山东、江南等处距滇南万里,不知所谓远更何在也?若尽天下之官不分内外,不论远近,皆可择而取之,则何如归其权于吏部,照常铨授,尤为名正言顺也,即云贵新经开辟,料理乏人,诸臣才品为该藩所知,亦宜先行具题,奉旨俞允,然后令吏部照缺禽补,犹不失权宜之计。乃径行拟用,无异铨曹,不亦轻名器面襄国体乎?”

杨素蕴一针见血地指出,吴三桂的“西选”,已经背离了清朝集权统治的轨道。首先,所除官员远至京师等地,已违逾了“皇上所以特假便宜者,不过欲就近调补,无误地方”的规制。其次,径行拟用,无异铨曹,而不是先行具题,奉旨俞允,然后令吏部照缺禽补。竹因而杨素蕴毫不客气地指出:“夫古来忠邪之分,起初莫不起于一念之敬肆,在该藩扬厉有年,应知大体。即从封疆起见,未必别有深心,然防微杜新当慎于机先。伏乞天语申饬,令该藩嗣后惟力图进取,加意绥辑,一切威福大权俱宜禀明朝廷,则君恩臣谊两得之矣。

然而,杨素蕴所疏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十二月,仍然依奏升补胡允等十八分巡云南各道。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年,杨素蕴外转川北道。时逢吴三桂自缅甸凯旋,见杨索蕴所奏,深衔之,“上疏诋其意含隐射,语伏危机”。诏令杨素蕴回奏。是年十一月,杨素蕴奉旨再奏,日:“臣官御史时,见吴三桂题补方面官,不论内外远近,一律坐缺定衔,有碍国体,是以具琉驳正。至于防微杜渐等语,原属概论,古今通义,未尝专指该藩。臣与该藩素不识面,有何嫌隙,不过据理而争,非别有意见。”虽然杨素蕴所言句句在理,然而在吴三桂刚刚为清人建树亡明大功之际,任何非议都无异于蚍蜉撼树。于是,部议以杨素蕴含糊巧饰降调,不久又罢其职。

此后,吴三桂更加肆无忌惮。以除官“市恩于人,每以藩府龙凤下批咨部,某为某守令,某为某参游”。康熙元年九月题定云南土官,日:“云南土司倾心向化,大则抒忠献土,小则效职急公,勤劳既著,勤励宜先。查滇志可据,忠悃有凭者,文职五十六员,武职十六员,请敕部给与号纸。”康熙三年九月。以云南投诚伪官赵得胜为云南义勇前营总兵官,从平西王吴三桂请也。”“以新推广东海丰总兵官陈德为云南荣景楚雄总兵官,因平西王吴三桂坐题也。”而且。不仅“所辖文武将吏选用自擅”,“屡以京朝官,各省将吏用以自佐”,又就“各省员缺时以承制除授”。故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称。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热门推荐
  •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人人都说她是废材,遭受人的唾弃与鄙视。世人鄙视也就算了,偏偏自家的姐妹也欺她辱她。当她做了陪葬,三年后重生,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厚颜无耻的向她谄媚献好。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听从她的提议,最后还被傻帽的算计,让百姓所耻笑。名震天下的邪王还不是整天跟在她的身后瞎转悠?无孔不入的情报楼还不是她随手而创?且看她如何废材逆袭,锋芒展露,斗智斗勇,涅槃重生!
  • 颠覆皇权之妖娆太子妃

    颠覆皇权之妖娆太子妃

    跪在下首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怨毒:贱人,可是出了什么事儿?”很好!且看她纤纤素手如何掀起腥风血雨。亲爹算计算丢了命。众人见到正主来了纷纷露出嘲讽的神情,娘娘你这是要闹哪样啊?!,姐姐真是太狠心了,层层诡计接踵而来。你怎么没死?”没有亲人庇护她一样混得风生水起,不想身价水涨船高之时一道和亲圣旨把她送到敌国太子面前,人人眼含嘲讽的等着看他被那残暴嗜血的太子折磨致死,你看,一向冷酷的太子却对她一见倾心,从此千般宠溺,万般疼爱,这是周国的进贡的金缕玉衣,站着一群身着锦衣美轮美奂的莺莺燕燕,一身姿若柳的柔弱女子正跪在地上嘤嘤低泣,“父亲,世间仅有一件……”叶挽思看着那金光闪闪一片,竟将我那婢女折磨致死,求父亲为我做主啊……”堂上之人大怒:“这个逆女,小小年纪就如此心狠手辣,冷眼一抬:“太俗!”堂上坐着的中年男子面色阴沉,本是凤京权贵的叶家嫡女叶挽思,爹不疼娘不爱,震怒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太素!”“炎国的凤凰展翅九尾金翎,这回定要你名誉扫地,滚出叶家!此时一白衣绝美女子盈盈走来:“哎呀,这院子可真热闹,万金难求!”叶挽思嗤笑,亲母冷言恶语,亲爹阴谋算计,宗族庶妹栽赃陷害,这等雕虫小技就敢在我面前卖弄!“琉璃明月珠,而跪着的女子却在看到白衣女子身后的身影时面露惊恐,:“你,嫡女身份被伪善庶妹霸占,养颜仙丹!”美人骄喝:“你是嫌我老么?!”殿内众人皆面色发白,渣男求爱,不成想消息传来,荣宠至极!【情景二】:金玉辉煌的宫殿中,母亲狠毒那就断绝关系,庶妹阴险我一个个送你们上西天,各国使臣跪在殿内看着上方端坐的男女冷汗淋漓!一旁的贵妇以帕掩面,这传出去我叶家百年的名声可就全毁了……”“挽儿,对不起回炉重造吧你!“那燕国的千年沉木,神色哀伤的道:“是啊,老爷,永不腐朽!”上首身穿藩龙紫袍的霸气男子的正一脸温柔的看着面前清丽脱俗的绝色美人【情景一】:古香古色的院子里,双腿打颤,真是该罚!”“太艳!”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乡村档案

    乡村档案

    新来的乡党委书记为了办政绩工程,讲述的是西岭市西安县苦藤河乡因一条河挡住了出路。致使农民与乡政府严重对立,酿成大祸;农民聚众砸乡政府、县纪委书记险遭谋害、漂亮女孩暴死灭尸……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交通不便,农民的生活贫苦,迫使苦藤河乡的农民们团结一心,早日调回县城,再一次集资修桥,与邪恶势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较量……,苦藤河乡的祖祖辈辈都盼望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桥。可苦藤河乡的主要领导却将农民修桥的血汗钱中饱私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总裁新婚,甜蜜蜜

    总裁新婚,甜蜜蜜

    (大结局)(温柔帅总裁把美丽娇妻宠上天的有爱故事)初遇,她对他砸砸舌:“男人最爱吹啊,牛在天上飞。”结果,被修理一翻,她总算意识到那厉害的男人呀,他不吹牛!她正逃逸,被他捉住:“听说你宿敌今天要结婚。”她大怒:“关你什么事?”他笑着建议:“你要不要抢个头彩?”“怎么抢?”“咱们先把婚结了。”她想想,反正都亏了,谁怕谁,结婚就结婚!头彩她是抢了,可谁能告诉她,为啥宿敌成了她的妯娌,旧爱成了她的小叔,而新欢老公却变成了她的总裁大人?这还不够,那些个大伯大伯娘大姑子大姑爷恶婆婆坏情人臭小三和红粉蓝颜知己等等又是怎么回事?*有爱情节:她试图逃离,被捉住,大怒喝斥:“放开!”他冷静看她:“不放。”“你再不放,我告你禁锢,你放不放?”“还是不放,一辈子也不放。”他从容微笑:“老婆握在手,厮守到白首!”*她:“你赚那么多钱放着不花,不怕它们发霉?”他:“你帮我花不就成了?老婆会花钱,老公才会更赚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黛玉的泪尽而亡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容不下真爱。而我要让她在现代人心目中活出一个精彩自我的林黛玉来,她要改变她的命运,她生命中出现的那个男人,让她收泪珠,展笑颜,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