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15

第15章 挥师西进,驰骋南疆(4)

清军统帅在杨老堡部署军事进攻的情报,很快被南明永历朝廷所侦知,慌忙命晋王李定国部署迎战。李定国受永历重托,特命大将冯双礼扼守鸡公背,距贵阳仅数百里。鸡公背以鸡公河而得名,该河出广顺州(贵州长顺北),流经清镇(贵州清镇)、修文(贵州修文),注入乌江。李定国以此路军阻击清多尼中路军,又以大将张先壁据守南盘江的黄草坝。盘江又叫踧宏河,分南北两支流:北流为滇黔交界,称北盘江;南流为滇粤(广西)交界,称南盘江。黄草坝(贵州兴义)在南盘江北岸,正处云贵交界附近贵州一侧。李定国在此设重兵,阻击清南路(或称南路)的赵布泰军。李定国亲自守北盘江的铁索桥(贵州睛睦与永宁之阃的盘江之上),欲以三路军恢复贵州。同时,另遣巩昌王白文选出西路,率部四万人马守七星关(贵州西部六冲河之衅,约在杨家湾附近,又名七星关河),并进至生界立营,摆出进攻遵义的态势,实则是牵制吴三桂之师,以保证其他三路军的顺利阻击。

可惜,李定国的这番部署为时已晚。本来,在清统帅多尼未到贵州前,吴三桂、赵布泰、罗托等部各驻一地,互不统属。所谓“大众未集,其势可乘”。如果李定国抓住这一时机,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处,很可能奏效。还在七月间,李定国率师至关岭(贵州关岭),在一座汉朝将军柯前,杀牲畜条祀誓师,他倒下一杯酒,发誓说:“定国奉命出师,不以身殉社稷佐中兴者。神威当戮其头!”说完,命诸将都发誓,表示誓死报国,誓毕而饮。誓师后,李定国并没有发动进攻,却观望、徘徊,丧失了战机。等到清军三路集结,向云南大举进攻时,才全力迎击,事机已不可为!他先由中路出关岭,张先壁路已告急。便移师黄草坝。过了一段时间,超过石关,驻营于遮炎河。而驻守鸡公背的冯双礼军,因地处峻岭,粮少,运输十分困难,兵士吃不饱。自文选部驻守的生界,孤悬滇、蜀交界之处,声援无法达到。很明显,李定国已把他的部队部署在孤危之地,彼此很难联络,如遇意外,无法救援。当时,凡懂得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深感忧虑。

十一月初十日,吴三桂统帅本藩四旗兵及援剿左路镇总兵沈应时、右路镇总兵马宁等,自遵义出师。白文选得报,于十二日天刚亮,率部由生界退回七星关守险。此关四周环山,犹如石壁矗立,山下关前有一河,名叫七星关河,水势汹涌;山上林木参天,中有一线天相连,形如桥粱,故称为“天生桥”,其实并没有桥。吴三桂早做了准备,在遵义时已物色到人云南的向导,给予特别优待,早晚询问去云南的路程,默默地记在心里。

十二月二日,吴三桂率部经水西趋天生桥,驻在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以烈安营,丝毫不露下步的去向。第二天一大早,忽由天生桥抄袭乌撒军民府,扼住七星关大道,截住白文选的逃路,但白文选侦知吴三桂从别路越过险要进兵,慌忙放弃七星关,向西南方向逃至可渡桥(位于云贵边界可渡河)。守桥将马宾已率部逃走。白文选即放火烧桥,逃入云南,驻守盃盖州(曲靖北,今仍名),无心御敌,担心家属安危,打算奔回昆明。吴三桂便进抵乌撒军民府。

信郡王多尼挥进至安庄卫,斩杀一位刘姓明将。渡过盘江,至松岭卫,击败白文选部二万兵马的抵抗,迅速向昆明推进。这时,赵布泰部从广西进军,直取安隆,攻势甚猛。进至盘江的罗颜渡口,明兵据险防守,将船沉没,不得前进。清军得到泗城土司岭继禄为向导,取出沉船,乘夜渡河,攻陷安隆。总兵张骐战死,前来援救的李定国副将张成亦战死,参将吴子圣败逃。李定国得报,率三万将士前来增援,在安隆附近的罗炎河、凉水井(兴义东)与清军展开澈战。明兵发枪炮,清军出弓矢,胜负不分。激战将近半天,明兵不支,定国惊慌,弃营败走,退保北盘江。各镇将士见李定国败,也都一哄而散。此次战斗,李定国部将三十余人都战死,其妻子家属被赵布泰俘获,处死。赵布泰部由普安州进入云南。

多尼中路军击败冯双礼于鸡公背,追至北盘江,明各将争相逃奔,李定国孤军难支,下令焚毁铁索桥,退至昆明。白文选也间道逃回。几次大战,南明损失惨重,“僵尸遍野,腥血成渠。”据说兵民死难的不下三、四十万,都是过十一年来湘桂川滇黔之精锐,百战所养成的精华而死于一旦!

清军制作浮桥渡过盘江,直抵曲靖,明知府盖世禄投降。十二月中旬,三路大军在此会师。

清军推进至曲靖(今仍名),距离昆明不过数百里,南明永历政权眼看要面临灭顶之灾!

李定国带永历帝继续向南逃亡,正月初三日,吴三桂与其他西路军浩浩荡荡开进了昆明城。南明一大批将士向清军投降。清兵云集,大肆抄掠降众与明逃之士兵,“天所不至,滇民水深火热”。

七、轻敌冒进,虽败犹荣

清三路军统帅会师昆明,不想给永历以喘息之机,很快会商下步军事行动。商定出兵日期,决定信郡王多尼驻守省城昆明,以征南将军赵布泰领中路人马,继续追剿。正月初八日,三桂移师罗次县(昆明西北的金水河,今称绿汁江之东侧),准备出击,但为加强军事进攻的实力,多尼也遣自己所部参加追剿,而他也很快地投入了军事行动。

永历君臣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继续西逃。初四日,至永昌(云南保山),不见清兵追击,在这里安顿下来。李定国请求允许他坚守永昌东北的重镇大理,作为永昌的后备。永历批准了他的请求。李定国到达大理不久,白文选率溃兵撤到这里,列阵大理城外的下关,余众尚有万余人。李定国率数百骑兵迎接。文选一见李定国,不胜愤激,一边流泪,一边斥责他:“主人(指永历)以全国全师恢复宗社之重任,付托于公,一旦至此,谁执其咎?公于罗(遮)炎河因先走矣,其见无数万人民抱天呼地,悉临锋刃之惨戮乎?”李定国忍不住大哭:“事既如此,夫复何言!惟本此孤忠,死而后已,以报君父,以结此残局。”李定国如此悲痛,文选不忍心再斥责,便收住了眼泪,说:“帝行矣,请公先行,文选留后。”于是,李定国又回到了永昌。大理北有一玉龙关,正当通永昌的要道,文选率残部驻守这里断后。

永历在永昌暂时得到喘息,便下了一道“罪己诏”,自责其过失,李定国自知指挥失误,致有此惨败,主动上缴永历赐于他的统帅之权的“黄锇”,请求给予削职降级的处分。永历不同意,说:“是国之祸,王何罪焉!”

吴三桂紧追不舍,李定国听说五龙关失守,急忙派兵保护永历帝先撤,然后自己再撤,于二十日渡潞江(怒江)。江不甚宽,但水势凶猛,每年清明至霜降期间有“青草瘴”,连当地土人也畏惧。好在这个季节还没到来,不会危及人身健康。离江二十里,有一磨盘山(腾冲与龙陵之间),是高黎贡山的南段,位于怒江西岸,是此地的一座穹岭。李定国举目四望,但见“鸟道趣箐屈曲,仅通一骑。”不由计上心来。他被清兵穷追,已到了无立足之地,回想短短一两个月,累遭失败,痛恨不已。他正确估计到吴三桂等累胜,已不存戒备之心,正好利用这里的地形用计。磨盘山距腾越很近,为防备万一,他请永历及大本营不要停留,继续后撤到边界之外,而他决心在此阻击清军,一洗耻辱。

二月二十一日晨,也就是李定国渡怒江的第二天,吴三桂率大队人马也渡过了怒江,进至磨盘山下。他环视四周,群峰丛峙,林术茂密,惟见磨盘山高矗其间,除了一条崎岖小路,别无路径可寻,经察看,不见明一兵一卒,只有鸟雀飞来,偶尔发出几声欢噪,打破一片寂静。地形如此险要,兵家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要格外留心,谨防伏兵。但吴三桂却不在意。他自昆明出师,一路追剿,把白文选撵过谰沧江,率部编筏而渡,再渡怒江,军行数百里,无一人抗拒。他自以为李定国已逃窜,近处不会有明兵,因此,不再存有戒心,队伍散乱不整,他也不以为然,便放心大胆进兵,下令军队继续前进,欲越过磨盘山西追。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等待他的几乎是一条死亡之路!

李定国设伏既巧妙,又严如铁桶。他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设栅数重,埋伏三道伏兵,命泰安伯窦民望为“初伏”;广昌侯高文贵为“二伏”;总兵王玺为“三伏”。每一道埋伏,设伏兵二千,李定国已集兵万人,总设伏兵六千。这六千伏兵称得上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健卒!约定在清军过了山顶,进入三伏后,发号炮为令,三伏并发,首尾横击,必无一骑逃脱。三道伏兵设于前。大营则屯于山后四十里橄榄坡,“炊事馕伏,令毋见烟火”。

李定国磨盘山巧设伏兵,又一次显露了他的用兵才能。他不仅正确地选择了有利地形,而且估计到了吴三桂累胜面产生的骄傲不备的心理,他把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分析,才大胆地谩此埋伏,要将吴三桂置于死地!

吴三桂的部队已进入山间小道,摆成一字长蛇,鱼贯而行。行过一段路,开始登山,持续不断,上山的已有一万二千余人,仍看不出有伏兵的任何迹象。三桂和他的将士毫无顾忌,在明兵不设防之地,难得这样轻松,或许边登山边悠闲地观赏满山明媚春光呢!不知不觉,前头部队已进人定国的第二道埋伏……

突然。有一明将装束的人,不知从何处跑出来,慌慌张张地赶到吴三桂军前投降。此人叫卢桂生,任南明永历政权大理寺卿。他当即向三桂泄露了定国的伏兵之计,告诉他清兵已误人埋伏圈。吴三桂闻听,大惊失色,急传令停止前进,部队速撤,并令骑兵下马,舍骑步行,搜索伏兵。同时,命炮兵对准沟莽中“矢炮雨下”,伏兵不得号令不敢出战,听凭枪炮与箭矢袭击,倒毙在林沟中。隐蔽在第一道埋伏线的窦民望,知道埋伏已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出战,第二伏的明兵也发炮,冲出救援。于是,双方在山上接战,短刀肉搏,血肉横飞,霎时,尸“如堵墙”。窦民望拼死血战。他每临阵就饮酒数升,除去坐骑上的兜鍪而上阵。在战斗开始前,对人说:“我姓窦,而山名‘磨盘’。天下有豆(窦)人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之日也!”双方激战时,他挥刀宿击,手刃百余人。忽一枪弹飞来,从他的胁下穿过,血流如注。仍然挥刀死战。实在支持不住,突围而出,行数里,因流血过多,一头栽倒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战斗打响时,李定国正坐在山顶,一听号炮失序,十分惊异,还没有等弄清情况,一炮弹落在他而前,爆炸激起的尘土,飞溅了一脸。由于卢桂生投降告密,打乱了李定国的部署,他也无法统一指挥,明伏兵被迫出阵,各自为战。但李定国仍据险督战。激战从卯时(相当早晨5—7时之间)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山上山下,到处都布满了尸体,“僵尸堵垒”,“尸委山谷皆满”。不久,征南将军赵布泰部、多尼部及时赶到,增援了吴三桂,面明军损失殆尽,孤立无援,力不能支。李定国悲愤已极,于当天夜,率残部撤退,去追寻永历。

这次战斗酷烈空前,伤亡最大。未出战前,明伏兵被枪炮与箭击死在淘里的有三分之一,激战死在战场上的也有三分之一,这就是说,伏兵六千已失去三分之二。将领窦民望、王玺战死。

清军方面,损失也相当惨重。吴三桂部属,自都统下,固山客真沙里布、祖泽润等十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凡已上山的清军无一生还,损失精锐近万人。清官方实录载吴三桂的报捷书中,对清军的损失只字不提。

李定国设伏,重创清军,有诗赞道: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磨盘战地人犹识,磷火常用日色鲜。

吴三桂以重大的代价破伏取胜,如果没有人预先告密,其结果多使他遭到厄运。然而,一个偶然的因素,使他逃脱死亡,侥幸取胜,岂不是一次幸运!

但是,朝廷却把磨盘山战役以“败绩”论处。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议出征诸王与诸大臣罪:多尼罚银五千两、多罗平郡王罗可稀罚银四千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二千两、都统济席哈革去一拜他剌布勒哈番并所加级、副都统傅喀、莽吉图、克里格各革去一拖沙喇哈番。所罚银两,一部分给被诬“战败”而受一百鞭之罚的前锋护军等人,其余交户都收存。征南将军赵布泰罪行更重,他以庇护其侄穆成格,反诬别将战败、两军对阵而不在阵前决战等罪判成死刑,世祖予以赦免,革去一切职务为民。穆成格则处以革参领职、鞭一百、籍没家产的处罚。实际上,清兵陷入埋伏,损失重大,三桂负有主要责任。在审理此案中,以吴三桂“供咎明悉免议”。没给任何处分。显见从廷臣到世祖都对吴三桂给予了特殊保护,不触及他的丝毫利益。此例又说明朝廷对他优待、宠幸无与伦比!

吴三桂与赵布泰等乘胜进军,占领腾越,又往西追击一百二十里,一直追过了南甸(今粱河),至盂村,已到了中缅边界,还是不见永历君臣的踪影!原来,当李定国大战磨盘山时,即二十一日夜,永历与随从离腾越继续南行,经南甸,又行二里,还不知磨盘山之败,李定国等下落不明口二十四日,正行至路上,准备安营妖饮,总兵杨武赶到,向永历报告:李定国已远逃。事情是这样的:李定国在磨盘败后,与永历失去了联系,曾打听永历的去向。有知情人说:永历已西行,将到荼山与缅甸之间。李定国考虑了一下,说:“君臣皆死无益也。姑他往,以图再举。”当即决定奔盂艮。

永历与随从知李定国已逃往他处,又被吴兵紧迫,不敢停留,连夜赶路。人心更加涣散,备营兵士不少逃散。昏中迷路于山谷,君臣妻子不相顾,乱兵乘机劫掠,火光烛天,惊扰奔窜。等到天亮,才发现还在原地,而永历的贵人、宫女已失去多半。永历看到将吏士兵纷纷离叛,已无路可走,决意投向缅甸,暂时安身。二十八日,永历赶到中缅边境的铜壁关,护从将领孙崇雅叛变,大肆劫掠永历的辎重而去。在将要出关进入缅甸时,护从大将靳统武也放弃丁对永历的保护,率其部属出走。永历无法约束他们,任其去留、离叛,率余众进入缅甸。

吴三桂追击永历,已到了边界尽头,鉴于磨盘山的教训,不敢穷追。二月三十日,吴三桂与诸将帅自云南西部中缅边界经由永昌、大理、姚安等地胜利班师。

在吴三桂返回昆明途中,溃散在云南的永历旧部纷纷投降。三月十一日,行经姚安时,永历东阁大学士张佐辰、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侍郎万年策、都察院钱邦芑等一批官员一百五十九人,先后降清。同时,他先用丁部分降官任职,命王在极为金仓守道、卢桂生为大理府知府、倪巽生为姚安知府、米聪为顺宁知府。

二十三日,三桂与各将帅及其所部回到昆明,从而结束了这次为时一年的军事行动,以南明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云南是南明政权的根据地,苦心经营丁十余年,实力较为雄厚,对吴三桂的征剿做了较大的抵抗。这个政权同已灭亡的弘光、隆武政权一样腐败,内部的不断党争和相互倾轧,严重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而在吴三桂等强兵猛将的进攻面前,总是惊慌失措,没有作拼死的抵抗,加之指挥失误,招致军事上的失败。在短短的二个多月时间里,竟把云南全盘丢掉,最后连安身之地也化为乌有,被迫逃到缅甸避难。

同类推荐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爱你的感觉

    爱你的感觉

    两个自我保护欲强大的人相遇,相互了解,相互接近,他们会选择相守么?面对选择,他们是该选择让自己执着不已的爱情,还是选择继续保护自己的心?可心却先一步做了选择,这个世界,只要有你,在哪里,我都不会孤独!
  •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
  • 重生之掌家弃妇

    重生之掌家弃妇

    前世因为第三者成为弃妇并身死,重生后却是因神主牌倒了被扫地出门,不管前世今生,弃妇的命运,她誓要改写,动动脑子,发家致福,啥?日子稍有起色,渣男前夫一家又来缠?滚!华丽转身拐个秀才爷,创下良田千亩,奴仆成群,旺铺数个!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她本是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本本分分的小娱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兢兢业业过日子。不料阴差阳错,弄巧成拙,一朝穿越。既来之则安之,为了生存,小心翼翼。为了身份不被暴露,她步步为营,玩得风生水起。安史之乱后,歌舞升平,且看一介良民如何玩转大唐。------------------------------------------------------------------“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推开日常生活这扇门,充满的是平庸、烦忧、单调、重复等状态……而这些庸俗、无聊的琐事纠缠在一起,扰乱了惯常的秩序,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疑前科》各章节围绕一个“疑”字,通过塑造北城纪检书记马庆新夫妇,北城电视台台长许立扬、“周末文艺”制片杜美、主持人王晓玲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场景,拷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夫与妻,妻与夫,上级与下级,下级对上级,闹腾了半天,底片洗出来,只有四个字———“庸人自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相府庶女

    相府庶女

    本文一对一,宠文,女强+男强+宅斗+权谋她,是二十一世纪某跨国集团的第一继承人,人人称赞艳羡的天才少女,甜美单纯是她的伪装,腹黑狡诈是她的本质。热力推荐:嗜宠——相门毒女宰相府嫡系大小姐天生痴傻蠢笨不如猪,貌丑无盐赛鬼魅,半面天使艳惊天,半面鬼刹吓死人。亲娘不在,亲爹不爱,姨娘欺辱,庶妹迫害,下人践踏,人可打骂。被丢弃于乡下老宅苟延残喘,却不想仍旧有人不甘寂寞,一朝毒计出,傻女魂归西,却因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异世灵魂。她,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级S级赏金猎人,一手玩儿毒,一手耍暗器,出道至今从无败绩,却不想某日一觉醒来竟魂穿千年。她,是龙腾国左相的庶女,人人嘲笑讽刺的白痴二小姐,一张吓死人不偿命的大花脸下隐藏的却是一副足以迷倒万千男女的绝色面容。当白痴变天才,鬼魅变绝色,那该是怎样的惊才绝艳?深宅大院中看似平静却内藏汹涌波涛,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她在这异世中如履薄冰,为保自己与亲娘,她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争取步步为营。本以为在相府站稳了根脚便可安然无忧一生,不料皇上突如其来的一道圣旨却又将她推入了一个更深更险的漩涡。在这以夫为天、风雨飘摇的古代,究竟谁才是她的良人?谁才能护她一生?【精彩片段一】男子看着她冷漠的眼神不由慌了神,紧张道:“蝶儿,这一切都是她设计的,我根本不爱她!我爱的从来就是你,你放心,纵使有她在,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在我心里,只有你才是我的妻,只有你才配站在我的身边!”梦蝶闻言嗤笑不已,冷声嘲讽道:“我从来就不怀疑你的心机,若她那猪脑子都能设计到你,那母猪都会爬树了!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后悔,我知你的野心,我也信你是真的爱我。但是不好意思,我不爱你了。”在男子震惊的眼神中,梦蝶潇洒地转身离开了。从没有想过,自己竟会看上这么一个虚伪的男人,只是为何她却感觉不到心痛?反而还有些庆幸······【精彩片段二】新婚之夜,艳红的盖头被缓缓挑起,本以为入眼的会是一个挂着脏兮兮的鼻涕虫的傻子,却不料看到了一个妖孽般的面孔。在她怔愣惊诧的目光中,妖孽眨巴着一双纯洁如小鹿般的眼睛开心地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娘子咯!娘子,我们来做功课吧?”梦蝶疑惑道:“做什么功课?”“就是这上面的功课啊!陈妈妈说要跟娘子做了这个功课才是好孩子!”小鹿单纯地笑了,自怀中掏出一本书塞到了梦蝶的手上。
  • 凤鸾嫡妃

    凤鸾嫡妃

    被奸人所害,徒步他乡,辗转反侧,再度归来,天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