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13

第13章 挥师西进,驰骋南疆(2)

在给吴三桂颁发平西王金册金印的同一天,即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八日,朝廷又向他发布了出征四川的命令,全文如下:

四川逆贼盘聚,斯民陷于水到火,兹特命尔统领大军,入川征剿。凡事与墨尔根侍卫孛国翰计议而行。投诚者抚之,抗拒者诛之。若武官有功核实题叙,有临阵退缩、迟误军机、不遵号令应处者,听王便宜从事;若罪太不便自处者,指名参奏。其应用粮饷,令陕西、四川总督、巡抚料理支垮。地方既定之后,凡军机事务,悉听王调度,其一应民事钱粮,仍归地方文官腥旧管理。文武各官有事见王,俱照王礼谒见。

王受兹重任,其益殚忠猷,礼以律己,廉以率下,务辑宁疆围,宽朝廷西顾之忧。敛哉口这份皇帝“敕谕”,指授吴三桂用兵四川前后的大政方针,对军队内部和对敌人的政策也做了具体规定。为了鼓励他早日取得成功,朝廷授给他比以往更大的权力,例如,奖惩、生杀皆由吴三桂自主决定,除特殊情况,不必请示朝廷。平定四川后,凡军事方面事务,都按吴三桂的命令办理。这就把地方的军事大权都交他掌管。敕谕中还特别规定,各文武官员谒见吴三桂时,必以王礼。这些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即使多尔衮在世时,也不曾授予他如此之多的权力!

吴三桂进川前,四川半数是南明永历政权的天下。

永历是继弘光、隆武等政权之后又一个南明政权。永历帝即朱由榔,是明神宗的孙子、桂王朱常瀛的第四子。他的封国在衡州,于崇祯十六年被张献忠攻破,他的长兄与二兄被处死,其父携宫眷逃到广西,最后在梧州定居。朱由榔与家人失散,历经波折,也到了梧州。不久,他的父亲与三兄也相继去世,他成了桂王的惟一继承人。至南明第二个政权隆武灭亡,一些重要大臣如瞿式耜、吕大器、丁魁楚、李永茂等相聚于广东肇庆,紧急磋商拥立新君,都以朱由榔为神宗嫡孙,人选最为台适。顺治三年(1646年)十月,他们去梧州迎接朱由榔即位。他的嫡母王太妃极力劝阻,说:“此大事,恐不胜任,原先生更择可者。”群臣坚请,硬是把由榔接到肇庆,并在这里即帝位。朱由榔时年二十四岁,该年,仍称隆武二年,表示与隆武政权的统续关系,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在肃亲王豪格击杀张献忠后,自四川撤还京师,而张献忠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率部退入贵州、云南。

于是,永历帝趁清军主力撤退,利用川中原明势力,始向四川发展,来重建他的统治,永历实行大封赏,慷慨地赠送各种爵位名号,分派到四川各地据守。永历巳任命的将吏或末任命的将吏,各自拥兵自重,互相攻击,争城夺地。兵连祸结,把四川搞得一塌糊涂。

川中诸将自相为乱,招致孙可望挥师重回四川。顺治七年(永历4年)九月,孙可望自云南到贵州,得知杨展被害死的消息,欲乘机取蜀。他上疏,声讨袁韬、武大定、李乾德三人的罪行,以此为藉口,派遣刘文秀、王自奇率师自云南分道入川。首先破遵义,王祥战败,自刎乌江之胖;遣副将卢名臣取重庆,自率大军渡金沙江,遇城攻取,于顺治八年(永历5年,1651年)十月,进攻嘉定,刘文秀与王自奇前后突击,衰、武大败,被播投降。李乾德不愿受辱,领全家投河自尽。刘文秀等夺取嘉定后,顺流东下。卢名臣一部,入涪州,在群猪寺口激战,李占春大败而逃,后降清。于大海在忠州,闻风丧胆,乘船逃跑,入湖南,降了清朝;据清官方报道:“于大海(李占春)等倾心向化,带部下将领共百余员,兵丁共四千有奇,家口人民共一万三千有奇,马匹、船只共八百有奇。”世祖以于大海等投诚功大,指示兵部要“破格优擢,酬其效顺诚悃。”至此,川中“诸将尽散,无敢应敌者”,谭宏、谭诣、谭支兄弟都投诚刘文秀。他留下白文选守嘉定、刘镇国守雅州。便还师云南。

自明末农民大起义、迄至刘文秀部取四川,各派政治军事势力对四川已是数进数出。开始是张献忠入川建国,接着是清兵第一次入川;大军撤出后,永历政权乘清兵单弱,复取四川,经过二年多的混战,刘文秀部第二次打回四川,然后才有吴三桂与李国翰大军揣度略定四川,也是清兵第二次入川。这期间,如加上清兵的小规模的入川战斗,就不止是第二次入川的,所以,他这次出征四川,对于清朝完成对四川的统一,进而实现向云贵胜利进军,确立它对全国的统一,都有重要意义。吴三桂在四川的胜败,不无关系着西南广大地区的政治前途,也关系着清朝的统治能否稳定。

吴三桂在四川的对手,既不是一群乌台之众,也不是南明永历政权遗臣的腐败军队,而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强手。他们本是张献忠的部属,跟随张转战多年,有着严格的军事组织和纪律,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的将领,如孙可望、刘文秀等,无不能征惯战,骠悍而有谋略。显然,吴三桂面对这一强手,要想取得预期的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吴三桂与李国翰的部队驻在汉中。当他接受任命返回汉中时,大约已在十与十一月之交。而为出征做准备,已近年底。正赶上顺治九年(1652年)元旦佳节,按传统习俗,家人团聚,欢度节日。二月,在春天刚刚来临之际,吴三桂与李国翰率部自汉中发兵,分东西两路入川。

一进人四川,就是保宁府。南明川将赵荣贵据守此城。吴三桂挥军进攻,旗开得胜,将城攻陷,赵荣贵被杀。吴军再取嘉定(乐山),守城总兵龙名扬领兵千余出战,被歼七百人,龙名扬被俘,处死。川南巡抚范文光听说嘉定失守,服毒自杀。白文选、刘镇国力不能支,退到叙州(今宜宾市)去了。

在吴三桂入川、进逼云贵时,定南王孔有德已进兵广西,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驮仲明征广东,永历小朝廷惶恐不安,被追得无立足之地,屡经迁徙,奔波不止。孙可望请永历帝移跸安隆(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永历无计可施只得在权势强大的孙可望的庇护下,迁至安隆,改名安龙,暂且栖身。孙可望已人永历政权,受封为秦王,李定国为安西王,白文选为巩昌王,刘文秀为抚南王,可望的部将也都受封王侯的爵位。当三桂入川的消息传来,可望请求派李定国与冯双礼从湖南出步骑八万,由武岗出全广,攻桂林,迎乱孔有德军;遣刘文秀、白文选、王复臣率步骑六万,取叙州、重庆,合兵攻成都,迎战吴三桂军。

四月问,吴三桂已由佛图关(重庆西)取重庆,击杀南明总兵李廷明等,俘获很多战利品,又分兵围成都,迫使南明兵投降。再深入到叙州。刘文秀兵未到,白文选、王复臣部只得退守靠近贵州的永宁(叙永附近)。南明的提学道任佩弦,向三桂投降。至六月,吴三桂部北取石泉(茂州东北),川北巡抚詹天颤兵败被俘。他是永安人,以贡生起冢,历任安绵道、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此人颇有气节,拒绝投降,吴三桂将其处死。又遣兵招抚涧漳腊(今仍名)、松潘(位川北、今仍名)等地,其地区的明将吏也纷纷接受招抚,向清军投诚、迎降。

吴三桂进川仅四个来月,进展很快,“蜀地渐次底定”,特向顺治帝提出四川“久安长治之策”。他说,四川东接三楚(指两湖),西连羌番(指西藏),南通滇黔(指云贵),北抵秦陇(指陕甘),幅员辽广,“易乱难治”,自张献忠占四川后,又有南明及地方豪绅相继据守纷争;十数年间,西南土司亦参与争夺,四川备遭涂炭。现在虽经征伐,消除祸乱,东南渐人版图,但以孙可望为首,“假借名号,鼓煽人心”,仍然集结在遵义、永宁等处,“抗拒王师,未常忘情于蜀”。因此,他建议朝廷早定建制与治理办法,并“择冲要地,设镇将官兵,责成战守,”才是“久安长治之策”。

世祖指示兵部讨论此事,拿出具体措施。同时,他给吴三桂一道敕谕,赞扬吴三桂的功绩:“王统兵入川,成都各府贼众惧窜,民人归附,朕心嘉悦。”世祖以为四川已平定,于六月二十八日向吴三桂和李国翰发出指示,命令他们自四川移师,“相机进取贵州”。前不久,孔有德在广西失利,被李定国围于桂林,城破之时,孔有德被迫自缢身死。南明军威大振,消息传到北京,世祖颇为震惊,迅速指派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于七月二十日离北京,拟由湖南进人贵州。世祖的意图是,令吴三桂由四川进军贵州,与尼堪部会合,立即派人通知吴三桂停止向贵州进兵。因为李定国攻下了桂林,孔有德兵败而死。已使广西清军处于危机之中,世祖指示尼堪也停止进兵贵州,向广西方面增援口他也虑及四川刚刚安定,局势不稳,担心吴三桂大军离川,会引起新的混乱,所以他要吴三桂仍在四川,“相机安定四川地方”。

世祖和他的机要大臣的决策,果然不幸言中!就在世祖发出上述指令时,南明刘文秀率部大举进攻四川,几乎把吴三桂陷入绝境。

七月,刘文秀与王复臣率领步骑,其中纠集云贵土司“猓猓”部众,共计六万,攻人四川。“文秀善抚士卒,蜀人闻其至,所在响应,诸君邑为三桂所克者次第失陷。”守重庆的吴三桂部将都统白古贞、总兵白广生被擒,重庆失陷。文秀率主力,向吴三桂驻守的叔州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吴三桂看到南明兵来势很猛,不敢迎战,但又不得不战。刘文秀“兵多面锐不可当”,把吴三桂围于阵中,进而围困数重,吴三桂左冲右突,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他的心腹大将都统杨砷力战,把他从重围中救出,率残部向川北败退,奔人锦州。刘文秀兵乘胜追击。经嘉定,直取成都。吴三桂在锦州站不住脚,继续遇到保宁。刘文秀部大捷,击败劲敌吴三桂,永历朝廷为之欢欣鼓舞,立即敕封刘文秀为南康王。

刘文秀率部继续追击。“讨虏将军”王复臣劝道:“不要追了!”吴兰桂是一劲敌,我军连胜已成骄军,以骄军对劲敌,能没有失误吗?刘文秀根本不听,挥师北上。十月,直抵保宁城下,王复臣又劝:“不要围城,围城将使兵力分散,围久必溃。”刘文秀不以为然地说:“吴三桂坐守弧城,计日可下,将军为何如此胆怯!”他听不进王复臣的意见,命令骁将张先壁军围保宁城西南,他本人以其本部兵列于城东教场,用十三头大象领十三营,列阵四重:象列阵前,后边是使盾牌长枪的兵,再后是持厘刀的兵,最后是持鸟统的兵。整个阵势,排成圆形如月,坚不可摧。据吴三桂报告:“贼党(指刘文秀兵)居城下,连营十五里。”刘文秀兵势之盛,不禁令人胆寒!

吴三桂与李国翰退到保宁城,面对强兵压城,深感胆寒,如固守下去,将有覆亡的危险;如退出保宁,撤到陕西,无法向朝廷交代。李国翰决意撤退回陕。吴三桂反复思虑,一时计无所出。四川巡按御史郝浴上疏弹劾吴三桂不能取蜀,更引敌兵入秦境。吴三桂愈加烦躁,深深痛恨郝浴。

都统杨砷力持进兵之议,说:“王威名震天下,今退走,威名一旦扫地以尽。今日之计。有进无退!”李国翰以敌众我寡为难。扬砷说:“您若退兵,请自退,吾王独进,与敌誓不两立!”

杨砷的话深探打动了吴三桂的心,他权衡利害,感到除了拼力死战,别无出路,便决计与之决战。

吴三桂寻机出战。他在城上述视,观察南明兵阵势。他们至城西南角,看到张先壁“军容耀日,然未经大敌。”张先壁十分骁勇,号“黑神”,但他“勇面轻敌”,被吴三桂看破,很自信地说:“惟独此军可袭而破之。”使定计以张军为突破口。

十月十一日,吴三桂令部分将领统川兵出东路观音寺迎敌,他统满汉兵到北路土地关。另派精骑出城西门,攻击张先壁军营。张军果然不堪一击,被吴精兵猛攻,顿时大乱,四处溃逃。吴精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攻王复臣所在的南营。王营为乱军所扰,已乱了阵势,又受江水阻隔,不能展开战斗,眼看就被击溃。

刘文秀所率大队人马也受到吴、李兵的猛烈攻击。吴三桂亲自上阵,他的大将吴国贵也“血战面前”,双方呐赋,呼天动地!文秀兵以象阵压住阵脚,吴兵不能破营。于是吴兵佯退,诱敌出阵。果然,刘文秀兵见吴兵后动,阵势错乱,以为败退,就出骑兵追击,圆阵开口丈余。吴骑兵散百返身奋冲,一齐杀人阵内,弓矢齐发。刘文秀部持盾牌的兵在前,阵内没有御矢的战具,一下子被吴兵射倒一片,阵内大乱,大股吴兵也随后冲了进去,文秀所布圆阵迅即崩溃,尽奔人河里,被吴兵砍杀不计其数,生者拼命奔逃。

吴三桂乘胜合击王复臣部,终于把他围了起来,他击斩数人,无法突围。吴兵越聚越多,他自知逃不出去,不禁长叹:“大丈夫不能生擒名王(指吴三桂),岂可为敌所辱!”挥刀自刎。吴兵眼见这一壮烈场面,无不惊叹!

刘文秀所幸未被生擒,率残军解围而退,向云南撤去,吴三桂不追赶,仍心有余悸地说:“我平生还未尝遇过如此劲敌恶战!假如照王复臣所说,我军休矣!”

吴三桂反败为胜,而且还是大获全胜,使四川的战局顿时改观,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战斗一结束,吴三桂向朝廷报捷:“臣等亲往迎敌,我兵奋勇横冲,贼众大溃,擒斩王复臣及伪将等二百余员、贼兵四万余级,获伪印、象、马、器械无数。”吴三桂屡被刘文秀兵挫败,几至危亡。当他得胜之时,大行报复。他自报斩四万级,其中不少是放下武器的士兵。入川后,吴三桂军队“残暴无纪律”,他“骄恣部下,淫杀不法。”在川北时,劫掠保宁城;在永宁地区,吴军所过,“官民庐舍、仓库、典籍荡然一空,靡月孑遗矣!”四川巡按御史郝潜已屡次向吴三桂提出这个问题。吴三桂尤为忌恨。

吴三桂报捷后,乘机上疏。就郝裕对他的弹劫进行辩解:“臣之退走,所以引敌出险以歼之也。兵家之计,不可先传。按臣书生(指郝浴),不知兵事,妄言谣惑众人,几败大计。”吴三桂明明是自叙州溃退,何尝是“为决战固守之计”?此时打了胜仗,满嘴是理,反咬一口,说郝浴“饰词冒功”,可求给予“削职为民”的处分,立陷郝浴于获罪之地。世祖正宠信吴三桂,岂能信郝浴之言!接到吴三桂的报告,立即传旨谴责郝浴,严加审问口负责审讯的大臣秉承旨意。定为死罪。世祖帝开恩,免去死刑,改为流徙盛京(沈阳)。在吴三桂未弹劾郝浴前,大学士冯铨等极力推荐郝浴可用。在郝浴被处分后,冯铨也因荐举不实获罪,被顺治帝斥责,降三级。吴三桂一纸具文,便使这些重臣失势!

经过吴三桂、李国翰大规模征剿,四川的反清复明武装也基本上被消灭干净了。四川的收复,吴三桂成了天下闻名的平西王。同时,他又给顺治帝上“久安长治之策”,以显示自己的久韬。

四、子贵妻荣

吴三桂成了真正的皇亲国戚

吴三桂的赫赫战功为他赢来了桃李之报。

的确,吴三桂在四川的新胜利,使他个人在朝廷的地位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朝廷从他在四川和以往的争战中,看到了他的一系列胜利,已把他视为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威名远扬的王爷!朝廷从皇帝到大臣,对他是满意的,甚至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他的行动。因此,他们很慷慨地、频频地向吴三桂颁赏、施恩。在这方面,他们是丝毫不吝啬的。

同类推荐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热门推荐
  • 7天速成销售精英

    7天速成销售精英

    销售就是一场博弈战,你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销售精英吗?本书集销售方法、与真实案例于一体,传递全新的销售理念,迅速提高你的销售业绩,让你立刻跻身销售精英的行列。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第一妾妃

    第一妾妃

    惊世才女,权倾朝野,受尽宠爱,却不料一遭被人弃,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秀才一朝朝堂,休妻弃子,抚着她姣好的绝美之貌,那个脱离了秀才本相的驸马,变得狰狞惨绝,‘知不知道我一直不喜欢你出口成章的嘴巴’说完连根拔起了她的丁香舌。狠狠地攫住她的下颌,面色扭曲且狂笑,‘你的眼睛总是让男人着迷,还有你的脸,红颜祸水……’说完的同时,眼睛被剜了,脸颊划得面目全非。带着怨愤,独生爱女被一剑杀死,哀莫大于心死,携着全部的恨跳崖了。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她以血为誓,用灵魂跟魔鬼做了交易,重生后的她却成为了昭阳帝国苏家嫡女,身份成谜的苏涟卿,开始慢慢剥丝抽茧,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的时候,才猛然发现……
  • 韶华江山赋

    韶华江山赋

    十年前她从现代穿越至异世,助心爱之人一统江山,却惨遭背叛,命断悬崖。十年后她命丧九泉,却在另一副驱壳里获得重生。为复仇,她竟扶持自己的面首夺取帝位。但命定为“帝皇星”的面首,又岂会真的仅仅只是个面首?十年一梦,从苏醒的这刻起,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异世仙旅

    异世仙旅

    修真境界分为筑基旋照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度劫飞升。旋照开光融合心动为身动之境;金丹,元婴为意动之境;出窍,分神,合体为神动之境;大乘为不动之动的境界。山村教师意外落入修真古洞,走上修真之路。传送阵的失控让其跨越空间落入异世,种种际遇,挑战接踵而至,他将如何面对?
  •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角,他们无不是天地间的宠儿,好东西是他们的,好妹子也是他们的;每个世界都有N个配角,他们无不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在的,面对主角的强势,他们只能苦逼的送出自己的一切供人挑选;你敢逾越抢主角的东西?抱歉,绝症在等着你,意外在看着你……面对配角们日益艰辛的未来,苏易勇敢的站了出来。伟大的配角拯救者苏易,他一个人代表了穿越者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记住!他不是一个人!“让我们反抗吧!抢光主角的宝贝,抢光主角的气运!”苏易高举农奴翻身把歌唱的的旗帜奋勇向前。新书《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新的开始,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多多推荐收藏哦
  •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骠骑大将军府门外,两座威武雄健的石狮子前,明亮宽敞的青石板路上,司徒寒天一家不论男女老少,皆穿戴整齐,罗列而跪,神态端正肃穆,大气不敢出一声。在他们身前,站着数个青衣使者,为首一人头戴圆顶官帽,腰配乌墨锦带,下挂剔透翠玉。他翘着一丝兰花指,缓缓打开了一道明黄色的长绢,扯着尖细的嗓子,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徒将军家长女司徒玉纤蕙质兰心,温婉贤惠,德才皆备,朕闻得其作一曲《凤求凰……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