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800000003

第3章 赏识造就天才(3)

孩子能够把自己好的一面,如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做作业得了红花等向父母报告,说明孩子是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的。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但是,父母此时不要喜形于色,夸大事实,表扬过度。父母应该使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今后还必须继续努力。当孩子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时,说明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时父母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向孩子讲明白,知错就改是对的,但是,今后要求孩子少犯或者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如果孩子承认错误时,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声斥责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如果不告诉父母,还可以逃避惩罚。通过不断地积累这样的经验,孩子就会慢慢地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隐瞒起来。所以,只要孩子讲的是实话,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都应该冷静地对待错误本身,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向孩子讲清楚道理,增加孩子犯错误的免疫力。

2、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遇到孩子报喜不报忧时候的,父母应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孩子说的与老师不同,也不要急于斥责或打骂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孩子自己讲出真相,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明白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应承认,不能向父母隐瞒。父母应该明白,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犯了错误只要能够改正,就是好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向孩子发脾气是不好的。

除了跟学校和老师交流情况外,父母也可以向孩子的伙伴了解一些情况。向孩子的伙伴了解情况要讲究方法,不能像跟老师了解情况那样直接去问,最好是用聊天的形式进行广泛地了解。这样可以避免损害孩子在同伴中的形象。

总之,遇到这样情况,父母的态度要冷静,不要紧张。另外,父母要以身作则,说话算数。父母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正确对待孩子偶然的过失,不能让孩子产生过分的心理压力。

3.谨防孩子的嫉妒心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向父母索要某某穿的衣服与鞋帽,或玩具等。这种现象看起来平常,其实是孩子嫉妒心理在作怪。在小学校园里,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常常会得到老师喜爱,那些调皮的学生就会与这些学生闹恶作剧,这也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一般来说,爱嫉妒的孩子情绪变化快,一会儿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一会又咬牙切齿,打人、骂人或搞恶作剧,一会儿又自怨自艾,意气消沉。孩子的嫉妒心理,虽然不像成人那样表露得充分,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就必然会引起行为障碍。

作为父母,首先应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成人的嫉妒。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自私的心理,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待人,让孩子懂得别的孩子的长处都是通过刻苦努力得来的,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获得。第三,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不如人的地方也不要自卑,要么努力追赶,要么泰然处之。第四,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身家庭,不要处处都与其他的孩子攀比。

年青的父母们必须留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充满爱的健康环境里健康地成长。孩子健康的心理还要靠父母精心的教育,不要听之任之有“异常心理”的孩子。

14.比尔·盖茨的成功

每个孩子都孕育着专注的天赋,只不过由于引导上的差异,导致了今后在此方面差距的悬殊。孩子可能对许多事都有兴趣,但往往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事,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讲,不专心致志是许多孩子学习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家长对此应有足够重视。

比尔·盖茨能全力专注于某一事物的天赋十分明显,他只重视那些他感兴趣的重要东西,对其他事物一概不管。

1968年秋天,当在湖滨中学上学的比尔·盖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时,这个神奇的家伙便深深地进入比尔·盖茨的视野与神经,使他疯狂痴迷上了计算机。很快,八年级学生比尔·盖茨便挤进了高年级学生的圈子。他们的老师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比尔·盖茨一星期的时间就超过了。

当父母看到小比尔如此专注于计算机编程时,便不失时机地为他的痴迷让路,为其提供时间与物质上的帮助。比尔·盖茨在与同伴们编程时,他表现得非常卖力,常常废寝忘食,不是忘记回家吃饭,就是赶不上回家的末班车。但是他的父母从没有埋怨过他,而是代之以鼓励。父母对他的专心致志精神的呵护,终于使其在计算行业独占鳌头。

很显然,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比尔·盖茨的父母注重对他专心的保护与培养,因而使比尔·盖茨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使他的天赋不断被激活,直至转化为现实。

孩子专心不专心,涉及到儿童的注意力特征及培养问题。儿童的注意力与成人相比,注意的时间较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家长必须知道,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稳定地去注意事物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要求他们注意时间再长一点,对多数孩子而言是不切实际的苛求。而且,成人注意以有意注意为主,儿童的注意却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以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力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当孩子一二岁开始翻画册,开始自己动手画画、剪纸、摆弄玩具,以后又开始学写字、算术,看连环画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培养好。在孩子小时候培养注意力并不困难,就是想法让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注意力不分散,多次这样重复,就可以基本养成。我们可以让孩子做某事,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帮他排除外界干扰;让孩子对感兴趣的问题不断追根究底,积极思考;让孩子在兴趣广泛的基础上,选择最着迷的,并有意强化……更多的方法,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只为了一个目标: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孩子专心不专心,除了注意力以外,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生理、心理的因素,如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营养情况、体质等。然而,价格贵的食品营养价值并非就高,学习中孩子用脑较多,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核桃、芝麻、杏仁等有益智作用的食品。另外,应当让孩子在课外拿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既可以增强孩子体质,又可以调节孩子的大脑活动,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有好处。

孩子需要赏识,就像植物需要水分。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参天大树,就更需要加倍给予这种赏识的养分。聪明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和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证明自己的智慧,这就是最有效的赏识。这种赏识将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15.李嘉诚成功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的家长非常注意培养李嘉诚勤奋学习的精神。在父母的督促下,他小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太爱看书了,书就是他全部的世界,书里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不知道的东西,那么认真地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

他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问题,在这里他的全部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书使他懂得了许多。读书成为他的生命。看书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便越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李嘉诚的堂兄、退休的老校长李嘉来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别看嘉诚年龄小,读书却异常刻苦,我看见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着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没有去睡。”

至今,李嘉诚还记得。父亲如何引导他走上读书的道路。一天,父亲领他来到书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诚儿,这是咱家里几代人的书库,你伯父、父亲我和你叔叔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父亲带你来这里的意义,我也知道你能体会为父的深意。”

更令李嘉诚感动的是,父亲还经常陪他在灯下读书,好随时解答他层出不迭的问题,随时给他以精神的鼓舞,鼓励他挑灯夜战,勤奋学习。

回忆起自己亲爱的父亲,李嘉诚常常动情地说:“父亲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人,父亲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人格上,永远都给我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没有父亲的悉心培养,没有父亲的指导教育,我不可能有今天取得的成就,父亲给予我的,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衡量的。”

同类推荐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好父母 教安全

    好父母 教安全

    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其中,每年有26万孩子(也就是每天有712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10-19岁孩子最大的意外死亡杀手,这还不包括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致残。这些孩子本可以健康成长,但却因为父母疏于对他的安全教育或照看不周而遭遇意外。毋庸置疑,安全,对于孩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 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热门推荐
  •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成为了生命岩画的记录仪……
  •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一款用指尖跳舞的网游。它是所有故事的开端,但不是每个故事的结尾。或许现在站在你面前的人对你来说很陌生,但是,到了游戏中,你们可能是好朋友、死党、死对头、甚至挚爱。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
  • 狂野未婚夫

    狂野未婚夫

    最后的意识停留在飘飞的痛楚中,如飞沫般飘洒的鲜血,浸湿了白色的单衣,痛,尖锐而痛狂!没有力气再挣扎,只感觉身体在麻痹中冰冷下去,李思棋痛苦的瞪大双眼,她出车祸了,在回家的路上,她午夜的路上,她亲吻了一淌未班车。惊恐的尖叫声,乘客乱作一团。眼前一片的空白,李思棋不甘心的瞪大眼,却也只能死不瞑目的断了气!冰冷,黑暗,无止无尽的痛楚,像是刀割在肉里,痛的她死去活来,活来又仿佛……
  • 霸道校草霸道爱

    霸道校草霸道爱

    “抬起头看着我!”一声很温柔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引来了一群同学的围观。“抬起头看着我!”见我并未抬头,他再次开口。为了能早点脱离,我慢慢的抬起头,一怔,天哪,怎么会是他,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草级的男生宫陌涵,我撞到了他,我居然撞到了他,该怎么办……“我,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的连说话都连串不起来。宫陌涵扼住我的下巴,让我的眼睛直视着他,然后眇了眇周围围观的同学们嘴角扬起淡淡的一抹笑意:“伊怜梦,做我女朋友,我喜欢上你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白痴都能听得懂。
  • 管理定律

    管理定律

    什么是管理?“管理”一词,最初的意思是竹管的纹理,后来在现代社会中,拓展为以人为中心,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人们学习管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学好管理学,用好管理学,将对我们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可以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 洪荒白衣圣人

    洪荒白衣圣人

    现代修真者被自己哥哥算计,回到混之中,自己练功。见识盘古开天地,见识龙汉大劫罗睺威,见识鸿钧老道传道统,见识三清也有吃憋时。洪荒大能满天飞,其中尤以巫妖二族威,帝俊太一掌天庭,十二祖巫控大地,二族争斗几多时,白衣却是见证人。
  •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作者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审计师事务所工作,应邀为多家企业进行过咨询、培训工作。已出版十余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本书是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重点图书,内容轻松诙谐,每章都有一个小故事和知识小卡片,可读性强。作者廖康强是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对于儿童心理有很深的研究。本书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嫡女要狠

    嫡女要狠

    来来来,买定离手,赌姻缘嘞!前世赌的不好,为了夫君赔心赔身,还赔进了小命。这一次我要压对宝,咦?旁边那只笑面狐狸不错,不但武艺高强,黑心黑肺,还是大名鼎鼎的九王爷,某女勾勾手指:“亲亲相公,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