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100000014

第14章 吴越文化——一个尚文的部落(2)

南京的景适宜用心去体会。与静默的景物无言相对立,任记忆的翅膀无风而动。不必慨叹玄武湖水日益的孤零沉静,惟有岸边黑色的水鸟伫立最高的枝头,摇摇晃晃地与人相伴,沉默而执著的金陵只是以这种姿势在守口如瓶间,让灰飞烟灭的往事弥漫在空气里,涤荡着凡尘与浮燥;也不必怅惘雨花台下雨花石的难觅踪迹,滴滴泣血珠子早已隐化成英雄们肃穆凝固的神情,跟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在所有的故事都演完了,它们依然灵魂不死,积年的灰尘,层层落下,闪着金色的光化。

秋雨的季节是最能勾画南京的季节,云烟一遍遍过眼,一场场昨日旧梦,在细雨中扑扑而落,无论梧桐叶如何摊开片片的小手掌,也无法承载厚重的悲喜。在这座隐性的城市,它的历史就像一座华丽的坟墓,所有不堪思忆的繁华都成了最绝纱的传奇的背景。

说美人英雄不一样,英雄容易说,但没人说得清秦淮八艳容貌如何美丽,没人说得清金陵十二钗怎样绝色。形容一个女子如何漂亮,无非国色天香,沉鱼落雁。可是人们偏偏只记住了秦淮八艳这几位。秦淮八艳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美人,也许在于她们不像中国历史上其他的美人那样,专门是为帝王准备的。她们不承担亡国祸水的罪名。在爱情方面,她们享有较别人更多的自由,她们有选择的权利,换句话说,一般的男人可以爱她们,她们也可以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秦淮八艳和西施相比、和赵飞燕相比、和武则天相比,更多一些平民百姓的人情味。当然,秦淮八艳的真正意义,关键在于她们有不做亡国奴的骨气,在于她们很好的文化素养和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识。外在的美可遇,内在的美难求,时穷节乃现,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才能看得出一个人的节操。秦淮八艳是一面镜子,桃花扇底看前朝,通过这八位不同凡响的风尘女子,人们看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颓败,是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装腔作势。像钱牧斋和侯方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这些才子都是先唱高调,最终却失节投机,走到他们平日所鼓吹的理想的反面去了,爬得太高,跌得就重。倒是秦淮河边的八位小女子,轰轰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气歌,活活羞煞男子汉大丈夫。

南京不是一个浪漫的城市,南京的历史又似乎不缺乏浪漫的爱情故事:“秦淮八艳”、“江南才子”,夜游秦淮,文德桥畔赏月赋诗。梨花似雪春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十里秦淮的一大绝货就是女色,这些款款生情的娇娥争妍斗艳朝歌暮弦,使得江南的富贵红尘分外妖娆。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所贡院和高等学府夫子庙一带,是勾栏瓦舍人烟凑集的闹市区,也许是士子如云的缘故吧,周围烟花青楼随处可见,南边为“南曲”,属艺妓所在地,北边为“北曲”,为娼妓所在地。文人雅士们在这里“夜夜长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柔美的流莺在金粉楼台上呢喃,秦淮河打开了她温香彩丽的石榴裙,从里面飘出习习诱人的春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妓,像南齐杭州名妓苏小小,唐代徐州名妓关盼盼、长安张红红、霍小玉,北宋汴梁名妓李师师、谢天香,南宋扬州名妓张惜惜,明代开封名妓杜十娘、苏州陈园园,清代北京名妓小凤仙、苏州赛金花,等等。“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这些沦落风尘的青楼粉黛,不仅仅因为是绝代佳人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具有独特的品性和才华。“一个女性低垂的双肩好像垂柳柔美的线条,她的眸子如杏实,眉毛如新月,眼波如秋水,皓齿如石榴子,手指如春笋”。在林语堂的妙笔下,女人总是天然就有着许多的美质。他所描绘的这种林黛玉似的弱风扶柳般的女性把我们带到了秦淮河畔。董小宛、李香君、莫愁女们的爱情最后还不是明珠投暗,后有史学家分析南京人性格中的缺陷:过分中庸。所以杜十娘不是南京人,烈女也多出在安徽。

因为那曾经夜夜笙歌的十里秦淮早就氤氲了这个城市的潮湿与缠绵。而由这万古多情之水孕育的南京女人也就注定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女人,所以有人说南京的女人总有一种想让人征服的气质,是那种让男人英雄气短,抛弃江山也在所不惜的气质。

正如南京这个城市既有江河湖水这样大开大阖的景象,又有溪涧幽谷这样娓娓道来的景致作衬托的精致完美,南京的气候亦是变换迥异,夏天热得像个大火炉,冬天冷得似个电冰箱。

三、欲把西湖比西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以其古朴幽静的园林和风月无边的太湖著称,杭州则以仙女般美丽的西湖而闻名。西湖是杭州城内气丛生的源泉,它积蓄生气催发万物,使周围人物荟萃、英才辈出,四方财富汇聚。水与山不同,山是刚毅的,尤其是北方的山;水是阴柔的,尤其是南方的水;山是阳性的,水是阴性的;山是尚武的,水是崇智的,也难怪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郊。它曾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由于长期泥沙的淤塞而衍变成湖,再承受山泉和溪流的补给,最终形成今日举世闻名的旅游湖泊胜地。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在旖旎的西湖景色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湖十景”和“西湖新十景”,人称“西湖双十景”。西湖十景之名源出于南宋西湖山水画的题名。清朝时康熙皇帝为十景亲笔写了景名,并刻石建碑;乾隆皇帝时又对十景一一题诗。这样,自南宋开始得名的“西湖十景”一直流传至今。外地人来西湖往往有两种玩法:一类是怀幽古之思情,看历史的西湖、文化的西湖。西湖的传说太多了,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苏小小到秋瑾,西湖边铺的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沉淀了诗歌和故事。另一类是纯粹的看西湖景,一池悠悠然的水,一片悠悠然的山,加上苏堤白堤上悠悠然随风摇摆的柳条,再匆忙的游人也变得心平气静,脚步也从容起来。西湖风光之美,真是“古今难画亦难诗”。

西湖三面群山,根据岩性差别和山势高低,可分为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竺山、五云山等,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带。内圈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吴山、葛岭、宝石山等,山势较低,多洞穴,著名的有烟霞、水乐、石屋、紫来等溶洞。

西湖不仅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它更因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生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等,都埋骨于西子湖畔,他们的英名和浩然正气长留于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间。古代的诗人画家,如著名的白居易、苏东坡、柳永、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都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千古流芳的名篇华章。西湖也因他们的题咏和描绘而更负盛名。

西湖之美,自古难言。“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宋人汤促友的两名诗早已指明这一点。然而,西湖之美,却又人人可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心知口难传。”苏东坡这几句诗,道出了西湖的慷慨与宽宏。只要你愿意与她“相亲相近”,她总会给你几分美的享受,美的乐趣,只不过要看你如何与她“相亲”,如何与她“相近”罢工了。一言以蔽之,欲领略西湖之美,唯“品”之或能得其一二。

苏东坡诗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坡诗的前两句,寥寥十四字而将西湖胜景和盘托出:水光山色,晴好雨奇。东坡诗的后两句,以天才的比喻将西湖人格化,遗貌取神,舍偏取全,避实取虚,将绝色美景与绝代佳人联系在一起。西湖山水神韵无论晴雨雾雪,无论浓妆淡抹,尽在不言与想象之中。而且,我国女性向以东方人特有的秀美著称于世,苏轼的妙喻,实际上也正是着眼于此而对西湖作出了高度的概括的全面写照和评价,无怪乎这首诗被公推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他对西湖的定评则被赞誉为“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西湖的秀水幽山,千百年来曾倾倒过多少墨客骚人。他们各逞所能,创作了大量诗、词、曲、赋、文、联、剧、画、字、印,乃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工艺珍品,名点佳肴,它们无不是西湖山水滋养哺育之下的精神文化产物。反过来,它们又泽润山水,美化山水,传播山水,使山水之美得以诗(艺术)化,在诗化中得到升华,即所谓“文化地生辉,地以文益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名山胜水何止千万,像西湖山水那样自唐以来,被文学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家写入诗文书画连篇累牍的却是绝无仅有。所以有人提出,西湖山水的文化甚至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即“西湖学”来研究。

自从苏东坡将西湖比作西子(西施),西湖便与女色有了瓜葛。西施虽说是越国的巾帼英雄,对于吴王夫差讲却是“祸患”。后来,南宋群君臣耽乐湖山,终至亡国,西子湖又成了祸根之一。在“女色亡国论”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封建时代,西湖误国已成铁案。其实,兴亡衰变与湖光山色红粉佳人有何相干?岳坟正是西湖的英雄气所在,西湖山水占尽妩媚,并非全是儿女情长,而是节侠、红粉和睦相处,相得益彰。怡荡迷离之外,同样也有使人齿牙尽裂、侠气骤升的一面。爱山爱水与爱国爱家原本是相通的。正因为此,生前最佩服岳飞、于谦二少保、死后与他们一同埋骨湖上的明末抗清英雄张苍水(煌言),兵败被执,坚贞不屈,临刑前,遥望南山,还要无限深情地道一声:“好山色!”明清之前,一般人都把西湖比作美人,湘湖比作隐士,鉴湖比作神仙,而明清之际的张岱则认为:余以湘湖为处子,眠眼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而鉴湖为名门闺淑,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乍一看,张岱竟将西湖比作“曲中名妓”,岂不太唐突西施!但接着往下读,作者的微言大旨就渐渐明晰起来了。张岱指出,人欲逛西湖,无非是当成狎妓那样,热闹一番,喧哄一阵,亲热一刻,如此而已!这自然不贬低西湖山水的身价,而是借评说游湖揶揄调侃,讽世刺俗。接着,张岱就西湖山水的性情怎样,风味如何,西湖最真美的面目究竟何在,提出自己的见解。

西湖山水是客观存在,应当也必然有客观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而人们尽可按自己的理解、按自己的口味去游赏和品味西湖山水,去寻觅和占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西湖山水的真善美。

四、江浙气质

江苏和浙江文化都是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现实文化性格也是比较相近,所以将江苏人和浙江人誉称为“江浙人”。燕赵尚武,吴越尚文,这是历史传统,也是现实性格。江浙人有很强的人文传统。中国文化南移以后,江浙一带的大学问家、大文豪层出不穷。

有人说江浙文人占据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这一点也不夸张,近现代“江浙出文人”,已成为众人的共识。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亦如为什么德国人出哲学家,而法国人多思想家。

丹那在《艺术哲学》中说:“法兰德斯人的气质的确是在富足的生活与饱和水汽的自然界中养成的,例如冷静的性格,有规律的习惯,心情脾气温和安定,稳健的人生观,永远知足,喜欢过安乐的生活,讲究清洁和舒服——主要特征后果深远,连城市的面貌都受到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不是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氛围和时事风云造就了这种奇怪的现状呢。

1.东南财赋地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趁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多情浪荡子柳永这首才情并茂的《望海潮》,把江南充斥着巨大财富的美景描绘得令人神往不已。这些美丽的文字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统治着北方茫茫旷野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读这首词后,周身热血沸腾,夺取江南这一人间天堂激发起来的勃勃野心不可扼制地张扬开来,他立即下令调集强悍的女真骑兵部队杀奔南方,并亲自担任这支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的统帅。唐王朝天宝二年,正值以迷恋美色与音乐在历史上出尽风头的唐明皇统治时期,大臣韦坚将满载着江南各地特产的几百艘漕船运到了长安。风和日丽下悬挂着鲜花大绸花的漕船各自标写着自己的郡名,广陵郡运来的是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运送来的是京口统衫缎,晋陵郡运送来的是折造宫端绫绣,会稽郡运送来的是瓷器、罗绢、吴绫、绛纱,宣城郡运送来的是空青石、纸、笔、黄连,吴郡运送来的是方丈绫等,此外还有杭、婺、衢、越等州运送来的上等黄白状纸、上等案纸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这件事情足以看出早在隋唐时期江南就已成为整个中国最富饶的一块沃土。两宋以后,人们更是以“苏湖熟,天下足”来盛赞吴越经济。元朝时,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北方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南方则相对稳定,“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上有在堂,下有苏杭”成为人们对于吴越经济,吴越文化的最好赞语。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江南富贵红尘使我们不但想起了扬州艳惊天下的琼花,也使我们想起了“骑鹤下扬州”这个典故。拒说有三个秀才被扬州繁华的瑰姿深深地迷住了,当他们互相提及一生最大的愿望时,一人说“我要是能够天天骑着黄鹤到扬州城里去就好了”,另一人说“我要是能够天天腰缠十万贯钱到扬州城去花就好了”,听完两人的话,剩下的一人接嘴说道:“我要是能天天腰缠十万贯钱,然后骑着黄鹤到扬州城里去花就好。”这则典故把人们对江南那种微妙而深刻的向往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杭嘉湖地区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发展蚕桑业,经多代的经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为吴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吴越之地具有重商的传说。明清之际,吴越之地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充分的反映。如明朝冯梦龙所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梦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三言”、“二拍”中,对明代中后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景象有过细致的描述。经过历史积淀,吴越人养成了重商抑农的传统。他们办企业、重教育,使吴越之地成为近代、现代、当代中国最富裕的区域之一。

同类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热门推荐
  • 绝世舞娘:与君共白头

    绝世舞娘:与君共白头

    他与她初识时,他们只懂得在泥地里打架。所有的缘份只因一只珠钗而起。他与她相爱时,她早成为他的至亲。他们相思成瘾,相思成疯;他与她相守时,他们学会了相依为命。在经历了种种人世沧桑变迁,她早已成为他的心灵归属,即使她已不在人世。。。。。。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贵女其华

    贵女其华

    云丰二十五年,回到命运转折那一刻。本为贵女,但处处受制。诱骗她的秀才,心怀鬼胎的丫鬟。府中姨娘各怀心计,庶女长姐颐指气使,胞姐冷漠疏离,祖母爱财,唯一能庇护的母亲却是清冷。她要改变这一切。贵女之位徐徐图之。帝师外祖父本疼惜女儿。长公主干妈却豁达豪爽。她助父亲步步高升,帮哥哥赢得心爱女子,令王家显名于云丰。她意外结识穿越人士,发展商业,助世子,支持太子,又倾尽全部事业驱除外敌。当走出府门,她仍傲然于世。且看贵女如何显耀其华!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

    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为该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国民阅读文库”之“国学启蒙书系列”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双色注音的方式;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九世媚尊

    九世媚尊

    “嘀嗒.”错愕的看着鲜血融进了不小心滴在一个很旧很旧的破镜子的镜面上,于是...夏然开始了她苦逼的穿越之旅.一朝被穿越,时时怕没命.一世,她出生了,倒霉也随之而来.所谓的爹爹为了给怀孕的娘亲弄点补身子的野味,不慎跌入悬崖,挂了.娘亲看到了被抬回来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不小心动了胎气,她早产了,于是夏然带着迷茫出生了,娘亲却死了,她一下子成了孤儿.等她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已经重生的时候,就被认为她是不祥之物的村民丢进了河里,华丽丽的――淹死了.二世,她附魂在了一个刚死去的女孩身上,还没来得及喘气,一巴掌甩过来,把她甩得晕头转向,还没看清是谁在甩她巴掌,狠狠的一脚踹上了她的肚子,她口吐鲜血――挂掉了.三世,她已经非常的淡定了!她成为了一个大小姐,家族的嫡女,天才.还没来得及骄傲与庆幸,突然跑出来一个蒙着脸一身黑衣的刺客,一个暗器在她脖子上划了一个口子――被杀了.四世,她带着郁闷的心情又投胎了.老天爷总算开眼了,让她有了幸福的人生,还爬上了人人羡慕敬仰的天仙之位,更有爱她爱得疯狂的追求者,于是,她被爱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追求者给活生生的――吃掉了.五世,她又出生了,知道自己永远会带着记忆投胎,投胎,再投胎,这种感觉快要疯掉了,还是小小婴儿的她正打算准备咬舌自尽,路过的一个能人把她从爹娘手中带走了.于是,她走上了修真之路.傲人的天资和妖孽的天赋让她一路扶摇直上.她紧张而小心的低调走着每一步路,终于!她在所有人艳羡的目下光,就要飞升到另一个位面去了,可是滚滚天雷直轰而下把她轰得遍体鳞伤,然后――电死了.六世,她终于知道了,不管她如何努力,再低调再小心也会死得很惨,于是,她干脆就躲进了一个古墓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却意外的捡到本魂修,修炼到一定等级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跑出去了,认识了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同时为她大手出手,她还是狗血的死掉了――被误杀.她彻底崩溃了,带着愤怒的心情和恐怖的回忆,第九次被强行扯进了投胎之道.艳日昼起,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在这个时间里诞生了,这便是第九世重生的苦逼夏然.谁想死?谁也不想死!她只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平凡人类,凭什么让她来承受这些莫名其妙的命运?她不接受!她要反抗!第九世...终于苦尽甘来!啥?五行灵根是废物?低调,她会在顶峰笑看着曾经嘲笑过她的人.逆天的宝物使她成为神一般存在的炼丹师,你能吗?
  • 农门医香

    农门医香

    她是现代的金牌中医,因为一场意外而魂穿异世。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她决定要好好过日子。酿酒,卖药,经商,她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她能够接受弃女的事实,也能够接受已为人妇的事实。但是,为何她这个夫君已经将近而立之年?这个年龄在古代,真的不算是晚婚?真的木有问题吗?好吧,既然已成事实,她无法改变,就只好接受。但是,为何这个男人还整天一副严肃的模样,还满口的三从四德?这个真的是正常的吗?真的不会有问题吗?有问题,绝对有问题,她誓要将夫君改造成新好夫君!她要让这个人知道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他是古代的勇猛将军,因为卷入一场风波而被革职查办。革职就革职吧,反正他也不想再过那种刀光剑影,马革裹尸的日子了。年纪老大不小,家中老母急招,婚事迫在眉睫。本着女人都差不多,娶哪一个不是娶?于是,他就在路上捡了一个小媳妇!小媳妇眉清目秀,只是性子娇蛮,标准的娇千金。他左思右想,觉得身为男人就的负责,就一忍再忍。谁想,一次意外,小媳妇化身温婉淡然俏佳人。只是,这个媳妇的想法为何有些奇特?三从四德,女戒女红她全不会!这个可不行,他誓要将小媳妇引入正途。他要让这个小女人完全属于他,为他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悠悠田园,清清药香,且看一代弃女如何书写锦绣医香。温情脉脉,痴恋浓浓,且看一代医女如何调教顽固夫君。温柔佳人,情深几许,百炼钢终成绕指柔!精彩片段抢先看:“你从小熟读的三从四德都遵循到哪里去了?”一身墨衣,面容冷峻刚毅的男子严肃道。对面一身青衣,温婉淡然的女子听到这话,秀丽的眉头轻轻一挑,讶异道:“三从四德?必学的吗?”男子听到这话,浓眉皱起,“你是女子吗?怎么会不懂这个?”青衣女子眸色一亮,轻声道:“懂的,当然懂。”“哦,那先说说三从吧。”墨衣男子神色一动,心中一喜,想着用传承千年的礼教来试压,害怕镇不住你个小女子?“第一从,媳妇出门要跟从;第二从︰媳妇命令要服从;第三从︰媳妇讲错要盲从。”墨衣男子听完当即面皮隐隐抖动,嘴巴微张,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