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6600000005

第5章

篇主要论述的是平时训练部队应该把握的问题,强调了良好的军事素质来源于平时严格的军事训练。步调一致、协调统一是发挥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平时注重部队和官兵的作风养成,抓好平时的教育训练,这是提高部队军事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只有熟悉统一的号令,才能使部队在实战中根据号令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进退自如。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其中的军事战技能训练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现今在部队仍然在使用。即训练方法的分步组织:先基础、后应用,先单一要素、后组合要素,先个人分练、后集体合练,相关单元组合成为训练的雏形。

【原文】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三军之士,素习离、合、聚、散之法,备谙①坐、作、进、退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②以应变、听金鼓③而进退。如此,则无不胜。法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④。”

【意译】

在作战中,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可与敌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宽阔的地区做战场,以便于部队遇到敌人时,视主将的旌麾而改变行动,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音就停止。这样与敌作战就能获得胜利。《论语》指出:“指挥大部队作战,能进就进,不能进就停止。”【原例】

战国时,魏将吴起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自《吴子·治兵第三》)

【译文】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说:“将士常常战死于没有打仗的本领,失败于缺乏灵活的战术。所以用兵的法则,以教育训练为先决条件。一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十人;十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千人;千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万人;万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全军。战法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

这就是为将帅者的职责。”

战例点评之一

桂陵、马陵之战

时间:公元前353年;公元前342年

地点:桂陵(今河南长垣北,一说为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

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山东郯城一带)

将帅:齐国:田忌、孙膑魏国:庞涓

兵力:桂陵之战:魏军8万,齐军8万

马陵之战:魏军10万,齐军5万

结果:桂陵之战是一次著名的截击战;马陵之战则是一次著名的伏击战,是战国前、中期,齐、魏两个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最终以魏国两战皆败而告终。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以及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战略指导思想和战术手段都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作战背景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各自积极向外扩张,同时又联合对付周围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胜利。魏率先在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与韩、赵两国合力兼并邻国土地,使许多弱小诸侯称臣,国势日渐强盛。然而赵、韩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实利,只是徒令魏独自强大起来,这反而对与之相邻的韩、赵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三晋联盟随之逐渐瓦解,魏、赵、韩各自图谋发展。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kuī)、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受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教”,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dí)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通过一系列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

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

魏的兴起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嫉恨。魏国为便于统治其广袤的东部地区,加强控制东方诸侯,避开受西方强秦威胁,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从而与向中原扩张领土的齐国形成尖锐冲突。

齐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向东扩张的严重威胁,它就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齐一度试图削弱魏在中原的势力,曾出兵攻占魏地观(今河南清丰南),并迫使泗上诸侯由朝魏而朝齐。然而在魏惠王时,魏尚有相当实力,齐必须拉拢韩、赵才能达到削弱魏的战略目的。为摆脱魏霸权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25公里)相会,赵的行为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适逢公元前354年,赵在齐支持下,向依附于魏的卫发动战争,出兵攻取卫国漆(今河南长垣北)、富邱等地,并派遣驻扎了部队,迫使卫屈服向赵称臣。于是,魏惠王便借口保护卫,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进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并征调宋军队助战。赵成侯急忙派麛(mí)皮求救于楚,楚宣王采纳了将军景舍的建议,表面承诺出兵,实际欲待赵、魏两败俱伤后,而见机取利。麛皮识破楚的意图,建议赵王与魏讲和,然而赵王犹豫不决,不想就此向魏屈服。同年,魏虽然被秦乘机大败于元里(今陕西澄城南),然而魏不为所动,仍然命令主将庞涓加紧攻赵。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赵遂于公元前353年遣使臣向齐请求救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魏、齐首先爆发了桂陵之战。

二、作战经过

齐威王闻报赵告急,遂立即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齐将段干朋(一说段干纶)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的信用,也必然降低了齐在诸侯国面前的信誉,还会给齐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主张出兵救赵。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前的战略形势来分析,如果立即出兵前往邯郸,赵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击魏的战略方针。

具体地说,是先派少量兵力南攻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以牵制和疲惫魏军。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对魏发动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既示齐已出兵,又可待魏疲赵破之时,齐则两收其利: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后导致赵遭受重创、魏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战胜魏和日后控制赵及进军中原创造有利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根本利益,因此被齐威王欣然采纳。齐威王决定派部分兵力与宋、卫部队合攻魏襄陵,牵制魏军。主力则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同年,赵成侯决定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

当时魏的扩张,也引起楚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出兵攻赵,后方空虚之机,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南部的睢、地区进攻。而西边的秦也不甘示弱,发兵攻打魏安邑等要地。这样,魏实际上已处于四面作战的困难境地。但魏实力十分雄厚,主将庞涓又决心坚决破赵,不为其他战场的局势所动摇,因而一直排除干扰,全力维持着邯郸方面的主攻局面。

魏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主力8万救赵。

田忌的作战计划是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则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他料敌审形,认为魏强齐弱,赴赵地直接与魏军交战,则是以弱敌强,必然导致失败;可乘魏军精锐在赵作战,魏都大梁防务空虚之机,采取“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必救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困境自解的策略。他解释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众殴斗,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厮打。指挥部队解围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已经一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在在赵,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军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长途行军,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都大梁挺进。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计示敌以齐军将帅无能,冒着粮道被市丘魏军截断的危险,故意以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邑大夫率军一部先攻人多兵众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结果兵败战死,造成齐军固弱、指挥不力、不堪一击的假象,并掩盖齐军进军大梁的真实意图。平陵之战后,孙膑迅速以轻车锐卒西进,直扑魏都大梁,将主力分散隐蔽其后,以示齐军兵力薄弱。大梁是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此时处于危急之中,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难刚刚攻克的邯郸。庞涓自恃魏武卒精锐,竟弃其主力于后,率轻锐部队兼程赶回魏国,企图全歼齐军于大梁。孙膑闻报魏军已回撤,即令齐军折向北,部署齐军将魏军还师的必经之路——桂陵,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截击魏军于归国途中。魏军由于长期进攻赵军,兵力消耗很大,加上长途跋涉的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遭到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以逸待劳的齐军的突然袭击,一经接触,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严重失败。其已经占领的邯郸等赵地,至此也就得而复失了。

魏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严重失利。公元352年,魏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旧都安邑(今属山西运城)。楚也攻取了魏的睢水等地。然而魏实力尚未从根本上被削弱。同年,魏军打败齐、宋、卫三国联军,迫使齐求和。对秦进行了反击,迫使秦与其修好。与此同时,赵也和魏媾和了。

公元前344年,魏国主盟,召集邹、鲁、宋、卫等国赴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会盟,自称为王。齐、楚、韩等国对此不满,拒不赴会。到了公元前342年,魏又穷兵黩武,命庞涓率军攻打比它弱小的韩。韩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求救。齐威王一如当年那样,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邹忌依然持反对态度,不主张出兵,而田忌则主张发兵救韩。齐威王征求孙膑的意见,孙膑谈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赞成早救,而是主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韩国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竭力抗魏。当韩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从而“尊名”、“重利”一举两得,既可令韩完全听命于齐,又有更大的把握战胜强大的魏军。齐威王于桂陵之战后图谋继续利用三晋矛盾,给魏以致命打击,遂采纳孙膑的建议,暗中许诺于韩,齐将出兵攻魏。

韩得到齐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都已疲惫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起兵5万,率领齐军直趋大梁。

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战法,直奔魏都大梁,庞涓闻报齐进军国都,遂立即撤除韩围,主力回返。魏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之极。于是决定暂时放过韩国,转将兵锋直接指向齐军,急欲击灭齐军于大梁。其意图不言而喻:好好打击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然而齐军在过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入魏境不久,得知韩围已解,即准备还师齐。

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追击齐军。在过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时,太子申本欲听从徐子的建议退军,但庞涓自恃精锐,邀功心切,欲全歼齐军,并深入齐本土。于是,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已不可避免了。孙膑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情况,孙膑认为战胜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形误敌,诱其深入,而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设想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全力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创造性地施展了“减灶”的计谋,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率领魏军接连3天一路追来,见齐军退却避战而锅灶的数量又天天在减少,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经过长途跋涉,兵力已损失、逃亡大半,必然不堪一击。于是,竟不用主力,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要,是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于是,孙膑遂在马陵设伏,将铁蒺藜布于前,当作沟堑,以战车、大盾构成野战的前沿壁垒,在战车上布置弓弩手和执戟甲士。并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见到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军事先锋

    军事先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极品魔少

    极品魔少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某人的老爸是局长,某人的老爸是市长,某人的老爸是董事长,而我的老爸却是……十八岁之前,我从未见过他,当这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才知道,他是一个魔鬼,来自地狱最深处。他给了我一双恶魔之瞳,能让我看清人心的善与恶,灵魂的黑与白,以及,正常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无限精彩,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对魔鬼老爸说一句:混蛋,你还能更无耻一些吗?
  •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培养自己的人脉圈,找出自己人脉关系中的贵人,向他们借力,就能大大加快自己积累财富的速度;人脉中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只有善于思考,提高警惕,才能避开雷区,在经营人脉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内容环环相扣,实用性强,希望大家在认识到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学到成功经营人脉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其实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茶的起源,到如今,茶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了风靡世界的饮品之一,甚至还形成了不同风情的茶文化。让我们我们从茶的起源,著名的十大名茶,沏茶,品茶,各国特色饮法,各式茶具等方面让大家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某女气急败坏,狠狠地擦拭自己的嘴巴:“不近女色,清心寡欲吗?你刚刚都干了什么!”某男微微一笑,看着她抓狂,心情极好:“不近女色,女儿哪来的?不清心寡欲,你怪我到处留情怎办?”穿越后,有空间戒指,有一亩三分地,只是,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包子,最重要的是,这小包子还是她的,那……那孩子他爹是谁?不管了,有田有饭吃,一人也是养,两人也是养,平日里没事种种田,背后咱们空间戒指内修修仙,把日子过得美美的……
  • 独爱之糊做妃为

    独爱之糊做妃为

    她被神女诓骗穿越异世成女婴,遭人陷害被弃荒野,八岁外出讨生活,她竟然戏耍当今世上最不该招惹的男人,还好,她偶遇糊涂王爷爱子心切,乌龙成小王爷,富贵荣华,外加人身安全,明与皇子厮混,暗与地痞结帮,哪知有一天,他认出她,郑重警告,“从此,你休想再逃出我的手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