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的抒情小品写于19世纪的后三十多年,这个时期音乐上的民族主义浪潮兴起,民族主义思想影响最大的是俄罗斯和北欧各国,在民族主义音乐家里,格里格是北欧地区较有影响的一位。他自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钢琴,稍长又随本地的音乐家学音乐。挪威地处欧洲大陆的北部,偏在一隅,经济和文化事业都不太发达,在本国,他无法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1858年到1862年,格里格在德国的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作曲,副科是钢琴。毕业以后,他没有留在欧洲的中心地区,而是回到挪威,一边当钢琴教师一边作曲。这时,他着手消除自己学习传统的音乐技法中带来的德国化影响。格里格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带动下,为自己立下了创造民族艺术的志向,他的钢琴抒情小品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的艺术实践。
格里格的六十六首抒情小品可以构成一个淡雅清新的水彩风景画廊,其中冷色调居多,又不乏热情与浪漫。格里格善于把大自然融入自己的音乐,在他的音乐里可以感受到挪威的自然风光。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端,面临大西洋,海岸线多峡湾,大西洋暖流冲激着无数的山岩和礁石,蓝色的海湾翻卷着泡沫,把湿润的海风送上陆地,山地上有大片的松林,冬天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冬季是漫长的,接近极地的冬夜寒冷而静寂,白昼短暂到只有几个小时。当春天来临,人们尽情享受明丽的春光,春的温暖与妩媚给人们带来对生活的渴望。抒情小品第三册里的第六首《致春天》,生动地描写了经过漫漫冬夜迎来春天的欢愉体验。音乐描写了春的来临,春风融化积雪,潺潺的溪水汇集成奔流的春潮,伴随着春水,涌动着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充满阳光和欢乐。这首《致春天》是格里格的抒情小品里着名的一首。
格里格对挪威的自然风景有深厚的感情,在抒情小品第三册里有一首《我的祖国大地》,格里格在给友人的信里写过这首钢琴曲的产生:“在安静的早晨,划一只小船或在礁石峭壁间徜徉,你会觉得怎样呢?不久前的一天,我在这种渴念之情的驱动下写了一首安宁短小的感恩之歌……如果特罗尔德豪根四周的景象更加宏伟壮观的话,音调就不是这样了。但我为它们现在的样子而高兴,而且,从这种静谧的快乐中……产生了一首乐曲。”
抒情小品里有一些颇为生动的描写性乐曲,《蝴蝶》是典型的一首,这首乐曲轻盈华丽,表现上下翻飞的蝴蝶在风中的美丽身姿,音乐轻灵生动,绝无浓艳的色彩,是格里格钢琴小品清新风格的典型,也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十册抒情小品里最精彩的是第五册,这一册里的六首乐曲都堪称格里格的代表作,他把其中的四首改编成管弦乐,就是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抒情组曲》。
格里格的六十六首抒情小品题材和表现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挪威民族风格,无论是描写大自然风景,还是表现民间生活,抑或是出自个人内心的抒情,都贯穿着一种基调,这个鲜明的特色是格里格根据挪威民间音乐特点提炼而成,它被音乐评论家们称作“格里格动机”。格里格的灵感和独创的艺术个性使他的音乐在欧洲的广大地区流传,他也成为国际知名的作曲家。
挪威是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远离欧洲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事业发展较晚,这个国家有两位世界文化名人,一位是戏剧家易卜生,一位是格里格。这两位艺术家使挪威文化达到相当水平,加入到欧洲文化艺术的大家庭里。这两位艺术家在挪威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民族英雄。
格里格的抒情小品虽然只是一些短小的乐曲,但作品形式的大小不是艺术的标准,优美精致的小品可以和一部大型交响曲媲美,同样可以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最有特点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抒情小品,格里格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
布鲁克纳是19世纪中晚期一位奇特的音乐人物,他身处浪漫主义时期,却自立于潮流之外,他对音乐发展没起过什么推动作用,也不曾转移风气,标领新异,但所有的音乐史都会写进布鲁克纳这个名字。这是因为,他的交响乐脱离主流文化,自成一体,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布鲁克纳发表过九部交响曲,加上未发表的两部,一共是十一部,以数量论,他是19世纪交响作曲家里最多产的。《第八交响曲》是布鲁克纳艺术成就的最高点,这部交响曲使他获得了很高荣誉。
布鲁克纳是一位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愁容惨淡,忧心忡忡,似乎永远在思量如何在音乐里调和古典音乐与浪漫主义的矛盾,事实上,他最终选定的是古典风范,是巴赫、海顿、贝多芬建立的辉煌的古典。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登峰造极的大师,是古典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的第一位作曲家。在贝多芬身后,欧洲音乐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9世纪中期浪漫派潮流已经席卷欧洲,形成音乐文化主流,这时要想把音乐恢复到贝多芬的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注定是要失败的。布鲁克纳承袭古典传统,一生惨淡经营,孜孜以求,他的音乐生涯大部分是在失败的痛苦中度过,只是在晚年,才享受了几年成功的喜悦。他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现在被视为重要的交响文献,与他同时代的瓦格纳说:“只有布鲁克纳同贝多芬最相近。”
布鲁克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他1824年出生在奥地利一个清贫的平民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地的乡村教师,他也几乎注定了将来要继承这个职业。布鲁克纳没有接受过比乡村教师家庭更好的早期教育,由于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父亲和表哥教他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这也是一个乡村教师应当具备的技能。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布鲁克纳开始自食其力,做乡村教师的助手,同时在教堂奏管风琴并兼做杂务。三十二岁时,他在一次管风琴比赛中获胜,从而得到林茨教堂管风琴师的位子,这已经比他父亲为他设想的乡村教师职业好了许多,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继续学习音乐理论,每年去维也纳几次,向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名师求教,他心中的理想是当一位作曲家。
当布鲁克纳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驾驭交响曲这样的大型曲式时,他已年交四十。这时,他开始写第一交响曲。除去以前的习作不算,这是他创作生涯的开端,而莫扎特、舒伯特、门德尔松这些大师根本就没有活到这个寿数。布鲁克纳在四十岁以前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有关作曲的各方面知识和技巧,当他一旦认为自己火候到了,着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交响曲这样的大型作品。而且,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交响曲的创作上,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完成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而如切如磋。正因为如此,《简明牛津音乐辞典》里有关布鲁克纳作品的记载很简单,只有九部交响曲和一些教堂合唱曲。
布鲁克纳为交响曲耗尽了一生,也为交响曲吃尽了苦头。他出身卑微,青少年时期饱尝艰辛,很早就担起生活的重担,长期的教堂管风琴师和唱诗班歌手的工作使他亲近宗教并成为虔诚的教徒,他的交响曲里充满严肃深刻的情绪和庄严肃穆的宗教哲学意味,在形式上则以虔敬的态度追寻贝多芬、舒伯特这些前辈大师的足迹,他的每一部交响曲好像都想写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那样的宏规巨制,在浪漫主义时期,这样的交响曲,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
很少有人愿意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因为篇幅太大了,每一部都在一个小时以上,有几部要演奏一个半小时,占据一整场音乐会的时间,指挥家们不敢轻易排演这样的曲目,怕吸引不住观众。他的第三交响曲首演时就遭遇到难堪的场面,音乐会的观众几乎走光,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其中包括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学生马勒和沃尔夫,布鲁克纳当时是音乐学院的讲师。
布鲁克纳迟迟不能出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勃拉姆斯和瓦格纳两派之争。当时的维也纳音乐界分成对立的两派,勃拉姆斯派和瓦格纳派,双方的音乐主张并没有原则性的分歧,但评论界却把两边搞得势不两立。口讷心直、老实巴交的布鲁以及理查德·斯特劳斯一脉相承的宏大主题。
克纳一点也不知道党争的厉害,公开表示了对瓦格纳的钦佩,结果被认为是瓦格纳派,这下可倒霉了。勃拉姆斯派的首席评论家汉斯立克,连篇累牍地攻击布鲁克纳,不放过他的每部作品,有时几乎只是为了文字消遣,也要把布鲁克纳痛责一番,不过汉斯立克的文章机锋锐利,也堪称佳作。可怜的布鲁克纳默默地忍受痛苦,一句也不敢回击,直到晚年,第八交响曲取得辉煌成功,布鲁克纳登上了荣誉的顶峰,受到了皇帝的接见,奥皇问他有什么要求,这是个讨封请赏的机会,布鲁克纳却提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请求,他请皇帝陛下出面斡旋,企求汉斯立克不要再攻击他了。在布鲁克纳坎坷的一生中,类似的轶闻还有许多,他的作品很少有演出机会,他的第四交响曲首演排练时,为了表示对指挥的感激,他还偷偷地往指挥手里塞过一个银币!
布鲁克纳的音乐才能没有被终生埋葬,在晚年他也享受过成功的荣誉,他的第八交响曲是他一生音乐成就的最高点。这部交响曲于1892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当场便获成功,观众反响极为热烈,布鲁克纳数次上台向观众致意,这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是没有过的,此时他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离他去世还有三年十个月。
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与他的其他交响曲一样,仍然是规整的四乐章,篇幅同样大得吓人,演奏下来长达八十多分钟,在这么长时间里调动人的情绪不是容易的事,第八交响曲在艺术上自有其独到之处。这部交响曲刚一演出,就有许多人出来为它作评:有人说它是人类精神的启示录;有人说它是一部英雄史诗;还有人编写了详尽的文字说明,为四个乐章安排了情节。而布鲁克纳对这些解释都没有认可。
第八交响曲没有文学情节作为构思的依据,之所以会引起评论界的种种解释,主要是因为它的构思宏伟,体气精深,既是严肃的又富于感情。着力表现人类刚毅英勇的精神,浓厚的哲学意味是对人类理想的追求,宏大的气势表现人类精神的胜利,这一切都给人以史诗感。所以,人们会从听过音乐之后产生的崇高感受中,去寻找文学形象。
布鲁克纳去世以后,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题:他的交响曲大多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哪个才能代表他最初创作愿望。他在艺术道路上,遭受的挫折太多,作品很少有演出的机会。一些朋友劝告他对乐谱删削修改,以适应当时的趣味,有些指挥要求他删去大段的音乐。布鲁克纳也不坚持己见,删改听便,只要能排演出来就谢天谢地。据名指挥家李希特回忆,在排练第四交响曲时,李希特指着总谱的一个地方问布鲁克纳是什么音,被幸福包围着的布鲁克纳竟回答说:“随便什么音,只要你喜欢。”布鲁克纳频繁修改手稿的深层原因是:他常在古典传统和浪漫主义之间游疑不定。他临终没能完成的第九交响曲,只写了三个乐章。
维也纳作曲家兼评论家沃尔夫说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是巨人之作,是光明彻底战胜黑暗,这正是布鲁克纳一生苦苦追求的精神境界。
韦柏:歌剧《自由射手》
歌剧《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韦柏的代表作,任何音乐史或音乐家传记一类着述里,只要一提到韦柏这个名字,就必然要提到歌剧《自由射手》,因为这部歌剧在音乐史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正是这部歌剧,开创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它也是19世纪欧洲浪漫派音乐的先驱。
现在剧院里演出歌剧《自由射手》的机会不是很多,倒是这部歌剧的序曲却成了经常性的音乐会曲目。有一些歌剧的序曲由于艺术上很出色,便脱离了歌剧,成为交响乐单曲,在音乐会上演奏。音乐会的组织者通常挑选一首序曲安排在音乐会开始时演奏。一些着名的序曲经常在入选之列,如莫扎特的《唐·璜》序曲、贝多芬的《菲岱里奥》序曲、瓦格纳的《汤豪塞》序曲和《漂泊的荷兰人》序曲、格林卡《卢斯兰和柳德米拉》序曲等,这些序曲由于经常单独演奏,人们很熟悉其中的旋律,而对那部序曲的歌剧倒不一定知道多少。
序曲作为一种器乐演奏形式,出现的时间不算太早,它是在现代歌剧产生并有一定规模之后才有的。现代歌剧在17世纪初形成,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17世纪30年代已出现十几家歌剧院,歌剧演出繁荣,观众也很多。那时的歌剧院比杂耍场子强不了多少,秩序很嘈杂,为了使演出顺利开始,作曲家在歌剧前面加一首器乐曲,示意演出开始了,请大家安静就座,序曲就这样产生了。序曲在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在意大利,序曲的用途一直是提醒观众停止谈话找座位,作曲家们对序曲的优劣高下不太注重,所以才会有罗西尼在三部歌剧前面用了同一首序曲,这与贝多芬为同一部歌剧写了四首序曲还犹豫不决,真是天壤之别。在意大利以外的国家里,作曲家们对待序曲要慎重得多,序曲有了一定的模式,采用了奏鸣曲式,交响曲就是在这样的序曲规模上逐渐发展成型的,一直到18世纪末,英国的报刊上还把海顿的交响曲称之为“序曲”。在韦柏之前,作曲家们写的歌剧序曲只注意到提示歌剧内容,往往成了音乐主题的堆砌,没有什么章法。韦柏的《自由射手》序曲采取古典奏鸣曲的手法,把歌剧中的基本主题安排其间,剧情中的善恶冲突在这里有戏剧性的表现,最后归结成圆满的结尾。所以,这首序曲即使脱离歌剧,也可以独立成章。在韦柏之后,浪漫派音乐逐渐兴盛,序曲也更受作曲家重视,到门德尔松手下,序曲索性脱离歌剧,成了完全独立的音乐形式,叫做音乐会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岩洞》等都是音乐会序曲的范例。到20世纪,歌剧序曲几乎不再出现,作曲家们喜欢开门见山,立即展开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