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0500000016

第16章 本能的力量(2)

90年代以来,生活把电影远远地抛在后头。实际上,在中国的文艺中,电影始终是后知后觉的,很多电影的成功是建立在文学成果的基础上。无论是《菊豆》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只是电影的工业化特征和娱乐性使它的影响比文学作品更为巨大。从来不要去指望电影走在时代艺术的前沿。

电影可能是所有艺术类别中审查最为严苛的领域。这个时期,电影在意识形态的框框中做着自己的事。主流电影还是一如既往地叙述英难和领袖的故事,其中的观念比80年代更为陈腐,娱乐电影则变得轻快而浅俗。那个曾拍了《红高粱》等优秀电影的张艺谋,开始迷恋于武侠电影。他把过去对中国传统的批判跳跃到对传统的炫技式的极度迷恋。

这个时期,性完全商品化了。科学带来了性影像的便利,随处可得的各色人种的性电影使人民对国产电影在本能的需求和满足上不那么迫切。在这些影像中性就是性,既不丑陋也不崇高,性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这是一个奇妙的现象,主流话语和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并无多大改变,国家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都以同样的声音(几十年不变)铿锵有力地向人民说教着。但在民间,在“性”的观念上,和革命时期已是彻头彻尾的不同。许多事物是无法命名的,但却普遍存在着。中国整个已然成为一个青楼,妓女遍布城乡,但在主流话语中,它是不存在的。性产业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可在所有官方的报告中,它依旧是匿名的。

也就是说,革命话语中性其实一直是个禁忌,它一直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虽然,在后革命时期对性进行了启蒙,但不全然是任何性都“合法”。革命和娼妓是两套词汇。

但是,如前所述,任何事物,它只要有本能的力量,它最终会找到自己合法的外衣。当“小姐”取代了“娼妓”,一个新的命名让意识形态难题一下子被搞掂了。主流媒体终于也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可以毫无障碍地在报上讲述“小姐”们的故事了。

在某种程度上,后革命时期的话语具备很大的弹性,它似乎更在乎的是命名,而不在乎实质。只要命名上和革命时期的旧事物划清界线,即使内容同质,也被宽容待之。这个时期,生产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特色词汇,如“小姐”、“二奶”等等。

在9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两件事情经常是饭后的谈资,一个是性,一个是足球。足球领域,全民在实施关于言论自由的意淫。而人民通过“性”发泄着过剩而扭曲的力比多。

如果仔细考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话题中隐含着一个关于革命意识形态的巨大的背景。也就是说,这力比多可能来自政治。

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时代。日常生活中,革命意识形态虽然可以随时脱去,但它依旧出现在庄严的场合。也就是说,主流意识形态变得越来越抽象,远离人民的生活,它只是在会议上被大小官员提及,人民早已把它当做一个虚假的存在,好像一切同他们无关。而这些大小官员,从会议上下来,到了饭局上,他们的话题大都离不开性。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享受夜生活。

在普遍的虚假中,至少性是真实的,况且性随手可得,性当然也很享受,至此,大家都明白“性”同“自由”和“生命”这样的大词的关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性的自由不等同于自由本身。但性依旧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在于“真实”。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性其实远远不是日常生活,它脱离不了政治,或者说,它隐含着对某种虚假生活的对抗。

也因此,在文学领域,性依然被当做冒犯的力量使用。90年代以来的明星作家基本上是靠“性”成名的。卫慧、棉棉、木子美、葛红兵等,可以排成长长的一串。无论是“美女作家”还是“美男作家”,打的其实都是“性”或“性别”的旗帜。性似乎还是全民的兴奋点,是文学炒作的最好的作料。在这些作家中,作品的好坏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吸引公众的视线。很多作家相信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比文学的品质更重要。中国的文学史似乎从来是一部文学的社会学史。这说明,性在革命意识形态的中其实还没有完全到达“家常日用”的地步,还是被当做另一种“革命”资源。

也许有一天,人民终于会明白,当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扒去,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性感,也无所谓冒犯,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可以用科学词汇描述的冰冷的器官。

2004年12月24日草就

2010年5月21日改定

黑暗叙事中的光亮

1997年发表在《收获》的《敞开的门》,1992年夏天写的,在夏天写冬天的故事让我感到凉意。这篇小说中,先锋时期的痕迹非常明显:一个白痴、现实和天堂、不停游走的人物、非现实的死亡的气息等等。这个故事人物的麻木状态是受福克纳《殉葬》影响,里面关于蚂蚁的细节在福克纳小说里也有。总之,这是个不断失败的时期,对小说的认识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小说是黑暗的,我常常在其中迷失方向。

直到1994年,我的小说词典中出现了一个词:关系。这是个多么基本的在任何教科书上都能找到的关于小说特征的词啊,但对我来说是黑暗小说中的第一丝光亮,我觉得我开始进入小说了。我发现人性的秘密都隐藏在关系之中。这个时期,我写了《少年杨淇佩着刀》和《穿过长长的走廊》。前者写了一个孤独的成年男子和少年复杂的情感关系,后者写了孩子对女性芬芳的迷恋。紧跟“关系”这个词而来的另一个词是“比喻”。我当时认定小说起源于比喻。写《少年杨淇佩着刀》时,我比喻道:他们的关系就像爱情。这篇小说就是在这个比喻的推动下完成的。当我写到那个叫老克的成年人像一个失恋的姑娘向少年杨淇哀求“你为什么不来陪我”时,我怦然心动,我感到虚构的力量和乐趣。结果这个故事有了很复杂的味道。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个关于性的故事,那把刀子代表着阳具。又有一个人竟然认定,这是个同性恋的故事。

1998年初,我开始写作《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对写作小说的人来说,他其实是同小说一起成长的,当他把一篇小说叙述完成后,他会发现这篇小说已把他带到另一个地方——他对小说的理解在深入和变化。如果说写出《少年杨淇佩着刀》带给我写作的自信,那么,我写完《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后,我感到我的写作变得自由了。我想,嗯,小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小说原来是一种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世界的一部分被照亮了,那些被遮蔽着的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了。我还发现自己的天性在这篇小说里得到很好的呈现。这里我其实想说“个性”这个词,这当然不是指小说的风格,我发现对小说来说个性最终表现为写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力量。思维中包含了写作者的趣味,甚至还带着写作者的表情。或许是因为我对世界的悲观的看法,在我的小说中,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生命本质的幽暗一面和卑微一面。因此,我常常感到我的叙事是黑暗的。

最后说说《乡村电影》这篇小说。我一直找不到这个关于意志力的小说在什么地方停止。后来,我发现了他们的眼泪。当我找到这个结尾时,我有种通体透明的感觉。这是我在写作中感受到的光亮,我感到在暴力、欲望、强权等之上存在着生命更高的法则:同情和怜悯。我相信,这是黑暗叙事的最终方向,就像隧道尽头刺眼的光亮。

障碍

我的小说往往起源于记忆中的某个场景。这些场景背后的现实逻辑也许早已淡忘,但场景本身总是被我莫名其妙地反复记起。我把这些场景当做我生命的某个密码。我相信其中一定蕴藏着这个世界的秘密。我还相信,这些场景还有其生长能力,它最终会按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叙事世界。

《越野赛跑》同样来自这样的一个场景:一匹马奔驰在70年代阳光普照的机耕路上,骑在马背上的是身穿绿色军装的解放军,他腰间佩着的手枪上系着一条红色的丝带。1999年,这个场景在不断地膨胀、变幻,就好像一粒种子落入热带,迅速繁殖,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在这种时候,你是无法阻挡建立一个虚构世界的诱惑的。我知道我将要写我的第一部长篇了。我打算写一部热闹的小说,我希望未来的小说有着孩子式的想象和放纵,并且能打通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我还希望用这匹不停奔跑着的马去隐喻人类生活的某种境况。

最初的七万多字我写得非常顺畅。在这七万多字中,小说有了自己的结构方式:一个现实的村庄,一个和村庄相对应的想象世界——天柱,一匹军队留下的白马。在我的构想中,天柱这个地方总是会发生神奇的事情,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景观,是一切奇迹的源头,也是灵魂的自由栖息之所;现实的村庄部分,我决定用写实的夸张的手法演绎1965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变迁;而那匹白马则联系着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写作出现了困难。在接下来要写的这一章里,小说的主人公步年和小荷花被发配到天柱去了。我想在这一章让叙事跟随步年和小荷花进入天柱,而不是像前面那样虚写。天柱是个神话世界,传说在那里人和虫子可以相互转换。让两个人生活在神话世界,我不知该怎么处理。按我小说的结构要求,这一章至少要写一万字。让叙事在两个人之间打转,我感到很难热闹——而我要写的是一部热热闹闹的小说。我会写两个人像是生活在伊甸园里,可这也写不长,要知道《圣经》在写到伊甸园也只有短短的几行。我总不能让步年和小荷花没完没了地做爱吧。我的写作出现了障碍。将近半个月,我没法往下写。我变得非常焦灼,没有信心。我感到我快被自我怀疑击溃了。

灵感终于在我疲惫的等待中降临了。我想,既然步年和小荷花两个人在天柱太单调了,那我应该给他们找一些伴。天柱不是一个神话世界吗,所以,我就给他们找了一群四类分子的灵魂,并且我找到四类分子的灵魂栖息在天柱的合理的解释:他们在人间已被折磨成了非人,麻木得成了行尸走肉,他们的灵魂就跑到天柱来了。这就有点本质真实的味道了。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果然,步年和小荷花同灵魂们玩得很开心,小说有了一点童话的气质了。

我马上意识到,这一章将成为下半部的一个基点,或者说,这一章把下半部照亮了。我看到未来的小说在黑暗中显现了出来。我预感到下半部会比上半部更加具有神话色彩。因为,我发现在“文革”那样的政治年代,社会生活虽然无秩序,但思想上却非常有秩序,人性非常压抑,所以,那个人性化的天柱只能独立于现实存在。但在改革开放部分,由于生活的开放,人性的各个层面的东西纷纷显露,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社会生活其实更具有神话性,因此,天柱和现实的村庄就可能合二为一。在下半部,我让1968年失踪的老金法以灵魂的方式回到了小镇,那时已是市场经济社会了,老金法像整个社会一样亢奋,充满了欲望,而灵魂的直接出现使欲望更加赤裸裸。

我开始理解障碍对于写作的意义了。障碍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美妙的契机,一片新的天地。这是我从写作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之一。这之后我不再那么怕障碍了,相反,如果我始终写得很流畅,我会怀疑是不是进入某种经验写作,是一次格式化的滑动。现在,如果障碍来到我面前,我会怀着纯净的心等待一个新天地的降临,就像一个孩子在睡梦中等待白天的到来。

在小说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我又一次碰到了障碍。步年的马在整个“文革”时期没有发情,可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情了。这是我早已想好的一个隐喻。叙事的任务是必须为这匹发情的马找一匹公马。如果让叙事跟随步年不远万里去找公马,那可能会变得没有意思。况且让叙事离开小村而奔赴外乡会使小说的结构出现问题。我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我变得有经验多了,我知道更好的方式一定会不期而至的,我只需耐心等待。后来,我找到了更能产生神话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转述。如果你跟随步年前行,你就要遵从现实逻辑,但如果转述那就自由得多了。步年再次出现在村头,是在一个月以后。说起这一个月的生活,步年说,他进入了一个海市蜃楼,那里的水往高处流,太阳从西边出,那里的生活很腐化很堕落。我把这一切当成小村未来的一个投影。我还让步年的马背上出现一个外乡人,就是这个外乡人将彻底改变天柱,使小村庄变成一座小镇。市场经济社会就此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越野赛跑》叙述了一个由欲望驱动的盲目世界。在这部小说中,我设置了多处人和马赛跑的场景,在我的构想中,这些比赛隐喻着我们时代的特征,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境况,我们总是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盲目奔跑,其中所呈现的智慧、愚蠢、欲望、激情和创造力令人惊心,所有这一切就像福克纳所说的“是一场不知道通往何处的越野赛跑”。

写作《越野赛跑》是一次奇异而美妙的体验,那是1999年我最大的快乐。想起这段日子,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目光炯炯、和电脑做着秘密交流的写作者的形象,并在心里涌出甜蜜而温柔的情感。在我这个内向而不善交往的人这里,写作是平淡日子里的奇迹,也是自我解放的方式。现在《越野赛跑》终于出版了,我在致友人的信中说,《越野赛跑》是目前为止我写得最好的小说,因为当我完成这部小说时,我叙述的那个世界迅速远离了我,我感到那个世界好像早已存在,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至今惊奇于我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

相遇

我在写作《1958年的堂吉诃德》时曾思考过,某些古老的寓言模式在今天仍旧是有用的,仍旧是我们叙述的方向。比如通天塔的寓言。我的这个小说可以说是这个寓言的中国版,只是我具体地放到“大跃进”时期,把造通天塔换成造一个水库。我还想到,好的小说中的人物最终可以成为一个寓言,比如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我们一系列现代作品的母题——其中隐喻了人类存在的境况。像《我弥留之际》中本德仑一家历尽艰辛运送棺材去杰佛生镇的行动就是一场堂吉诃德式的行为。甚至从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中也可以看到堂吉诃德精神的影子。

不久以前,我从朋友的书架上拿走一本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我竟然发现我的这些思考与卡尔维诺不谋而合。他认为寓言既是对生活作出的解释,又是生活的真实的艺术再现。他认为寓言规定了文学的原型结构,一切作品都只是这种原型结构的变形扩张而已。卡尔维诺的方式是给这些既定的寓言原型加入卡夫卡以来具有凝重而荒诞色彩的文学传统,往往以一个匪夷所思的不真实的幻想作开端,最后总是奇妙地和现实生活混为一体,抵达最真实的部位。

也就是说,我思考的东西卡尔维诺在五十年前已经思考过了。

同类推荐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优美,清丽婉转,读来如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让你在饮茶多时之后,仍然回味无穷。这些优美散文从生活的各种姿态、不同人的不同感想、或写实或遐想的剖面作为切入点,将文学的优美和文字的奇特展现无遗,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引您进入奇异的殿堂,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以精简准确的慢调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优美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如花瓣飘落一身,芳香久久不散。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本书从人生、态度、工作、心灵等方面入手,探究淡定的奥秘,寻找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淡定的方法。
  •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是在什么时候让你闯入我的世界为所欲为直到已无路可退。大学毕业的何碧玺没能如愿把心爱的男友拐回家,于是她命中的恶魔出现了。她愿赌服输,带着自己简易的行李搬进他的大房子,成了他名义上的情人,开始骈居的生活。恶魔不是外人,正是她姐夫的同胞大哥。当年,十六岁的何碧玺被远嫁海外的姐姐托付给这个男人监护。她傻乎乎地献上一颗芳心,却被他恶意拒绝,想退回去维持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他又不许。她想他是不爱她的,但是她怎么都不明白,既然不要她,为什么又要逼她签订那份荒唐的同居协议?这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他到底想干什么?是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大雪中,我死死咬着嘴唇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他的背影。他对我来说是那么的近,但又那么的远。曾经的曾经,也是这样的大雪,也是同样的地方……“喂,安俊熙,恶魔”我冲他叫道。“嗯?”他应声转过头来,砰的一声,雪球正中脸上。“死丫头!竟敢用雪球来打本尊!你给我过来!”我们就这样嬉戏着,打闹着。这场雪将永存于我心中,而且……这将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场雪……
  • 苍离

    苍离

    宇宙始于混沌,混沌中开,阴阳乃成,呈黑白二色,化五行轮转,而后又衍风,雷及无三行。故而不算阴阳混沌,称黑白为光暗,宇宙中便有十行,万物皆由此而生。若生灵体内所含属性较为精纯,则阴阳相合,衍成一气,气者混沌之本体,天道之根源。借以,生灵可修道化神,寻悟天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战争之魂

    战争之魂

    当那硝烟散去之时,留给世界的到底会是什么呢?所有生物的灭绝?所有人类的死亡?真正的和平?审判日将要再次上演,连接着这次圣战的新的圣战将要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重新出现,人类的命运,这个星球的归宿到底是什么?
  • 涩涩母女闹古代

    涩涩母女闹古代

    推荐楚的文文《霸上特工女军师》她,二十一世纪的富家千金,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除了男人被禁止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眨眼间竟成了古代一个刚刚被人圈圈叉叉的女子。悲催啊!她的第一次,曾经充满无数幻想的第一次,在自己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就这样没了!俗话说,没有最悲催的,只有更悲催的,圈圈叉叉完的第二天,圈叉自己的禽兽还没见到,就被撵到了王妃别院——一座风雨飘摇的破院子!她不要活了,她要面条上吊。。。她要豆腐撞墙。。。她要离婚。。。她要赏美男。。。她要采野草。。。片段一“hello,美女老妈!”清泉疑惑地看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人啊!“美女,看这里了,对,就是你的宝贝女儿在说话。”看着自己才七个月的女儿,清泉懵了,这又是一个穿越的。“老妈,以后出去看美男的时候,记得带上我”片段二“老妈,你说他们现在这个姿势是不是有些危险啊?”母女俩躲在妓院的密室里,目光烁烁地看着正在激烈运动的某男女,小声地讨论着。片段三“小子,我是你父王,别在我面前嚣张!”禽兽王咬牙切齿地看着眼前的小屁孩,深邃的眼眸满是无奈!某小破孩抓抓头,“父王?又是哪冒出来的亲戚?老妈!一表三千里,父王到底是隔了几万里的呀?咱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怎么这么多?”片段四“报!女皇陛下:敌军离凤彩城还有十里。”某色女看着自己身旁的小女孩,“宝贝!准备好了吗?”某小屁孩点头,转身朝身后的士兵喊道:“勇士们,手榴弹准备!”片段五“母皇老妈!惨了惨了。。。”某小色女推开了御书房的门,气喘吁吁地嚷道。某色女皇帝一掌拍到桌子上,怒瞪着某小色女:“说了你多少次了,母皇就母皇,老妈就老妈,母皇老妈多难听。”“哎呀!你还有心情计较这些?你的那些狂风浪蝶追来了,他们也要参加选夫大赛。”“什么?快,快,马上取消选夫大赛,就说,就说朕要修身养性,不需要男人。”---------------------------------------------------------------------------------------------------乔幕宇——青胤国第一商人“清,既然我们合作这么愉快,不如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关系!”清泉:“好啊!怎样加强?”乔幕宇:“造人!”冷残音——魔宫宫主清儿,你既然闯进我的心,你就别想逃?”清泉:“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走错门了。”
  • 坏男花园

    坏男花园

    你说,世界上有几种人?三种吧,左边的男人,右边的女人,还有,中间的,不男不女的人。冰朵,她本是右边的漂亮女人,可现在,或是早在几年前,她变成了不完全的他,成了身在中间的人……不男不女。这样的转变是言不由衷的,她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回到原来的位置……右边。只知道从那个决定开始,她就准备好了所有,包括性别,包括生命。这一切不是为了别人,刨根究底的问,绝对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