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200000010

第10章 攻战计(2)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也从殿后出来说道:“兄逼弟为何太急?”曹丕慌忙离座答道:“国法不可废。”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曹植拜辞而去。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办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计名探源: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谍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取胜。

孙策用计取卢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准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了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量薄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子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上方谷司马氏中计

蜀后主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三十四万伐魏,以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进军,六出祁山。

魏明帝曹睿闻报,命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量才委用,各处兵马皆听调遣,领兵四十万至渭水之滨迎战。曹睿仍不放心,又手诏赐司马懿曰:卿到谓滨,宜坚壁固守,勿与交锋。蜀兵不得志,必诈退诱敌,卿慎勿追。待彼粮尽,必将自走,然后乘虚攻之,则取胜不难,亦免军马疲劳之苦。计莫善于此也。

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沙场老对手,双方都知道对方兵法娴熟,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所以战前各自都作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诸葛亮在祁山选择有利地形,分设左、右、前后、中五个大营,并从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十四个大营,分屯军马,前后接应,以防不测。司马懿则在大军于渭水之北,同时在水上架起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领兵五万渡河至渭水南岸扎营,又在大营后方的东原,筑城驻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务使魏军立于不败之地。

双方经过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互有胜负。司马懿决定以攻为守,并且,在离开许都时,魏王有诏书在先,要求司马懿与蜀军打持久战。所以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由于蜀军事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因而诸葛亮的主要策略目标,就是要诱敌出战,调虎离山,速战速决。然而司马懿老谋深算,素以沉着、谨慎、稳重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也不必担心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鼓噪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司马懿这只“老虎”离山,谈何容易!原来廖化再追杀司马懿时,得了司马懿的头盔,诸葛亮便派魏延拿着司马懿头盔前来讨战。魏军将士皆怒,俱欲出战。司马懿却笑着说:“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请勿出战,坚守为上。”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猎手。司马懿这只善于谋略,经验丰富的“深山之虎”,最终被诸葛亮调出来了,还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诸葛亮究竟使了什么样的招数,使司马懿这只“深山之虎”出的山呢?

诸葛亮深知,蜀军此次远征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应困难。同时,他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并在这一弱点做文章,设法使蜀军断粮自乱,然后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决定将计就计,也在粮草供应上做文章、设诱饵,引司马懿这只“虎”离山。

首先,诸葛亮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耕种,就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姿态。这就等于告诉司马懿:你不急,我也不急;若是我不急,看你急不急。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其父司马懿说:“现在蜀兵以屯田作持久战的打算,如此下去,如何是好?何不与蜀军大战一场,以决胜负!”司马懿却说:“我等奉旨坚守,不可妄动。”司马懿口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比谁都着急。

其次,诸葛亮自绘图样,令工匠造木牛流马,长途运粮,据三国演义上说这东西很好使,“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蜀营粮草由木牛流马源源不断从剑阁运抵祁山大寨。司马懿闻报大惊说道:“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此时司马懿已经暴露出破坏蜀军屯田、运粮、屯粮计划的心情。

第三,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三部计划,引司马懿上钩。具体办法是:一方面在营外造木栅,营内挖深坑,堆干柴,在营外周围的山上虚搭窝铺草营造成蜀兵分散结营,与百姓共同屯田屯粮,而大营空虚的假象,一次引诱魏军前来劫营;另一方面在上方谷内两边的山坡上虚置许多屯粮草屋,内设伏兵,同时让军士驱动木牛流马,伪装往来谷口运粮。而诸葛亮自己则离开大营,引一支军马在上方谷附近安营,以引诱司马懿亲领精兵来上方谷烧粮。诸葛亮把这些布置完毕,专等司马懿这只老虎前来送死。

司马懿呢?也没闲着,正在琢磨蜀军的动静。他见诸葛亮如此安排,就想劫烧蜀军的粮草,虽然心切,却又极为谨慎小心,深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便也使了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来对付诸葛亮。他亲领魏兵去劫蜀兵祁山大营。但却一反过去每战必让主攻部队走在前面的惯例,让手下的部将领兵前往,直扑蜀营,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他这样做,一是担心蜀营有准备,怕中了埋伏;二是他指挥魏军劫蜀军大营本属佯攻,目的是调动蜀军各营主力,甚至诸葛亮本人领军前来营救,而他却自领精力奇袭上方谷,烧掉蜀方的粮草。然而,司马懿的这个调虎离山计,却未能骗过诸葛亮。诸葛亮早料到司马懿这一着。因而当魏军直扑蜀军大营时,诸葛亮只是事先安排蜀军四处奔走呐喊,故作声势,装作各路兵马都齐来援救的态势,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这只“虎”已离山之机,另派精兵去夺了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却在上方谷等待司马懿来“烧粮”,以便“瓮中捉鳖”。司马懿父子果然中计,见四处蜀军都急急忙忙奔回大营救援,便趁机率亲兵杀奔上方谷来。蜀将魏延依诸葛亮的安排,用诈败的方法将司马懿父子诱进谷中,诸葛亮早有安排,早已派兵截断谷口。一声令下,山谷两旁火箭齐发,地雷突起,草房内干柴全都着火,烈焰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下马抱着二子大哭曰:“想不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司马氏父子眼看就将葬身火海,忽然狂风大作,黑云弥漫,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大火,救了司马氏父子的性命。

司马懿原本拿定了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的策略,结果却仍被诸葛亮调下了山。他原想用“调虎离山”之计烧掉蜀军的粮草,想不到却反而中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还险些丧命。看来两军对垒,不光是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心机与意志力的较量。真是计中有计,人外有人。

下邳城调虎离山屯土山三事降曹

刘备与马腾、董承、王子服等人共同谋划曹操,不料事泄。刘备被曹操杀得大败,只身投奔袁绍,张飞不知去向,关羽保着刘备得家小困守下邳。曹操急唤众谋士议取下邳。荀彧说:“云长保护刘备妻小,死守此城。若不速取。恐为袁绍所窃。”曹操说:“吾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收为己用,不如派人说之使其来降。”郭嘉说:“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这时,帐下大将张辽说道:“我与关羽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来降。”程昱说:“文远虽与云长有旧,我观云长非言词可以说服。我有一计,使云长进退无路,然后派文远说服,定能归降丞相。”

曹操忙问何计,程昱说:“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非智谋不能取之。现今可派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城见关羽,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做内应。另派人引关羽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再说其归降。”曹操大喜,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去下邳城投奔关羽。关羽以为旧兵,留而不疑。

次日,曹操派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羽不出战,夏侯惇派人于城下辱骂。关羽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余台,不分胜负,夏侯惇拨马回走。关羽赶来,夏侯惇且战且走,关羽追赶约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支人马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关羽战至傍晚,无家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原来,曹操已取了下邳,只教士兵举火以惑关羽之心。关羽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其实这就是程昱的调虎离山之计,此时关羽情知中计,却也无奈。挨到天亮,再欲整顿下山冲突,忽见一人跑马上山来,原来是张辽。张辽上山来劝关羽投降曹操,关羽宁死不降,张辽晓以利害,关羽约三誓:一者,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请曹操给刘备二位夫人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不许到门骚扰;三者,一旦知道刘备去向,不论何处,便当辞去。

后曹操应允,于是关羽投降了曹操。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副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文:如果把敌人逼得太紧,它就会拼命反扑。让敌人逃跑则可以消减它的气势。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但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获它,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总之,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计名探源: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种矛盾,在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竭尽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蜀军,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游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将其释放。以后孟获又用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他六次被擒,六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南蛮王孟获起兵十万反蜀,建宁郡太守雍闾,梓婀郡太守朱褒,越瞠郡太守高定相继投降,声势甚大。蜀丞相诸葛亮奉旨起兵五十万南征。在智破三郡叛军之后,大军继续向泸水(川滇边境)挺进。适逢马谡奉后主之命前来劳军。诸葛亮久闻马谡才智超群,便虚心问计。马谡曰:“属下有几句话要说,希望丞相能听我一言。南蛮所依仗的是这里的地远山险,心生二心很久了。虽然今天打败他们,等到我大军一撤,他们还会反叛。丞相大军到这里,必然很快平定叛乱;但班师之日,还要北伐曹魏;蛮兵若知国内空虚,会再次反叛。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使其心悦诚服。”诸葛亮很赞同马谡的见解,更坚定了心服孟获的决心。

第一次两军对阵,孟获战败,被蜀将魏延活捉。诸葛亮问他是否心服?孟获说:“山僻路狭,误遭埋伏,如何肯服?你若放我回去,整军再战,若再被擒,我便肯服。”诸葛亮当即下令放了他,并给他衣服、鞍马、酒食,派人送他上路。

第二次诸葛亮派马岱夜渡泸水,断了蛮军粮道,孟获被部将董荼那、阿会喃等缚送蜀营。诸葛亮对孟获说:“你前次说,若再被擒,便肯降服。今日如何?”孟获说:“这次是我手下人反叛,以至如此,如何肯服?”诸葛亮又将他放了,并领他参观蜀军大寨。亲自送至泸水边,派船将其送回。”

孟获第二次被放回后,首先将部将董荼那、阿会喃杀了,然后与其弟孟优商议以假降方式夜袭蜀营,孟优引百余蛮兵,搬载金珠、宝贝、象牙、犀角之类,渡过泸水,径投蜀军大寨而来。诸葛亮闻报,很快识破蛮兵诡计,决定将计就计再擒孟获。于是,吩咐赵云、魏延、王平、马忠、关索依计而行,各人领命而去,诸葛亮方才召孟优进帐,然后设酒款待。孟获在帐中听候消息,忽然有了消息:诸葛亮收了礼物大喜,将随行之人,皆唤入帐中,杀牛宰羊,设宴款待。二王(孟优)命我回话,今夜二更,里应外合,可成大事。孟获哪里知道,孟优已被诸葛亮控制,兴冲冲领兵前来,又中诸葛亮之计,第三次被活捉。但孟获仍然不服,他说:“这是因为我弟弟贪杯,误吃了你们的毒酒,并非我没有能耐,如何肯服?如果你放我兄弟回去,我们收拾兵马和你大战一场,若再被擒,方肯死心塌地归降。”诸葛亮第三次又将他放了。

同类推荐
  • 最强兵王

    最强兵王

    【特种兵第一神书】最强兵王,虎视群雄,为国而战,为民出鞘,只有站死,绝不跪生,无怨无悔!这是一本男人的书!这是一部热血的故事!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你是一次漫长的短时旅行

    你是一次漫长的短时旅行

    青春就像是一次为期最短的漫长旅行,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风景。“你”是青春,“你”也是你——我最年轻时爱过的人。
  • 独宠契约兽:扑到小王妃

    独宠契约兽:扑到小王妃

    传闻在浩瀚无比的苍幻国有一位俊美的圣主,圣主有一只非常丑陋的猫,极其的宝贝,有野史记载,每日睡前圣主必把那只猫用来暖床,还有寥寥几笔记载着,有一日圣主为了让那只猫高兴,居然放弃洞房花烛夜而去陪猫睡……她堂堂杀手,一朝穿越重生竟然成猫?这也就罢了,还是只废柴猫,好在有一个温柔的主人。九尾狐?小菜小菜,看我猫猫之拳!敢和我抢主人?死的很难看!看我吃人不吐骨头!这是一只猫和一个俊美圣主的故事……
  • 毒皇后

    毒皇后

    烈国史书上记载,左相之女贺绮岚,生得芙蓉姿,伤残身。却智谋过人,城府深深。巧施妙计,沧澜倾,暗中献计破奇阵,桓国灭。江山一统,功过半。一朝入得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却也被史官批注,贺皇后此人智谋超群,城府深深,手段毒辣狠绝,因此朝野上下,称呼其为毒皇后。此称呼从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前世里,她是年仅二十六岁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博士,她天纵奇才,惹得天怒人怨!怎料天妒奇才,在她最年轻貌美的年华,死于空难!一朝穿越为大烈国相府,最得宠的千金二小姐,却得了个芙蓉貌,伤残身。至孝之女,得到太后的怜爱,在及笄之年,将其接入宫中,本想让其安度余生。怎料想,接来个原子弹,宫娥嫔妃各个被炸得体无完肤。皇帝王爷之流,各个被迷得七荤八素。于是,一代明君为她,甘愿昏庸。于是,一代贤王为她,改朝换代。于是,他国帝君为她,倾尽天下。于是,她青史留名,史称——毒皇后。韶华不为少年留死生义在心头倾盖如故曾为系归舟情吞四海千钟酒挟长剑带吴钩情深情浅论缘由休相问莫开口心无归处结尽半生愁醉里悲歌惊深梦万古恨几时休===========这是一个天才穿越女,与无情男、多情男、绝情男之间蹂躏与被蹂躏的故事。如果大家喜欢,请记得收藏+推荐。如果想讨论剧情,请读者群:62734724敲门砖:书名迷恋的新文《梟妻》请允我丧尽天良与道德廉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及其心机。漫漫人生路上,皆是洒满罪与孽。只要换得此生与你长相守,此心亦无悔。————题记世事无常,人心莫测。谁能想到,身后的男人,纠缠成魔。找到的弟弟,百炼成妖。各个争先恐后要把她生吞入腹。前有妖孽挡道,后有魔鬼炸桥。她心傍徨,到底该何去何从?迷恋喜欢的文:鹦鹉晒月《笑看妃乱》天下归元《帝凰》好友的文:李沐九《指奴为妃》冰冷女人《异世逆天》淇儿《男祸》尉迟有琴《误惹相府四小姐》枫飘雪《裂天》無色血《夫奴》水獭《皇后如此妖孽为那般》
  • 重生之倾城有娃了

    重生之倾城有娃了

    在这个钢筋铁泥的城市里总有些人们不知道的存在,他们被称为“能者”。她司马紫薇,据说是出生时紫薇花正开,便被“亲爱的''爷爷随口起名为紫薇。她天赋异禀,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保住司马家在"能者"中位居之首,以便自己弟弟顺利掌管司马家。她看透人心凉薄,却能守住本心。可当她知道原来一切竟不如自己所想,最后一丝亲情尽断时,还没来得及反应呢,竟被小人物暗害了,瞬间无语,大呼“太窝囊了”。再次意识时,自己竟成了叶倾,是父母用生命倾尽一切护住的普通高中生叶倾,还有个弟弟。不知是否是前世太苦,身体居然带有不可思议的异能,竟显得前世辛苦修炼的灵力竟如此小儿科了。没事挖掘挖掘身体的异能,领着弟弟过着小日子。叶倾圆满了,定会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可是…“妹妹,你叫叶倾,我叫慕城,合起来就是''倾城''你说是不是缘分啊"看着眼前的娃娃脸,璀璨纯净的眸子,叶倾瞬间黑线。她以为他不过是被过度保护,不食人间烟火有钱人家的单纯大少爷。却不知那只是对她,倾尽温柔,极致宠溺。他单纯如“痴‘,对于讨厌的人从不理会,客套都不会,大家习惯了,人家有这个资本。可他却领来个丫头硬要人家当媳妇,大家懂了,果然食色性也。“倾丫头,你什么时候跟爷爷回家”尼玛,一个普通高中生竟然还有不知道的身世,这啥情况,看看再说吧。“麻麻,你能给我把名字改了吗”某个小胖墩可怜兮兮地看着她,叶倾犹豫了。“臭小子,别人想叫还不敢叫呢,你还嫌弃上了”某男不乐意了。“哇哇…人家男孩子叫倾城,以后怎么娶媳妇啊”看着这如出一辙的一大一小,叶倾笑了,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此生唯愿有你,执我之手,解我千丝结。有你伴我浮华一生,足矣且看叶倾如何利用异能谱写出自己的风华,而他们又如何演绎一场倾城天下呢?【亲们放心跳,开始虽有点小沉重,情节起伏,小熊保证绝对不孽,宠的没边啊】
  •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内而外的。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心理的成功。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在有人问他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原因不在智商,而在于心理素质。”当时在场的比尔· 盖茨深表赞同。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必有良好的品性,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必有伟大的心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更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战胜别人从战胜自己开始。在个人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
  • 花姐

    花姐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